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重大主题报道的融媒经验与创新实践

2021-02-21赵雪

传媒 2021年1期
关键词:新华网创新实践

赵雪

摘要:在2019年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主题报道中,以新华网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在融媒报道中作出诸多积极尝试,在内容、形式、渠道上深度策划、推陈出新,充分展示了澳门回归20周年以来的发展成就,为新时代重大主题报道的制作与传播带来新思路。

关键词:重大主题报道 融媒经验 创新实践 新华网

在媒介融合语境下,新技术、新平台的应用及媒介边界的消解为重大主题报道的制作与传播带来了新思路。主流媒体再固守单一介质或平台,将陷入孤军奋战、自说自话的被动局面,因而必须在内容、形式、渠道上深度策划、推陈出新,谋求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专题报道中,新华网通过独家策划、全媒呈现、深度访谈、柔性传播等做法,对澳门回归中国20年以来的发展成就进行了全景式、多感官、立体化的梳理与呈现,为主流媒体创新重大主题报道、提高舆论引领力提供了新思路。

一、独家策划:可预见性与创新性的完美糅合

重大主题报道作为主流媒体新闻宣传的重心,具有面广量大、应景性强、政策性强的特点,如何精做策划、深做策划,如何把握好整场报道的引领性,就显得尤为关键。对新华网来说,为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鼓与呼,将之做成一个公共议题,既是创新重大主题报道、提高舆论引领力的需要,也是在以实际行动响应媒体融合转型发展的呼声。回顾历史,1999—2019年的时间坐标轴上,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同心协力,开创了澳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局面;展望未来,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建成、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一带一路”持续发力,澳门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定位更加明晰。面对“澳门回归20周年”这一重大时代命题,新华网选择兵马未动、策划先行,从报道内容上看,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专题较好地体现了策划的可预见性与创新性。

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专题本质上属于可预见性新闻,其特点是时间相对充裕、确定性较强,便于策划者进行长期的调研、设计与安排;同时,主流媒体在过往报道中积累了丰富经验,资源储备也相对充足,为独家策划打下了坚实基础。如早在2019年12月3日,新华网就联合科普漫画微信公众号“混子曰”开启了融媒体报道《画说澳门》的制作,刊载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专题的“独家策划”专栏,不仅以漫画形式勾绘澳门从小渔村转身成为国际都市的故事,还配以精心创作的大三巴牌坊、“盛世莲花”雕塑、澳门大学手稿,与澳门回归20年发展史相呼应,既诙谐又幽默、既宏观又细致,很容易唤起受众的历史记忆。

庆祝澳门回归活动每年一次,多次周期报道下来,媒体容易形成惯性思维和套路模式,突破和创新趋于少见,这对成长于互联网环境的年轻受众而言是难以接受的。在专题确定主题后,新华网制作、选取数百条融媒体稿件,汇聚于同一网页下,规模较大、阵势空前,集中体现了澳门回归20周年以来的发展成就,让受众在可闻可视、动态比较中认识“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可以说是一个独特的新闻策划。在“澳门回归20周年”成为媒体共同报道题材的背景下,还需以创新性打動受众,新华网就将创新重点放在了多媒体平台产品设计上,如2019年12月10日的《20年!驻澳门部队那些事,都在这长图里》,以长图的形式,全景式展现了驻澳门部队20年的台前幕后,变宏大议题为人人具体可感的图文故事,为此番庆祝活动留下了一段独特影像画卷。

二、全媒经验:新媒体产品成为主力军

此次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专题,不仅囊括了独具深度和广度的精品,也有契合移动传播时代碎片化需求的内容,尤其是其“全媒经验”专栏,不仅制作精良、创意十足,而且在新媒体平台迅速扩散,收到好评不断。从2019年12月上旬起,新华网便陆续推出国家相册《濠江赤子情》、逐影寻声70画《盛世莲花》、微视频《澳门,正青春!》,以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形式对澳门的人口、历史、经济等领域进行综合观照和深度扫描,受众可以通过点赞、评论参与进来。同时,手机新华网则围绕习近平主席在澳门的活动,转载《人民日报》的文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步伐势不可挡》和新华社的文章《推动澳门各项建设事业跃上新台阶》等,从大处着眼、高处落笔,使专题既有全力聚焦的大情怀,又有深入浅出的理性分析,表现出鲜明的特色。

新华社客户端于12月17日推出《今天画说澳门百姓故事》,以动图连环画系列勾勒澳门百姓故事,从人文精神、历史传统、现代服务业等角度,对澳门回归以来的社会发展作出注解,为纪念日当天的重头报道造势;20日推出“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专版,包括现场新闻、滚动新闻、各方声音等,紧扣当日习近平主席在澳门的活动,围绕“一国两制”“一带一路”等议题,以宏大视角阐说20年来澳门的变化与成就。21和22日,又将视角投向20年中与回归联系密切、成就澳门新发展的普通人,推出《街坊守望澳门温度》《澳门追梦人Vlog:说唱女的医学梦》《澳门青创故事系列》等报道,其中既有澳门本地人,也有澳门土生葡人、久居澳门的外国人、扎根澳门的内地人,从他们的个人命运与故事,反映澳门背靠祖国的逐步繁荣与发展。

