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时代党报红色主题报道策略探究
2021-02-21王晓青
王晓青
摘要:《河南日报》探访中原“红色地图”系列报道以红色遗址为线索,追溯中国共产党成立98年来的峥嵘岁月,展现新中国从积贫积弱到繁荣富强的时代风采。此系列报道以精准策划做足纸媒影响力,以深度报道多层次、多角度展示新时代众生相,以新媒体技术点亮红色印记,为融媒时代党报重大主题报道提供了典型案例。
关键词:融媒时代 党报 红色主题 系列报道
2019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从初春到盛夏,《河南日报》精心策划,联合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由54名记者组成18路采访分队,踏访16.7万平方公里的红色地图,追溯中国共产党成立98年来的峥嵘岁月,展现新中国从积贫积弱到繁荣富强的时代风采。探访中原“红色地图”系列报道秉持传承红色基因使命,契合融媒时代发展,在省内外引起热烈反响。从2019年7月1日的《探访李大钊郑州讲学旧址》开篇,到12月19日的《访宝丰县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结束,系列报道每周1~3期,共更新36期。每期由报纸版和全媒体版组成,分别在《河南日报》和大河网以整版报道和专栏形式推出,其中,全媒体版面向各大媒体平台,仅河南日报客户端每期阅读量就超过了2万。笔者以探访中原“红色地图”系列报道为例,探索融媒时代党报如何传承红色基因,最大限度利用媒介资源影响读者,放大重大主题宣传效果。
一、战有准备,策划先行
一场红色主题报道的新闻策划考验着地方党报的整体呈现力、串联力和创新力。此次探访中原“红色地图”系列报道,充分发挥了《河南日报》大处着眼、高处落笔的策划经验和展示地方文化特色的能力,既能唤醒读者的红色记忆,也能展示新时代风采。
1.以小切口体现大议题:用红色地图映照社会变迁。面对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这样的重大时代命题,战有准备、策划先行,是党报适应读者需求、提升舆论引导力的重要遵循。98年的风雨可以报道的太多。从历史联系来看,早在1921年,李大钊就来到郑州铁路职工学校讲学,传播革命真理,自此,河南留下了无数革命史料与红色遗址;从现实发展看,河南作为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和信息中心,正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经济优势,逐步发展和强大。为此,《河南日报》选择以小切口体现大议题,主创团队从2019年初开始策划此系列,先通过资料储备和年度大事件找选题,经过头脑风暴、专家解读、交流研讨,确定了“改革开放”“一带一路”“抗日战争”“精准扶贫”等36个重大议题;而后从红色遗址入手,以此作为显著象征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时代变迁的地标点,其中包括新四军杜岗会师旧址、豫西革命纪念馆、抗大四分校旧址等,它们都曾在98年中引领进程、弄潮时代;最后以平民化姿态来报道,讲故事、找细节,例如一张革命英雄的旧照片、一段英雄后人的自白。如此,以地标点为引,探访其历史、报道其现状、展望其未来,既能跳脱出重大主题报道硬性说教和过度渲染的窠臼,又能以可读性、故事性吸引读者目光,唤醒历史记忆。
2.以创新性做足影响力:超前思维和求异思维互融。重大主题报道规模较大、导向性强,新闻策划多从大处着眼、高处落笔,容易形成固定报道模式,如长征纪念报道多是典型人物报道、改革开放报道多是成就报道,受众接受起来总感觉“新瓶装旧酒”。探访中原“红色地图”系列报道将策划重点放在创新上,选取从1921年到2019年的重大相关事件,以实地走访和具体事例追忆革命岁月,让读者在比较中体会时代变迁,且每期与每期相互呼应,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留下了一段真实、立体、全面的影像图卷。
