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少年吾辈当自强
2021-02-22○李卓
○李 卓
该怎样定义“少年”二字?踏星辰而去,携日月而归,手握山河,笑对天下,如风过林梢,如雨扫窗台,这,就是少年。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与脊梁。我们对“纵有千古,横有八荒”的祖国充满眷恋,对“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的未来充满信心。就让我们一起感受梁启超笔下的《少年中国说》。
课文讲的是什么
课文《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先生原作《少年中国说》的节选,原文有13个自然段、3 700 多字,课文仅仅是第十自然段中的一部分,根据内容层次,重新分为了三个自然段。课文第一自然段,以“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开篇,紧接着是一大段酣畅淋漓的排比句,论述了少年对于创造一个新兴中国的重要性。这一段语言形式简单,意思浅白,几乎没有文言文的痕迹。第二自然段全部是四字一句,而且押韵,比喻、排比手法运用自如,读起来气势如虹,且充满朝气,令人振奋。即使不能完全明白每句话的意思,也能通过节奏、音韵感受到字里行间蕴含的强烈情感和精神力量。最后一段,依托上一段的情感氛围,借着已经昂扬的气势,将情绪、情感推到高潮,振臂高呼,快意抒发,“美哉……”“壮哉……”,将对少年中国的向往和中国少年的赞美表达得淋漓尽致。
少年强则国强
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是“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的自信,是“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的坚定,是“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的后生可畏,更是天安门城楼前“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责任与担当。
少年时期的毛泽东聪敏好学,但他是父亲、私塾先生和乡亲们眼中不服管教的“异类”。毛泽东少年时就有走出韶山冲、读书求学的憧憬。毛泽东的父亲则认为这是儿子“不孝和懒惰”的借口,作为长子就应持家创业、光宗耀祖,其他的想法都是农家子弟的幻想。当十几岁的毛泽东知道县城有了新式学堂时,他不顾父亲的阻挠,毅然写下“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诗句,外出求学。
12 岁的周恩来离开家乡江苏淮安,来到了东北读书。一次,他和同学外出游玩时,不小心闯入外国租界,看到外国人对中国人的不公待遇,他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从租界回来后,周恩来常常一个人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大家众说纷纭,而周恩来站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课堂之我见
少年,如初生的太阳,孕育希望;少年,如早春的青草,朝气蓬勃;少年,如健飞的雏鹰,雄姿英发。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的那个少年中国,似乎离我们很远,其实离我们很近。
少年智则国智。智,即要有丰富的知识和智慧的头脑。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应该努力学习,积极上进。遇到问题,要学会多思考,不能随心所欲,冲动行事。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可使沙粒变成珍珠,石头变成黄金。少年带来的魅力,应当让枯枝长出鲜果,沙漠布满森林。只有我们这代人强大了,国家才能真正强大。
古人云: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是的,时间过得很快,我们每个少年都要知道“少年衰老与花同”“流光容易把人抛”。现在的中国,犹如一辆飞驰的列车,正在全力奔向未来。生活在这样一个飞跃的时代,我们中国少年要做时间的主人,用掌握的知识去建设祖国,报效祖国!
——石家庄市广安大街小学五(2)班 李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