APP下载

体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价值与实践

2021-02-23徐乐

新体育·运动与科技 2021年10期
关键词:助推体育产业旅游

文 / 徐乐

体育强国战略理念指导下,体育扶贫政策落实的情况下体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方面能够强化农民的健身意识,积极地投入到全民健身行列中来,参与体育运动,改善农村农民身体素质,使之具有较强的行动力,积极地投入到生产劳动中来,为乡村振兴而奋斗。另一方面能够推动农村体育产业良好发展,创造较高经济效益,改善农村经济状况,逐步达成乡村振兴的目标。所以,应当探究行之有效的路径来积极建设和发展农村体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

1 体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现实价值

1.1 全民健身理念指导,助力新农村建设

农民即为社会新农村建设的行动主体,他们的思想意识是否跟得上时代的新要求,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能够实现。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人口数量不断减少,农村农民身体素质普遍低于城镇人口身体素质,这就使得乡村振兴的行动主体的行动力不足。此种情况下,贯彻落实国家提倡的全面健身理念,比如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农村居民全面健身意识,同时当地政府积极建设公共体育器材,为农村居民健身创造条件,如此即可促使农村居民逐渐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改善身体状况,提高身体素质,降低农村居民患病概率。另外,在乡村振兴之际,当地政府起到带头作用,积极地落实适合本地区发展的体育产业,逐渐扩大体育产业在当地的影响力,也能够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参与到体育产业中来,从事相关的生产加工服务、产品销售服务等等,不仅能够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还能够让农民自觉地参与到体育相关信息了解、体育项目运动中来,使之树立正确的、科学的思想观念;使之提高身体素质;使之提高文化素养等,逐渐成为新农民,为建设新农村作出贡献[1]。

1.2 体育设施建设,助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旨要求是“把乡村建设成为幸福美丽新家园”。深入了解我国个地区农村建设实际情况,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并不符合乡村振兴要求。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当前各地区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环境问题,或工业污染严重、化学农药污染、生活垃圾随意丢弃、水土流失严重等等。给当地农村生活质量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积极发展体育产业,可逐渐改变农村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这是因为体育产业发展的本质是以绿色生态为导向来落实各项体育产业,贯彻落实全民健身理念,同时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促进产业发展。那么,体育产业建设与发展,即可针对当前农村生产与发展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规划和策划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及可行性的体育产业。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势必会正视农村污染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处理,良好地建设公共基础设施,营造环境清新怡人的公共休闲场所,如此即可为美丽乡村建设创造条件。可行性体育产业开发,如体育旅游开发,势必需要整顿乡村环境,营造干净整洁、自然清新、民风淳朴的乡村环境,之后积极开发体育旅游项目,以便吸引广大游客来此旅游,如此不仅能促进美丽乡村建设,还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1.3 大力发展体育产业,构建乡村新发展格局

我国乡村发展状况不佳与当地所创造的经济效益较低有直接的关系。基于此,乡村振兴的重点是改善当地经济状况。为此,可将目光落在体育产业建设与发展之上。也就是对农村地区发展实际情况加以了解,客观地分析可开发的体育产业,进而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之下运用当地资源来进行开发体育产业,如此可为广大农民提供就业机会,为了脱贫致富、共同富裕而良好地经营体育产业,如此势必能够创造较高经济效益,带动当地更好更快的发展,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比如充分利用当地农村资源来打造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亦或充分利用当地传统民族体育文化来开发体育旅游产业,如此即可吸引游客来此休闲娱乐。某地区政府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与优秀的体育相关企业合作,共同打造体育旅游产业,呈现特色化的体育旅游线路,同时为广大游客提供一体式服务,解决游客食宿购问题,这极大程度上促进当地农村地区就业和增收,为乡村转型发展创造了条件[2]。

2 体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面临的困境

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的角度来讲,体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可这一项策略的实施并非一朝一夕之间就能够实现的。再具体开发和建设体育产业的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体育产业扶贫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成效。

2.1 价值理念偏差,阻碍体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体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简单来说就是体育扶贫,它是一项自上而下的政策实践过程,需要将体育扶贫政策理念转化为实践结果,通过一项或者多项体育产业的落实,让农村农民真切的收益,即生活水平提高。当然,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需要当地政府及广大农民群众都能够正确认识到体育产业开发与建设的重要性,并积极投入其中,如此才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但事实上,部分地区政府及广大农民群众并没有正确认识体育扶贫,更没有树立正确的体育扶贫观念。比如地方政府未能正确认识到体育扶贫的整体性价值,未能结合当地资源来开发体育产业,仅仅是为当地农民提供公共体育资源,使之能够进行体育锻炼[3]。还有地方政府虽然正确认识到体育产业开发的重要性,但并没有长远考虑,所规划的体育扶贫目标比较狭窄,提供的资源有限,这就使得当地体育产业开发状况不佳,未能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改进当地贫困状态,实现乡村振兴的目的。

