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伤性脾破裂的介入治疗(附12例报告)

2021-02-23周多德李辉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12期
关键词:外伤

周多德 李辉

【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介入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外伤性脾破裂患者12例,其中一度裂伤3例,二度裂伤5例,三度裂伤2例,三度裂伤2例,出血伴休克4例,介入手术12例。同期外伤性脾破裂开腹手术4例。结果:二组治愈率均100%。介入手术治疗组平均住院日(6±1~2)d,开腹手术组平均住院日(8±1~2)d。术后半年随访中,开腹手术组中有2例(50%)出现腹部反复疼痛不适,介入手术组中无患者不适。介入手术治疗组住院日明显短于开腹手术的患者。结论:外伤性脾破裂介入手术治疗是可行的,效果肯定,可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外伤;脾破裂;DSA;手术后并发症

脾破裂的发生大多因外伤直接暴力所致,也有其他手术的术中损伤所致。外伤性脾破裂病情急,进展快和死亡率高,在急救方面大多是争分夺秒,积极补液抗休克的同时及时给予手术治疗。随着医学的进步,对于外伤性脾破裂的急救,也有了全新的认识,从当初的谈“脾”色变到现在的从容淡定。我科2020年6月到2021年6月共收治了外伤性脾破裂并行介入手术治疗12例,现回顾性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外伤性脾破裂12例,其诊断主要以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腹部CT及增强CT。被纳入研究的12例病例,其中男性8例(66.6%),女性4例(33.3%),男女比例为2:1。高空坠落伤2例,骑车摔伤3例,车祸伤7例。其中复合伤(多发肋骨骨折、锁骨故事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等)8例。外伤性脾破裂伴休克4例。

1.2诊断及治疗;

1.21诊断:

患者就诊时都有明确的外伤史,经全腹CT平扫检查发现脾挫裂伤及腹腔积液,办理住院相关手续的同时,给予上腹部增强CT检查,进一步确诊,并根据外科学第七版教材将脾损伤分级:Ⅰ级 脾被膜下破裂或被膜及实质轻度损伤,术中见脾裂伤长度≤5.0,深度≤1.0厘米;Ⅱ级 脾裂伤长度>5.0,深度>1.0厘米,但脾门未累及,或脾段血管受累;Ⅲ级 脾破裂伤及脾门部或脾部分离断,或脾叶血管受累;Ⅳ级 脾广泛破裂,或脾蒂、脾动静脉主干受累,初步确定脾破裂的等级。

1.2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及时办理住院,补液抗休克、检测生命体征、完善术前必要相关检查,必要时及时复查腹部CT,观察腹腔积液量,判断手术时机,做好介入手术准备。

保守治疗:12例病例其中有2例入院当时腹部体征较轻,腹腔积液较少,脾损伤分级为Ⅰ级,生命体征平稳,应患者及家属要求,暂时给予保守治疗,给予禁食、补液、检测生命体征及完善术前相关检查,2小时后患者腹痛加重,及时复查全腹CT示腹腔积液较前明显增加,及时转介入手术治疗。

介入手术治疗:患者入院后给予术前必备检查,积极补液的同时给予介入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在DSA下患者平卧位,右侧腹股沟区消毒后,沿股动脉局部浸润麻醉后,用血管穿刺鞘穿入股动脉,从穿刺鞘内引入导丝及导管,在导丝的引导下将导管送入腹腔干及脾动脉,造影确定脾破裂的位置及出血靶血管,根据造影剂外溢位置及外溢速度,结合术前影像检查评估脾损伤分级及具体位置,再通过导管给予微导管及微导丝,进一步寻找脾破裂后的出血靶血管,精准定位出血血管后,经过微导管给予颗粒大小合适的栓塞剂进行血管栓塞(建议使用PVA,必要时根据出血动脉血管粗细加用不同规格的弹簧圈),血管栓塞后,再次复查脾动脉造影无造影剂外溢现象,即出血停止,血压即回升,手术结束,拔除股动脉穿刺鞘,穿刺点局部加压包扎,手术时间半小时左右。

