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河北古代白瓷装饰艺术的发展
2021-02-21杨谷旸王欢欢
杨谷旸 王欢欢
白瓷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瓷器种类之一,其烧制成功是我国陶瓷史上的一项重要成就,可谓我国陶瓷发展史的第四个里程碑。白瓷的出现不仅是继青瓷和黑瓷之后我国古代出现的又一瓷器种类,而且它在出现后迅速打破了青瓷的垄断,改变了我国瓷器以青瓷为主导的发展方向,为之后彩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唐宋时期我国北方白瓷烧制发达,与南方青瓷形成“南青北白”的烧制分布。河北地区在我国古代是北方白瓷重要的烧制区域,在此区域内,从隋唐时期的邢窑到宋代的定窑、磁州窑,均为当时重要的白瓷窑场,其中,邢窑是北方最早烧制白瓷的窑场之一;在宋代五大名窑中,定窑是唯一烧制白瓷的窑场;磁州窑开创了北方白地黑彩的装饰技艺。
陶瓷的装饰艺术主要体现在器物的造型、釉色、纹饰等方面,其艺术表达是制作者思想的具体物象体现,其发展会受到文化思潮以及烧造技术的影响并随之变化。相应地,从装饰艺术的发展来研究其演化过程也可反映社会思潮、科技文明等社会背景的变化。近年来,随着窑址发掘更加深入,人们对于白瓷装饰的固有认识被打破,但目前对于白瓷装饰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某个单一的窑场或单一时期,缺乏对一定区域内白瓷装饰发展的整体梳理。河北地区从隋唐时期的邢窑到宋代的定窑、磁州窑,其装饰艺术可谓一脉相承,有必要对此区域白瓷装饰艺术的发展进行梳理,这对于河北地区白瓷装饰艺术的发展研究以及对于理清北方白瓷装饰艺术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从河北地区各时期窑口白瓷的造型样式、胎体装饰、釉面装饰、镶嵌等方面探讨白瓷装饰艺术的发展。
一、隋代白瓷装饰艺术
河北邢台地区的邢窑在隋代时已开始大量烧制白瓷,此时期是白瓷在陶瓷艺术舞台上崭露头角的阶段。虽然这一时期青瓷仍占据陶瓷品种的主流,但白瓷的出现让当时的人们在青瓷之外有了其他选择。此时,白瓷处于早期烧制阶段,其烧制手法和装饰艺术均借鉴青瓷。白瓷与青瓷的主要化学成分没有明显差异,只是白瓷釉料中致色元素铁的含量较青瓷低了很多,同时在釉层厚度上较青瓷薄了很多。较薄的釉层可以更好地显示胎体上的装饰,这也为之后的刻花、画画、彩绘奠定了材质基础。从装饰艺术上看,此时期邢窑的白瓷不论器物的造型还是装饰手法均脱胎于青瓷,同时其器物绝大部分为素面。
(一)器物形制的装饰
此时,邢窑白瓷在外形上主要是简单加工,如在罐、壶、瓶类的器物肩部有系,一般为双系或四系。这样对称的结构在实用的同时也起到装饰效果,对称形式的造型可以使人产生愉悦和美感。系除了纯粹的圆形外,还有边沿翻折、并列双条等造型,这种细节的装饰变化,使白瓷整体的造型变得富有动感。
(二)胎体的装饰
刻划装饰手法在隋代邢窑就已出现,此时以弦纹为主要的纹样形式,在一些罐、壶类器物胎体的颈、肩、腹部偶有整圈的弦纹装饰。弦纹从汉代就已失去了定位使用的界栏这种实用功能,纯粹作为装饰纹饰使用,弦纹的分割效果为邢窑早期白瓷的整体素面增添了一丝活力。
(三)釉的装饰
隋代的白瓷以粗白瓷为主,其胎体致色元素含量较高,烧制后呈现偏黄褐色。有很多器物不通体施釉,在下腹和足部无釉,这样上部施釉的白色光泽感与下部黄褐色无釉的粗糙感形成对比,使釉自身成为器物装饰的一部分。
二、唐代白瓷裝饰艺术
唐代白瓷的烧制技艺和装饰艺术进一步发展。在这一时期,河北地区的邢窑是北方白瓷烧制技艺的代表,已成为与南方越窑并驾齐驱的窑场。《唐国史补》中记载“白瓷瓯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制瓷业由此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分布情况,烧制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唐代邢窑白瓷多为素面,主要以器型取胜而不过分进行装饰。虽然此时大部分白瓷仍为素面,但装饰手法已越发丰富,开始尝试越来越多的装饰形式,出现了瓣足瓣口、压印,刻花划花、堆纹、点彩等装饰艺术方式。
