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职院校经管专业人才培养探究

2021-02-14黄飞凤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12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改革民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黄飞凤

摘  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大量高尖新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为大湾区建设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任。新时代赋予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新的使命,文章试图探究在企业对经管类专业人才需求与日俱增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通过产教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使之能与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相匹配。文章通过访谈法、观察法、对比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认为可从政企校合力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狠抓实践教学效果、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增强专业实践教学与企业实际需求相匹配、调动企业参与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积极性等方面,进一步提高民办高职经管类人才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经管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46-0107-03

政产教融合是指在政府的主导下,职业院校根据所开设专业,在行业的指导下,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办专业产业,把产业与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做到相互促进,并驾齐驱,把职业院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济实体,形成企业和职业院校一体的办学新模式。国务院办公厅在2017年颁布的95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表示,我国的人才培养供给与产业需求之间不能完全适应,高职院校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在经管类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受教材滞后、师资薄弱、实践资源有限、实践场所受限等一系列问题影响,较难培养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所急需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和创新链衔接,推进民办高职院校经管类人才培养,供给侧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一、民办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文章对广东省(主要为广州市)多所民办高职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如会计、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的人才培养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如下:

(一)人才培养存在闭门造车现象,毕业生无法满足企业需求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纲领,是高职院校实施教学活动的规范性和指导性文件。人才培养方案应以社会需求为参照标准,使人才培养更适合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方案的研讨原则上需要集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各方力量,制定适合新时代发展需要的课程,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以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要。本文调研的几所民办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负责人表示,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过程中较少邀请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代表和专业教师参与研讨,人才培养方案往往仅由专业负责人根据自己理解进行设置或调整[1]。制定出来的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重复性和理论性问题,学生完成所有课程考核后并不能很好地胜任企业工作岗位。

(二)实践教学趋于形式化,无法体现高职生的优势

在调研的过程中,民办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如会计、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电子商务等,虽然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实践课时不能低于50%,但专业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依然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较为形式化和单一化[2],大多的实践教学内容仍然安排在多媒体教室,提交给学校的实践材料以网络资源居多。部分教师和学生多为应付学校的实践教学检查,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较难得到培养,实践学习效果不佳。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理论上实践能力强,市场需求量大,能很好地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人才需求。但通过调研发现民办高职院校经管类毕业生能做到专业对口且满意度高的人数较少。主要原因在于现代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实践要求较高,而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不足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三)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双师型”教师缺乏

课题组成员通过对几所民办高职院校的调研发现,经管类专业教师大多是硕士或博士毕业,理论基础扎实,但几乎没有企业实践经验。各院校也尝试从企业把实践能力强且具备教学能力的技术人才“请进来”,但高职院校对教师的学历、职称等均有严格要求, 高学历高技能人才引进存在一定困难。多数民办高职院校在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上给予了政策支持,要求教师下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并给予相关补贴,部分教师并不愿意利用寒暑假来完成实践锻炼。即便部分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由于工作时间有限,责权不清等诸多问题,较难在企业得到系统学习,企业也不愿意把核心岗位分配给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导致教师短期在企业进行实践的效果不佳。

(四)經管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脱节现象

经管类专业在开展产教融合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经管类专业有别于工科类专业,没有企业能满足诸如市场营销、工商企业管理、会计等专业所有学生的实践学习需求。企业很难把项目引入课堂让学生动手操作,课后的阶段性实习和顶岗实习也无法满足大批学生同时进行实习。经管类多数专业的实践任务设置和安排均由任课教师自行解决。尽管部分民办高职院校愿意投入资金进行实训室建设,但由于软件的更新换代成本过高以及灵活性、真实性较差,无法满足企业对具备较强应变力人才的需求。实训室可作为实践教学的一种形式,但不可成为实践教学的全部。顶岗实习一般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是对两年半以来所有课程学习的综合实践检验,较难满足单门学科的实践需求。学生应聘后的感悟是,多数企业需要的技能在大学里并未掌握,单纯就业基本没有问题,但较难找到满意度高的工作。

(五)企业与经管类专业进行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

课题组成员在调研中发现,各民办高职院校都按政策要求与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但合作主要体现在协议上,学生真正到企业实习的人数和频率均不高,企业也很少指派专业技术人员到校进行实践教学。校企双方在洽谈合作时积极性较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企业的经济效益较难体现,优秀人才选拔的优势也较难体现,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经济效益也未能达到预期,严重挫败了企业合作的积极性。例如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曾与某公司合作开展网络营销实践教学,企业积极配合学校的实践教学需求,配备实践教师、实践设备、营销商品等,前期师生投入度较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均减弱。企业的投入成了学生试错的机会,企业每月亏损超3万元。另一方面,学生对课程实践的评价不高,认为学校与企业让他们充当廉价劳动力,最终合作以失败告终。

