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国家的建构:马基雅维利与霍布斯

2021-02-13

关键词:马基雅霍布斯维利

一 问题的提出

列奥·施特劳斯曾经在《现代性的三次浪潮》中指出:“如果现代性通过与前现代思想的断裂而出现,……那么,那第一个把所有先前的政治哲学当作在根本上不充分甚至不健全的东西明确加以拒斥的政治哲学家是谁呢?回答这个问题并无困难:此人便是霍布斯。然而,更精细的研究表明,霍布斯与政治哲学传统的彻底决裂只不过接着(即便以一种相当有原创性的方式)马基雅维里首创的东西说的。马基雅维里质疑了传统政治哲学的价值,其激进程度毫不亚于霍布斯;他宣称(其清晰程度其实毫不逊于霍布斯),真正的政治哲学是从他开始的,虽然他所用的语言比霍布斯的要温和一点。”(1)利奥·施特劳斯《现代性的三次浪潮》,丁耘译,贺照田主编《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8页。列奥·施特劳斯认为,马基雅维利是现代政治哲学的真正开创者,霍布斯和马基雅维利的思想在拒斥传统政治哲学方面是一致的,二者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为表达方式的不同。关于马基雅维利与霍布斯思想之间的关系,乔治·萨拜因也曾指出:“如果个人的本性是极端自私利己的,那么国家和法律背后的强力便是使社会团结成一体的惟一的力量;道德义务最终也必须由法律和政府来规定。就此而言,马基雅维利所提出的这种观点也是由霍布斯后来做出系统阐述的。”(2)乔治·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卷,邓正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4版,第19页。在乔治·萨拜因看来,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的观点存在着共同点,都注重从人性的角度来研究国家,都强调政治权力的重要性,只不过霍布斯的阐释较之马基雅维利更为系统。那么,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的政治思想是否如列奥·施特劳斯和乔治·萨拜因所说存在相似之处?如果存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既然列奥·施特劳斯和乔治·萨拜因都认为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的思想之间存在着共同点,为什么霍布斯在自己的著作中却未曾提及马基雅维利?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或者说,在霍布斯看来,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存在怎样的不足?对此,赵雪纲以现代性第一次浪潮为切入点分析了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思想的关系。他认为,两人在反对古典政治哲学和基督教政治哲学方面既存在隐秘关联,也存在理论抱负方面的差异。马基雅维利试图以实证历史为基础建立新的政治理论,而霍布斯则是以生存欲望为基础建立了现代政治科学(3)赵雪纲《现代性第一次浪潮中的马基雅维利与霍布斯》,《南海学刊》2015年第1期,第16-22页。。任剑涛分析了马基雅维利与霍布斯思想在现代国家建构中的作用,在他看来,马基雅维利的思想主要体现了“国家必须统一”,霍布斯的思想主要体现了“国家必须强大”,而国家强大必须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因此,霍布斯的强大国家建构是马基雅维利统一国家建构衍生出来的问题,马基雅维利较之霍布斯具有历史-逻辑优先性(4)任剑涛《建国的三个时刻:马基雅维利、霍布斯与洛克的递进展现》,《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2期,第189-204页。。陈玉聃从传统与现代关系的视角分析了马基雅维利与霍布斯在国际政治思想史上的历史地位,他指出,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都吸收了古典思想家的理论概念和学说基础并进行了修正,两人都为近代以来的国际政治观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比较而言,马基雅维利主要着眼于谋划某个具体国家的生存和强大、偏重于个体,霍布斯则着眼于由国家所组成的国际社会、偏重于整体(5)陈玉聃《承上与启下:马基雅维利与霍布斯的历史身位》,《史学月刊》2020年第9期,第17-20页。。总体而言,国内学界对马基雅维利与霍布斯政治哲学的比较研究重视不够,取得的成果也较少,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基于此,本文试图以国家观为视角对马基雅维利与霍布斯的政治哲学进行比较分析,以达到厘清二者之间关系的目的。

