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叶轮直径切割及应用
2021-02-17杨荣霞
杨荣霞
摘 要:泵的历史悠久,最早记录原型为阿基米德式螺旋抽水机,从最开始的为民生服务,到现在广泛被应用于各行各业。在我国泵发展之际,更多的是综合考虑、联合设计。但用户实际需求更加的多样化,考虑资源节约及面对社会经济压力,相关各方在项目设计时,都在考虑其工况通用性。本文阐述的切割方案通过验证,已投入生产及实际使用,按目前生产及用户反馈信息,该切割方式能一定范围的拓宽泵使用工况。
关键词:泵、叶轮、切割、用户需求、经济效益、资源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泵不再定义为“水泵”,其输送介质类型拓宽至化学溶液类、油类、污泥类、矿石类等。根据实际需要,每一种类型介质的运行工况千差万别,虽然项目设计时,工况尽量靠近泵联合设计时范围,但随着精益求精的社会要求,设计之外的工况同时被相同程度的需要。
泵特性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对应着一个工况,泵在最高效率点工况下运行时是最理想的,但实际中的工况不一定和最高效率点下的性能相一致,要想使每一个用户要求的泵都在泵最高效率点下运行,那样做需要的泵规格就太多了。
更多泵的过流部件涉及零件,多数为铸造件,其需要相应的模具才能铸造成型,一种泵对应一套模具的话,生产成本太高,生产原材料成本及管理成本过高,泵利用率相对较低,不利用资源节约的理念。
1、概述
究其供與需的本质,其矛盾在于用户工况的多样化需求与泵在高效点运行两者间。解决矛盾,即解决需求工况与泵规格型号问题。本文描述技术方案:(1)、增加每种规格型号的性能曲线数量,(2)、拓宽每条性能曲线下的运行范围。将每一种规格型号下的单工况运行变为多工况可选择运行。泵在偏离最高效率点工况运行时,虽然会增加运行期间成本,但可通过控制其可选的运行区间范围,控制其成本的增加量。
从泵的整个寿命周期来看,节约了社会资源。
2、技术问题
对于泵,最理性的状态是用户实际需要运行正好在泵最高效率处,但泵原设计最高效率点只有一个,对现实需要很为局限,为此,通常情况下,会确定一个范围,通常以效率下降5%~8%为界,即从设计点为基准,向其右侧、左侧、下侧方向,效率下降约5%~8%范围内,此范围即为泵推荐运行范围。
当选用工况超过其最高效率处时,泵抗气蚀性能下降。选用工况越接近n曲线(见图Ⅰ),叶轮切割量越大,泵综合性能下降越大,且对大流量、低扬程泵而言,叶轮的盖板、叶片的空间切割量不足,如果还是按常规切割方法,离心泵叶轮会被切割为靠近混流泵叶轮,其效率下降较快,更不利于节能要求,同时泵不平稳运行概率上升,减少了泵的使用寿命。
3、技术操作方案
推荐运行范围,即曲线1(流量-扬程)、曲线n(流量-扬程),曲线a(相似抛物线)、曲线b(相似抛物线)形成的中间区域(见图Ⅰ阴影区域)。通常以效率下降5%~8%为界(c为流量-效率曲线),范围内取小或取大根据不同泵的设计情况而定,一般运行曲线较广的,取8%范围,反之取5%。有时候,如果泵运行性能曲线较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略超出该范围选择。
ηN—最高效率,即额定流量点效率;QN—额定流量。
在推荐运行范围内,有两种选择方案:
1)、同一条流量-扬程曲线上(即曲线1或2或...n),运行工况的选择可以沿横坐标向右移动,在一个范围内选取需要工况点;
2)、不同流量-扬程曲线上(即曲线1、2、...n),运行工况的选择可以沿纵坐标向下移动,在一个范围内选取需要工况点。
本文阐述的内容,主要针对工况离开曲线1,至曲线n情况下,叶轮直径的切割方式作以实验。经过多次试验发现:为保证泵性能降低的慢,当叶轮切割量过大时,选择叶轮斜切更好。叶轮斜切时,倾斜角度不易过大,应综合其水力尺寸,叶片切割斜度尽量接近轴面截线斜度。
如图Ⅱ示,其平行切割为叶轮常规切割方式,叶轮D2/Dj值较大,在推荐运行的范围内,叶轮切割空间足够,平行切割的方式简单、易操作,更有利于缩短加工工时,提高工作效率。图中Dj为叶轮水力进口直径,D2为曲线1对应叶轮直径,D’2为曲线n对应叶轮直径,直径D’2是在直径D2基础上切割而来。
如图Ⅲ示,叶轮D2/Dj值较小,这种情况下,为保证叶轮前、后盖板流线有足够长度,叶轮斜切割更为稳妥。图中Dj为叶轮水力进口直径,D2为曲线1对应叶轮直径,D’2min及D’2max为曲线n对应叶轮直径,两个直径表达出叶轮叶片斜切割的具体倾斜度,直径D’2min及D’2max是在直径D2基础上切割而来,倾斜度尽量接近轴面截线斜度。
结束语
本文主要针对泵叶轮切割方式作以案例说明及论证,结合用户使用需求及现有泵规格型号,进行了梳理,在叶轮切割方式上加以分析并实验,旨在更合理的拓宽泵运行区间,减少泵规格型号,充分利用资源。同时针对技术措施方案作以说明及验证描述,从该种切割方式投入以来,用户满足度提升,我公司现有产品规格型号更能满足市场不同工况需求。减少了泵规格型号数量,避免开发及制作模具,及时响应市场需求的同时,缩短了整体的生产周期,降低了时间成本及人工成本。
不断吸收学术成果及继续跟进用户使用情况,不断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持续改进泵各结构,在保证泵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为用户创造了更好的使用、操作条件,同时为生产方节约了制造成本及管理费用。
参考文献
[1]泵与风机,第5版,2008。
[2]关醒凡.现代泵设计手册,中国宇航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