此外,新华网法人微信则聚焦关键词“回归”,推出《〈七子之歌〉原创MV,来了》《60万米高空看澳门,是什么体验》《哇,太漂亮了》等系列新媒体产品,其中《〈七子之歌〉原创MV,来了》,选取国画、书法、古建筑、民族音乐与《七子之歌》糅合,以MV形式展现澳门回归20年来的家国儿女情和青年新力量,点击量超过10万次,成为朋友圈“爆款”。而在新华网抖音平台上,短视频和直播成为常规“武器”,如12月9日发布的《驻澳部队特种兵“魔头”教官:战场永远比训练残酷》,以短视频记录、分享了驻澳部队特种兵训练的日常,如爬铁丝网、过泥坑等,观看量接近10万次。各类航拍、H5、MV的生产与传播,不仅为受众带来了别样的视觉盛宴,增添了专题报道的魅力,也在独立中相互印证,碎片中折射全局,让受众更真切地领略到澳门的繁荣,共同产出更好的传播效果。

三、权威访谈:宏大主题宣传的“稳定器”

为使报道更具专业性、内涵性,更有利于精准传播澳门形象,新华网将权威访谈作为宣传的“稳定器”,满足了受众对澳门社会、政治、经济的深度了解。访谈是主流媒体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主题报道的常规项目,在澳门当地“找”代表,在会议门口“堵”官员,也成为访谈的常规形式。然而,这类分散型组织形式往往角度单一、内容单调,给受众不深入、不解渴之感。将访谈做得既专业权威,又耳目一新,就成为此次专题的主要思路。

在访谈空间上,新华网变遍访式为集中式,重点聚焦澳门特区政府总部,从中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嘉宾,如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著名作家穆欣欣等。这些嘉宾是澳门回归20周年“澳人治澳”的落实者与亲历者,也是能够代表澳门居民和政府的“超级发声筒”。主创团队成立摄影摄像、访谈记者、澳门专家在内的7人访谈组,首先在特区政府总部设立新媒体访谈间,专访几位嘉宾,使新华网在获取澳门回归20周年第一手信息上独具接近优势,访谈组共专访10位嘉宾,采写发布图文、视频报道百余篇,体量大、亮点多,为迎接澳门回归20周年营造了巨大声浪,较好地引导了网络舆论。

在访谈过程上,采取“一对一”的访谈形式,围绕“弘扬爱国爱澳核心价值”“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一国两制”等共同话题,与嘉宾进行相互交流和深度会谈,不仅具有形式上的平等性,而且嘉宾们畅所欲言、侃侃而谈,展现出“积极、自信、参与”的履职风格和平易近人的精神风貌,深受年轻受众的喜爱。

在访谈内容上,力求突出报道力,而报道力又取决于人物与话题。有了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等嘉宾的助阵,访谈自然不会缺乏关注度,况且这些嘉宾本身就在社会、经济、政治领域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在锁定访谈嘉宾后,主创团队对打造权威访谈的认识更加清晰,即在报道中较多展现政策性、宣传性,让更多人看见魅力澳门。比如,12月3日的报道《让更多人看见文化澳门》,就是在澳门20年文化发展与嘉宾身上找话题。一方面,通过嘉宾自述保护澳门文化、推动澳门与内地文化交流的故事,展现其人格魅力和精神世界;另一方面,穆欣欣兼有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局长和著名作家双重身份,使报道颇具话题性和可看性,吸引了众多网友点击,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四、澳门故事:柔性化策略传播好澳门声音

在社交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重大主题报道要获得更大影响力,必须考虑年轻受众的传播习慣,即偏向个性化的传播语态、灵活多变的传播形式。利用故事化传播方式传递澳门声音,成为新华网的应然之选,此次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专题所呈现的澳门故事,具有人物平凡化、语言平实化、故事生动化的特点,能够降低传播姿态、消解传播隔阂、优化情感体验。

过往重大主题报道在选取人物时,往往以“高大全”为标杆,虽然报道震撼人心,也足以体现主流媒体的权威性、专业性,但缺少现实观照和人文情怀,难以在更深层次影响受众。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专题的“澳门故事”专栏,以平凡人物为主体,还原真实的生活状态、讲述鲜活的奋斗故事,同时观照其在澳门回归20年大背景下的个人命运,从而增强报道的民间性,有效降低传播姿态。12月18日的报道《融入是相互的,未来是共同的》,走近在内地求学创业的澳门青年,将细微笔触对准他们生活化的表达和举止,既通过记录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展示澳门青年群像,又通过人物变化和感悟折射20年来澳门和内地的紧密联系,让受众透过故事看到背后的宏大议题,并产生情感认同。

重大主题报道长久以来保持的严肃性、书面性语言,很容易让受众产生乏味感和疲劳感,也不符合互联网时代对个性化、平等化的普遍追求。随着受众话语权力的日益提升,转变报道语态已成当务之急。12月19日的报道《同饮一江水牵手奔小康——记澳门帮扶贵州从江》,讲述了澳门帮扶贵州从江县建设山村小学的动人故事,其中特别呈现了一组图集,图片中高大整洁的教学楼、孩子坐在课桌上天真的微笑,与过去需要坐40多分钟面包车、再步行翻山越岭才能上学的景象,构成鲜明对比,无需过多文字描述,让受众产生更多共鸣。

作者系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河北金融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1]许向东,郭萌萌.策划性、新技术与影响力——以香港回归20周年报道为例[J].新闻与写作,2017(09).

[2]许颖.可预见性新闻报道的策划与创新——以新京报“改革开放40年”系列报道为例[J].新闻与写作,2018(06).

猜你喜欢

新华网创新实践
新华网登陆A股
基于知识经济下的企业经济管理创新与实践
浅谈基于计算机竞赛模式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
浅析班组文化建设与创新实践
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党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