二 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国家观的相同点

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是西方近代政治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身处不同的国度和不同的时代,马基雅维利生活在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霍布斯生活的时代正值英国内战和资产阶级革命即将爆发的历史时期。从时间跨度看,霍布斯比马基雅维利晚将近200年。但是,仔细研读他们的著作可以发现,他们的国家观在拒斥传统政治哲学、注重从人性的视角研究国家的产生、政体形式的选择、批判基督教和教会、重视财产和法律的作用等方面存在惊人的相似之处。

(一)拒斥传统政治哲学

“任何学科的发展,或者整个人类科学的发展,方法论绝对是它前进的动力。重大的学术创新,往往都是依托于一种方法论的变革或者说方法论的发现。”(6)丛日云《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论的几点思考》,丛日云、庞金友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方法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307页。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用伦理研究政治,强调政治的价值和理想,奠定了伦理政治观的传统。中世纪,一切政治问题都被纳入神学的体系和框架之中,神学政治观成为其政治思想的主要特点。神学政治观在某种程度上是伦理政治观的变种,只不过它所体现的是基督教的宗教伦理。

马基雅维利改变了西方政治思想的伦理传统,开始注重政治的现实维度和经验维度。马基雅维利在《论李维》中明确表达了建构新的政治哲学研究范式的愿望和决心。他说,为了探究有利于众人共同利益的事情,他毅然踏上了前人未有涉足的道路,去发现政治领域的“新方式和新秩序”(7)尼科洛·马基雅维里《论李维》,冯克利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他在《君主论》中也指出:“我觉得最好论述一下事物在实际上的真实情况,而不是论述事物的想象方面。许多人曾经幻想那些从来没有人见过或者知道在实际上存在过的共和国和君主国。可是人们实际上怎样生活同人们应当怎样生活,其距离是如此之大,以致一个人要是为了应该怎样办而把实际上是怎么回事置诸脑后,那么他不但不能保存自己,反而会导致自我毁灭。”(8)尼科洛·马基雅维里《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73页。在《君主论》中,马基雅维利摆脱了伦理道德的束缚,对意大利实现国家统一、军队的建设、君主国的类型、君主应具有的素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充分体现了其经验主义的基本立场。在《论李维》中,他对共和主义思想的阐发也是以大量罗马共和国的历史经验和历史人物为基础的。由此可见,马基雅维利非常关注政治的现实问题,其政治观点的阐发也是以现实和经验为基础的。

霍布斯认为自己的政治哲学根本区别于传统政治哲学,并自称是第一个真正的政治哲学家。在他看来,以往的政治哲学都不是科学,道德哲学家们的著述丝毫无助于认识真理,其作用不在于开启心智,仅仅赋予各种轻率浅薄的观点以有魅力的、煽情的语言,他们在推进政治哲学的知识生产方面没有前进半步。他说:“柏拉图和迄今为止的任何其他哲学家都没有整理就绪并充分或大概地证明伦理学说中的全部公理,使人们能因此而学习到治人与治于人之道。”(9)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89页。霍布斯生活的时代正值英国内战到查理二世复辟的过渡时期。他对当时英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包括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国王与议会、新的国教传统与中世纪基督教传统之间的矛盾等有着深刻体会。此外,他还先后经历了法国天主教徒刺杀国王亨利四世事件、三十年宗教战争等,亲眼目睹了欧洲政治的混乱现象。所以,霍布斯更加注重从现实经验的层面尤其是人性的角度来研究政治。换言之,霍布斯也是按照人类的实然状态而不是应然状态来对待人类及其政治问题的。霍布斯因此被视为“按照人类实际上是什么来对待人类”的近代最伟大的代表人物之一(10)Paul D. Cooke, Hobbes and Christianity: Reassessing the Bible in Leviathan (Lanham, Md: Rowman and Littlefield Publishers, 1996), Preface.。具体而言,霍布斯从唯物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立场出发,从现实的人性出发,利用分析的方法和综合的方法,来研究国家的产生及其本质等问题。尽管霍布斯和马基雅维利在具体的研究方法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区别,但是二者在拒斥传统政治哲学和凸显政治现实主义方面是一致的。