二、政产教融合创新视角下民办高职经管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一)民办高职经管类人才培养方案应在政行企校的合力作用下制定

人才培养方案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是学校实施教学管理的重要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做到科学、系统、严谨,应邀请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相关企业、专家学者、骨干教师等人员组成委员会,反复研讨制定适合社会发展、行业企业需要、学校与学生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适应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不断变化,行业、企业触觉极其敏锐,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与时俱进,致力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在课程设置上要根据行业企业发展现状适当增删。政府在政策上给予行业企业发展支持,给予学校及教师资源支持,由政府主导链接企业和高职院校进行产教融合,使教育链和产业链的融合更加顺畅[3]。

(二)狠抓实践教学效果,体现高职生的优势

通过校企共同考核制度,严把实践教学过程和结果考核关,综合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培养具有竞争优势的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民办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在企业和学校的助力下克服重重难关,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实践,以取得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在实践教学实施之前,由校企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资源开展多元化教学,通过企业项目导入课堂,实现真实场景的实践学习,通过师生团队承接企业子项目进行实践练习。二级学院、学校教务处、督导办联合企业在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严把质量监控关,使实践教学不偏离计划轨道。实践教学结束后做好结果考核,制定切实可行的奖惩机制。通过企业和高职院校全方位考核合格的学生,在就业或创业上能体现一定的竞争优势。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保障实践教学顺利实施

加强民办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保证“双师型”教师数量和质量,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可从校企合作企业中“请进来”,亦可把校内专任教师“送出去”。从企业“请进来”,一方面可考虑降低技术人才的学历门槛,入职后为提升学历和职称提供支持;另一方面聘请企业骨干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以专题讲座或指导项目实施等形式进行辅助教学。对“送出去”的教师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打破传统的唯学历和职称的观念,在课时补贴、职称评定、晋升等方面提供支持,并把实践教学能力纳入绩效考核,使专任教师自发投入到实践锻炼中。充分调动专任教师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对于自觉积极参与实践锻炼的教师给予经济补贴,并作为职称评定的重要指标。只有企业与民办高职院校进行深度融合,才能培养出优质的“双师型”教师,从而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

(四)增强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与企业实际需求的匹配度

虽然经管类专业在开展产教融合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绝大多数专业都较难得到合作企业的全方位支持。但只要企业和学校愿意适当支持,专任教师则应将企业和学校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设计出适合提高学生技能的实践教学计划[4]。课题负责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了实践教学探索,通过所任课程与企业实际相结合设计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在“网店运营实务”课程中,尝试邀请企业一起进行实践教学。在网店建设和运营中专任教师负责理论讲解,企业责任平台提供、运营指导和销售产品供给,学生通过开设网络店铺进行实际运营。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有任何问题均可通过微信群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实践效果良好。课题负责人与企业共建平台,为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未涉及但企业又需要具备的实践内容提供学习平台。参与项目建设的学生在毕业后均能直接胜任专业岗位,并得到了企业好评。

(五)调动企业参与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民办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要充分保护企业的经济利益,在实施实践教学前应召开师生动员会,提高师生的实践学习意识和对企业负责任的态度。民办高职院校需珍惜与企业合作的机会,适时进行角色转变,树立学校与企业的一体意识,杜絕师生浪费企业资源。在与企业互动过程中,应当纠正企业唯经济利益化思想,以维护校企合作的长远效益[5]。专业教师团队要充分重视企业项目,为企业经营发展出谋划策。对于无法实现批量学生实习的企业可以与校内教师共同帮助学生进行创业,对于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或学生团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并提供资源支持,提高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培养适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经管类人才,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形成合力、各司其职。从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师培养、增强行业企业的参与度方面入手,为民办高职院校经管类学生创造更有利的场所、设备和资源进行实践学习,培养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其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刘运材,欧阳杰,孙书豪. 经管类专业“政-校-企”协同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 黑龙江教育,2020(03):70-71.

[2] 李惠芹,钟群. 产教融合背景下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J]. 黑龙江教育学报,2019(11):45-47.

[3] 张鹤.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 中国高校科技,2018(08):42-44.

[4] 晏波,康守军,谢佳芸. 民办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11):59-61.

[5] 杨海娜. 高职院校商科专业校企合作发展路径的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2021(12):37-39.

(荐稿人:马晶,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罗欣)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改革民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民办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实践研究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对职后培训激励制度分析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探析
“互联网+”时代民办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教育的探析
基于“培养创新型机械工程师”模式的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建立健全民办高职院校师德师风长效机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