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食用菊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2021-02-21吴亚军

绿色中国·B 2021年12期
关键词:菊花食用大棚

吴亚军

近年来,北京市平谷区大兴庄镇坚持以党建引领绿色产业发展,依托平谷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休闲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在西柏店村发展食用菊产业,探索乡村产业振兴的新模式,并以“菊花美食文化季”为载体,走出了一条农业、旅游、文化“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共同富裕道路。

西柏店村的乡村底色

西柏店村位于大兴庄镇中北部,距平谷城区6公里。占地1048亩,246户,人口707人。南与唐庄子、大兴庄相连,西临良庄子、周庄子,形成我镇极具特色的休闲农庄综合体。同时村庄交通便捷,南距顺平路1公里,距崔杏路0.5公里,距京平高速仅10公里,下高速从北进入村庄便可欣赏到西柏店特色的成片菊花大棚。

由于西柏店人多耕地少,又是平原农村,没有旅游资源,于是重点发展现代农业。自2005年被确定为北京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以来,西柏店村大力建设蔬菜种植农业园区,实现了“家家有产业,人人有事干”的新农村建设格局,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道路。西柏店村发展农业有“智慧、休闲”两个特色。一是智慧农业。在41栋日光温室大棚安装温湿度和土壤监测等物联网设备。种植户可以通过手机监控棚内温湿度,遥控开关卷帘机调节温度,实现智能化管理。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站实时看到大棚内的种植情况和全村美景,还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知道购买的产品产自“哪个大棚”和其生长的全过程。二是休闲农业。冬季,农户种植食用菊花,并举办食用菊花美食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农户从7月份栽苗,到11月初上市,12月中下旬结束。这两个月的时间,是冬季休闲旅游的一大亮点。游客来到这里,在大棚里边赏菊花边品尝用菊花做出来的各种菜肴,惬意无比。西柏店也因此成为秋冬季北京市民休闲旅游的热点之一。

乡村振兴的特色做法

(一)发展食用菊花,促进休闲农业发展

西柏店农业生态园总投资1000万元,占地530亩,有162栋日光温室大棚。村内有120家农户从事大棚蔬菜生产,种植作物种类丰富,主要包括西红柿、辣椒、西瓜、萝卜、食用菊等,在所有西柏店村出产的蔬菜中,以食用菊花和京秀西瓜最为优质闻名。

“食用菊花”是园区的特色品牌,于2007年引进试种,之后进行了大面积推广。2009年,该村挂职党支部副书记为发展产业,举办了第一届食用菊花美食文化节。文化节的举办,为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经过十年多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在大兴庄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食用菊花产业日益壮大,成为全国最大的食用菊花种植基地。由最初的2个大棚发展到如今的90栋,由只卖食用菊花发展到现在不仅销售还办起了民宿。举办食用菊花美食文化节的场址也由第一届的小会议室扩大到文化广场,并走出西柏店,搬进了西良周农村综合体和世界休闲大会分会场。活动的规格越来越高、影响力越来越大、销售也越来越好、村民收入也越来越多。现在种植10余个品种的食用菊花,每棚产量1500公斤。

西柏店村已连续13年举办菊花美食文化季,每年11月以后一直到春节,举办赏菊花、采菊花、吃菊花、访农家的特色食用菊花民俗体验游,吸引各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近年来,已成为秋冬季北京市民生活的一项主题活动。结合村里的优美环境、有机农产品、新农村建设等元素,西柏店正着力打造农业旅游靓村,实现农业富民、生态强村的目的。2020年,食用菊花总销售额280万元左右,接待游客8万人次,餐饮业销售额230万。

西柏店村整齐划一的大棚,是平谷区第一批农业设施升级改造试点的成果,大兴庄镇贯彻落实平谷区“三策五包一奖”、“一申一信三公”的政策,对菊花大棚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外墙进行菊花图案彩绘,进一步扩大西柏店菊花品牌影响力。现在,这里已成为平谷区新的平谷休闲旅游“网红”打卡地。