(二)注重从人性的视角研究国家的产生

马基雅维利注重从人性的角度来分析政治现象和国家的产生。在他看来,人性是思考政治的基础,性善论可能非常美好,但是无助于理解政治问题。现实中的人性常常表现为恶,人性极易腐败。他指出:“关于人类,一般的可以这样说:他们是忘恩负义、容易变心的,是伪装者、冒牌货,是逃避危难,追逐利益的。当你对他们有好处的时候,他们是整个儿属于你的……当需要还很遥远的时候,他们表示愿意为你流血,奉献自己的财产、性命和自己的子女,可是到了这种需要即将来临的时候,他们就背弃你了。”(11)尼科洛·马基雅维里《君主论》,第80页。马基雅维利认为,追求权力和财富是人的本性和欲望,而且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而现实中权力和财富常常是有限的,如果任由人性发展,必然会产生相互争夺、非常残酷的战争局面。为了避免战争局面的出现,更好地实现自我保护,人们联合起来组成共同体,并从中选举领袖并服从其领导,颁布相应的法律,确定刑罚,国家便由此而产生。

与马基雅维利相同,霍布斯也注重从人和人性的角度来分析国家的产生。霍布斯认为,人是构成国家的基本要素,国家是“人造的人”(12)霍布斯《利维坦》,第1页。,人是趋利避害的,“人性的恶在所有人那里都是显见的……就自然的必然性而言,所有人都会选择对他们自己来说显然有利的事”(13)霍布斯《论公民》,应星、冯克利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2页。。在人的各种欲望中,对权力的追求是人类的第一共同的欲望,利益是人性的动力。人性的发展导致人们产生争斗,其原因主要有竞争、猜疑和荣誉。竞争导致人们追求利益,使用暴力去奴役他人,夺取他人的牲畜;猜疑使人们努力保全自己的安全和财富;荣誉导致人们对他人直接或间接的藐视。这样,“在没有一个共同权力使大家慑服的时候,人们便处在所谓的战争状态之下。这种战争是每一个人对每个人的战争”(14)霍布斯《利维坦》,第94-95页。。在这种情况下,产业无法存在,一切具有不确定性,人们处于暴力死亡的恐惧和威胁之中。不仅如此,人人为战的战争状态,还会导致人们缺乏是非观念和正义观念。没有大家服从的共同权力,就没有法律,而没有法律自然也就无所谓公平正义(15)霍布斯《利维坦》,第96页。。为了追求和平和舒适的生活,确保自己的劳动所得,理性促使人们签订契约,放弃自我管理的权利,成立国家,并对其行为进行授权。国家“用一个定义来说,这就是一大群人相互订立信约、每人都对它的行为授权,以便使它能按其认为有利于大家的和平与共同防卫的方式运用全体的力量和手段的一个人格”(16)霍布斯《利维坦》,第132页。。由此可见,国家是源于人性的需要,并为了避免人性恶导致“人对人是狼”的战争局面而产生的。

(三)政体形式的选择

政体问题是国家问题的重要方面。政体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国家权力的配置,决定了国家的政治走向。马基雅维利认为,政体形式主要包括君主制和共和制两种形式。在《君主论》中,马基雅维利重点讨论了君主制的政体形式,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君主国及其获得方法、君主国盛衰的原因、不同种类的军队对君主国的作用、君主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等问题,并主张通过君主制的政体形式实现意大利的民族统一。在《论李维》中,马基雅维利则对共和国给予了高度赞扬。在他看来,共和国的政体形式最符合自由平等的要求,有利于保证公民的安全和权利。与《君主论》呼唤精明能干的君主不同,《论李维》给予人民高度的肯定和赞扬。马基雅维利认为,共和国的人民比君主更聪明,更忠诚,有更好的鉴别力。他说:“说到做事的精明和持之有恒,我以为人民比君主更精明、更稳健,判断力更出色。人民的声音能被比作上帝的声音,是事出有因的。可以看到,普遍的意见有着神奇的预见力,那么它似乎也含有某种隐蔽的德行,能够预知善恶。”(17)尼科洛·马基雅维里《论李维》,第195页。《君主论》和《论李维》给我们描述了两种不同的政体形式。《君主论》和《论李维》的关系问题因此成为研究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的重要问题。例如,列奥·施特劳斯和约翰·麦克里兰认为,《君主论》与《论李维》之间是不矛盾的,《论李维》是马基雅维利政治学说的“整体”,《君主论》是《论李维》的一部分,《君主论》从属于《论李维》(18)参见:列奥·施特劳斯《关于马基雅维里的思考》,申彤译,译林出版社2016年第2版,第11页;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彭淮栋译,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第182页。。与上述观点有所不同,乔治·萨拜因认为,《君主论》和《论李维》两部论著论述的是“同一主题的不同方面,而这个主题就是国家兴衰的各种原因以及政治家维持统治的各种手段”(19)乔治·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卷,第11页。,只不过《君主论》讨论的是君主制和专制政府,《论李维》讨论的是罗马共和国的扩张问题。那么,究竟君主政体还是共和政体是马基雅维利思想的主要方面呢?实际上,如果从政治现实和政治理想的角度对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进行区分,二者之间非但不存在矛盾,相反是统一的。从政治理想的视角看,马基雅维利主张共和政体。从政治现实的角度看,马基雅维利主张君主制,试图通过一个强大的君主来结束意大利的分裂,实现国家的统一。抑或说,共和政体是马基雅维利的政治理想,但是,共和制需要具备相应的条件和民情,而意大利的现实民情决定了其不能实行共和制,而只能采取君主制的政体形式。

