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无人区核废物处置工作者:35年三代人铸就“北山精神”
2021-02-22陈慧敏
陈慧敏
适用话题 奉献与牺牲;责任担当;爱国;钻研精神;克服困难
人物时事速递
核工业产生的核废物的99%,属于中低放废物,经过一段时间后,放射性物质就会衰变成为无害物质,只有剩下的1%属于高放射性废物,对它如何安全处置,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20世纪90年代,我国确定要建造一个高放核废物处置研究场址,建造的首要条件便是确保万年级别的安全,这就要找到一个地质条件“一万年不变”的地方。从1985年选址工作启动,到2019年地下实验室项目批复,为了找到甘肃北山25号这个理想的研究场址,中国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团队的三代人,远离亲人、长期扎根在这生活物质极度匮乏的无人区里,即使咸菜就馍也不离不弃,整整奋斗了35年。在中核集团地研院院长李子颖看来,这就是责任和担当,北山团队敢于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动力,就来自他们对事业的忠诚和对国家的热爱,这就是他们的北山精神。
人物素描1 他们用笨办法找到了理想场址
科技界有个说法,上天不易,下地更难。要找到坚固完整的岩石地质条件,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当年参与野外选址的陈伟明说,从1996年起,他们就在茫茫戈壁上开始了长期的野外地表勘探采样工作,那时,他们用的是最笨的土办法,每天的工作,就是按照地图上标注的每500米一条间隔的路线,用脚一点一点去跑,每天早上揣着几个馒头,坐着四处透风的吉普车,一颠就是一天,回来时,背着石头,满脸满身全是灰土,互相笑对方只露出两只眼睛。就这样,他们硬是用人工的方法,将这里的地质情况一丝不漏地弄清楚,为后续地质打井做了扎实的基础工作。2000年,第一口地质调查井开钻,非常成功。许多年来,他们已陆续打了几十口井,积累了完整的科学数据。北山成为理想的核废物处置场址。现在,在国家原子能机构的支持下,北山项目渐渐成为国际智慧汇聚的平台,吸引了世界同行的关注。
人物素描2 三代人的接力
1985年,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的徐庆国研究员在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时发现,世界上部分地质专家已转型从事核废物地质处置研究,深感惊讶的他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地质研究不只是找矿。核工业就像一条首尾相接的产业链,找矿就是“首”,而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就是“尾”。徐庆国敏锐地意识到,随着国家核工业的不断发展,这项事业将具有广阔的前景。回国后,徐庆国从5000元开始,成立了高放核废物处置研究组。
徐庆国退休后,接力研究的领军人物是王驹,30多年来,从青年到花甲,无论是面临经费短缺、科研逆境,还是人员流失,王驹都选择咬牙坚持,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有更年轻的科研人员加入进来。北山团队的营地曾换过许多地方,但每一次在一片戈壁扎下帐篷或寝车,王驹都坚持在驻地先升起一面国旗。王驹说,支撑大家的是心系国家重大需求的朴素情怀。“核工业发展,高放废物处置这件事总得要人做……”目前,该院陈亮等人已接过接力棒,继续推动我国高放废物处置事业持续向前。这支研究团队已发展到68名成员,所学学科涵盖地质、水文地质、缓冲材料、工程技术研发、安全评价、工程管理等。
【考场仿真试题】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则150字左右的微评论。
【范文示例】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选址及建设运营是百年科研,是万年工程,从事这项事业的一代又一代的科研人员好比西北广袤无人区的胡杨,与戈壁荒漠为朋,与骆驼刺芨芨草為友,忍风沙抗干旱,战严寒斗酷暑,扎根戈壁,无私奉献,推动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事业持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