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思维品质发展的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设计探究

2021-02-23吕宇霞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1期
关键词:听说课思维品质初中英语

吕宇霞

摘要:外语的学习和运用离不开思维,学习和使用外语又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以Go for it!九年级Unit 6 When was it invented? Section A 1a-2c为例,探究基于思维品质发展的初中英语听说课设计,在引入、听前和听后的环节设计不同的活动和任务,提升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学生不同层次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思维品质;听说课;初中英语

一、引言

一种语言体现一种思维方式,人通过学习和掌握一种外语,可以弥补单一语言带来的思维的局限性,培养发展多角度认识世界的能力,全面提升思维品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教育部,2012)。如今,《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版课标》)将思维品质列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力求学生“能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具体现象,梳理、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教育部,2018)。因此,在英语教与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并通过提升思维品质促进英语的有效学习和应用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关于思维品质

《新版课标》将思维品质定义为“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从观察与比较、分析与推断、归纳与建构和批判与创新等四个层面作出具体描述。美国心理学家Anderson等(2001)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中的认知思维过程的六个层次,得出的思辨能力类级模型(即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其中,后四个较高层次的思维与上述的四个层面相契合。

思维能力的发展多从低阶开始,然后逐步提高。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遵循思维发展规律,设计合理的任务,才能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笔者以一节九年级听说课为例,探讨基于思维品质发展的初中英语听说课设计。

三、基于思维品质发展的初中英语课堂听说课教学案例

1.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是人教版Go for it!九年级 Unit 6 When was it invented? Section A 1a-2c。本课时主要围绕话题“发明”进行听说训练,运用被动语态介绍一些生活中常见物品的发明以及其发明时间、发明者、用途等。

2. 教学目标

语言能力:学生能够掌握词汇heel,scoop,electricity,style等;能听懂并运用一般过去式的被动语态谈论日常发明的发明时间和发明者,用一般现在时被动语态谈论用途。

学习能力:学生能掌握并运用听力技巧如预测、大意理解、细节理解等对信息进行多层次处理,提高学习能力;能与他人开展合作学习习,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表达。

思维品质:学生能够根据关键词句进行口头输出,从而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和创造性;能够辩证看待各类发明创造的优缺点,认识到事物的两面性。

文化品格:學生能够了解一些常见物品的发明历史,丰富历史文化知识;在跨文化交际中,使用英语介绍中国古代和现代四大发明,树立民族自信心,弘扬中华文化。

3. 教学过程

Step 1: Lead-in

(1) Life now and in the past教师通过呈现几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发明对人类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极大影响。如以前人们沟通需要写信,现在用手机;以前用蜡烛照明,现在用电灯。

(2) Brainstorm: What inventions make our life better?学生对发明物进行头脑风暴,简单描述这些发明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教师可以适度追问(Do they really make life better?)。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对比引出话题,创设情境,让学生聚焦发明物。通过头脑风暴激活学生有关生活用品的词库,调动积极性。教师可以追问发明创造是否只有好处,启发学生跳出“所有发明都能改变生活”的思维定式,引导学生辩证看待事物,发展思维能力。

Step 2: Pre-listening

(1) Look and say 教师逐步呈现听力中要听到的4个发明物以及发明者的图片(phone & Bell, TV & Baird, computer & Hoff, car & Benz),引出句型(--Who was ____ invented by? -- It was invented by ____ . )。

(2) Predict 将听力材料中的四个年代(1876, 1885, 1927, 1971 )作为提示,让学生猜测以上四个发明出现的先后顺序,运用句型(I think ____ was invented in ____ .)进行表达。

设计意图:在听前活动中,学生根据自身经验说出这4个发明的发明者,在表述过程中熟悉并理解被动语态过去时的结构。借助年份提示,鼓励学生大胆预测听力内容,帮助学生复习有关年代的表达,为听力练习做准备。听力过程中,多数学生对数字和时间的反应会稍微迟钝,提前熟悉年份表达,可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

Step 3: Listening

(1) Listen and match 学生根据听力内容,判断发明物的年代。

(2) Listen again and answer 学生再听一遍,回答问题。

1. Did grandma’s family have a car/telephone/TV personal computer?

2. Can you guess when grandma was born?

(3) Listen and repeat 逐句跟读听力内容,模仿语音语调。

设计意图:该环节听力放三遍且每次任务不同。第一遍,学生不仅要抓关键信息,验证之前的猜想,还要以听的方式输入句型,感知目标语言。第二遍,通过设问,学生运用整合信息的能力,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第三遍,学生对听力材料进行逐句跟读,矫正语音语调。

