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课程思政融入路径研究
2021-02-18柳青青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立德树人在我国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融媒学院开设的“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课程为例,主要从设计课程目标、选定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模式、开展实践教学、创新教学方法、制定课程考核、建设师资队伍等各环节,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对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课程思政建设路径进行了探索,旨在实现育人目标,提高新闻采编与制作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课程思政;“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融入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作为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必修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对新闻职业认同感、职业精神和职业使命感,并在全面掌握新闻法规的基础上,达到对现实传播实践问题的理性认识和观察。做好“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课程思政融入,才能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 ”问题。
“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课程是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必修课程,本课程在第五学期开设,教学周12周,48个课时。课程思政的融入路径主要体现在从选定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模式、开展实践教学、创新教学方法、制定课程考核、建设师资队伍等各环节,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
一、课程目标的设计
本课程以习近平新闻思想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以立德树人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深度挖掘提炼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的职业素养及法律意识层面,帮助学生提升新闻知识素养、加强法规意识、梳理新闻理想。
(一)重视学生政治素养目标
在掌握新闻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爱祖国、爱人民,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
(二)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习近平新闻思想的理论精髓和现实的新闻传播案例紧密结合在一起
将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和改进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融入课程。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养学生正确的新闻理想和新闻报道取向,始终把新闻的真实性放在首位。
(四)引导学生分析新闻传播实践中出现的失范行为
通过对虚假新闻、有偿新闻、媒介审判等新闻传播示范行为的分析,提升学生看待问题时的批判思维和辩证思维,重视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新闻传播工作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五)培养学生法制意识
具备新闻传播法律素养,全面管理和控制新闻媒体活动当中产生的不良行为,约束和规范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当中的各项行为,对网络媒体信息加强监管,杜绝传播不良和不实信息,从根本上维护新闻信息报道的真实性。
二、教學内容的选定
本课程教学模块主要包括新闻传播伦理与新闻传播法两大模块。
(一)新闻传播伦理模块
主要包括记者品德养成、伦理思想与自律、新闻伦理评价体系构建3个情景,教师紧密围绕当前热点新闻案例进行新闻伦理解读,侧重外交、经济、文化等领域,提升学生对新闻传播伦理行为选择的潘敦思路与过程。
(二)新闻传播法模块
主要包括国家安全与政府信息公开、新闻传播业行政管理、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平衡、商业信息传播规范、传播与人格权、传播与著作权等6个情景,在传播法的讲授过程中,选取紧跟国家和时代发展前沿的思政教学素材,深入挖掘教学素材的思政元素,构建课程思政案例库,帮助学生了解新闻传播领域的最新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育学生德法兼修的新闻传播职业素养。
三、教学模式的设置
本课程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式,将思政元素贯穿课前( 案例解读、学生新闻作品) 、 课中( 课堂讨论) 和课后(案例拓展) 三个阶段。
(一)课前阶段
教师提前布置相关技能训练任务,向学生说明教学目标,提供相关法律法规及情景案例,并将相关资源上传至对分易教学平台,使学生做好准备。
(二)课中阶段
学生将课前学习的知识和法律法规运用于课堂案例分析任务中,小组推荐成员进行课堂分享,展开话题讨论,小组互评后教师进行总结点评。 教师按照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思路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环节,使学生在案例分析、讨论、互评、反思和总结中形成系统和全面的知识体系。同时,学生的日常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也得到提升,形成人人乐学的课堂生态。
(三)课后阶段
学生巩固扩展知识点,反思案例分析及新闻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实践教学的开展
本课程通过第一课堂(新闻伦理辩论赛、知识竞赛、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主题演讲、新闻传播法案例分析等) 和第二课堂实践(记者团、全媒体新闻采制大赛等) ,将思政教育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另外,学生也将本课程所学知识和职业素质应用到实习实训、作业、毕业设计、全媒体新闻采制大赛等实践中。在专业实习过程中,注重教育和引导学生弘扬劳动精神,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
五、教学方法的创新
本课程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与创新,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换为实际问题的解决。在课堂中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培养。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知识竞赛、新闻伦理辩论赛、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主题演讲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六、课程考核的制定
本课程建立了以课程思政为导向的多元化课程考核指标体系,将原来单一的期末笔试扩展为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及增值型评价(组间评价),补充了课程思政考核内容。过程性评价成绩占50%,包括课程思政部分15% ( 课堂纪律、学习态度、职业素养、法律意识) ;结果评价为实践教学环节及期末笔试,实践教学环节评分标准均包括思政部分(20%),如案例分析时考查学生对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的了解程度,新闻伦理辩论赛考查学生有无体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法规主题演讲时考查学生对相关领域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认知程度及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度,考查学生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
七、师资队伍的建设
本课程由新闻传播法与新闻职业道德两个模块教师共同备课,组成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教学团队成员除了新闻专业背景教师外,也包括思政课教师,形成了“专业+思政”的教学团队,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团队从教学目标设定到教学过程的实施,全程协同备课,并开展经常性的课程思政融入内容及融入路径的经验交流。在授课过程中,依托本校的教师培训中心,定期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律职业伦理的专题培训。
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对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课程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以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融媒学院“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为例,对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课程思政路径进行了实践探索,从设计课程目标、选定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模式、开展实践教学、创新教学方法、制定课程考核、建设师资队伍等各环节,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旨在实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新闻采编与制作人才培养质量。
从实施效果来看,通过对课程思政融入内容及方式的改革创新,坚定了学生理想信念及新闻理想,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树立了“四个自信”,并能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习近平新闻思想的理论精髓与现实案例结合起来,在案例分析及新闻传播实践中进行践行。在毕业设计的新闻选题中,也能将新闻真实放到首位,并能自觉履行媒体监督作用。在法治意識方面,也能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具备法治观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想和信念,并能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自身权利并进行合理合法的新闻评论,呈现正向的舆论引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 [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2]关于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与传播的研究[J]. 刘宇. 传媒论坛. 2019(14).
[3]黄佳利.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道德建设探讨[J]. 新闻研究导刊.2018(09).
[4]何秋红 . 新闻法课堂教学困境的突破之道[J]. 青年记者.2016(33).
作者简介:柳青青,女(1984,09),汉族,四川成都 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新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