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2021-02-17章音封其龙
章音 封其龙
摘 要:水资源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水污染越来越严重,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水环境监测为水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和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水环境监测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可以为水资源保护提供数据参考。只有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才能提供有效的参考。因此,应加强水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本文分析了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质量控制的措施,为提高水环境监测能力,促进绿色和谐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1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概述
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主要是指为了充分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有效性,从而满足质量管理要求,达到监测目的,从监测活动中采取的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
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对监测点进行合理、科学的布置,确保布置点采集的样本具有代表性,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水质现状和污染物变化规律。监测点应设置明显标志,一经确认,不得随意更改;监测点的有效采样、保存、运输和交接;实验室应当具备与被测分析项目相适应的仪器条件和环境条件,分析方法、实验室人员、试剂、用具和仪器设备应当符合监测标准的要求;在实验分析中,采取了质量控制措施,及时复查数据分析异常的原因。在整个实验分析过程中,应及时填写实验记录和仪器使用记录,并做好监测数据的记录和保存,使整个分析过程能够溯源。
2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中的问题
2.1质量控制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随着对水环境监测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深入,相关质量控制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许多先进的方法被应用到实践中,但质量控制的标准体系仍有待完善[2]。我国现有的与水环境监测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多出台较早,不能适应当前的监测工作。存在不完整、不系统等问题,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规则不够明确,导致监测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指导。监测机构和监测人员对质量控制重视不够,降低了质量控制的有效性,不利于监测工作的开展。
2.2落后的监测仪器
在水环境监测中,仪器设备对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有直接影响。只有准确可靠的监测结果才能真实反映区域水环境质量,为环保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监测机构配备的设备普遍落后于国际先进标准,监测仪器与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有关。因此,选择先进的仪器设备非常重要。
2.3监控人员综合能力不足
在实际的水环境监测工作中,从样品的采集到监测报告的编写,涉及到很多环节,需要监测人员对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以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监测机构存在人员配备不足、年龄分层严重、理论转化和实践能力不足、知识结构老化等问题。,这对监控能力的提高和监控质量的控制有很大影响。
3加强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措施
3.1完善质量控制和监督机制
加强质量控制,首先要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这是水环境质量监测的基础。在水环境监测的全过程中,通过加强各种质量监督活动,逐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如质量检验、盲样评估和评价、仪器和标准物质的定期验证、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实验室能力验证、实验室间比对评估和飞行检查等。
3.2监控质量控制措施的全过程覆盖
在水环境监测工作中,质量控制措施应覆盖整个监测过程,质量控制应纳入监测任务,使每个监测环节都能满足质量管理要求。在监测工作的实施中,样品采集的质量控制应从选点、判断监测点是否合理、确定特征污染物、企业工作条件是否正常、采样频率、现场平行样品的采集、样品的运输和储存是否符合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等方面完成。应充分重视样品的采集,采集的样品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直接影响监测结果的有效性。水样采集注意事项:采样前,应根据监测项目的要求和标准方法的规定确定采样瓶的材质,采样瓶应具有化学和生物惰性,防止采样瓶与待测成分发生反应;易于清洗和处理;取样瓶对被测成分无吸收或吸附作用,对样品中被测成分浓度的变化无影响。从采集到分析期间,水样会因光照、温度、微生物相互作用、污染因子等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从而改变实验室分析的样品与采集的样品之间的污染因子含量。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这种变化并反映样品的真实性质,必须尽快保存和分析收集的样品。水样保存注意事项:按标准方法要求添加防腐剂,可稳定污染因子,抑制其在运输过程中的反应。温度也会对样品产生干扰,所以要低温冷藏运输,对光敏感的污染因子也要避光存放。样品采集后,应详细填写采样记录,并由企业或第三方确认签字。同时样品要有唯一的标识,贴上标签后送实验室分析。样品到达实验室后应尽快进行分析。对于不能立即分析的样品,应根据标准方法的要求采取合理的保存措施。
样品应采用现行有效的标准方法进行分析,实验过程的质量控制应通过各种质量控制手段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如标准曲线相关系数、空白试验、平行样品测定、基质标签、仪器连续校准、标准物质测定等。通常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大于0.999,否则应重新建立标准曲线;通过空白试验控制样品在实验过程中是否被污染。如果不合格,查明原因,重新分析;平行样品测定用于控制实验室的精度。通常,每批样品至少应测定10%的平行样品,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应≤10%;最好在实验室用与样品基质相同的认证标准物质来控制准确度,但实际上,每个样品的基质都有其特殊性,所以实验室的准确度是通过添加标准回收率来控制的。通常每批样品至少要测定10%的添加标准样品,添加的标准回收率符合标准方法中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要求。应注意加样和回收:加样和标量应尽可能等于待测组分的含量;当待测组分浓度低且接近检出限时,加入标量控制在曲线的低浓度范围内;当待测组分浓度较高时,测量值不应超过曲线测量范围的90%,并满足方法上限的要求。通常,样品加入的标量是被测组分含量的0.5 -3倍。
3.3提高监控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中,要提高综合素质,必须加强人员的培养和培训。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对监测结果有直接影响。监测机构应分析监测人员的能力,根据业务需求制定监测人员的监测技术和质量控制培训计划,通过基础培训与专业培训相结合、内部培训与外部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监测人员的技能水平。让监控人员与其他监控人员进行业务沟通,在沟通过程中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工作能力。与仪器制造商沟通,了解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监控技术。监测人员应当按照国家和省环境监测人员考核管理办法的规定,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从事环境监测、数据评价、质量管理等监测活动。
结束语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水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为水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然而,目前我国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国家和有关部门需要完善法律法规和水环境监测规范。监测机构应加强质量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配备先进设备提高数据准确性,通过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提高监测能力,保证工作发展的合理性,提供有效可靠的监测数据,促进绿色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邦灿,李国刚,邢冠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9,第1版.
[2]胡中华.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相關措施的探讨[J].能源与环境,2017(3):17-18.
[3]陈奉军.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相关措施的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