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记者讲好新闻故事的创新意识研究
2021-02-22金磊
【摘要】广播记者讲好新闻故事是极为重要的职业素养,然而讲好新闻故事更需要的是创新意识。创新的道路上,广播新闻故事以何种方式呈现在大众视野值得深思。鉴于此,结合多年广播新闻工作经验,探讨了广播新闻故事化的创新基点,分析了广播记者凝练新闻故事的创新意识来源,同时提出了广播记者讲好新闻故事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广播记者;新闻故事;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24.058
广播新闻报道要讲故事,并不是脱离了新闻事实去“编故事”,而是在报道中借鉴讲故事的原则与手法,将新闻信息掺杂在故事中,使得新闻故事勾起听友的好奇心,促进广播新闻的传播效果。那么广播记者如何讲好新闻故事,又应当在讲述新闻故事时如何创新,成为了广播新闻传播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将进一步探讨了广播记者讲好新闻故事的创新意识来源与路径,力求为广播行业发展提供部分理论参考。
1. 广播新闻故事化的创新基点
1.1 主题思维创新
新闻故事都有一个贯穿始末的主题,即是新闻主题也是故事主题。新闻主题的作用是价值观输出,故事主题的意义在于将价值观以听众听得懂的方式呈现出来。所以,新闻主题与故事主题合二为一,主题思维创新性越强,广播新闻的故事化表达立意越发突出,在广播新闻故事的传播上也会得到主题升华后不同凡响的宣传效果。
1.2 选材内容创新
内容是新闻产品,也可以认为是新闻故事的整体叙事资料。广播新闻选材内容本身并无约束性,但是很多新闻记者在确立主题之后,限制了讲故事的想象力,以至于选材内容上难有突破。然而选材内容创新又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选材内容越发新颖听友越加青睐。所以,主题思维创新相当于选定了故事方向,唯有内容创新才能填满压实将故事完整地呈现出来。
1.3 叙事结构创新
广播新闻故事惯用正叙,这是基于收听连贯性需要的无奈之举。但是从听友对新闻故事的听感来看,叙事结构如果采取倒叙或插叙也未尝不可。这样的叙事结构可以为铺设新闻线索提供便捷条件,那么就可以巧妙借助截然不同的叙事结构来牵动听友的好奇心。而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很多听友也会广泛参与新闻故事话题的现实互动,对新闻故事传播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叙事结构创新是讲好广播新闻故事的一个重要创新基点。
2. 广播记者凝练新闻故事的创新意识来源
2.1 新闻故事的情感线
创新广播新闻故事不能毫无根据,如果创新意识超过故事本身的主题立意去随意编排,则会造成形式大于内容的弊端,这也是广播新闻记者在新闻故事编排方面的陋习。就广播新闻故事的讲述方式来看,必须始终围绕情感线来铺设故事情节,无论如何创新都需要符合大众思维对故事情感的内在理解。当新闻故事情感线完整,那么新闻故事主题也会越发鲜明。所以,广播记者在讲述新闻故事时,首先需要明确故事本身的情感线是否能够匹配故事主题,而在这一层面上的所有创新之举,都是为了讲好新闻故事,让听众与故事情节同悲同喜。
2.2 新闻故事的可视化
广播新闻故事虽然因受众渠道和传播形式限制只能通过音频传播,但是在融媒体的大环境下,广播新闻故事的可视化条件已经相当充分,这是借助跨平台资源提炼的新闻故事创新元素。以往时期,广播记者讲述新闻故事由于传播渠道单一,并不需要提供完整的新闻线索和证据链,听友以音频资料作为唯一信源。然而在融媒时代下,新闻故事也可以借助跨平台资源传播出去,而在这一过程中新闻故事的图片和视频信息也成为一种辅助传播的宣传工具。所以,可视化的新闻故事成为广播记者值得探索和创新的全新视角。
2.3 新闻故事的互动性
新闻故事之所以能够广泛传播,不仅是故事本身具有较强的传播性,更在于新闻故事中叙事结构多元,可以在很多故事情节中引发互动话题。听友与广播记者虽然并未见面,但是依托广播平台共同来探讨故事情节仍然非常重要。这也是为了更好地拉近听众的心理距离,是基于收听率目标而选择的广播新闻故事传播策略。从社交媒体进入大众视野之后,真正运用新闻故事来创造互动社交条件更为充分。这便是利用社交媒体资源来创新传播渠道,通过与听友的线上互动,打破新闻故事的传播局限性。
3. 广播记者讲好新闻故事的创新路径
3.1 凭借主题思维开创情感线
广播新闻故事的情感线一旦确立,便可以从三个方向创新。其一,故事主人公情感线可以作为传递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新闻故事也可以在主人公视角下创新表述內容。其二,故事旁观者视角与故事情感线重叠,可以推导出源于听众理解所需的创新捷径。简而言之,听众作为旁观者,对新闻故事具有个人主观理解,而满足听众期待的故事情感往往最能打动听友。其三,广播新闻故事并不一定只能确立一个主题,也并不一定只有唯一情感线。如果广播新闻记者讲述新闻故事的能力较强,可以编排数条情感线讲述同一故事主题,当然也可以用多个故事主题去呈现同一故事情感。所以,广播记者无需拘泥于新闻故事创新条件是否具备,反而应当考量故事情感线是否有创新之处。依托创新故事主题的思想,再去创新故事情感线,完整且生动的新闻故事在广播中将会历历在目。