2018年,以“大棚房”整治专项行动,助推“菊花美食文化节”转型升级,接待形式从村外的菊花大棚接待游客就餐改为村内民户民俗接待。7家农户开办了菊花宴,平均年收入60多万元,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西柏店的食用菊花做出来的佳肴色香味美,绵软爽口。鲜食、干食、熟食、焖、蒸、煮、炒、拌、炸皆宜,可切丝入馅制成“菊花饺子”、“菊花点心”等,还可以深加工做菊花茶、菊花酒,提取菊花黄铜做保健品和药品。菊花不仅给人美感,同时又能让人一饱口福,更能够让人延龄益寿,这样的高品质生活,让无数人羡慕与向往。一到冬季,八方游客皆前往品尝。

在食用菊花栽植的空档期,西柏店村在科研单位指导下,引进温室小西瓜生产“京秀”西瓜。采用立体栽培方法,通过吊绳懸挂种植,既可以使西瓜得到充足的光照,又可以防病虫害,同时便于管理。此外,采用雄蜂授粉技术,提高坐果率,改善西瓜的品质,增强瓜的甜度。以食用菊花为特色的西柏店菊花小镇,是北京农业观光的著名品牌,夏季西瓜和秋冬菊花互为补充,是多年形成的黄金搭档。

(二)整治村庄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2014年,基于改善农村生活和生态环境的目标,由北京市城乡经济信息中心牵头,整合市区镇村的力量,在全村范围内开展了“美丽智慧乡村”集成创新试点建设。通过实施生活污水景观化处理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资源化利用两项工程,进一步鼓励和扶持使用清洁能源,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2019年起关停村内畜牧养殖小区,深入开展河道综合整治,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打造水美乡村、绿美村庄。

围绕菊花产业,西柏店村大力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充分利用公共休闲场地、乡村道路、房前屋后区域,加强村庄绿化,更新绿植品种,栽植花草,三季有花四季常青。通过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食用菊花种植集中区域的大兴庄镇西柏店村,街道宽敞整洁,菊花大棚整齐划一,外墙进行菊花图案彩绘,成为平谷新的打卡地。几十种食用菊花、观赏菊花分期种植,陆续开放,成为秋冬京城一抹亮彩。

(三)挖掘民俗文化,充实精神文明生活

位于西柏店村西北60米的常兴寺文化古迹,遗址区呈方形,占地10亩,早年间为古寺院,后毁坏。西柏店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直在努力恢复庙会传统,着力保护和发展民间文化,大力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使优秀民间文化活起来、传下去,让乡风文明悄然浸润在日常文化活动之中。

西柏店村有着光荣的抗战历史,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战争中涌现出多位英雄。于1940年成立的村党支部,解放后又是多年的村庄发展先进典型,并涌现出唐树林等两位市级劳动模范;1991年赵谦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后,以环境建设和产业发展为工作突破口,全村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近年来先后获得“首都文明村”、“京郊生态文明村”、“首都绿色村庄”、“全国绿色小康村”等诸多荣誉和奖励。

以綠色为基的乡村振兴

(一)绿色农业促进产业振兴

西柏店村通过打造食用菊花品牌,结合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一是全面提升菊花餐饮民俗接待品质,通过制定特色餐饮服务规范化标准,打造“名菊花菜品”的金字招牌,加之“尝鲜套餐”、“菊香伴手礼”等个性化定制产品的推陈出新,进一步推动菊花品类分级销售,提升菊花产值。二是村集体积极开展种植户电商销售培训,利用平台优势,主动对接农产品批发、社区零售、高端商超、企业集团,为农户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稳定销售价格,实现农民增收。三是打造西柏店特色菊花茶和食用干菊花及菊花酒产业,为老百姓创造了更多的财富。村民的思想观念发生根本性变化。村民的生产观念、经营观念和科技观念得到更新和进步,生态意识进一步增强,转向生产高效、绿色、精品农副产品;生态经营观念进一步增强,市场意识和竞争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开始由自己种什么就卖什么向客户要什么种什么转变;村民开始自觉使用科技农业手段,如自动卷帘机、自动控温机、测土施肥和参与农产品溯源系统。

