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财务管理策略略谈

2021-02-21鄢小莉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策略互联网+

鄢小莉

摘 要:当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普遍存在效率低下、管理过程烦琐、误差大等问题,影响了财务管理效能的发挥,对于高校的持续发展形成了阻碍。这些问题的出现与高校财务管理方式落后、信息化水平低下等存在紧密联系。在“互联网+”背景下,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创新,积极推动财务管理信息化,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为高校稳定持续发展助力。基于此,探索“互联网+”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并从互联网视角出发为高校财务管理创新提出针对性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财务管理;问题;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01-0060-03

一、“互联网+”与高校财务管理

(一)“互联网+”的含义

“互联网+”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从大范围上来看,其指的是互联网与各个行业的融合,也就是“互联网+各个行业”,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从而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实现行业的稳定发展。详细来看,“互联网+”是指在各个行业发展过程中对互联网新技术进行运用,在行业发展中融入新的技术和工艺,推动行业持续发展,并借助于互联网对业务体系进行更新、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对商业模式进行重构,实现产业升级与转型的模式。通过“互联网+”的发展,能够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和作用,实现传统产业的再创新、再优化,这就能够促进经济生产力的提升,推动社会财富的增加。

(二)高校财务管理的含义

高校财务管理指的是对高校各项经济业务活动、日常运行、支出、收入等进行系统管理的工作,其属于高校内部管理中的重点内容,关系到各个部门的稳定运行,同时也关系到高校的长远发展。总体来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且具有较高的复杂性,需要对高校各个院系、部门等的资金运用情况进行管理,同时还要对各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管理,并做好财务报表的汇总等,为高校领导提供各个时期的数据信息,促进其做决策等。由于财务管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且涉及资金管理、运行流程管理等,所以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规模大小等进行财务部门的设置,并做好岗位划分,实现不相容职务的有效分离。

(三)“互联网+”为高校财务管理带来的优势

“互联网+”为高校财务管理带来了诸多优势,推动了高校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革新,降低了财务管理的难度,并且还能够实现高校财务的精细化管理,对于高校的持续运行意义重大。具体来看,其优势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能够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在传统模式下高校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时候往往将手工作为主要形式,虽然一些高校引入了计算机,但也往往是对计算机的简单功能进行运用,借助于计算机来替代手工记账,无法对计算机的功能进行深入挖掘和运用,导致财务管理的效率较低,难以起到更好的作用。而在“互联网+”背景下,有效在高校財务管理中引入互联网以及计算机设备等,能够实现财务管理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借助于财务信息化系统对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创新,这就能够使高校财务管理者更好地挖掘信息技术,并运用其实现各个方面工作的创新,从而促进财务管理效率的不断提升。

2.能够降低财务管理的难度,提高财务管理质量。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属于复杂性工作,涉及诸多方面的内容,且难度较大,财务人员面临着较重的工作压力,比如需要对各个院系的经济活动进行总结,对教职工薪酬进行计算,对学生学费进行管理等。传统模式下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往往需要财务人员进行多方面信息的搜集,要与各个院系、部门等进行多次沟通与核对,不仅财务管理的效率低下,而且财务管理的难度较高,质量也难以提升。而通过互联网的运用,则能够构建对应的财务信息系统,各个院系、部门等都能够借助于系统进行沟通,并及时将信息上传到系统中,从而使财务人员及时通过系统对各个院系、部门的工作进行动态跟踪,及时做出核算等,降低财务管理的难度,并降低误差,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

二、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观念滞后

虽然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当前很多高校人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度却并不高,仅仅认为财务工作属于汇总、核算工作等,没有将财务管理的管理作用、引导作用等凸显出来,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不够深刻、全面,在实际工作中无法积极配合财务部门开展工作,导致财务管理的作用难以良好发挥。同时,还有一些高校财务部门人员的年龄较大,在长期财务管理工作中他们的思想已经固化,认为财务管理传统模式已经能够胜任工作,不主动进行新模式的引入,思想观念较为滞后,导致互联网、计算机等新技术无法被引入进来,影响了财务管理效果的提升。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导致“互联网+”与高校财务部门的融合受到了限制,另一方面导致高校财务管理作用的发挥受到不利影响,严重阻碍了高校的持续运行。

(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力度不够

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力度,直接影响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效果,如果高校注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积极做好新技术、新设备的引入工作,那么就能够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有效开展,不断提升信息化工作的效果。而如果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不够,不能严格结合财务工作的现实情况进行信息化设备、系统的引入,就会导致财务工作开展受到影响。从当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很多高校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不足,比如信息化设备不足、系统引入不科学等,难以为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有利作用,导致财务管理的效果并不理想。还有一些高校虽然要求实现信息化发展,也引入了对应的设备或者系统软件等,但是这些信息系统并不与高校的现实财务工作相协调,加之基础配置缺失,导致信息化建设成为了摆设,难以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财务人员信息化技能缺失