新闻故事确定主题之后,需要在此基础上对故事的情感线加以凝练。中央电台《砥砺奋进的五年——驻村日记》的系列报道中,《湖北鹤峰县渔山村老王搬迁新居》的故事非常吸引听众。广播记者白杰戈在策划这期节目时,刻意在将故事情感线以故事情节的转折作为叙述方式的创新点。一次搬迁、几经周折,一环套一环的悬念和冲突,吸引着听众饶有兴趣地听下去。所以,好故事讲得生动与否更要看情感线铺设技巧是否得当,真正勾起听友好奇心的好故事,更容易在峰回路转的剧情中引发情感共鸣,所以故事主题才会更为鲜明和生动,甚至是为后续故事的推进埋下情感伏笔。
3.2 依靠选材内容突出可视化
从可视化层面创新故事的讲述方式,不仅是可视化技术的升级,也是新闻故事呈现方式的突破。一方面,有广播记者在采访环节便记录下大量图片素材,广播前期通过社交媒体传播故事图片,但是并不会将故事情节和盘托出,那么听友就会产生很大的好奇心,追更的期待值逐渐递增,新闻故事的图片信息发挥出巨大吸引力作用。另一方面,有广播新闻记者在介绍新闻故事背景或讲述新闻故事情节时,善用精加工的新闻视频素材。这样是为了增强新闻故事的视觉化,当然也是为了增强新闻故事的证明力。所以,新闻故事的可视化创新,可以认为是广播记者打开传播通道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如若能够加以利用必然可以改善新闻故事在听友面前的呈现方式。
中国之声通过微博上传“那年我高考”的新闻故事图片素材,在第一期中《罗中立:趟过那条河》讲述了恢复高考四十周年的很多优秀作品。四川美院留下的历史资料,如果仅以广播新闻故事形式呈现,显然不足以增强新闻故事的视觉化体验,而正是弥足珍贵的历史照片印证了当时的故事背景与宏观环境。所以,可视化素材对新闻故事内容呈现起到了推动性作用,这也是基于选材内容逐步完善的可视化表现方式。鉴于此,建议广播记者在讲述新闻故事的过程中,尽量提供可视化素材,依靠选材内容突出新闻故事的可视化元素,从而真正创新广播新闻故事的呈现方式。
3.3 善用叙事结构补充互动性
新闻故事传播需要与听友积极互动,叙事结构上就需要在关键环节留出具有探讨性的内容。诸如铺设新闻线索时,可以将互动话题引入其中,并直接在讲述新闻故事时向听友提问。提问方式很多,也有广播记者场外连线邀请嘉宾对新闻故事作出评价。如果借助社交媒体资源完成广播新闻故事传播,那么则可以将互动话题设置在评论留言区。建议将较长的新闻故事内容划分为若干期节目播出,以便通过社交媒体收集听友的反馈意见。这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广播记者与听友的心理距离,同时又能够增强新闻故事的互动性。所以,在广播中讲述新闻故事,可以采取更多层次性较强的叙事结构,留给观众一个参与新闻故事话题互动的机会,对新闻故事传播具有深远影响,且能够在此基础之上逐步提高收听率,真正将新闻故事作为广播媒体的金字招牌推广开来。
新闻故事和一般性故事是有区别的,新闻报道主要的作用还是为公众提供信息,为人们了解事物、作出决策提供参考。“讲故事”也是在提供信息的前提和要求下展开的,缺乏信息量的“故事”不能算作新闻故事。所以,叙事结构要以补充新闻信息为前提,在此基础之上与观众形成互动,也是围绕着新闻信息创设具有探讨话题的互动元素。为了提高广播新闻故事的互动性,可以借助多家媒体平台完成融合报道,尤其可以拓宽社交媒体平台的故事话题互动内容,以此作为增强广播新闻故事传播效果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广播新闻故事化的创新基点在于主题思维创新、选材内容创新、以及叙事结构创新。广播记者凝练新闻故事的创新意识来源于新闻故事的情感线、可视化、以及互动性。为了进一步提高广播新闻记者讲好新闻故事的创新能力,建议广播记者凭借主题思维开创情感线,依靠选材内容突出可视化,善用叙事结构补充互动性。
参考文献:
[1]王文齐.讲好故事的“四字诀”——以部分中國新闻奖获奖作品和省级党报优秀作品为例[J].采写编,2021(08):4-5.
[2]李素卿,张婧.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讲好湾区故事策略——广州市广播电视台的实践与思考[J].新媒体研究,2021,7(13):61-63.
[3]任静,邓红梅.抗疫一线的最美家书——湖南广播电视台《潇湘家书》节目“逆行者”系列作品分析[J].中国广播,2020(04):85-86.
[4]谭伟兴.用真情讲好新闻故事让传播更有“温度”——以《“我们就是她的腿!”》新闻连续报道为例[J].新闻传播,2020(02):83-84.
作者简介:金磊(1970.10—),男 ,汉族 ,江苏省太仓市人,主任记者(副高)研究方向:广播电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