(二)绿色农业促进生态振兴

一方面,通过采用由丹麦引进的生活污水景观化处理技术,借助芦苇及人工湿地中的微生物协同作用,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解决了以往污水排放带来的严重污染问题,营造绿色景观,提升环境质量。加之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模式实践,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另一方面,邀请著名的“三农”问题研究者李昌平及其团队,为西柏店村的村容村貌综合升级改造制定规划,实施院落改造、街道改造、大棚改造,完善标识系统、建设停车场和公共厕所等,使西柏店从“一季旅游”变为“四季旅游”,让村容更整洁、村民生活更舒适。

(三)绿色农业促进文化振兴

西柏店村历史文化悠久,既有早期遗留至今的常兴寺文化古迹,又有光荣的抗战历史,亟待深入挖掘与延续。而菊花美食节的举办能够将“菊文化”与庙会传统习俗相结合,共同探索出一条传统习俗与都市文明相结合的新道路,在新兴业态的背景下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活力。通过乡村旅游与观光农业吸引大批游客,依托田园风光,打造设施良好、环境优美的休闲农园,形成集农业观光、田园休闲、儿童乐园、农耕体验、学农教育为一体的综合型休闲农业园区。进一步将西柏店的特色文化广泛传播,发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作用。

(四)绿色农业促进共同富裕

农民的收入逐步增高。传统大田作物种植小麦和玉米,亩年收入仅为2000元,但机械、肥料、浇灌等生产成本却要1000元;按照每棚1.5亩计算,每棚种大田作物年收益仅1500元。一般设施大棚种植西红柿、小黄瓜、白玉春萝卜等,每棚年收入4万元,生产成本2万多元,每棚实际年收益不足2万元。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后,2012年、2013年种植食用菊花销售收入6万元,再种植一茬其他蔬菜收入2万元,年收入近8万元,生产成本1万元,年收益7万元;2014年,食用菊花销售收入8万元,棚内餐饮平均纯收入5万余元,种植一茬小西瓜收入5万元,年收入18万元,生产成本2万元,年收益16万元;2020年,食用菊花销售和餐饮收入增长20%以上;预计2021较2017年再增加20%收入。与传统农业相比,种植户年增加收入15.5万元;与一般设施大棚相比,年增加收益14万元;与未实施生态农业发展前相比,年增加收益7万元。此外,各级部门相对投入逐渐减少,但效益产出逐步增加。2006年建设日光温室大棚,建设成本棚均4万元。大棚内种植蔬菜纯收益2万元,两年便收回成本。2012年后,对大棚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造,增加控温控湿等设施和使用新型材料,并大力发展餐饮接待,平均纯收入5万余元,半年就收回餐饮设施的投入。2012年、2013年,食用菊花60%以上为商贩收购,价格30元/盒;15%为游客品尝,品尝价格相当于80元/盒;25%为游客品尝后就地购买,购买价格为50元/盒。2020年、2021年,食用菊花30%为游客品尝,品尝价格相当于130元/盒;50%为游客品尝后购买,购买价格50元/盒;20%为商贩收购,价格40元/盒。2016年、2017年,食用菊花50%为游客品尝,品尝价格相当于150元/盒;40%为游客品尝后购买,购买价格50元/盒;10%用作加工菊花食品,价格相当于500元〜1000元/盒不等。由此可以看出,农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后,将绝大部分收入留在了园区,流入了种植户,实现了村民的增收致富。

猜你喜欢

菊花食用大棚
大棚妹子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菊花赞
辣椒食用也有禁忌
冷冻食品,如何选购和食用?
原地翻建大棚 注意啥
我真的很擅长睡觉
雏菊花
赏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