财务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相应地也要求财务人员有更高的信息化技能,这就要求财务人员要加强学习,对以往的知识体系进行更新,积极纳入信息化有关的内容,并不断提升综合素质,以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求。而目前我国很多高校信息化建设还尚在发展阶段,没有构建统一的信息化系统,或者信息化建设存在滞后性等,导致财务人员在信息化学习方面存在不主动、不积极的现象,信息化技能有待加强和提高。与此同时,还有很多高校不注重对财务人员的培训与教育,不能为其灌输新知识,加之不注重激励措施的构建,导致财务人员自主学习、接受培训等的积极性较低,也影响了信息化建设。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创新的策略

“互联网+”背景下要想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就必须要从整体上做好规划和统筹分析,要切实对“互联网+”的意义进行剖析,将其与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融合起来,寻找双方的契合点,并积极进行系统设备的引入,加强财务人员培训。

(一)做好思想观念的转变,融入互联网思维

思想观念的转变是财务管理工作创新的基础,要想将互联网与财务管理有效融合起来,就必须要从思想观念转变入手。这就要求高校相关的领导要认识到互联网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并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与教育,使其明白互联网的优势作用,并积极对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进行创新,融入互联网思维,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财务管理工作。

1.要深刻认识财务管理的作用。财务工作并不是单纯地进行数据核算、信息汇总的,其还具有管理职能,可以通过对各项数据的详细分析与核算,为高校领导提供更为科学的参考,使校领导对院校的发展进行深入了解、系统规划,做出有利的决策。

2.要对当前互联网的发展形势进行了解,明确“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只有对其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认清当前的时代特征,明确互联网的积极作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才能够有更强的紧迫感、使命感,从而更好地在工作中引入互联网技术,融入互联网思维。

3.要引导财务人员分析“互联网+财务”工作的利弊,将“互联网+财务”与传统财务工作进行深入对比,从中感受“互联网+”的现实意义,对自身带来的有利作用等,从而更积极地对这种技术进行运用,促进思想观念的深入转变。

(二)加大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力度

1.要构建以学校为主体的数据中心,推动各个院系、部门实现数据共享。高校要不断探索新财务管理模式,以学校为单位构建数据中心,借助于数据中心对各个院系、部门等进行深入融合,并为财务部门更好地获取信息提供便利。同时,还可以通过数据终端将对应的财务信息及时输入到信息处理系统中,并借助于系统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汇总、核算等,生成最终的数据报表,而财务人员则能够以此进行信息的查询,并做好信息整理。这样一方面能够降低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还能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促进信息传递,避免出现信息孤岛。

2.对会计核算系统进行升级,构建一体化系统。高校要对传统的会计核算系统进行升级,结合当前的现实情况进行信息系统的构建,并通过该系统与高校管理子系统进行链接,实现核算效果的提升。另外,还可以推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与教务管理系统、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的链接,推动财务数据实现共享,切实实现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的一体化。

3.构建“互联网+”报账流程。當前很多高校运用的依然是传统报账流程,在报账的时候将实物单据作为依据,这样虽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且能够提升财务管理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但是往往较为麻烦,报账的效率较低。而“互联网+”报账流程的构建,则能够提升报账的效率。可以设定如下的流程:首先,报账人根据自身的原始票据、信息等在网络报账系统中进行原始数据的录入,并对原始凭证进行扫描,无误之后进行提交。其次,部门领导进入到系统中对报账申请进行浏览,并做出审批。与此同时,报账人员将纸质凭证交给财务部门,由财务人员进行审核与保管。再次,在部门领导审批之后将信息传递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进行审核,并进行系统确认,而系统自动生成对应的结算凭证,最终财务人员进行资金的报销。

(三)借助于互联网构建风险预警体系

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风险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工作,要求财务人员要做好风险预警与管理,及时找出财务系统的不足和缺陷,并对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详细分析,查找风险隐患并科学解决。在传统模式下,高校财务人员往往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在实际工作中不注重对风险进行细化分析,导致风险隐患长期存在,对于高校的稳定运行带来了阻碍。这就要求高校要对互联网进行深化运用,促进其更好地发挥风险预警和防范的作用,切实对自身的风险进行降低。比如,可以借助于互联网明确各个环节的运行流程,并为各个部门、各个院系等设定预警线,对资金支出、绩效考核等都设定界线,一旦发现实际工作超出该界线,那么系统会及时进行预警,财务人员则要及时进行分析,找出风险源,并做好解决。

(四)不断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技能与素质

在“互联网+”背景下,要想实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必须要对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与技能进行提升,使财务人员更好地适应互联网的发展与变化,推动财务管理工作效果的有效提升。

1.要积极为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更为丰富的信息化知识,不断提升信息化技能,以更好地对信息化系统进行运用。

2.要构建激励措施,鼓励财务人员自主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并定期对财务人员技能进行考核,做出奖惩,激发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可以从外部聘请经验丰富的人员到学校为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为其灌输专业知识和技能,解答财务人员的疑惑,使其更好地对信息化系统进行运用,不断提升财务工作的效果,顺应高校的变化与发展。

四、结语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不仅有助于财务管理效率的提升,而且还能够实现财务管理的精细化,促进财务管理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高校要加强信息化建设,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硬件和软件设备的引进,同时还要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与教育,促进其思想观念的转变,并不断提升其综合素质与技能。本文提出了一系列“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创新的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孙嘉蔚.基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的创新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2).

[2]  吴玉芳.“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西部财会,2018,(6).

猜你喜欢

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策略互联网+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