(一)器物形制的装饰
唐代邢窑白瓷整体器型给人以雄浑庄重感。例如,这一时期大量烧制的玉璧底碗,以底部的芒口足宽厚如玉璧而得名,给人以稳重、雍容之感,此碗形态为邢窑典型的样式,定窑及其他窑场也多有模仿。
唐代出现了胎体造型模仿金银器的装饰方式。例如,模仿金银器的瓣口瓣足,其工艺是在圆形的碗、碟等器物的口沿或底足压出凹进斩瓣口,使其酷似将绽开的花朵,也可称为“花口”,如海棠式杯根据瓣的数量可分为四瓣、五瓣等。虽然只是简单压出缺口的装饰,但这些缺口打破了纯粹规矩的圆口造型,可将整个器物分为不同的单元,改变了圆形呆板的感觉,使器型有了生动的节奏变化,宛如植物的花朵。再如,模仿金银器瓜棱型的造型装饰。金银器很多外形如瓜棱的壶类器物,这是由于金银器器壁较薄,常利用凹棱增强抗形变的能力。瓷器上用这样的瓜棱形式则只是起到装饰的作用。
唐代邢窑有一种外形如皮囊扁壶形制的白瓷壶,这类器物通常在胎体上通过堆凸出一些纹路使其呈现出类似皮囊的褶皱感。这种堆纹是唐代邢窑一种独特的胎体造型装饰手法。这种多出现在模仿皮囊扁壶类器型上的装饰,系受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发展而来,极富生活气息。
(二)胎体的装饰
压印纹是宋代定窑白瓷重要的装饰手法。唐代时期,邢窑的压印造型较为简单,主要是以线条为主的直线、曲线、几何纹。虽然纹饰题材简单但其压制规整效果良好,这也为之后定窑的模压印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刻划装饰在唐代是一种常见的装饰手段,白瓷吸收了青瓷刻划装饰的技法并加以发扬光大。这主要是由于白瓷釉层普遍较青瓷薄甚多,胎体的刻划纹饰可以更加明显地展示出来,同时由于是白色,其阴影效果可以使其浅浮雕的感觉更加强烈。唐代邢窑白瓷刻划装饰以线条勾勒为主,即通过线条勾勒出要表达的图案轮廓,这种率真的装饰手法与其浑厚的造型相得益彰。
贴花装饰,也称“贴塑”,此类装饰在唐代常用于塑造一些兽首、叶片类具象图案以及一些细节的小装饰,如一些皮囊扁壶利用贴塑制作模仿皮革缝合的边棱、搭扣、柳丁等。这样的装饰已在越窑等其他陶瓷品种上出现,邢窑、定窑在借鉴其他陶瓷品种的装饰效果时也将其运用在了白瓷上。
点彩装饰是宋代白地黑彩形成的先声,为之后的彩绘瓷奠定了基础。点彩在此时一般是采用梅花状或者环状的形式,此类器物通常质地较为粗糙,施釉也不甚美观,常有施釉不到底或流釉等现象,此类装饰形式对应受众应为普通百姓。
(三)镶嵌装饰
唐代已出现官字款白瓷包镶金银棱扣的装饰方式,即在器物的盖、口、流等位置包镶金银等金属,这是模仿金银器的一种装饰方式。这样的装饰手法同样也是瓷器与其他材质相结合的一种装饰艺术,其有冷峻的金属质感配以极为简洁的白色瓷釉,是一种非常符合现代主义审美的装饰方式。
四、宋代白瓷装饰艺术
五代时期,邢窑开始衰落,至宋代已完全停烧,而定窑随之崛起并成为北宋五大名窑之一被世人所推崇。定窑白瓷继承了唐代邢窑的装饰工艺,并进一步将白瓷的装饰艺术手法发展和扩大。宋代定窑白瓷一改唐代时素面为主的形式,开始在器物的内、外部进行大面积的纹饰装饰。此时主要的装饰形式包括刻花、划花、印花、剔花、透雕、镶嵌等。
(一)器物的形制的装饰
宋代定窑白瓷整体造型相对唐代邢窑白瓷的厚重感,显得更加婉约和轻盈。在器型的装饰上出现了模仿动植物外形的造型装饰。其中瓣式花口不再是简单的压出缺口,而是模仿花朵、叶片等外形制作出形状,较唐代更加生动。此外,宋代还有葫芦形的执壶、童子形的执壶等造型装饰,此类吉祥寓意的外形设计带有强烈的人文色彩。
(二)胎体的装饰
宋代定窑白瓷将刻花技法发展到了顶峰。刻花技法在器物上的范围可以分满刻、开光刻、分组刻。一般的题材有各种花草的折枝、缠枝纹,龙、鱼等动物纹。划花是使用尖刀在器物上划过留下浅的凹纹,没有刻花形成的浅浮雕立体感强,初期常与刻花同时使用,通常用来勾勒一些植物、动物的细节,后发展为整体均使用划花的工艺。主要是刻花更加费时,在一些批量的民用器物上使用划花更为经济。尤其在定窑使用覆烧法之后,盘碗的壁薄了很多,刻花由于需要挖去较多的胎体,较薄的盘碗等多使用划花和印花装饰。