2019年9月13日是抗战胜利74周年的纪念日,当众多媒体都在“忆往昔”时,探访中原系列却推出了一篇关注当下的报道《探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旧址》,这篇3200字的稿件,不仅记录了抗大四分校的创办与发展,更见证了这一红色故里所在地的“新颜”:近年来,李寨镇以红色记忆为主题,全力打造以“一村二馆二园”为核心的红色教育基地,在红色基因传承中谱写乡村发展新篇章,用受访者的描述就是“现在村里道路平整宽阔,到处干干净净,村民整体素质都比以前高了很多”。稿件打破同题材报道的思维定式,既眼光独到、思维开阔,又描写细腻、现场感十足,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除了报纸版面内容,此次报道在移动端还配发了多条记录抗大四分校旧址的短视频,动态画面与静态场景相互印证,收获了网友的大量点赞和好评。
二、深度报道,凸显更高新闻品质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独特基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河南日报》通过由点及面的呈示、时空交织的叙事、大量的细节润色,赋予探访中原“红色地图”系列报道更强的可读性、内涵性,有效拉近了红色文化与读者的距离。
1.由点及面:在层层推进中聚焦。从最初确定由红色遗址入手,对记者团队而言,便意味着行程的劳累和采访的艰难。红色遗址多是革命老区,地理偏远,交通不便,而且较难寻觅曾经经历过革命峥嵘岁月的合适的受访者。将目光聚焦到这些大多媒体眼中的价值洼地,是一次既大胆也“轻松”的选择。一方面,红色遗址是见证中国共产党成长的特殊存在,如果要在河南省的版图上,寻找出一些标志性的地点,能够激起全民集体回忆和深层情感,释放出超越时空的精神力量,红色遗址无疑是其中之一;另一方面,尽管近年来“三下乡”“走基层”类报道遍地开花,但真正切入基层肌理的报道并不多见。探访中原“红色地图”系列报道站在更深层面看待红色遗址,如第34期《探访台前县刘邓大军渡黄河纪念地》,通过受访者的自述来还原刘邓大军南渡黄河的往事,让以往报道中孤立的受访者以群像出现,让读者品读革命历史的光辉岁月,以平等之姿带给读者以震撼、自豪等情愫。当红色遺址与革命英雄、社会发展相糅合,将以其动态性紧扣社会热点,吸引读者关注;以其延伸性唤起读者情绪,唤醒红色记忆;以其思辨性看到事件本质,成为红色故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具体注解。
2.时空交织:讲好中原红色故事。对普通读者而言,红色遗址更多是一种独特景观,如豫西革命纪念馆、抗大四分校旧址、八路军豫北办事处旧址等,总能带来端庄威严、高山仰止之感,似乎与普通人相距甚远。而此次探访中原“红色地图”系列报道,变宏大叙事为具体可感的红色故事,通过视角的拉近和独特的叙事结构,将红色遗址置于中国共产党98年峥嵘岁月的时空坐标轴上,带给读者丰富的审美感知。在时间上,红色遗址的经历折射时代变迁,时代变迁也影响红色遗址,如第1期报道李大钊在郑州讲学,此段历史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初;第8期的红二十五军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背景是1934-1936年的红军万里长征;第27期杨靖宇誓死不屈、血洒沙场的感人事迹,背景是1937-1945年的抗日战争,通过这些或润物无声或感人至深的时间叙事,织就了一幅中国共产党98年的巍峨成长史。在空间上,红色遗址多地处偏远山区,地理上的阻隔疏远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但报道中所描绘的一处处鲜活感人的红色故事与时代变迁相互契合,河南省发展进步的形象被完美呈现,拉近了与读者的心理距离。
