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七下莫斯科”
2021-02-16
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中苏两党之间的分歧和矛盾逐步发展。邓小平曾多次率代表团去莫斯科同苏联共产党进行谈判,“坚决维护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的原则立场,反对党与党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走上了中苏交锋的前台
1956年2月14日至25日,苏共二十大召开。苏共邀请我党派代表团参加二十大。这是邓小平“七下莫斯科”中的第一次去莫斯科。
苏共二十大闭幕的当天夜里,赫鲁晓夫重新召集大会代表,听取他就斯大林问题所作的《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赫鲁晓夫对斯大林近30年执政活动的历史进行了几乎是全盘否定的消极评价,骂他是“暴君”“大独裁者”。对此,邓小平明确表示:斯大林是国际人物,这样对待他简直是胡来!邓小平的看法,同毛泽东等其他领导人的意见一致。中苏两党关系开始出现重大裂痕。
1956年10月23日至31日,邓小平第二次去莫斯科。这次,他和刘少奇受中共中央委派访问莫斯科,商谈波匈问题。根据毛泽东的电话指示,邓小平和刘少奇建议苏共尊重波、匈两国人民的选择,让他们独立自主,相互平等。苏方接受了中共的建议,波匈事件后得以平息。
1957年11月2日至20日,邓小平随毛泽东赴苏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庆祝活动。这是他第三次去莫斯科。毛泽东与赫鲁晓夫谈了几次后,感到谈不通。就让翻译给赫鲁晓夫写了一张纸条:“关于文件的事,请你明天与邓小平同志谈,我不参加了,好吗?”从此,邓小平走上了中苏交锋的前台。中苏双方在重大问题上争论激烈,邓小平在发言中进一步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的原则立场,这使自恃老党大国的苏共感到十分不满。
多次和赫鲁晓夫交锋
1960年7月16日,苏共突然单方面决定全部召回在华苏联专家,中苏关系日益紧张。为了消除分歧,中苏决定1960年9月在莫斯科举行会议,邓小平第四次去莫斯科。
9月16日,在苏方举行的欢迎宴会上,针对赫鲁晓夫责怪中国共产党对斯大林态度前后不一致,邓小平义正词严地反驳道:“反对个人迷信,我们过去赞成,现在也赞成。”赫鲁晓夫声色俱厉地说:“对斯大林的问题,我们是不能让步的,他是犯下了罪的。”邓小平毫不示弱,非常严肃地回答说:“不应这样一概而论!斯大林的错误当然要批评,但成绩也要肯定,我们反对的是全盘否定。尤其不能采取秘密报告的办法,恶毒攻击。”邓小平义正词严,一下子就把赫鲁晓夫的汹汹气焰打了下去。
邓小平回国不到10天,又再次前往莫斯科参加26国党的文件起草委员会。这是他第五次到莫斯科。在10月22日苏方举行的招待参加起草委员会各国代表团的宴会上,赫鲁晓夫对毛泽东关于东风压倒西风的观点和纸老虎的论述提出质疑,认为(毛)是要东方人压倒西方人,(这)不是共产党人思想。邓小平批驳说:你的说法完全错误,东风压倒西风根本不是什么地理概念,而是对阶级力量对比变化的正确分析;纸老虎更是对帝国主义本质的深刻揭示。参加会议的杨尚昆在日记中写道:“小平同志今天顶得很好,赫(鲁晓夫)又是咆哮,十分粗野。到会者都知道,彼此是针锋相对的。赫受顶,这恐怕是第一次。”
1960年11月5日至12月3日,邓小平第六次去莫斯科,參加十月革命庆祝活动,之后,还参加了81国共产党和工人党莫斯科会议。这一次,他又与赫鲁晓夫进行了面对面的交锋。在中共和其他党的努力争取和斗争下,81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会议通过的《莫斯科声明》否定了苏共领导的许多论点。毛泽东表示,这次会议有伟大的成果,“基本上把赫鲁晓夫发动的反华攻势打下去了”。
“取得了完全胜利”
1963年7月5日至20日,邓小平第七次去莫斯科,与苏共代表团会谈。当时中苏论战已到白热化,形势严峻。会谈共进行了9轮。在7月12日的第四次会谈中,邓小平在发言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兄弟党之间的关系本来应当是独立的、平等的,没有什么“领导党”“被领导党”“上级党”“下级党”的区别,问题正是由于你们坚持着列宁所一贯反对的大国沙文主义,以老子对待儿子的态度,来对待其他兄弟党。在你们的眼里,哪里还有什么兄弟党关系准则。
由于双方的观点相去甚远,会谈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7月21日,邓小平率代表团回到北京。毛泽东不久后称赞代表团“取得了完全胜利,完成了任务,做了一件好事情”。
(摘自商务印书馆《邓小平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 张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