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1-02-18张琳
张琳
摘要:随着轨道交通行业的飞速发展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对专业技能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可通过与相关专业院校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共同培养适合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人才以满足双方的需求。通过使用校企合作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实现产教深度融合、资源互补、连锁培养、科学发展的新局面。本文结合轨道交通行业当前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以南京地铁的实践探索为例,分析出适应当前轨道交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逐步完善轨道交通行业的人才储备和培训管理体系。
关键词:校企合作;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城镇化建设备受关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拉开了城市的框架,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活动领域之一。 面对日益增加的城市交通压力,培养更多适应城轨行业的专业人才成为大多数高校的重要任务。在此行业发展趋势下,需要探索出顺应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的首要需求就是如何使相关专业院校的培养出人才能够更好的适应行业的需求,因此其人才模式有普遍的创新需求。为提高轨道交通员工培训效率和质量,实现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目标,通过加强行业、企业以及院校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南京地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在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工作中,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之间的不均衡发展,以及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导致了学生结业后可能就面临所学理论知识已经淘汰的现状,如何更好的让院校培养的学生学以致用,这不仅可以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效率,也能够更好的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面对现状,加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下的新型专业技术人才迫在眉睫。因此通过打造“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促进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及创新链有机结合,从而达到校企资源互补,改革创新,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的目的。学校以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为导向,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确定培训的科目,企业向学校反馈行业发展趋势,工程技术的新动态,并向合作院校提供现场实践的环境。通过双方的合作,将学校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企业的实际生产有效结合,以达到学校培养人才与企业所需人才无缝对接,充分实现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价值,解决学生的就业压力,提高企业的效益。
二、南京地铁人才招聘与储备体系
人才是发展第一资源,南京地铁深入贯彻“人才强企”发展战略,按照“面向目标,总体把握,适当超前,留有余地”的原则和“储用兼济、分步实施”的策略,高质量开展人才招募活动。“十三五”以来,南京地铁与轨道交通行业一起保持着快速发展态势,行业和企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需求旺盛、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南京地铁持续加大“内培外引”力度,采取校园招聘(委培订单)、社会招聘有机结合的方式进行人才招募。通过近年来的不断深耕与拓展,南京地铁与国内20余个教育资源集中地区逾百所高校建立长期的校园招聘合作关系,每年春秋两季,年均开展校园宣讲40余场,接收简历1万余份,年均招募各类型高校毕业生1500余人。聚焦多样化和差异化用工需求,南京地铁通过招聘平台,常态化开展社会招聘、择优储备,采取成熟一批选拔一批的方式,灵活补充人才,持续优化员工结构。结合行业发展特点和企业实际,南京地铁持续完善招聘储备体系,着力打造和构建“综合类高校+职能岗位、轨道交通类院校+技术岗位、专科专业类院校+技能岗位”的三级招聘和用人体系,科学制定人才招募计划,按时依需把优秀、合适的人才招聘进企业,寻求员工需求量和拥有量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匹配,量才使用、避免人才高消费,以人才的快速集聚支撑南京地铁高质量发展。
三、实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南京地铁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南京地铁是全国较早的地铁公司,目前已经运营里程约378公里,并率先在国内实现了行政区域全覆盖。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以都市圈为依托的区域协同发展战略优势日益显著,加快构建多层级、一体化、数字化、智慧化的轨道交通网络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至关重要。南京地铁一贯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入,自2002年起,南京地铁与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武汉铁路司机学校、齐齐哈尔技师学院等院校开始了地铁专门人才培养合作,近三年订单班毕业人数分别为:2017年231人,2018年345人,2019年459人。其中与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地处南京,是长三角地区唯一轨道交通行业的专业院校,在轨道交通高职院校中有较大影响力,人才可以就地被南京地铁吸纳。南京地铁与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深度的校企合作,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历经“冠名班”、“订单班”到“地铁学院”阶段。从2015年开始为适应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高速发展,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人才培养需要,双方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联合开展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并于2018年获批成为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
