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2021-02-21朱军红
摘要:电力是科学和经济发展的基石,电力工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由于电力系统的深入改革,用户对能源质量和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增强竞争优势并降低运营成本,电力公司需要提高电气工程应用和自动化技术水平,构建自动化和智能电力系统,提高能源质量,并确保系统完整性、稳定性和效率。电力系统的电力工程和自动化技术已经完成,发现并消除了缺陷,增加了电力机构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了我国电力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应用
一、电力自动化技术的特点
1.优化智能控制
现代化智能控制系统是电力系统行业发展建设过程中未来发展的技术方向主流,也是支撑我国电力行业应用的重要管理系统,拥有非常高的适用性。有效解决了困难的技术问题和复杂的控制问题,特别是基于传统控制技术的非线性系统,具有较高的响应适应性,控制效果稳定。
2.灵活的交流输电系统
现阶段,该系统是自动动力传输系统的关键部分。许多先进技术,例如遥感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微计算机处理技术已被并入许多新技术中。该技术的核心是串行补偿、传输系统主要参数的自动化、智能控制和调整,以确保传输系统的性能并使传输更稳定,极大地改善了动力传输系统。
3.先进的管控系统
动态化的安全模拟监视系统可以高效保障电力系统的积极健康运行,也是相关系统运行的技术关键,可以高效推动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运行。动态安全监控系统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技术,是实现和构建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关键技术。该系统由两个主要子系统组成,即SCADA系统和监视与控制系统。这项技术系统控制的核心实际是对系统运行过程中的错误进行自动检测,可以通过电磁瞬态进行数据分析,分析效率高,且能够与GPS技术实现同步,改善数据传输和监控并保持效率,解决了现有故障记录仪的数据复制问题,提高了数据准确性和可用性。
二、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特点及应用价值
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等设备能够在电力系统中实现自动控制的技术,其主要作用是能够自动对电力系统的电力输送等活动进行调控,从而全面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转效率,增强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能力。通过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可以收集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具体数据参数等,并且利用分析技术进行深入探究,能够自动对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状态进行判断,在出现电路异常时,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方案、采取措施,保障了电力系统的稳定与安全运行。此外,由于电力系统的构成十分复杂,因此当遇到故障等问题时,对电力系统的维修工作十分烦琐且困难,并具有一定的不安全性。采取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对电力系统进行整体的数据监控,能够及时发现出现故障的部分电路,从而显著提高维修的效率,节约了电力企业的资源与成本。为了更好地发挥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优势,电气企业还通过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将发电厂及周边的变电站等产生的数据信息自动化采集,并进行统一的分析和管理,保证电力资源的输出、变电还有配电等的统一性,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效率,同时也为带动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帮助。目前,我国在电力系统中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还有很大的进度与提升空间,需要不断进行技术提升与结构优化,以促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科学合理应用。
三、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实践
电气自动化的智能化。电气自动化在实际运行中都是依靠计算机完成的。计算机进行嵌入式编程然后构建整体的使用规则,把计算机程序和电气工程进行功能上的关联和整合,从而达到一键生产,机器自主自动生产的效果,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人力的劳动成本并且提高了效率。目前对于电气自动化的要求就是电气设备的智能化,智能化操控整个工作的生产流程,由于电气工程隶属于工业范畴,因此有可能在下一步的发展中模拟人脑进行人工智能编程,使整个电气工程流程更加的有规律且效率更高。我国目前的智能化技术已经得到了一部分实现,并且一部分智能技术处在研发中,生活中的手机就属于智能化技术的一种体现。而要将智能化技术放到电气自动化中就需要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和设备制造流程的生活化。智能化的流程能够极大地节省财力和物力,智能化发展的最终结果就是无人生产,整
个流水线全部有机械自主完成,这个目标看似远大,实则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一部分电气的自动化已经达到了智能水平。
电力系统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要点:
1.电力系统智能控制应用
电力系统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较大,由于一些电力系统建设为露天环境,因此类似于天气和干湿度等方面的因素会影响电力系统的运行,从而使其发生各类故障。在发生故障以后,维护人员在进行检修的过程中会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另外电力系统出现故障的原因不只是设备在受到环境影响,还有可能是人为造成的,一些操作人员在进行电力系统操作时由于技术水平不过关而导致操作失误,这些失误也会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运行参数,从而导致故障的发生。这些不良影响不仅影响电力系统短期内的稳定性,同时如果长此以往还会导致电力资源的大量损失,从而损害电力公司的经济效益。在把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在电力系统中,实现了电力系统的智能控制,并且实现了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在电力系统进行电力输送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对传输过程中的实时数据进行反馈,能够在发生故障问题时准确的指出问题发生点,从而帮助维护人员及时有效地进行检修排障,节省了大量的时间。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但能满足工程智能化和自动化,可以优化工程中的电力设备调整到最佳的状态。当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勘测到工程的危险性大于之前设定好的阈值的时候,就会立即采取行动,并向监控人员发出警报,使其能对相关的电力设备做出积极处理。但是当那些更加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发生故障时,自动化技术可以自行进行处理,以此来确保电力系统的运行。
2.在变电站中的应用
变电站是我国电力系统的基础设施和重要工作环节,保证高压输电,使居民能够长久稳定的使用生活用电都需要变电站来完成。变电站的工作性质就是对输电电压进行增幅和降幅,使输送来的电量的电压能够满足实际的需求。传统的变电站工作危险性较高,也对相关工作人员提出了较为严格的技术要求,变电站工作是电气机械工程中的重要工作环节。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的普及,使得人工工作被大幅度取代,并且这种智能化的变电方式,也能够提升变电过程中所用技术的精准度,同时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对变电站中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监控,取代了原有的人工监控和电磁感应监控,从而大大保证了变电站的工作安全。
结束语
随着我國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快速提升,电气行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于保障我国民生生活以及工业、农业、服务业等行业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直接影响我国供电稳定,对人民的生产生活各方面都有巨大影响。而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合理运用,不仅能够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也能够提升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稳定、良好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贾祎飞,黄开奇,臧振溪,贾亚康,施云龙.电力系统运行中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0(23):91-92.
[2]李继光,王建宏,杨志伟,王渊.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运用分析[J].电子测试,2020(12):123-124.
[3]柴源,李子恩,朱啟强,王晓冬,连进牛.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探析[J].电子制作,2019(04):84-85+83.
作者简介:朱军红(1976年9月15日出生),身份证:431002197609153011,男,籍贯:湖南邵阳,现有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电气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