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

2021-02-13杨光初青松

关键词:理想信念时代大学生

杨光,初青松

(1.东北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110169;2.东北大学 机关党委,辽宁 沈阳11016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至关重要,这体现了党中央对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深邃思考[1]。高校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能否具有浓厚的爱国情怀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否把自身前途与国家发展相联系,能否把个人理想与祖国需求相联系,决定着他们是否能为国家和民族崛起贡献力量。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是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探索新时代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实践路径,对于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文化自信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文化自信有其深厚根基,既包括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又包括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意义重大。

(一)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新时代,深刻认识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既是每位公民的义务,又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高校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应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担当意识。坚定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大学生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内化为政治理想信念、政治追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有力的正能量。

(二)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标准指向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网络信息传播迅速。当代大学生难免受不良信息的影响,个别大学生出现主流价值观摇摆不定、思想迷茫懒散、爱国情感减弱等现象,应给予高校大学生正确的政治导向、思想教育、精神激励。文化自信所蕴含的奋勇拼搏、坚强不屈、科教兴国等精神,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大有裨益,有助于大学生抵挡多元价值观带来的迷惑,更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将坚定的理想信念转化为实践行动。

(三)大学生力行初心使命的精神动力

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政治方向,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加强对大学生的党史学习教育,使其感受中华文化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学史增信、学史力行,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引领大学生把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具体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把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发展融合起来,在笃实中知行合一,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将有利于大学生明确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主动将文化自信与自身行为相结合,在思想上、行动上向榜样典型学习,争做新时代榜样楷模,化爱国情为爱国行,走报国路,争做新青年。

二、新时代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价值意蕴

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是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化、协同化建设,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功能[2]。

(一)坚定文化自信,有助于加强对大学生的近现代史教育

加强近现代史学习和教育,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需求。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需要置身于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的文明史中,回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历史中。通过生动、真实地还原历史事件,建立起对中华文化的纵向历史发展框架的认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把握中华文化发展的脉络和结构,形成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感知和认同。通过组织开展研讨“红船精神”,畅谈“重走长征路,又上井冈山”活动,让学生重温革命老前辈们艰苦卓绝的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通过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分析成就取得的原因,激励青年学生奋发有为,使大学生在价值判断中明辨是非[3]。

(二)坚定文化自信,有助于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觉悟,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能够激发情感共鸣,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当将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核和中国力量深植学生内心,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人民群众的奉献精神[4]。

(三)坚定文化自信,有助于加强对大学生的时代使命教育

大学生正处于生理成熟与心智不成熟的矛盾成长期,其喜好的事物往往具有即时性、不固定性的特点,持续性不长,替代性较强[5]。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需要结合其实际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6]新时代下,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不但可以促进文化可持续发展,而且还会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大学生经历并感受着时代的发展,这有助于大学生将文化自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好地催化其传承与创新,这是大学生应有的文化使命和文化担当。

三、新时代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实践路径

政府、社会和高校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上有各自的特点和职能:政府具有资金、信息等要素,通过政策、舆论等途径营造社会宏观文化环境;社会是展现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实践平台,社会是历练大学生的重要阵地。高校以基础研究和教学教育为主要职能,是直接培养学生理想信念的主体。三者在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层面职能相辅、资源互补。以深化高校教育为基石,以加强政府、社会和高校协同育人为导向,以保障社会文化环境为支撑,形成新时代下坚定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实践路径。

(一)发挥政府顶层设计作用,增强核心价值的凝聚力

政府发挥顶层设计作用,通过政策引领、资金支持、体制建设等,鼓励社会、高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塑造积极向上的思政教育环境。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支持文化自信项目研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扶持民间公益文化企业、文化团体。邀请专家学者、战争亲历者等现场讲述中国故事,使大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和感受中国文化,深刻体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伟大复兴中国梦是当今中国最鲜明的时代主题,增强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自信程度,凝聚价值共识,强化行动自觉,将实现青春梦与中国梦同向同行。故事的生动性与形象性,讲述者的亲和力与说服力,将激发学生的报国情和共鸣感,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7]。

(二)倡导社会积极宣传,提升舆论阵地的主导力

当今,部分高校大学生对经典文化了解不多。面对网络的海量信息,优秀文化的传承受到一定的挑战,部分大学生易受到个人主义及享乐主义等落后腐朽思想的影响,易迷失自我意志。近年来,大学生书籍阅读逐年下降,更倾向于观看“短视频”,学习方式呈现出片段式和碎片化的显著特征。有必要充分借助新媒体平台,不断创新思政教育方式[8]。因此,对于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宣传是重要、迫切和长期的。在社会宣传时,要充分结合新媒介,利用微信、微博及短视频等平台,播放解读优秀文化的高质量节目,拓展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充分提高学生学习中华优秀文化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断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提升大学生的认识层次,坚定“四个自信”,争做新时代的有为青年。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巩固传播阵地的推动力

校园不仅仅是传播知识的场所,更是传授美德的重要载体。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不仅需要政策支持和社会宣传,还要走进高校、走进课堂。高校是训练学生思维、培育学生人格的重要阵地,文化自信进高校是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在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即实践体验教学不足,仅仅浮于表面形式的教育现象普遍存在,这正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把高校建设成坚定学生文化自信的主阵地,教师需要掌握不同阶段大学生成长的规律,根据不同个体的特点为其量身制定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以此循序渐进地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如可编制相关学习教材、开设文化教育课堂,丰富教育内容和素材。教育部要求高等院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就很好地融入了优秀文化内容。在教育过程中,将利于学生道德精神发展的优秀文化纳入到思政教学内容中,在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中充分关注生命、化育生命,才能更好地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同时,也要注意充分结合时代发展特征,采用辩证的方式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转为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动力[9]。例如,高校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政微课堂”,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和引导大学生主动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层次内涵,不断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融入校园文艺活动,以第二课堂为契机,采取实景表演、朗诵、写作等形式,使学生达到思想和情感的共鸣。

(四)加强思想引领教育,增加优秀文化的认知力

加强思想引领教育,首先,教师的理想信念要坚定不移,在教书育人中做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在言传身教中起到启迪、引导学生的作用。其次,通过活动使坚定文化自信入脑入心,如通过党史讲座、历史题材影片、英雄事迹报告会、红歌联唱等形式从视觉到听觉到感官,使大学生有立体式感知。通过传统文化月、党史学习月、建功四方月、民族文化月等系列活动,将大学生的成才梦和中国梦相结合;积极借助“挑战杯”“互联网+”等竞赛活动,将传统文化、技艺与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相关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类的创业活动中,加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五)挖掘多方教育资源,团结优秀文化的感召力

我国目前教育基地数量很多,这是高校大学生进行参观学习的有效平台。将教育基地进行充分整合,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设计教育地图,供给高校大学生可参观、可阅读、可融入的文化资源,充分引导学生学习活态的传统智慧和优秀文化,培养大学生形成高度的文化自信。将教育地图与主题实践活动相融合,如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建大学生义务讲解志愿团队,从而加强文化基地与高校合作共建,变被动教育为主动学习的实践锻炼,形成知行合一的教育体系。还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出现交通不便、人数过多及疫情影响等实际问题时,运用科技手段进行情景再现,设置虚拟讲解员及沙盘等,使学生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参观效果。让大学生进一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使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同时,积累文化知识,感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刻内涵,不断提高大学生践行文化自信的自觉性。

探索新时代背景下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有助于加强大学生的近现代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及时代使命教育,政府、社会、高校三级联动的实践路径,对培养具有实干报国、奋勇拼搏精神的高校人才有重要现实意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不竭动力。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时代大学生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