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科室与患者特点的平均住院日管控分析

2021-02-21刘珺LIUJun刘文奕LIUWenyi吴波WUBo姚吉龙YAOJilong

医院管理论坛 2021年12期
关键词:床位产科内科

□ 刘珺 LIU Jun 刘文奕 LIU Wen-yi 吴波 WU Bo 姚吉龙 YAO Ji-long

平均住院日(Average length of stay,ALOS)是评价医院医疗质量、工作效率及效益的重要指标,其长短反映了医院医疗资源利用率和总体管理水平[1]。如何有效控制平均住院日已成为广受关注的研究课题。为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的效率与效益,某院于2020年11月份提出“促进医院精细化管理-缩短平均住院日”专项管理行动,设立了一年内全院平均住院日缩短0.5天的预期目标。本文分析该院近4年的出院患者数据资料,对各科室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为管理部门有效控制平均住院日提供依据。

资料来源与方法

1.资料来源。选取医院2017年至2020年10月的统计数据及经广东省CN-DRG分组器分组得到疾病相关数据。收集指标主要包括医院出院患者人数、床位使用率、床位周转次数、平均住院日、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病例组合指数(CMI)等。

2.方法。计算医院及各科室床位利用指数,并对平均住院日进行区段分析,同时利用DRG相关绩效评价指标从科室床位使用效率、入组情况、收治病种等方面对妇科、产科及儿内科医疗服务效率等情况进行评估,分析不同科室住院患者特点,为医院科室平均住院日管理提供建议。

结果

1.医院基本情况。2017年至2020年10月,医院平均住院日呈下降趋势。分区段结果显示,近一半病例的住院天数集中在3~6天。1天内的病例占比呈波动状变动,2020年占比明显下降,住院天数2~6天的人数占比逐年增加。床位利用指数基本维持为95,总体呈现效率型。DRG结果显示,2019年及2020年的出院病例时间消耗指数均<1,分别为0.99和0.94,同时,2020年的全院病例组合指数(Case-Mix Index,CMI)为近4年最高值,为0.83。详见表1、表2。

表1 医院出院患者住院情况

表2 医院出院患者DRG数据

2.分科室基本情况

2.1妇科。妇科整体呈提质增效的良好效果,4年间平均住院日下降明显,2020年的平均住院日为4.05天,时间消耗指数为0.71,CMI为0.91。1≤RW<2的病例数逐年增加,但RW≥2的病例数未达2%。详见表3。进一步分析,2020年妇科入组病例数排名前5的DRG组中,时间消耗指数均<1。其中有两组的权重过低,仅为0.28和0.50,分别为流产不伴合并症与伴随病组和外阴、阴道、宫颈手术组。详见表4。

表3 妇科出院病例情况

2.2产科。2018—2020年,产科的平均住院日虽逐步下降,但时间消耗指数显示,产科平均住院日高于广东省的平均水平,且存在住院日>60天的病例。CMI在0.7附近波动,近70%的病例所在DRG组权重在1≤RW<2。2≤RW<5的病例数逐年增加,2020年的占比将近20%。详见表5。进一步分析,2020年产科入组病例数排名前5的DRG组中,经阴道分娩组的时间消耗指数均>1。详见表6。

2.3儿内科。儿内科的平均住院日维持在4.2天左右,且明显低于广东省的平均水平。但儿内科的CMI一直在0.5附近波动,说明医院儿内科虽然平均住院日控制较好,但收治病例的病情较轻,疑难杂症极少。详见表7。进一步分析,2020年儿内科入组病例数排名前5的DRG组中,各组权重均低于0.5。见表8。

表7 儿内科出院病例DRG数据

表8 2020年儿内科入组病例数排名前五的DRG组基本情况

讨论

平均住院日直接关乎医院运营效率及经营水平[2],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在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医院运营效率的同时,可以减少患者开销及政府支出,提高社会效益[3]。国内以往常规的平均住院日管理,往往是参照全院近3年的平均住院日的平均值和下一年度目标,制订医院整体平均住院日指标,并定期考核完成情况。这样制订的计划过于简单,缺乏科学性,容易“一刀切”,各科室在具体执行和调整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方向和抓手,并不能有效地实现平均住院日管理[4]。

1.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设定合理的管理目标。简单以近3年的平均住院日的平均值作为参照,同时加以考虑同级别其他医院情况,拟定下一年目标的方法并不合理,设立平均住院日管理目标需要多方面综合考虑。

一方面,缩短平均住院日是开发病床资源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中床位利用指数不仅综合反映了医院床位的使用与周转情况,也是衡量各科室病床工作效率、体现临床科室管理的重要指标[5-6]。另一方面,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由于综合考虑了多项因素,也是一种相对合理、客观的评价工具,其中病例组合指数(CMI)代表技术难度,时间消耗指数代表治疗同类疾病所花费的时间[7]。本研究综合考虑了以上两类指标,以科室为基础评价单位,相比于常规的平均住院日管理,评价指标更为全面科学,更有助于合理的设定管理目标。临床科室可参照标杆值,将时间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有针对性地提升收治病种难度、降低平均住院日。

2.各科室改进平均住院日的侧重点不同。医院平均住院日管理应警惕出现“一刀切”“鞭打快牛”等现象,遵从实际情况,发现不同科室特点,从不同的方向进行侧重管理。

2020年妇科平均住院日已降至4.05天,明显低于广东省平均水平,近4年的CMI值均<1。妇科平均住院日总体控制良好,床位利用率高,但绝大部分收治病例难度较轻,病种结构简单,科室需要继续提升医疗技术诊疗水平,吸引与收治重症患者,增加高权重患者占比,提高科室疾病诊疗难度。同时,可以考虑将部分无合并症或轻微合并症的轻症患者收入日间病房[8],一方面,减轻患者就医成本,优化医疗资源;另一方面,为更多有实际需要的患者提供床位,提高病床使用价值。

产科近4年的平均住院日均高于广东省平均水平,且存在住院日>60天的病例。同时床位利用指数平均在110左右,床位紧张。2020年的4个分娩DRG组的时间消耗指数均>1,表明产科平均住院日过高,当务之急在于切实提高医疗效率,缩短平均住院日。同时,病例数最多的“经阴道分娩伴手术,不伴合并症与伴随病”组的费用消耗指数也>1[9],提示产科在治疗最基础的顺产轻症病人时,医疗资源控制不佳,可能存在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等问题,更需要重点关注其诊疗流程,强化流程管理。

儿内科在住院日方面与妇科情况大致一致。平均住院日维持在4.2天左右,明显低于广东省的平均水平。但CMI一直在0.5附近波动,收治病例的病情较轻,疑难杂症极少。儿内科床位利用指数较高,年住院量在5000~6000人次之间,病人量虽然明显少于妇科和产科,但医院一直大力扶持科室发展。作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作为三名工程依托科室(引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罗小平教授团队),儿内科需要充分利用平台资源,加强学科能力建设,明确专科优先发展方向,提高诊疗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促进科室的全面发展[10]。

技术力量是平均住院日的基础,只有提高医疗技术能力,才能从根本上缩短平均住院日。另外,缩短医院平均住院日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各个环节,需从流程上进行全面改造,确定各科室各病种的高效、低效和无效住院时间,设计相应的改进方案,提高科室床位使用价值,最终实现医院平均住院日的合理改进。

猜你喜欢

床位产科内科
内转科型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体会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嘻哈段子铺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规范化护理告知在产科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三级综合性医院床位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我国养老床位约有一半闲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