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湖特早葡萄在河南焦作避雨条件下的引种表现
2021-02-21刘大瑛赵名花刘军丽崔海玲梁玉英牛秀丽
刘大瑛 赵名花 刘军丽 崔海玲 梁玉英 牛秀丽
南太湖特早是夏黑的芽变,2011年在夏黑母株上发现,由浙江大学等单位共同选育,2019年获得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证书,登记证编号为GPD葡萄(2019)33044。焦作市农林科学研究院2019年从江苏张家港神园葡萄科技有限公司引入,经过两年观察,南太湖特早初期表现极早熟、丰产、品质优良。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园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农林院试验地。焦作市平均气温14.9 ℃,≥10 ℃年活动积 温4 874.8 ℃。最冷月平均气温0.4 ℃,极端最低气温-16.9 ℃。无霜期231天,年降水量603.5 mm。土壤为黏壤土,pH值7.5,肥力中等。栽植株行距1 m×2.66 m,三角形钢架结构V型架。连栋玻璃顶棚避雨设施,灌溉条件良好。
2 引种表现
2.1 植物学特征 嫩梢黄绿色,幼叶黄绿色带红晕,上表面有光泽,下表面匍匐茸毛中等密。成龄叶片楔形或五角形,深绿色, 3或5裂,上裂刻浅。叶片中脉平均18.2 cm,横径平均23.4 cm,叶柄平均长16.8 cm。叶柄洼基部“V”形,开叠类型有开张和半开张两种。锯齿两侧直与两侧凸都有。1年生成龄枝暗褐色。
2.2 果实经济性状 果穗平均质量603 g;果穗圆柱形,穗长23.1 cm,宽12.3 cm;果粒着生紧密,近圆形,纵径2.5 cm,横径2.3 cm;果粒平均质量8.1 g;果皮紫黑色,果粉厚;无涩味儿,果肉硬脆,果皮与果肉易分离。口感香甜,有草莓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1%。
2.3 生长结果特性 生长势强,萌芽率85%,平均结果枝率90%,每个结果枝平均果穗数1.6个。第一花序在结果枝上的着生节位为3~4节。枝条成熟度好,1年生枝条平均粗度1.21 cm。2019年春栽植,2020年平均亩产960 kg。
2.4 物候期 在河南焦作,南太湖特早3月下旬萌芽,5月初开花,6月初转色,7月初成熟。比夏黑早熟10天左右,从萌芽至浆果成熟需100天左右。
2.5 抗病性 抗病性较强,避雨条件下,环境湿度大时容易感染灰霉病。
3 关键栽培技术
3.1 整形修剪 试验园采用V型架,干高 1 m,架高1.8 m。栽后第1年幼树萌芽后,选 1個健壮新梢,直立引缚。在新梢长至1.1 m后,在90 cm处摘心。摘心后,选出2个副梢培养成主蔓,2个主蔓成南北两个方向,水平引缚于第1道钢丝上。水平主蔓在50 cm处摘心。主蔓上的副梢留3~5片叶反复摘心。
冬剪时,水平主蔓留50 cm短截,主蔓上的副梢2芽冬剪。第2年及以后,新梢间距20~22 cm。
新梢第6片叶长到正常叶片1/3大小时开始摘心。有1个花序的,花序上留2片叶摘心;有2个花序的,花序上留1片叶摘心。花序下面的副梢全部抹除,花序上面的副梢留1~2片叶绝后摘心。
摘心与副梢抹除时间间隔为6~7天,以防爆冬芽。
见花前、保果前、膨果前1~2天,延长枝新梢成叶(叶面积达到正常大小的1/3)摘心。当叶片达到16~18片时,顶端副梢留1~2片叶反复摘心。冬剪时结果母枝2芽冬剪。
3.2 花果管理
1)拉长花序。采用摘心和肥水并举的措施拉长花序。当花序上1~2片叶成叶时,在摘心的同时追施平衡性水溶肥和黄腐酸肥。
2)花序整理。采用留穗尖的方法修整花序。见花前3~4天到见花后3~4天整理花序,保留最下部的18~20个小分支,每个小分支留单层花,其余分支去掉。副穗在摘心拉长花序时去掉。
3)保果处理。盛花末期至谢花后3天内,采用25 mg/kg赤霉酸加2 mg/kg吡效隆加500倍液氨基酸和1 000倍液海藻精进行蘸穗处理。
4)膨大处理。保果处理后12~14天,用50 mg/kg赤霉素加5 mg/kg吡效隆加500倍液氨基酸和1 000倍液海藻精进行蘸穗处理。
5)疏果粒。保果处理后6~10天修果,果实膨大后7天左右完成疏果。在果实绿豆粒和黄豆粒大小之间开始疏果,去掉小果粒和过密的果粒,到果实封穗最后定果。每穗果留80粒左右,留果原则是上部每个分支5~6个果,中部每个分支3~4个果,下部每个分支1~2个果。
6)套袋。果实膨大处理后10天,全面喷施杀菌杀虫剂,或果穗蘸杀菌杀虫剂。晾干后及时套上果袋。注意在上午10:00以前、下午4:00以后进行。
3.3 肥水管理
1)基肥。定植前每亩施腐熟羊粪4 000 kg加50 kg复合肥加40 kg生物菌剂。以后每年秋施腐熟羊粪1 500 kg加50 kg过磷酸钙加 30 kg复合肥加15 kg生物菌剂加1 kg微量元 素肥。
2)追肥。萌芽前7天左右,每亩施5 kg黄腐酸水溶肥,施肥后浇透水。
6~7叶期每亩施3 kg平衡型大量元素水溶肥(20-20-20)和3 kg黄腐酸水溶肥,分开冲施。施肥后浇中水。
保果处理当天,每亩施5 kg大量元素平衡型水溶肥加2 kg黄腐酸水溶肥。膨果处理当天,每亩施3 kg平衡型水溶肥加3 kg高钾型水溶肥(12-8-40)。
转色后每亩施5 kg高钾肥加2 kg黄腐酸肥,间隔10天再施1次5 kg着色增糖肥(0-26-55)加2 kg黄腐酸肥。
葡萄采收后,每亩施平衡型大量元素水溶肥5 kg。施肥后及時浇水。
结合防治病虫害叶面喷肥。花序伸长期,喷氨基酸叶面肥1 000倍液加优丰1 500倍液;花前,喷硼肥1 000倍液加锌肥1 000倍液加优丰1 500倍液;保果后到膨果处理前、膨果处理后到封穗期间及转色期,喷螯合钙肥1 500倍液加微量元素肥1 500倍液;采收后到落叶期间,喷2次氨基酸叶面肥1 000倍液和2次0.3%磷酸二氢钾。
3.4 病虫防治 绒球期,树体和地面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加70%吡虫啉可分散粉剂5 000倍液,消灭越冬病虫害。
从展叶开始到采收后,主要防治的病害有灰霉病、白粉病、白腐病等,虫害有蚜虫、绿盲蝽、螨类、蛾类等。防治关键期为3叶期、6~7叶期、开花前、保果和膨大处理时期、套袋前、转色期、采收后到落叶前。
常用杀菌剂有33.5%喹啉铜悬浮剂1 500倍液、40%嘧霉胺悬浮剂1 0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30%吡唑福美双悬浮剂1 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 000倍液、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3 0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等。
常用杀虫剂有70%吡虫啉可分散粉剂 5 000倍液、2.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1 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1 000倍液、 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