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地面信号设备故障及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分析
2021-02-21张文凯
张文凯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地铁地面信号设备故障及安全专项整治内容,详细探究引发故障及安全问题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目的性地提出解决方案与措施,能增强设备运行稳定性与安全性。再加上专业化管理队伍的全面参与,在细节上把控与处理,能规避常规问题持续性发生,实施效果才会有良好的基础保障。同时,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均增强整体安全性。
关键词:地铁地面;信号设备;设备故障;安全整治
一、地铁地面信号设备故障及安全专项整治案例分析
为对地铁地面信号设备故障原因与问题全面分析,以南京地铁1号线及南延线工程为例,探究ATC信号系统组成结构,了解其复杂、特殊,增强日常管理工作难度,引起各部门重视。而该项工程中地面信号设备发生故障,主要是在SICAS进路时,由ATP产生的报文会传输到车载ATP设备上,传输媒介是轨道电路,能设置行驶列车自动驾驶。经过地面上的色灯信号机,能为列车司机提供提醒、指示等作用,能对前方进路信息实时掌控。
但是,在列车运营阶段,如果出现了ATP设备故障问题,列车的车载ATP功能会立刻切除。在列车行驶状态下,准确判断列车前方进路是否安全,主要依据是地面信号机灯位显示情况,转换到手动驾驶状态中。此次运行中出现了信号机单个灯位灭灯故障、常亮故障。维修人员对其检测分析,常亮故障原因是灯位D模块内部继电器出现了接点粘连问题,从而引发故障问题。针对当前所存在的故障问题,相关部门对其进行实践调查与分析,结合各环节中所产生的信息数据综合探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与措施,保证列车安全、稳定运行。
二、地铁地面信号设备故障处理策略
(一)掌控设备工作原理,强调D模块独立设计
分析此案例中所应用的地面信号设备性质与性能,系统中所包括的组成结构较多,各结构既有明确的工作内容,又会在相互影响下增强系统运行稳定性与安全性。那么对地面信号设备故障问题处理,必须要对其工作原理全面掌握,由专业化的技术队伍规范操作,尤其是对现场操作员工作站排列进路命令输入,重点考虑联锁计算机的判断结果,要保证信号机能完成开放信号,及时传输到现场接口柜内,传输媒介是光纤,模拟信号会在与其配置的S板上传输,增强信号传输稳定性与安全性;由信号机接收器接收,并储存在驱动模块中(D模块);再输入灯位转换命令,灯位转换在点灯单元中完成,整个处理过程,均考虑D模块独立设计影响性与必要性,再重新点亮信号机灯泡,地铁地面信号设备恢复正常状态,保证地铁设备运行安全性。
此阶段较特殊的内容是每架信号机均设置红色、黄色、绿色灯位,所表示的意思不同,能为列车司机提供相应的指示。如:绿色灯表示进路空闲,符合列车行进要求;黄色灯表示进路中道岔开,需岔开通侧向位置;红色灯表示禁止。为避免发生信号机单个灯位灭灯故障问题,建议在D模块上进行独立设计,主要针对的是信号机每个灯位,如图1所示。
(二)加大研发力度,合理转换双熔丝装置
关于双熔丝装置研发与合理转换,均考虑到信号机单个灯位灭灯故障问题,为避免对列车正常工作造成阻碍,还需在研发过程中探究此问题,明确引发问题原因后,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其中,双熔丝装置转换,是以原有点灯电路为基础,只需重新设置1个保险管,就能初步解决此问题。如果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故障问题,各指标参数会发生变化,检测人员只需及时检测,获取精准数据后,就能掌握故障问题具体位置与原因。经改造处理,增加1个副保险管,以并联方式设置在保险管两侧,其中一端串联200Ω电阻、发光二极管。灯位点亮后检测主保险管支路电阻与副保险管支路电阻,数据对比后得知主保险管支路电阻小于副保险管支路电阻,说明主保险管只流经点灯电路电流。如果电流峰值瞬时提升,副保险管不会熔断,室外灯位依然点亮,初步解决灭灯故障。
图1:色灯信号机各灯位点灯原理框图
此外,在装置中设计的发光二极管,主要起到供电作用,控制各阶段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电压稳定性,当主保险管断丝,发光二极管会点亮,第一时间发出主报警信息,工作人员依据实际情况采取科學措施有效解决,就可避免后续问题持续性发生。再加上信号机各灯位原保险管两端改造,副保险管能自动接入电路,可分解总电压,降低影响及危害程度,保证设备运行安全性。
三 南京地铁全面开展设备安全专项整治举措分析