1、校企协同,构建“双主体”培养模式
南京地铁与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學院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协同探索并构建了校企“双主体”培养模式,已被实践证明是适应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的培养模式。
首先,编制人才培养规划,明确培养目标。校企共同完善现代培训管理制度,改革教学组织方式,充分考量新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的影响,共同制定企业和院校的交替人才培养方案。以“135”的培养模式为实施路径,即第一学年增加1个月的企业实践教学,形成对行业的感性认识;第二学年增加3个月企业实践教学,形成对实际工作的现场实践;第三学增加5个月企业实践教学,形成对企业相关管理制度,工作流程的实际体验。通过三步走的方式,切实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管理相融合,让学生从学校“走入地铁、深入地铁、融入地铁”,以实现学生毕业就业“零距离”,打造地铁工匠人才培养典范。
其次,校企共同开发专业课程体系。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南京地铁的发展需求和反馈,进行现场调研和市场分析,必要时引入云平台、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培训科目,并根据实际岗位内容和职责,共同研究探讨相关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将理论与生产工作紧密联系,学以致用。
第三,校企共同开展授课和评价工作,共同施教。通过实行校企双责任制,定期由企业专业技术负责人走进课堂,传授实际生产需求和当前技术发展趋势,并联合开展技能竞赛,五比五看等活动,促进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充分发挥“产学结合”的优势。目前南京地铁通信、信号、计算机科学、自动化等专业每学期都制定相应的课程,由学校任课老师和地铁专业技术人员共同施教,并进行效果评价和考核。
最后,校企共同开展文化育人。通过开展企业大课堂将地铁企业文化、理念、安全等渗入教学日常,培养学生的职业观和能力,促进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
2、打造特色教学团队,构建校企高水平师资队伍
以培养“教育型名师和专业型技能人才”为主线,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和南京地铁精心选拔人员组建了一支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生产经验的“双导师”教学团队,共同负责学生的教学和培训工作。定期组织开展教师和技术人员的“岗位互换,角色互变”的教学活动,通过这种方式,院校老师可以对企业的需求更加了解,企业讲师对学校的培养计划也能提供更好的建议,从而提升人才培养效率,让培训有的放矢,切实可用,提升学员的成就感。此外,双方的深度合作,不仅可对企业师资进行教学理论培训,帮助企业讲师提升理论水平,同时让学校教师了解地铁生产一线的最新动态和需求,积累丰富的生产经验,从而实现校企的“双赢”。
3、共建共享共用实训基地,协同开展技能人才培养
南京地铁与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根据需要联合共建 “地铁综合实训基地”,主要负责车辆、通信、信号以及车站综合培训等,高度仿真了地铁实际生产环境和运作方式,实现轨道交通设备线路模拟运行,行车调度及行车规则的模拟训练,满足了各专业从书本上走到现实里的实际需求,也为多专业的综合技能协同培养提供了可能,为今后轨道交通行业向少人化、无人化、智能化、智慧化方向发展提供了人才培养的基地。
南京地铁与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还建成了地铁车站生产实景远程教学同步传输系统,通过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技术手段,实现课堂与现场的互动,实现了在虚拟环境下最大程度的仿真操作,即满足了实际操作的需要,也避免了对实际设备的误操作产生的安全风险,该虚拟现实系统在有限的资金投入下,最大程度的仿真的现实的环境,已被证明是最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之一,目前被全国多家地铁公司仿效此外,为提升学员的现场感受,南京地铁将1号线奥体中心站作为典型站,提供全流程的实际工作环境,满足多家院校的现场教学需求。此外,为了进一提升产教融合的效果,南京地铁在项目初步设计阶段,就与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共同探讨,将南京地铁11号线南京铁道学院站定位为集运营、教学、培训于一体的综合车站,在未增加投资的基础上,通过适当优化实现运营和培训的双重需求,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更加贴近现场的实际环境。
针对非轨道交通院校毕业的员工,校企借助于南京地铁建设的实训资源,与相关院校共同制定员工培训计划,每年新入职员工的岗位培训以及在岗员工的技能提升培训都安排在学校,较好地满足了企业员工培训的需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南京地铁与南京职业技术学院的校企合作是为满足当前轨道交通行业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需求,充分利用校企双方资源,互相学习,互相促進,培养专业对口,适应工作岗位的人才。目前南京地铁采用积极构建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快人才培养效率的机制已在轨道交通领域取得良好的效果,并形成南京地铁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被兄弟地铁广泛采纳。
参考文献
[1]主动适应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维护保障新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柴晓冬,郑树彬.教育教学论坛. 2020(36).
[2]职业能力导向的城市轨道交通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构建[J]. 彭细荣,董武忠,李苗.教育教学论坛. 2020(30).
[3]基于证书制度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张超.科技经济导刊. 20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