印花装饰从唐代简单的线条纹饰压印发展到宋代出现复杂的组合纹饰。宋代定窑白瓷在碗盘类器物的模具上预先刻划出纹饰,再用模具印坯成型,这样就将成型和装饰两种工序合二为一。尤其在使用覆烧工艺之后,由于器壁变薄使得刻花等装饰操作不便,印花装饰则改善了制作纹饰图案的难度。定窑在此种装饰技术上的改良,可以批量制作、减少操作步骤,再配合覆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是陶瓷史上装饰与工艺结合的典范。
贴花装饰手法从宋代开始逐渐减少,主要是在一些器物的腹部贴塑一圈的兽型或佛像,或在一些器物的流的位置贴塑兽首进行点缀性装饰。
剔花装饰始于北宋磁州窑,后在定窑中也有发现。胎体的剔花技法是剔掉化妆土使其形成纹饰,以白地剔花和白地褐彩剔花为主。
镂雕装饰常出现在熏炉类器物上,是功能性的出烟口挖空。为了装饰,除了圆形外还有桃形等形状,此类器物的装饰形式与青瓷基本相同。
(三)釉的装饰
宋代磁州窑出现了白瓷剔釉的装饰手法。剔釉装饰与胎体剔花类似,是在施釉之后将釉层剔出纹饰,剔釉类的器物与胎体剔花类似,其胎质都较为粗糙,呈现黄褐色,这样剔掉釉层的胎体与白色的瓷釉烧制后无釉与施釉显示出对比的纹饰。
(四)镶嵌装饰
口沿金属包镶是定瓷中一种独特的装饰手段,这种装饰手法主要是为了掩盖其由于覆烧工艺导致口沿无釉的芒口而独创的一种陶瓷装饰艺术手段。定瓷在发展中开创了一种支圈覆烧的装烧方式,而此方法的一个弊端是盘碗类器物由于倒置在匣钵内,口沿部位的釉被刮去,这样烧出的器物口沿部位没有光滑的釉层保护显得较为粗糙。为了遮盖此缺陷,定窑发明了在口沿部位覆盖一圈金属的边沿,通常使用金、银、铜等贵金属材料,根据材质不同称为“金镶扣”“银镶扣”“铜镶扣”,之后发展出在一些器物的足部也进行金属包镶。这种艺术继承了唐代模仿金银器包镶金属的装饰方式,成为一种独特的装饰艺术手段。
五、金、元白瓷装饰艺术
金、元时期是河北以及北方白瓷逐渐衰落的时期。由于宋室南迁,大量的优秀瓷艺匠人流失,导致北方白瓷烧制工艺逐渐衰落。虽然金代河北地区的定窑以及邢窑依然在大量烧制白瓷,但质量已大不如前,到元代时期基本上只烧制粗糙笨重的器型。
(一)器物形制的装饰
金代基本沿袭了北宋时期的定窑造型,此时期邢窑在外观形制方面与定窑相似。在盘、碗、碟、壶等口部进行瓣式花口的装饰是形制装饰上常用的装饰形式,瓣口较之前瓣数更多,常有十幾瓣甚至更多。同时,壶类器物口部的起伏有很大的花口是金代开始出现的装饰形式,在金、元时期定窑与邢窑均有烧制。
(二)胎体装饰
金代白瓷的胎体装饰基本沿袭了北宋时期的装饰方式,只是一些装饰手段更加突出。在纹饰图案的装饰上更多使用印花装饰形式,而刻花装饰则较北宋时期显得粗糙一些。剔花装饰依然使用剔化妆土的方式,而此时由于磁州窑影响的扩大,同时金代胎体普遍地较之前杂质增多、质量下降,颜色不如北宋洁白,剔花之后颜色对比更加明显,反而更彰显出其独特的装饰魅力。到了元代,彩绘瓷成为主流,河北地区烧制白瓷的窑厂均烧制磁州窑风格的白地黑彩瓷或白地褐彩瓷。
六、结语
纵观河北地区白瓷装饰艺术从隋至元的发展历程,装饰艺术的发展与陶瓷业的繁荣基本同步。从隋代创烧初期简单的装饰到唐代借鉴其他陶瓷品种的装饰,经过逐渐发展,在宋代形成独特的白瓷装饰艺术,到金、元时期,由于国内陶瓷烧造业的南移,装饰艺术也随之逐渐没落。
【基金项目】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河北古代白瓷装饰艺术的发展研究”(编号:HB18-QN011);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29544901004)。
参考文献:
[1]卢嘉锡,李家治.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2]张志强.隋唐邢窑白瓷装饰工艺的初步探讨[J].艺术品鉴,2020(12):152-153.
[3]毕翼飞.邢窑的艺术成就[J].中国陶瓷,2014(3):75-78.
[4]王莉英,穆青,耿琪.中国古代名窑[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16.
[5]穆青.谈定窑刻划花瓷器的发展与演变[J].收藏,2017(1):42-51.
[6]河北省定窑研究美术组.定窑的装饰技法与造型艺术[J].河北陶瓷,1984(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