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微观叙事”教育策略
2021-02-22何燕
何燕
【摘 要】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微观叙事”对于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以及最终实现知、情、意、行共长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本文以统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安全记心上》一课为例,剖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微观叙事”的教育策略,“微观叙事”的德育主题应链接课程与学生生活,并以“微线索”串联大情境,以“微活动”增强体验性,以“微话题”提升思辨性,实现学生情感的自主体验、认知的自主构建、行动的自我引导,最终实现自我成长和自主发展。
【关键词】微观叙事 德育主题 情境性 体验性 思辨性
“微观叙事”话语体系常见于电影、戏剧等文学艺术作品创作之中,泠涔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卷首语中提出在培育家国情怀中运用“微观叙事的魅力”,姑且可看作“微观叙事”之于思政之始。桑华月教授针对高校思政课中的“微观叙事”进行了一系列专门研究,正式将“微观叙事”手法与思政课相融合。
然而,“微观叙事”在小学思政课程中的研究还甚少。在提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今天,结合已有研究,笔者认为,小学思政课程中也可运用“微观叙事”策略,这实质上是对于宏大的道德命题的一种更柔软、更细腻,也更具有线索感的表达,即从教材目标指向和学生真实需求中找到互通的德育主题,以主题为线索进行类生活化的一种情境设计,同时在情境中以“小话题”“小切口”“小案例”唤起学生的道德情感,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以小见大中实现道德成长。
笔者以统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安全记心上》一课为例,浅谈“微观叙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策略。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微观叙事”之本
(一)基于教材内容解构德育主题
教材中的每一课都有具体的德育目标指向,因而在使用“微观叙事”策略时,必然要从分析文本出发,明确教材所指向的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形成“微观叙事”的本源。以《安全记心上》一课为例,其所在的单元主题为“安全护我成长”,从单元目标指向来看,是引导学生学习“珍爱生命,学会健康、安全地生活,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关系”这一德育主题。笔者研读教材后,发现《安全记心上》一课更注重自我保护实践能力的落地,通过“平安出行”“不让溺水悲剧发生”“119的警示”“安全通行证”四个板块的教学活动,关注农村和城市不同的生活场景,在现实存在的生活实践中,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自我保护技能和灾害应对能力,并指向现实问题的解决。由此看来,单元大目标在本课中又可以具体解构成以下德育主题:灾害来临时的自我保护能力,面对不同困境时的问题解决能力,对待自己和他人生命时积极向上的情感培养,等等。这些德育主题是课堂的目标,也是引领,在后续的教学活动设计中,教师可以针对这些德育主题,创设有针对性的微活动,引入指向学生能级发展的微案例,实现学生的真成长。
(二)基于儿童生活丰富德育主题
学生的生活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源泉,道德主题必须联系学生生活,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才能使他们在自主探究、体验和实践中习得道德知识,生成道德情感,产生道德行为。
1.道德主题的情境选择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例如,教材第三板块“119的警示”中有许多火灾逃生的情境,如“遇森林大火”情境,距离城市学生的生活较远,缺乏实际针对性。因而,在设计时可以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重构,在更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中实现德育主题目标的达成,实现学生的道德性成长。
2.道德主题的选择还应该指向学生的真实需求
遇到灾害时,除了需要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问题解决的能力等,教师还应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发掘其中可能蕴含的德育主题,作为教材主题的补充。例如,在逃生过程中,遵守逃生秩序必不可少,这就需要发展学生的规则践行能力;在灾害中,人们还需要互帮互助,这就需要发展道德情感能力;社会生活中还有许多人民子弟兵奋战在抗险救灾一线的生动案例,这意味着对于英雄的崇敬、对于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也可成为本节课的一个主题。
由此看来,“微观叙事”之“本”来源于教材和学生生活,为学生创设“微观叙事”情境,就是要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成长需求实现有向关联,确立学生当下发展所需要的道德生长点,让学生基于真需求、真问题、真生活、真体验和真思考,实现真实的学习和发展。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微观叙事”之法
(一)提炼“微”线索,创设情境性
确立了课时德育主题后,则要在主题引领下,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并联系现实生活,提炼出能一以贯之整节课堂的“微”线索,营造整体连贯的大情境,并在大情境下设计若干相互联系的、逐步展开的学习活动。
在《安全记心上》第三板块“119的警示”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围绕本课德育主题,提炼了“火娃娃”这一线索,并以这一线索贯穿“火与我们的生活”情境。在课堂伊始,笔者设计了“猜谜导入火之形象”“交流分享火之作用”“视频感受‘火’之危害”三个活动,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进入以“火”为主题的情境,自主体验并建构对于“火”更为立体多元的认知,尤其是以视频直观体验的方式加深其对火灾危害的認识,也为后续学生及安全用火、习得火灾自救方法做铺垫。
