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痛点超声电导透射清热利湿方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瘀结证

2021-02-18陈兆军梁欢马玉峰潘旭月吴俊德张雪键马占华

中医正骨 2021年12期
关键词:电导痛风性关节炎

陈兆军,梁欢,马玉峰,潘旭月,吴俊德,张雪键,马占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北京 100029)

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临床常见病,急性期多以一侧肢体局部关节特别是第1跖趾关节处疼痛、肿胀及皮肤发红伴有灼热感为主要表现[1]。对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尽快缓解局部疼痛是治疗的首要任务,因此在局部疼痛处给药是临床最常见的治疗手段。目前,临床上已有较多采用局部外用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相关文献[2-4]。但是在疼痛处局部外用中药具有止痛起效慢、药力不能充分集中等缺点。超声电导药物透射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局部给药技术手段,能够通过超声电导作用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2015年3月至2019年8月,我们采用痛点超声电导透射清热利湿方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瘀结证患者73例,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73例,均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住院患者。男62例,女11例。年龄23~64岁,中位数37岁。所有患者均为单足发病;均表现为第1跖趾关节内侧疼痛、肿胀、灼热,并伴有四肢沉重酸胀、口苦咽干、尿黄赤、舌苔黄腻、脉滑数[5-6]。血尿酸均大于420 μmol·L-1。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痛风湿热瘀结证的诊断标准[6]和《原发性痛风诊治指南(草案)》中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7],同时排除足部有巨大痛风石需手术切除者、恶性肿瘤者、重要器官严重功能不全者及精神类疾病者。患者均对口服药物不能耐受或不愿意接受口服药物治疗,自愿选择外用药物治疗。66例患者发病前有饮酒或过食高嘌呤饮食史。

2 方 法

2.1 治疗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暴露足部,以疼痛、红肿最明显部位为治疗点。超声电导药物贴片(专利号201910056389.4)的制备:将自拟药方(药物组成为黄柏15 g、大黄20 g、芒硝10 g、土茯苓20 g、白茅根15 g、七叶一枝花15 g、牛膝20 g、樟脑3 g、冰片3 g)采用萃取的方法制作成中药液体,然后将液体植入到凝胶片上,每片含有3 mL中药液体(由北京中美联医学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制备)。将超声电导药物贴片粘贴于治疗点上,并将其连接于专用超声探头上,打开电源,设定治疗时间为20 min,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及治疗部位的皮肤情况,并询问患者感觉,如有不适,立即停止。每日上下午各治疗1次,连续治疗10 d。注意治疗期间不服用任何药物,遵医嘱科学饮食,疼痛有效缓解后进行合理体育锻炼。

3 结 果

4 讨 论

痛风性关节炎是埃及人早在公元前2640年就发现的最古老的疾病之一,好发于40岁以上的男性,其发病与食用丰富的食物和过量饮用酒精类饮料有关[9]。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体内嘌呤代谢异常,嘌呤类物质在体内长期代谢障碍及紊乱,血尿酸增高,高尿酸血症导致单钠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及其他组织中[10]。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常以突发性第1跖趾关节处剧烈疼痛、肿胀为主要表现,有时也可发生于其他较大关节,如踝、膝关节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如何缓解患者的剧烈疼痛是治疗该病的关键。目前临床用于缓解痛风疼痛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和皮质类固醇等药物,然而这些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良反应、慢性肾功能不全、烦躁不安和免疫抑制等[11]。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患病人数越来越多。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主要以控制患者的症状为主,尚无法完全治愈。中医药治疗该病的方法主要包括口服单味中药、中成药、经方及名家验方等[12-14]。中药汤剂内服吸收慢,缓解疼痛不如西药迅速,对患有胃肠道疾病者不方便使用。因此,有学者采用中药外敷治疗该病。陈庆真等[15]采用凉性经筋通贴膏(主要成分为关黄柏、大黄、两面针、木瓜、乳香、没药、牡丹皮、栀子、红花、冰片等)外敷联合西药扶他林口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结果显示该方法能降低红细胞沉降率,明显缓解关节疼痛、肿胀症状,促进患肢功能恢复。黄碧仙等[16]采用三黄散(大黄、黄柏、黄连)合冰片芒硝外敷患处并联合口服西药治疗该病,能极大缩短肿痛时间。但是,采用中药外敷或薰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存在经皮吸收起效慢的弊端,在缓解局部关节疼痛方面相对较差,而不得不联合西药止痛治疗,无法真正体现中医药的特色及优势,而且还存在局部皮肤过敏的风险。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属中医学“痹证”范畴,该病在临床上以湿热蕴结证多见[17]。其发病机制为先天性禀赋不足,脾胃虚弱,再加上生活饮食欠规律,喜食海鲜、啤酒、禽类等味厚重之品,易致湿热蕴结脾胃,脾胃运行障碍,日久化热,清气不升,浊气不降,从而导致痰浊内生,积聚于关节经络而致痛风急性发作[18]。因此,清热利湿化痰是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的关键。清热利湿方为自拟方,其中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偏重于下焦湿热;大黄解毒消痈、清热除湿,芒硝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三药合用消除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疼痛效果非常明显;土茯苓、七叶一枝花皆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牛膝可以起到引药下行的作用。但是上述诸药均为寒凉、苦寒类药物,不宜口服,故临床上我们采用外用治疗,既取其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清热除湿之功效,又不伤及脾胃。再配以具有微温、促进透皮作用的樟脑、冰片,对于缓解患者局部红、肿、热、痛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我们在临床发现单纯应用该清热利湿方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也能收到一定的止痛效果,但是具有止痛起效慢、药力不能够充分集中等缺点。

超声电导药物透射技术是一种新型强力透皮给药技术,是一种新的给药手段,与各种理疗手段有着根本不同,其本身不具备治疗作用。它是通过特定的生物物理学方法和手段,使药物透过皮肤进入体内病变组织和器官,在一定范围内形成药物的高浓度浸润,并促使药物自细胞外向细胞内转运,直接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达到靶位治疗的目的[19]。这种新型且高效外治途径的出现,有望能使外用中药准确而高效地发挥作用。本组患者采用痛点超声电导透射清热利湿方药治疗后,患者疼痛均有明显的缓解,且血尿酸和红细胞沉降率也明显下降。但是有关中药有效成分在超声波作用下如何透皮、如何起效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规范深入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和相关基础研究。

本组患者治疗结果显示,采用痛点超声电导透射清热利湿方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瘀结证,能降低血尿酸和红细胞沉降率,减轻疼痛症状、促进足功能恢复,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电导痛风性关节炎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痛风性关节炎的辨治经验
求医更要求己的类风湿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
基于IEC标准的电阻表(阻抗表)和电导表的技术要求研究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基于电导增量法的模型预测控制光伏MPPT算法
RNA干扰HeLa细胞IKCa1基因对中电导钙激活钾通道电流的影响
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联合超声电导仪治疗静脉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