2、结果

外伤性脾破裂保守治疗的2例,因腹腔出血增多转介入手术治疗。经介入治疗的12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期间复查血常规及腹部CT,腹腔积液基本吸收,脾脏出血部位栓塞后坏死,脾脏大部分功能保留,未发生爆发性感染。出院后3个月内随访,患者均无不适,复查CT见腹腔积液吸收,脾脏坏死区吸收。

患者行介入脾出血动脉栓塞术,手术时间短,无手术刀口,平均住院日一周左右。术后发生胃部不适1例(0.8%)。

3、讨论

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手段,由提心吊胆及观察细微的保守治疗,开腹脾脏部分切除及开腹脾脏切除术,手术相对繁琐,对患者的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发生肠黏连的几率较高,很少能保留脾脏。到目前的介入手术治疗,其优点就是精准治疗,尽可能多的保留脾脏,几乎无创,住院时间短。

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在手术超选出血靶血管后,注入栓塞剂的过程中严格把握剂量,防止栓塞剂返流造成误栓,过程中有脾动脉下的胰腺动脉,患者会出现一过性的腰腹疼痛不适,也有返流进入胃左动脉或胃短动脉,患者会出现术后胃部不适及呕吐现象,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很快好转。术后患者几乎都会有一过性凝血功能异常(主要为D-2聚体升高和血小板增多),为血管栓塞后局部形成血栓所致,无需特殊处理。术后及时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治疗,及时复查腹部CT及血常规,观察脾脏栓塞后坏死情况及炎性反应,预防爆发性感染。

总之,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对脾破裂的综合治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治疗方式也由开放手术转变为腔内治疗。本研究的结果提示:外伤性脾破裂的介入手术治疗,效果肯定,手术方便快速,住院时间短,绝对微创,保留脾脏原装功能。更容易让患者接受治疗,利于患者身心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吴在德,第七版外科学,脾破裂,P404-405。

【2】吴在德,黄家驷外科学,第五十七章 脾脏疾病 P1330-1333。

【3】Jiang J,Ding X,Su Q,et ai.Endovascular stent-graft placement and coil embolization for an anomalous splenic artery aneurysm[J].JVasc Surg,2011,54(1):208-211.

【4】Liu Q,Lu JP,Wang F,et ai.Detection of anomalous splenic ar-tery aneurysms with three-dimensional contrast-enhanced MR angiography[J].Abdom Imaging,2009,34(6):772-776.

【5】Migliara B,Lipari G,Mansueto GC,et ai.Managing anomalous splenic artery aneurysm: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report of two cases[J].Ann Vasc Surg,2005,19(4):546-552.

【6】Sato M,Anno I,Yamaguchi M,et ai.Splenic artery aneurysm of the anomalous splenomesenteric trunk:successful treatment bytranscatheter embolization using detachable coils[J].Cardiovasc Intervent Radiol,2006,29(3):432-434.

【7】Tanigawa N,Kariya S,Kojima H,et ai.Transcatheter coil embo-Iization of an aneurysm of an anomalous splenic artery:useful-ness of double microcatheter method[J].Minim Invasive Ther Allied Technol,2009,18(5):311-314.

作者簡历:姓名:周多德 出生年月:1982.10 性别:男 籍贯:安徽省定远县 职务:普外科主治医师 学历:本科 单位:来安家宁医院 研究方向:普外科及介入科;邮编:239400

猜你喜欢

外伤
中药内服加熏洗对手外伤术后康复的临床疗效研究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分析右美托咪定在重型颅脑外伤手术麻醉中的脑保护作用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联合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外伤的患者疗效、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心理护理在急诊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外伤软组织损伤应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治疗的效果分析
1例外伤性前颅底硬脑膜动静脉瘘致反复鼻腔大出血的急救护理
1例严重复合性外伤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经验
儿童与成人外伤后脑梗死的比较
隐睾、睾丸外伤与睾丸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