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痰脉通片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对照研究

2021-02-14白永江马骏麒

西部中医药 2021年12期
关键词:硝苯地平气虚证候

白永江,马骏麒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830000

高血压是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中医强调“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在调节血压、保护靶器官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成为防治高血压病的重要举措[1]。以往中医将高血压归于“眩晕病”“头风病”范畴[2],2008年,我国王清源教授首次将高血压归于“脉胀”范畴,并用“血脉理论”来解释高血压的发病原因、病理变化,结合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特点,从虚、痰论治[3-4],应用益气化痰法对气虚痰浊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可调理气血津液、疏通血脉,平稳降压调压[5]。本研究基于脉胀理论治疗老年高血压,探讨其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就诊的100例老年气虚痰浊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65~83岁,平均(72.32±4.88)岁;病程4~13年,平均(7.98±2.33)年。对照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66~82岁,平均(72.71±5.06)岁;病程5~12年,平均(8.20±2.09)年。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纳入:1)符合中老年高血压西医诊断标准[6]者;2)符合中医眩晕病气虚痰浊辨证标准[2]者;3)年龄65~85岁者;4)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排除:1)继发性高血压者;2)合并心、脑、肝、肾、肺等严重疾病及糖尿病者;3)伴精神障碍疾病或无法配合治疗者;4)对硝苯地平控释片有禁忌症者;5)未按规定用药者。

1.4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硝苯地平控释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7201301,规格:30 mg/片),每次30 mg,每日1次,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化痰脉通片(新医制药,国药准字:Z20040809,0.32 g/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24周。

1.5 观察指标

1.5.1 证候积分参照文献[2]评定证候评分,其中主症按无、轻度、中度及重度计0、2、4、6分;次症按无、轻度、中度及重度计0、1、2、3分。分值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

1.5.2 血压值连续测量3次右侧肱动脉血压,每次间隔5 min左右,取平均值,计算治疗前后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入组后每间隔4周测定1次血压,计算6次测量结果的标准差。BPV为治疗前血压标准差与开始治疗后的标准差的差值。

1.5.3 血脂指标采用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患者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

1.5.4 安全性观察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取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证候积分治疗后两组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 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 分

注:*表示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表示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50 50主症积分治疗前9.21±1.51 9.34±1.62治疗后6.44±1.08**△8.13±1.25*治疗后4.11±1.01*△5.03±0.96*次症积分治疗前5.01±1.00 5.06±1.04治疗后2.33±0.61**△3.10±0.50*总积分治疗前14.22±1.27 14.40±1.32

2.2 血压值治疗后两组SBP、DBP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SBP、DBP、BPV-SBP、BPV-DB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值比较() mm Hg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值比较() mm Hg

注:*表示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表示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1 mm Hg≈0.13 kPa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50 50 SBP治疗前156.86±9.83 158.49±8.99 DBP 1.17±1.02△2.10±1.25治疗后142.51±7.69*△148.57±6.95*DBP治疗前86.48±7.85 88.15±7.93治疗后73.87±6.87*△80.22±7.51*BPV SBP 3.34±1.56△4.31±2.00

2.3 血脂指标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G、LDL-C水平显著降低、HDL-C水平升高(P<0.05),对照组TG、HDL-C、LDL-C水平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治疗后TG、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 mmol/L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 mmol/L

注:*表示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表示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50 50 TG治疗后3.05±0.36*△3.22±0.45治疗前1.53±0.55 1.50±0.61治疗后1.21±0.48*△1.45±0.51 HDL-C治疗前1.06±0.35 1.01±0.38治疗后1.22±0.40*△1.04±0.31 LDL-C治疗前3.34±0.41 3.28±0.48

2.4 不良反应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2例一过性轻微面部潮红与4例下肢浮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6/50)。对照组出现1例头晕、1例恶心、1例一过性轻微面部潮红与2例下肢浮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4/50)。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特点,发病机制复杂[7-8]。中医药可根据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发挥更大优势[9-10]。本研究中观察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化痰脉通片,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SBP与DBP的下降幅度更大。BPV越大则血管壁承受的剪切力更大,造成内皮细胞损伤,促使动脉硬化发展[11]。有证据显示[12],高血压患者的血管损伤与血压的波动有关,观察组BPVSBP与BPV-DBP更低,表明患者降压过程中血压波动小。老年人年老体弱,正气不足,气虚则推动无力,痰浊阻滞经脉,损伤脉络,致脉管内压力增大,血压升高,此为老年人气虚痰浊引起高血压的发病机制[13-16]。化痰脉通片是国医大师沈宝藩教授临床经验方。方中天麻、半夏、贝母、橘红、胆南星化痰健脾;水蛭、地龙、郁金活血化瘀;菖蒲、僵蚕开窍通络;远志补益肝肾强筋骨;白术健胃利湿。诸药合用具有健脾益肾、化痰除浊、化瘀通络功效。研究表明,低密度脂蛋白和中密度脂蛋白在血管壁上沉积,造成血管张力和血流速度改变,血管壁损伤,血管弹性下降,血压升高[17-18]。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TG、LDL-C下降幅度与HDL-C升高幅度更大,表明化痰脉通片在降低血脂、改善血管方面均发挥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化痰脉通片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气虚痰浊型高血压患者,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平稳降压,同时有效降低血脂,且不良反应少。

猜你喜欢

硝苯地平气虚证候
针刺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头痛(肝阳上亢证)的治疗效果观察
萧山地区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复合证候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证候、体质及其关系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补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分析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硝苯地平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探讨
妊高症患者治疗中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