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就是“下锅菜”,三招做出饕餮盛宴
2021-02-22张蕊
张蕊
素材就是“下锅菜”。一篇议论文如果没有素材来充实文章内容,全篇都是作者在那里自说自话,架“空”分析,这样势必给人以说教感,导致说理空洞、力度欠缺。考场作文,素材是评分项,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有关素材的项目要求:基础等级中有“内容充实”这一条,发展等级中有“丰富”(材料丰富)、“有创新”(材料新颖)这两条。其实,写论议文运用素材有四点看得到的好处:一是作为论据,能有力地证明中心论点;二是避免说理单调,所谓事实胜于雄辩;三是丰富文章内容,说直白点,可以凑字数;四是鲜活的素材能为文章增添时代气息,说理联系实际,紧贴当下,使文章具有启发作用,更具阅读价值。可以这样说,妙用素材是考场作文提分的“法宝”。高分作文,素材必不可少。
如何妙用作文素材?
多点开花:一句一例绵密丰实
写作过程中援引的事实素材,可以是一句一例的形式。这些素材必须是同一个性质的,有共同点,与主题相扣。其优点是事例众多、内容丰富,构成铺陈排比的样式,增强语句的表达效果,最重要的是能以点带面,具有画面感,指出了事理的典型性和普遍性,从而达到加深说理的可信程度。
如2020年高考语文新高考卷Ⅰ(山东)作文,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下面是例文中的一个片段:
我们永远忘不了,面对灾区的危险,那位年轻的护士说,我没有结婚没有娃,我去吧;那位沉默的天使说,如果我不幸了,捐献我的遗体做科学实验吧;那位羞涩的姑娘说,我从汶川来,我要去武汉报答;那位母亲对娃说,妈妈去打怪兽,乖乖在家;那位拾荒老人捐款后,什么也不说不留姓名悄然离开……隔离产生距离,距离却隔绝不了爱;空间显示温情,距离见证真情。隔离中,我们感受到了善与爱,我们深知每一个人的安全隔离、岁月静好背后是无数人的负重前行。我们将永远记住这特殊的年份,记住那一幕幕的感动,记住因距离产生的爱。
这一段紧承上文,列举大量片段事例,进一步阐明“空间显示温情,距离见证真情”的中心观点。其中素材运用方面可称得上是本段亮点,一句一例,鲜活生动,典型精当。作为论据,丰富了文章内容,有力地证明了观点,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这些素材,是从主流媒体中获取,充满正能量,弘扬了主流价值观。
这种同一主题的相关写作短素材平时可以整理背诵。比如青年人在新时代建功立业、报效祖国,就有很多素材,从科技战线来寻找,可以积累以下素材:北斗导航系统的核心技术攻关团队,平均年龄33岁;首艘国产航母的研发设计建造团队,平均年龄36岁;今年年底即将再次出征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其总团队近七成是90后,平均年龄还不到28岁……这些素材随时可以拿到考场运用。当然,同学们还可以整理大学生到基层创业的短素材,名人青年时期勤奋刻苦、立志成才的短素材。其他主题素材积累与运用同理。
专攻一点:一叙一议精准透彻
上面多点短素材是运用素材的一种方式,如轻骑兵,快速灵活,方便实用。运用素材仅有这一种方式是不够的,还可运用传统方式——列举某一个具体事例来加以证明中心论点。这就要求对素材理解透彻,把握精准。运用过程中要掌控好两个“度”:一是叙述的程度,不能细节化,要高度概述,不能以叙代论;二是论述的力度,先叙后议,或边记叙边议,结合事例就中心论点进行论述(实际上这就是议论文运用论据证明中心论点的过程,称之为论证),语言要一语中的,呈现论述力度。记住:素材的“叙”是为论证的“议”服务,只“叙”不“议”,或重“叙”轻“议”,没有走完“最后一公里”,也就冲淡了议论文的文体特征,这一点是同学们的通病,要十分重视。
如鄂东南联盟2020年11月份联考作文,以“科技创新与青年责任”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下面是例文中的一个片段:
首先要学习前辈的报国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的北斗团队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跨越重重障碍,于近三十年的时间,终于用北斗的天罗地网,取代了美国的GPS,成就了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如今,“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北斗精神,在中国人的心灵深处,铸就闪亮的精神坐标,无不激励着我们每一位中國青年科技报国的志向。科技决胜未来,创新关乎国运。同学们,科技强国梦,是中国梦,更是我的梦,我们的梦!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学习前辈的创新精神,艰苦卓绝,心系祖国,不负芳华,不辱使命。