在充分了解火灾危害后,笔者创设了“居民楼大火逃生”的情境,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一系列活动:(1)小小应急包该如何准备?自主选择觉得必需的物品放入应急包中。(2)屋外浓烟滚滚该怎么办?该用什么方式保护自己免受伤害?(3)火灾中逃生时电梯和楼梯该如何选择?(4)同伴身上着火,遇到危机该怎么办?(5)当暂时躲避在安全地带,怎样运用手机拨打119,以及运用应急包中的物品发出求救信号?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直面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学习和体会火灾逃生的基本方法,能借助应急包进行自救和互帮互助。
这样一种基于主题的、线索明确的情境设计,保证了情境的整体性和连续性,有效规避了反复“跳入跳出”情境所带来的割裂式的体验,学生在逼真的学习情境中,既调动了已有的逃生知识和经验,又在未知领域受到点拨深化,从而培养出关联生活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关注“微”体验,增加实效性
道德与法治课程,强调引领学生在活动中激发情感、明理、践行,活动是道德体验的重要载体。但活动必须联系学生生活,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才能激发学生的真实体验,增强课堂实效性。
仍以“119的警示”这一课时为例,笔者设计了现场演示燃烧三要素的实验,引出产生“火”的三个必要条件,并针对教材59页的三幅图进行突破,让学生运用所学新知对人们生活中的一些用火隐患进行提醒,在实际教学中,这一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道德与法治课程从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范围,教学手段的选择,活动形式的安排,都指向“意识”的唤醒。在此环节中,“实验演示”活动是基于教材内容的创生,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引发火灾的源头,而这些源头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疏忽、心存侥幸或无视公共生活规则就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继而唤醒学生内在的隐患意识和规则意识,让教学从显性引导走向体验内化,再走向意识唤醒。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体验时,也要注意情境的真实性、生动性,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让体验真正地落到实处。
(三)聚焦“微”问题,提升思辨性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只有置学习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才能让学生在思辨中发展高阶思维,获得鲜活的、有生长力的德行发展。例如,在“119的警示”这一课时的“居民楼火灾逃生”情境中,笔者发掘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真实、复杂的问题,从小切口、小话题引发学生的深度体验,启发学生思维发展的可能性。
在这一情境中,共设置了上图这样的五个问题障碍,目标指向也各不相同。例如,“小小应急包”的准备不仅考查了学生的自护逃生知识,而且也为后面的呼救环节埋下了伏笔,让学生知道在紧急避险时钱财、玩具都不重要,引导学生树立灾害中“生命第一”的价值观;“电梯和楼梯的选择”则指向学生在复杂情境中的判断与选择能力的培养;“同伴遇到危机怎么办”环节则是培养学生在危急时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遇到灾害时树立互帮互助的意识;通过学习“发出求救信号”,学生们了解到白天和晚上分别用什么方法呼救更合适等知识。
在“微”问题的层层剖析和推进下,生命教育、团结互助、创造性解决问题等德育目标和关键能力有机结合,学生充分感受到真实情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在无痕化的教育中,实现了情感的自主体验、认知的自主构建、行动的自我引导,最终实现自我成长和自主发展。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微观叙事”之效
在这样一种由“微主题”引领、“微线索”贯穿、“微活动”体验、“微问题”思辨建构的生活化情境课堂中,教师用真实打动人心,用细节激发共鸣,用问题启发思维,学生自主开展认知体验、情感体验和实践体验,学会自我保护、激发探究热情、踐行规则意识、升华道德情感、发展高阶思维、培养价值认同,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光芒映照在学生心中,知、情、意、行都获得了更大的发展和提升。
同时,这样一种“微观叙事”教育策略也给笔者带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1)“微活动”的体验应更注重“真体验”,避免单向、简单的灌输和说理,要通过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辨析中构建丰富完整的学习经历,培养学生的价值认同感和道德体悟感。
(2)“微话题”的思辨应更注重“真思考”,要避免“一边倒”的“假思辨”,即用没有思维含量的辩题或者指向性明显的辩题营造一种“思辨”的假象;也要避免“不思而辨”或“不辨而思”的对学生道德思维能力没有提升的“思辨”行为。要让思辨真正落到实处,在自主判断、选择、交流中推进思维方式的发展,强化价值引领。
【参考文献】
[1]戴慧.用好教材栏目 培育学科关键能力——统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教材使用建议[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8(10).
[2]李勤.语文课堂:呼唤真实情境下的深度学习[J].语文教学通讯,2020(3).
[3]杨一鸣,王磊.彰显国家意志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思想刍议[J].中国教育学刊,2018(4).
[4]桑华月.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观叙事”教育策略[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