2.2 社会力量参与不足,体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程度有限

从贫困治理的角度来讲,多元协同精准扶贫是一种理想的贫困治理模式。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应当响应国家政策要求,充分发挥政府的主体作用,通过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方法来吸纳社会力量,如此即可拥有大量的资金,加之当地资源的运用,推动当地体育产业开发与建设,那么遵循多项并举的原则,推出多项体育产业,比如体育旅游、体育用品服务、健身休闲服务等等,如此势必能够创造较高经济效益,改善当地经济状况,促进当地农村更好更快地发展。但立足于现实层面,对当前农村地区体育产业开发与建设予以深入地了解,不难发现部分地区政府相关部门在体育产业开发展之中发挥主体作用,虽然在积极推进体育产业发展,但却没有将与体育相关企业或社会组织产生联系,构建合作关系,这就使得体育产业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开发建设状况不佳[4]。

3 体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对策

3.1 激活农村体育市场主体,助推乡村振兴

在新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扩大体育产品与服务市场、发挥体育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等,以激发农村体育市场主体活力,繁荣农村体育市场。具体的做法是:1)推动“放管服”改革,营造良好的体育营商环境。当地体育相关行政部门应当正确认识到体育市场活力增强,可刺激体育产品销售,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助推当地乡村振兴。为此,应当客观审视和分析农村体育市场运行状况不佳的原因,进而反馈体育市场机制不足或者缺陷。以此为切入点,科学合理地构建体育市场机制,以便规范和指导体育相关商业性活动的展开,比如指导当地特色化体育赛事的展开,如此吸引广大游客来此参加或者体验,那么赛事展开势必能够创造较高经济效益,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2)扩大体育产品与服务的供给。为了能够支持当地农民参与体育用品销售、体育健身休闲服务项目等,政府方面还要对体育市场运行实际情况,颁布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农民自主创业或者个体组织落实体育项目等[5]。3)发挥体育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通过加快推进体育社会组织与行政机构脱钩,建立具有独立社团法人资格的体育社会组织,发挥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在政府职能转变中的积极作用,激发农村体育市场活力,培育体育消费,不断繁荣农村体育市场。

3.2 与其他产业相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的背景下利用体育产业来助推乡村振兴,应当探索适合的、有效的产业开发模式,如此才能保证体育产业开发与当地农村实际情况相契合,充分利用农村资源,以便各项体育产业都能够良好地运作,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村地区更好地发展。为此,可将目光落在产业融合上,也就是将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相融合,比如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养老产业等等。就以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来讲,可对农村自然环境发展实际情况加以了解,依托自然环境来进行体育旅游布局,积极开发本地特色化传统体育文化的开发,打造具有休闲娱乐性质的体育体验项目、具有竞技性质的体育运动项目,如此势必能够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吸引游客来此旅游,欣赏自然生态环境、体验特色体育项目、感受浓厚的风土人情,与此同时周边产业也能够被带动起来,比如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当地特色美食等等,如此势必能够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振兴乡村[6]。据统计数据显示,自2020年4月8日以来,武汉每日新增市场主体超过900户;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42家,超过此前两年总和;400多家国内外各行业500强企业来汉洽谈,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突破9300亿元,同比增长6.7%。2020年武汉市经济总量重回全国排名前10,今年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也有望实现50%以上预期增长。就以近期举办的武汉文化和旅游招商引资大会上,共有涵盖旅游度假区、大型主题公园、旅游休闲街区、文旅融合项目、高端酒店等多类别共计38个重大项目完成现场签约,总投资额高达1609.05亿元。促使武汉运动小镇项目得以落地,建成了F2国际资质赛道、国际卡丁车场、亲子乐园、国际高端品牌体验馆、汽车博物馆、五星级以上汽车主题酒店等设施,预计能够为武汉带来百万旅游人次。

武汉乡村振兴图见图1。

图1 武汉乡村振兴图

3.3 重视农村体育产业政策供给,助推乡村振兴

体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之中,地方政府需要发挥主体作用。也就是地方政府应以乡村振兴为首要任务,对当地乡村发展情况予以全面把握,客观分析当地乡村发展不佳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策划体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思路,并相关国家政策要求,研究并规划体育产业建设与发展的可行性方案。组织相关部门积极投入方案执行中来。为了能够保证体育产业开发顺畅地、良好地进行,还要综合性分析体育产业开发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阻碍,制定一系列的保障性政策制度,比如在国家出台多项体育产业相关政策法规的情况下,结合当地体育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及发展需要,颁布实施惠民政策、扶贫政策等;为了保证农村体育市场良好运行,还要制定监督检查机制,贯彻落实监督检查工作,打击假冒伪劣体育产品等,营造良好的体育营商环境[7]。

4 结束语

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颁发,以及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家乡村振兴局的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国“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此种情况下,应将乡村振兴作为当地政府的重要工作,探究利用体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可行性路径。但立足于现实层面,当前农村体育产业开发与建设状况不佳,比如价值理念偏差、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等。对此,应当通过激活农村体育市场主体、与其他产业相融合、重视农村体育产业政策供给等做法来改变现状,为实现乡村助推目标而努力。

猜你喜欢

助推体育产业旅游
加速打击犯罪 多维助推复工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体育产业之篮球
健全五种机制 助推人才兴检
合阳“两团一队”助推乡村振兴
旅游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抓好三结合助推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