这一段是文章正文的第一个主体段,分论点是“要学习前辈的报国精神”。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科技强国,要科技强国,先得有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文段中运用了2020年最新素材,我国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收官之星”成功布阵太空,意味着中国人掌握核心技术的卫星导航系统完成组网。从段内结构来看,第三句以长句形式运用素材,是简要的“叙”;从第四句开始便是结合北斗升空事例,就科技报国的中心论点展开浓墨重彩的论述,是着重的“议”。全段以北斗团队的“科技创新、科技报国”事例,来激励当代青年人“心系祖国,不负芳华”,事例只有一个,但做到了叙议结合,目标明确,专攻一点,中心突出。
这种相对具体些的写作素材平时可以不断收集并熟记于心。注意一定要认真阅读原素材,然后记住主要内容,压缩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消化成自己所需要的文字素材。这类素材一定要鲜活,要有时代感,新颖吸引人。比如上面的北斗是重大科技成果方面的素材,还有“两弹一星”、三峡工程、载人航天、超级计算、国产航母、港珠澳大桥、北斗、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与重大科技成果相对应的还有许多重要科技人物,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青蒿素发现者屠呦呦,我国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发生产的拓荒者顾方舟,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第一代和第二代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天眼之父”南仁东,量子技术科学领域开拓者潘建伟,“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叶聪……这些人物都有一段故事,都是一篇文章,都能当作素材,广为积累并运用得当,都能让文章闪亮光彩。
名言警句:一字一句发人深省
上面两点所讲都是事实素材的运用。与事实素材对应的是理论素材,如名人名言或诗词名句。运用理论素材的作用有三点:一是有力佐证中心论点,你所要表达的观点,借名人名言或名诗名句来为你“站台”,够品位,够有说服力;二是能增添文章的文采,使文章具有文化气息;三是能让文章意境深远,意蕴深厚,让人回味,令人深思。特别是第三点,是作文提分的关键要素之一,这从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发展等级“丰富”中的“意境深远”、“有文采”中的“文句有意蕴”可以看出。
如下面时评《有一种偶像叫英雄》中的一段例文:
当英雄人物不再是偶像,这个社会会不会缺少那种“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豪气?会不会缺少“达则兼济天下”的壮志?会不会缺少“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会不会缺少“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坚强?这不仅仅是一个偶像崇拜的简单问题,而是一个关乎年轻人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严肃问题。
这一段就反面来论证。当英雄人物不再是偶像,我们的社会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作者借此连发四问,在连续的拷问中句句叩击读者的灵魂,让人回味和深思。其中“我以我血荐轩辕”等四句诗句、名句的运用,使文段顿时焕发光彩,有文采,有品位,有意蕴,有表现力和说服力。发问之后提出“关乎年轻人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严肃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观点具有启发性。
理论素材的积累要在平时下功夫,至少要记住200句经典名言警句。通常情况下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处运用名言警句,效果会更好;文中引用要学会结合论点适当展开分析,不能机械照搬不做解读。所有引用要加注引号。精當地引用名言警句,是作文提分的必然因素。
上面所讲三点只是作文素材积累与运用的方法实践心得,同学们在平时的素材积累与运用过程中还有以下方面需要注意:
素材运用要遵循“真实、典型、时效”三原则,注意不要在故纸堆里做文章;要围绕具体作文主题表达需要,巧妙地艺术地转化,一材多用,就看你脑袋够不够灵光;平时作文素材积累,要丰富信息获取渠道,学会从媒介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准备一个素材摘抄本或搜集整理一个素材资料库,这既是写作丰富笔头的需要,更是我们立德树人、成才成人的需要。
加强对素材的背诵记忆,唯有考前进行大量作文素材积累,考场作文才能从容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