Step 4: Pairwork

(1) 呈现听力材料中四项发明物、发明者以及发明时间,学生两两对话,操练句型(--When was ____ invented? -- I think it was invented in____. --Who was it invented by? --It was invented by ____ .) 。

(2) 再补充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信息,让学生根据提示内容进行对话练习。

设计意图:两两对话可以帮助学生熟悉目标语言的表达,提升准确度和流利度。补充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有关内容,不仅可以强化目标语言的运用,还可以引导学生重忆民族灿烂文化,在表达分享的过程中树立文化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

Step 5: Pre-listening

(1) Look and Think通过提问(Do all the inventions change the world?)引出一段日常有趣小发明的视频。学生在观看小视频的同时猜测发明用途,引出句型(--What is it used for? --It is used for (doing...))。教师可进行再度追问,这些发明是否真的有用(Are they really useful?)。

(2) Look and learn 学生观察书本2a中的图片理解新单词scoop 和heel的含义。

设计意图:通过日常发明的视频,再次将学生的眼光聚焦现代生活,激发学生思维活力。在猜测发明用途的过程中自然引入目标句型。之后,教师通过再度追问,启发学生思考日常发明的意义。学生通过观察课本的图片,在情境中理解生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Step 6: Listening

(1) Listen, number and complete學生根据听力材料,完成课本2a和2b,对所听到的发明进行排序并补充用途信息。

(2) Listen again and answer 再听一遍,回答补充问题。

1. Which is Carol’s favorite invention?

2. Why are shoes with lights needed by people?

3. How is the style of the shoes changed?

设计意图:将课本内的题目根据难易度进行整合,帮助学生练习多任务解决能力。通过另外设计的三个问题,学生不但能进一步理解听力材料,还能接触更多被动语态一般现在时的功能句型。在互动过程中,学生有机会交替使用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加深巩固和理解。

Step 7: Post-listening (Groupwork)

Discuss and Report : Four great inventions in China today 四人一组,小组合作讨论中国的现代四大发明(共享单车,支付宝,高铁,网购),然后可自主选择进行介绍,完成小组报告并在班内分享。在讨论前,教师通过追问和举例,引导学生思考新发明的利弊。如共享单车给民众出行带来便利,环保节能,但单车随处停放现象,也影响城市面貌,造成资源浪费。

设计意图:本环节为语言输出,锻炼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表达能力及语篇的建构能力。小组成员需在讨论四项发明创造之后完成报告。教师根据学生的水平,通过举例引导或句型结构提示,为学生的语言输出提供支架,降低任务难度。在此活动中,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感知语言、运用语言,表达了真实的想法和情感,实现交际的最终目的。

Homework:

(1) Write down a report about the four new inventions.

(2) Introduce an interesting invention(on the Internet or created by yourself) to your friends

设计意图:在笔头作业中,学生通过表达自己的想法,深化语言输出,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口头作业中,学生需分享一项发明。通过网络搜索资料,学生可以拓宽获取资源的途径,提升信息检索能力。通过自己构思或发明创造,单元话题的实际应用也落到实处。

四、结语

本文以听说教学为例,采用“先说—后听—再说—延伸说”的模式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并在各环节活动中探求思维的发展。在引入和听前环节,通过激活背景知识,增强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听力环节的活动不仅是为了输入词汇和句型,提升记忆和理解能力,还通过调整课本听力任务,增设提问,深入挖掘文本,发展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训练运用和分析能力;在听后活动补充更多现实材料,帮助学生内化和输出内容和已有的知识储备。在整堂课中,教师对涉及话题(发明创造的意义)的现有认识进行适度追问,积极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训练高阶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日常教学中,英语教师应通过创设合理的情境,设计和实施合理有效的课内外活动,为学生提供“用英语做事情”的平台。从而,学生能在体验、实践和探究中,提升语言能力,发展思维品质,逐渐学会从多个角度观察世界、看待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落实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Anderson, L. W., & Krathwohl, D. R. (Eds.) A Taxonomy for Learning, Teaching and Assessing: 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Abridged Edition)[M]. New York: Addison Wesley Longman,2001.

[2]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3]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猜你喜欢

听说课思维品质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中英语听说课中听与说的结合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中英语听说教学的研究
让初中英语听说课在高效课堂活动中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