3.细节增色:凸显更高新闻品质。细节运用是提升新闻品质的重要手段之一,这就要求媒体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发现力,除了要确保细节的新闻性,独特性也非常重要,有了亮点增色,才能更好地深化主题,提升新闻品质。纵观探访中原“红色地图”系列报道36期内容,选题各有不同、语言各有特色,但无一例外都成功运用了新闻细节,让报道更具可读性和感染力,也让读者更易品读出蕴藏其中的思想意义和精神力量。如第2期老铁路工人接受采访时,说人们出门都是乘坐“和谐号”“复兴号”高铁,“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啊”;第6期介绍蒋先云烈士生平事迹时,用图片特别展示了1927年奉军在河南临颍与北伐军作战时使用的坦克,以凸显战斗的惨烈和蒋先云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第9期的曹门革命红学办在三间土坯房内,报道用视频专门呈现了这三间布满砖缝裂纹的土坯房。这些细节并非空穴来风,而是记者们主动追踪和深入红色遗址所在地,亲历红色遗址,写就大量主稿和配合稿,“走出来”和“悟出来”的,或再现革命往事,或呈现当地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蕴藏无尽人文情怀,正是这些细微的笔触,使以往报道中刻板的红色遗迹鲜活起来,获得生动的衬托和印证。
三、用新技术响亮发声
全媒体的发展为地方党报增强传播力带来了更多可能,探访中原“红色地图”系列报道利用新渠道、新技术,让红色文化以更生动、更快速、更便捷的形式直抵读者,为点亮红色记忆、放大宣传效果提供了有利条件。
1.借力合作,响亮发声:善用多媒体互动共举。随着网络和新媒体技术的演进,媒体间的界限趋于弱化,信息传播实现了更广泛的时空覆盖、更密集的生产主体、更多元的传播渠道。曾经主流媒体独领芳华的舆论场,日益呈现多种媒体百花齐放之姿,如果主流媒体不能摒弃惯性思维,及时拓展新传播渠道,必将导致主流声音的失位。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早在2016年就开始谋划融媒体中心建设,至2019年6月,“中央厨房”版本从 1.0跃升至3.0、河南日报客户端2.0版正式上線、与全省18个省辖市党报全流程融合,这一系列媒体融合举措,也成为《河南日报》整合资源、响亮发声的重要依托。此次探访中原“红色地图”系列报道全媒体版面向各大媒体平台,仅新浪新闻、腾讯新闻、河南日报客户端的每期阅读量就超过了2万次;同时,还在报纸版配发二维码,读者只需用移动设备扫描二维码,就能登录河南日报客户端,发现更多延伸内容,参与网友讨论。由此,报道传播实现了多媒体互动共举的聚合效应,不但提升了报道分量、延伸了传播链条,也极大提升了党报的舆论引导力。
2.多元集成,立体传播:融媒报道的典型经验。万物互联的信息时代,新媒体以开放性、技术性、共享性成为时代宠儿,并与传统媒体呈现竞合发展之势,这也成为党报转型发展的重要前提。目前,《河南日报》拥有“三端一报两平台”的融媒体矩阵,覆盖受众超7000万,以该融媒体矩阵为依托,探访中原“红色地图”系列报道在策划之初,就有着明确的融媒体报道指向。在具体操作上,从资料搜集到记者现场采访,都有着融媒报道意识,除了注重图片拍摄、视频摄制,还借力河南日报客户端进行音视频直播。在报纸刊登报道时,大河网、河南日报客户端会同步推出相关专题,包含高清图集、H5产品、网友热议的精彩话语等,让报道更加鲜活立体,也给读者带来更加丰富的体验,很多读者感慨,党报也可以这么时尚与接地气。当然,媒体融合并非单纯地利用新技术,更要利用新技术创新报道形式,赋予报道更强的新闻性、精品性、创新性,使其更能吸引吸附读者,进一步释放报道影响力。如读者在阅读探访中原“红色地图”系列报道后,可以在河南日报客户端评论留言,甚至直接@相关记者,并随时收到回复,为报道的进一步深化和发酵提供了角度和空间,这就为报道吸引更多读者、创造更大价值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作者单位 商丘师范学院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孟燕,常新喜.融媒时代纸媒民生新闻报道的转型——以齐鲁晚报“我为济南阅卷”系列报道为例[J].青年记者,2019(13).
[2]贾宝元.新时代主流媒体报道典型经验的创新实践——以《法制日报》“枫桥经验”系列报道为例[J].传媒,2018(15).
[3]喻季欣.让“亮点”在有“层次”的递进中聚焦——从近年“中国新闻奖”系列报道一等奖获奖作品说起[J].新闻与写作,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