强化信号关键设备作业质量管控。2021年,南京地铁运营公司下发了《开展“运营要稳定,设备是核心”专项行动方案》(宁地铁运营〔2021〕56号),开展现场、故障、质量、维修4个维度的设备管理整改提升。3月11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强化设施设备运维平台使用管理通知》(宁地铁运营技术设备〔2021〕9号),利用信息化手段规范施工作业申请、工单生成、物料领用全流程的管控,并形成闭环。同日下发了《关于全面梳理运营公司技术标准的通知》(宁地铁运营技术设备〔2021〕10号),对1686个技术文本进行再梳理、再修订、再培训,后期将对运营所有的技术文本按照每年一评估的要求开展定期评估、修订。3月16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设备线缆管理通知》(宁地铁运营技术设备〔2021〕11号),强化设备线缆的梳理、整理、排查和标识。同时,持续开展设备稽查,消除设备安全隐患。
进一步完善落实值班值守制度。2021年3月31日,运营公司发布实施了《节假日、重要节点保障工作布置管理办法》(NDYG 101019-2021),形成了重要节点保障“1+5+1”工作机制,即:“1”个保障通知,“5”大专项方案(疫情防控及安全保障方案、设施设备保障方案、运输组织保障方案、行服保障方案、网络安全保障方案),1张值班表。在值班值守范围上,覆盖工作日、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各类大型赛事和活动、防寒扫雪、防汛防台风、其他恶劣天气以及国家、省、市重要会议和活动等重大节点;在值班值守层级上,从公司级、职能部门和分公司级和基层班组层层肩负保障运营和应急处置的责任。
为巩固前期各项整改工作成果,持续完善运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运营本质安全水平,运营公司后续还将从以下9个方面推进整改工作:
1.问题整改回头看。针对安全隐患排查开展的情况,组织开展专项“回头看”督查,逐一销号,开展绩效考核与责任追究,确保整改到位。
2.开展系统性排查治理。深刻反思事件事故教训,全面彻底举一反三,针对地铁运营各专业设备检修作业,从规章规程、流程管控、现场执行、监督监管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系统性、专业性排查治理。
3.进一步完善设备质量管控体系。根据不同设备的等级,完善设施设备的日常检查、隐患排查、质量抽查及设备稽查机制,强化重点设施设备检修的自检、互检、他检卡控。建立关键设备房风险清单和隐患排查清单,采取作业票卡管控制度强化设备检修规章制度执行,加快建立以设备为核心的运营秩序。
4.进一步规范物料管理。针对各类运营生产物料,根據相关作业安全风险等级开展分类分级管理,重点针对高风险相关物料加强管控,实现互控,坚决杜绝出现帐外物料。
5.安全检查标准化。根据“人、机、料、法、环、物、管、测、查”九要素安全隐患排查清单,细化完善运营各岗位安全隐患排查“一岗一册”,建立运营安全检查标准化制度。
6.设备与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全面规范设施设备运维信息化管理平台应用,实现检修计划、施工作业、任务工单、物料申领全过程信息化管控。试点并逐步推广现场作业巡检记录仪。同时,根据公司安全信息化总体规划,加速推进运营安全管理信息系统风险管控、隐患排查、应急管理、教育培训、消防管理五大功能模块的建设与运用,实现现场风险管控和隐患检查电子清单化,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查不全、查不准、查不透”现象,依托信息化手段强化安全监管。
7.建立第三方安全“飞检”制度。运营公司将引入社会第三方专业机构,建立运营安全管理专家库,对各专业安全生产开展专项安全飞检,发现深层次安全隐患,提升安全监管专业水平,推进本质安全建设。
8.建立健全员工培训/考核/复审机制。定期组织老员工回炉学习,并对员工安全思想意识和专业技术水平开展考核、评估,加强上岗证复审难度,杜绝形式主义。开展上岗作业标准化、可视化视频教材制作。
9.严格落实调查处理“四不放过”。根据事件事故调查处理结论,对事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第一时间开展全员安全警示再教育,并将事件事故制作成安全警示教育片。
结语:
通过对南京地铁1号线及南延线工程中的地铁地面信号设备故障问题分析,可掌握引发故障的具体原因,主要是信号机灯位点灯保险丝断开、灯位D模块内部继电器接点粘连等,能依据具体原因编制相应的解决方案,建议独立设计D模块,详细探究设备工作原理,借助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增强设备运行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从而实现预期管控目标。
参考文献:
[1]姜丽霞. 地铁信号联锁设备故障问题及诊断方法的研究与讨论[J]. 移动信息, 2015(10):16-16.
[2]梁玲振. 探讨地铁信号联锁设备的故障问题及诊断方法[J]. 大科技, 2018, 000(001):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