与马基雅维利相同,霍布斯也主张实行君主政体。霍布斯认为,国家的区别在于主权者的不同。按照主权者人数的不同,可以把政体分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民主政体三种形式。较之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君主政体具有特有的优势。一是君主政体公私利益结合得最好,“公私利益结合得最紧密的地方,公共利益所得到的推进也最大。在君主国家中,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是同一回事。君主的财富、权力和尊荣只可能来自人民的财富、权力和荣誉”(20)霍布斯《利维坦》,第144页。。二是君主政体可以随时随地听取专家意见,既有效率还可以保密。三是君主政体可以有效避免内战。

(四)批判基督教和教会

中世纪教会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较之世俗政权处于优势地位。教会不仅利用基督教意识形态控制人们的思想,强调信仰的绝对性,而且极力宣扬教权高于王权,向人们征收各种十一税,生活十分奢华。因此,如何正确处理基督教、教会和国家的关系问题,是现代国家建构必须回答的问题。马基雅维利不仅对教会进行了批判,而且对基督教信仰进行了批判。在他看来,罗马教廷是导致意大利政治衰落和国家分裂的主要原因。教廷的恶劣行径使得人们的信仰丧失,弊端和骚乱丛生;意大利人变得既不敬神又邪恶;教会使意大利变得四分五裂,意大利未能像法国或西班牙那样建立共和国或君主制,“教会是惟一的原因”(21)尼科洛·马基雅维里《论李维》,第82页。。不仅如此,马基雅维利还指出,基督教信仰不同于古人信仰,使人们不看重现世的荣耀,导致人们的行为更加狂暴;古人祭祀仪式壮观,中世纪祭祀谦卑,场面虽然盛大,却是精致有余而壮美不足,缺乏活力。基督教信仰推崇的是卑躬好思之徒,而不是实干家。基督教推崇的生活方式,“让世界变得羸弱不堪,使其成为恶棍的盘中餐……这个世界被搞得看上去女人气十足,天堂也被解除了武装,但这种局面无疑是一些人的懦弱造成的,他们在解释我们的信仰时,只图安逸,不讲德行”(22)尼科洛·马基雅维里《论李维》,第214-215页。。

