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涯教育班本化系列活动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2021-02-21

江苏教育 2021年93期
关键词:生涯劳动职业

陈 敏

一、班本化生涯教育目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提出初中阶段生涯教育相关的目标为“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培养职业规划意识,树立早期职业发展目标。”《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涯教育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初中阶段的生涯教育应侧重于生涯探索,主要内容包括自我认识、社会理解、生涯规划三个方面。

2019年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五育”并举,将劳动教育纳入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生涯教育与劳动体验相融合,有助于学生了解自身兴趣、探索生涯目标、形成生涯规划意识。因此,笔者分别从“自我认识、社会理解、生涯规划和劳动体验”四个方面设计了班本化生涯教育分年段目标(见表1)。

表1 班本化生涯教育分年段目标

二、班本化生涯教育活动

(一)实现自我认识

依据班本化生涯教育分年段设定目标,学生需要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完成自我同一性发展,形成自我认可,并提升社会适应力,最终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在具体实践中,笔者采用客观性测评与主观性干预调整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认识。先利用网络平台分别测评学生的核心素养、关键能力、活动志趣和职业类型倾向状况,再根据测评数据对学生实施干预调整,包括个性化生涯辅导与升学指导以及系列化生涯教育课(见文末表2),形成“测评—分析—干预—指导”的认知辅导模式。

表2 “自我认识”主题活动设计

(二)促进社会理解

社会理解的目标包括帮助学生增强责任意识、了解社会角色与分工、形成对职业的认同以及厘清个人发展中的多种关系,按照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由客观认知向主观探索的顺序发展,主要通过多角度接触社会、了解职业世界、反思与汇报交流的方式具体实施。

1.社会考察。

班级以校级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学生自己组队和家长志愿辅助的方式,在寒暑假开展“走进社会”考察实践活动(见文末表3),并在活动结束后开展成果分享主题汇报。如此设计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对各项活动的参与情况形成总结与反馈,在反思与重建中提升活动的教育效果;二是让学生通过角色浸润的方式进行探索,从“看别人做”变成“我自己做”,加深活动体验;三是让学生在交流中形成思维碰撞,从而将学习到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运用到生涯规划中。

表3 “走进社会”系列实践活动设计

2.职业分享。

家长职业分享是一种间接地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职业世界的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各种职业的特征,更能有效激发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家长的职业类型多样,可根据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对其进行分类筛选,确保分享的职业种类涵盖所有类别。在实施过程中,以一节40分钟的课为单位,如果家长认为自己的职业故事内容较丰富,可为其安排一节课的时间;如果家长分享难以用足40分钟,则可安排相同职业类型的两位或三位家长在一节课中相继分享;如果家长的工作时间弹性较大,可利用早自习或午自习进行分享。

(三)助力生涯规划

从生涯规划的目标来看,主要是将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相融合,助力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风格与方式,明确学习目标,并进一步学会职业规划的方法,为生涯发展之路奠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同样可采用个性化规划辅导与整体化教育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建立成长档案,制定与调整规划。

从六年级起,每个年级安排具体的生涯规划任务,并根据学生自我发展情况切实调整,最终形成班本化生涯教育系列内容。同时,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关键能力优势进行初步生涯规划,明确各学年的学业目标(见文末表4)。

表4 学生生涯成长档案设计

2.开展主题班会,指导生涯规划。

在建立学生成长档案的基础上,通过班会课开展生涯探索,指导学生合理调整规划,掌握科学的规划方法。系列主题班会应贴合班级生涯教育年段活动目标,六年级重在唤醒生涯意识,七年级重在学习学业规划的方法,八年级重在掌握职业规划的方法,九年级以设计未来发展路径为主。四年的学习内容按照由理论向实践,由当下向未来,由学涯向生涯发展的脉络行进,达成系统性教育目标。生涯教育系列主题班会设计见文末表5。

表5 生涯教育系列主题班会设计

(四)融合劳动体验

基于劳动对生涯发展的重要作用,围绕劳动教育目标,将劳动教育与生涯教育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在劳动过程中进行生涯探索。在生涯教育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岗位劳动理解社会分工,培养合作意识,也可以通过职业体验了解社会,培养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

1.六、七年级:本职岗位我做主。

从六年级起,学校鼓励学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通过岗位冠名让学生了解劳动对于生涯发展的意义,如垃圾分类员、图书管理员、黑板报编辑与设计师、班费财务出纳员等。同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捆绑式劳动评比,增强学生的社会分工与合作意识。

在家庭中,定期开展家庭“劳动之星”评比,让家长评价孩子的劳动表现,鼓励并督促孩子参与劳动任务,培养劳动意识,让他们懂得劳动伴随人的一生。

2.八、九年级:职业体验我参与。

在假期中,让学生跟着父母去上一天班,体验父母的工作内容。除了“一对一”体验外,还可由一位家长带领多名学生进行“一对多”体验,从而形成交互式体验模式,拓宽学生的体验范围。活动中,依托相应的职业体验任务单,以问题为导向,引发学生思考。

此外,我们还结合每学年开展的“走进社会”职业体验活动,鼓励并指导学生在活动中体悟劳动,交流职业生涯体验报告,明确任何职业都需要具备相应的劳动能力及素养。

三、成效与反思

在实施生涯教育班本化系列活动的实践中,学生和家长都获得了成长。学生认为,在经过生涯规划的实践与探索之后,进一步明确了自我兴趣与能力,可以对自己做出更合理的评价;在实践体验过程中,从“看别人做”变成“我自己做”,对各种职业的内容与要求有了更深刻的体悟,学会具体分析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业,并初步思考自己的生涯规划,在面临升学选择时,有更具体的指向和目标。家长通过参与活动,掌握更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从原本只关心孩子的成绩,转变为有意识地了解孩子的兴趣特长与能力,综合地看待孩子的成长与发展,用陪伴、尊重、启发的方式鼓励孩子自主规划人生。

《上海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提出,综合素质评价要为学生生涯发展提供参考,与学生生涯发展指导相结合,开展学生成长过程指导和生涯辅导,帮助学生确定个人发展目标,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自我管理,促进学生全面、有个性地发展。如何将学生素质评价与生涯教育进一步结合,是后续值得继续研究与实践的课题。

猜你喜欢

生涯劳动职业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我的教书生涯
16 Years in the Mines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手残党的厨艺生涯
职业写作
热爱劳动
《艺术家生涯》开启莫华伦导演之门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