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春节档“票房高、宣传少”
2021-02-22
“美国之音”2月20日文章,原题:中国的(春节)假期电影热“票房高、宣传少”在中国,要想获得一场盛大且卖座的电影开局,最佳时机往往莫过于春节档。在今年的春节档影片阵容中,7部“必看电影”全部是国产片,但没有“主旋律电影”。这或许反映出中国官方有意减少显而易见的宣传,并吸引新一代观众。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研究中心主任迈克尔·贝里表示,今年的春节档或许没有鸿篇巨制的主旋律电影上映,但“这种类型的电影肯定不会消失”。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80年代,中国大部分电影都是聚焦意识形态和阶级斗争的主旋律电影。后来,主旋律电影演变为关于中共早期领导人和歌颂革命历史事件的传记片和史诗片。2015年的《智取威虎山》为中国如今的主旋律电影铺平了道路。正如美国影评人所说,这是“一部执行任务的经典战争片”,不需要了解中国历史也能看懂。
研究中国影视和数字媒体的贝里表示,主旋律电影“在过去十年来经历了戏剧性的转变”。从《建国大业》(2009)和《建党伟业》(2011)起,“我们开始看到明星文化和宣传主题相互融合;《战狼》(2015)和《红海行动》(2018)等影片让我们看到这种模式发展的第二阶段——巧妙地将好莱坞式的动作片与‘主旋律包装在一起”。这一趋势在取得巨大票房成功的《战狼2》(2017)尤为明显,该片不仅借鉴了上世纪80年代的好莱坞动作片,还雇用好莱坞演员、特技设计师、作曲家,是一部强调正确价值观和“讲好中国故事”的“爆米花电影”。
但在今年的春节档观影热潮中,很难从两部热映的影片《唐人街探案3》和《你好,李焕英》中看到政治信息。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电影已变得更加商业化,“一些主旋律大片不再在宣传过程中强调政治,而是专注于制作技巧和故事情节。”2019年热映的影片《我和我的祖国》并未沿袭“赞扬政府的旧模式”,而是侧重讲述普通人的故事。
贝里说:“(中国)观众的情绪很难把握。确实有一些观众厌倦了程式化的宣传影片,但也有很多爱国青少年全心全意地支持这类电影。中国成功应对了新冠疫情,增强了中国人的爱国情绪,从而有可能为主旋律电影创造一个更大的市场。”而好莱坞的处境岌岌可危。他解释说,疫情让美国电影行业的制作和国内票房受挫,美中贸易战又“导致许多爱国的中国年轻观众对美国文化产品置之不理”。▲
(丁雨晴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