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冬奥,菜单里的科学
2021-02-15本刊综合
近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运动员菜单正式发布:北京烤鸭、葱爆羊肉、三鲜水饺、宫保鸡丁、四喜丸子、西湖牛肉羹,还有萨拉米披萨、扒牛里脊、蔬菜炒乌冬面、冬阴功汤……678道来自世界各地的特色菜品“拼盘”而成“舌尖上的冬奥”,让广大网友“看饿了”“馋哭了”。
冬奥菜单可不只是美味,科学含量更是十足。
为什么是678道菜?
“我们这次的678道菜,是在北京冬奥组委、冬奥村餐饮服务商和营养师的指导下制定完成的,并经国际奥委会审核同意。按照国际奥委会惯例,只要是单独摆出来的就算一道餐食。”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场馆运行团队餐饮副主任纪晔介绍,不同的调料、水果、饮料都会单独算作一道,目的是让运动员有多种选择。
比赛期间,冬奥村餐厅将设置世界展台、亚洲展台、中餐展台、清真餐台、面包和甜品台、鲜果台等12种餐台,每天约200道菜品供应,并以8天为一个周期进行轮换。“冬奥会期间恰逢传统春节,餐厅也会提供北京烤鸭、饺子等独具中国和北京风味的美食,希望外国运动员能在一起过个中国年。”纪晔说。
运动员菜单有何讲究?
好吃,并不是冬奥餐饮的唯一标准。冬奥食谱既要符合各国运动员的饮食口味、宗教习惯等,更要满足运动员对热量、营养方面的需求,因此与老百姓的日常菜单有所区别。
比如,有的比赛项目运动员在赛前需要食用大量高蛋白食品;比赛期间需要补充碳水化合物;比赛结束后喜欢吃一些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因此,冬奥食谱在营养成分的要求上比日常摄取的量要更多。
值得一提的是,冬奥菜单虽然品种丰富,但是一些我们常见的食材却不能出现在菜品中。据北京2022年冬奥会延庆村总厨杨辰介绍,由于胡椒属于食源性兴奋剂,所以不会出现在冬奥会运动员的菜单里。此外,香叶等48种厨房常见原料也不能出现。
食源性兴奋剂有哪些?
食源性兴奋剂是指来自于食品的兴奋剂,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食品从生产到加工的过程中天然存在的(内源性兴奋剂);一类是该过程中人为故意添加而残留在食品中的(外源性兴奋剂)。
按照化学结构和性质,食源性兴奋剂由分为四类:糖皮质激素类、类固醇类、玉米赤霉醇类和β2-受体激动剂类。
日常生活中,我们所熟知的“瘦肉精”就属于β2-受体激动剂类兴奋剂。“瘦肉精”是一类抑制动物脂肪生长的药物统称,它被添加于饲料中促进动物肌肉的生长从而残留于食用肉中。而胡椒、香叶等香料中所含有的去甲乌药碱是一种生物碱,同样属于β2-受体激动剂类兴奋剂。
如果误食了含有违规超标的外源性兴奋剂食品,其残留会对人体机能产生较大的伤害。
如一次性食用过多的β2-受体激动剂(如瘦肉精),会造成头痛恶心等症状的急性食物中毒;类固醇类激素的長期过量摄入则会严重干扰体内的激素平衡。因此,在购买食品,尤其是肉、蛋类时,一定要选择合法正规的渠道。
此外,甘草、莲子、咖啡豆、茶、瓜子等食品都含有食源性兴奋剂。但是天然含有食源性兴奋剂的食品由于其含量较低,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可正常食用。而运动员一旦误食,不光由于剂量过低无法对比赛成绩起到提高作用,反而会使尿检呈阳性,可谓是得不偿失。(本刊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