和马基雅维利类似,霍布斯也对宗教进行了批判。首先,霍布斯从唯物主义世界观出发批判宗教神学的虚伪性。霍布斯认为,宇宙是物体的集合,不是物体的东西不能成为宇宙的组成部分。物体易发生变化,对生物的感官可能具有不同的表象,因此,物体也称为实体,物体具有不同的偶性。所以,宗教神学中作为非实质实体的圣灵、天使、灵魂等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其次,霍布斯分析了宗教产生和传播的原因。在他看来,宗教源于人性。恐惧和无知是宗教产生的基础,认为事情的存在都有其原因,而喜欢对其探究的本性使人产生恐惧,对未来感到不安。加之,人类对一些事情的原因无知,无从找出祸福的根源,只有归之于某种不可见的力量。于是,宗教便产生了。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主要是宗教教育和君主、立法者们的粉饰和利用。再次,霍布斯对基督教教会进行了激烈批判。他指出,教会制造的最大障碍就是主张教权至上,鼓吹教权高于王权。教会滥用圣经,牵强附会地用圣经来证明上帝国就是教会,或活着的基督徒群众,或是在最后的审判日将要复活的死去的人;教会将成圣礼变成符咒或法术(23)霍布斯《利维坦》,第492-518页。;教会对人们的信仰进行审查和宗教审判。关于教权和王权的关系,霍布斯指出,教会是“明证基督教信仰并结合在一个主权者的人格之中的一群人,他们应当在主权者的命令下聚会,没有主权者的权力为依据就不应当聚会”(24)霍布斯《利维坦》,第374页。。教会不具有政治权力方面的功能,只具有信仰和教化方面的功能,只能在主权者的命令下活动。世界上不存在所有基督徒都要服从的普遍的教会,在各个分立的国家里都有基督徒存在,每个基督徒都要服从自己的国家。

(五)重视财产和法律的作用

马基雅维利非常重视财产因素和法律在国家中的作用。马基雅维利指出,君主不能侵害公民的财产,“人们忘记父亲之死比忘记遗产的丧失(perdita del patrimonio)还来得快些”(25)尼科洛·马基雅维里《君主论》,第81页。。贪婪、霸占公民的财产和妇女,容易使君主遭受憎恨,影响国家稳定。当大多数人的财产和体面得到尊重和保障的时候,他们就安居乐业(26)尼科洛·马基雅维里《君主论》,第87页。。霍布斯也认为,私有财产权是建立国家的结果,主权者要制定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主权者不能随意剥夺或侵害公民的私有财产,除非征用公民的私有财产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与和平。

马基雅维利指出,法律无论是对君主国还是共和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他看来,无论是君主国的长治久安,还是共和国的长治久安,都需要受到法律的管束(27)尼科洛·马基雅维里《论李维》,第196页。。良好的法律是国家的基础,法律既能约束君主的行为,又能规范人民的行为,使他们更加审慎地进行政治活动。霍布斯也非常重视法律的作用,在他看来,法律是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法规,制定法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和平。他指出,“世界之所以要有法律不是为了别的,就只是要以一种方式限制个人的天赋自由,使他们不互相伤害而互相协助,并联合起来防御共同敌人”(28)霍布斯《利维坦》,第208页。。他还指出,法律要代表国家的理性和命令,法律(自然法除外)要主权者当局以明确的语言、文字向社会公布。法律的本质不在于其文字,而在于其意义,也就是权威的解释,即立法者的看法,立法者要坚持公道的宗旨。

三 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国家观的区别

尽管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在国家观方面存在诸多相同点,但是二者之间也存在着区别,尤其是在思想的系统性、研究方法、思想的现代性程度、是否包含自由主义思想的成分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一)思想的系统性

马基雅维利是第一个在现代政治学意义上使用“国家”这个术语的思想家。正如乔治·萨拜因所指出的那样,“马基雅维利在为‘国家’这个现代政治术语添加含义方面所做出的贡献,超过了任何其他政治思想家的努力。甚至国家这个术语本身,作为一个主权性政治实体的称谓,似乎也主要是因为他的论著而在现代语言中广泛流行开来的”(29)乔治·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卷,第25-26页。。但是,马基雅维利的政治观点主要是建立在历史经验和经验观察基础上的,就其思想的系统性和逻辑的严密性而言,马基雅维利不及霍布斯。霍布斯从原子化的个人出发,论证了国家的产生。他认为,人们创造国家的动力来源于个人的感觉,感觉产生记忆、知性、意见和意志。感觉先于理性和道德存在,是理性和道德的基础。感觉驱使人希望得到或躲避某物,进而产生欲望或憎恶,因此,人是趋利避害的。在人类的种种欲望中,第一位的共同的欲望是对权力不断的、无休止的欲求。进而,霍布斯借助于自然权利、自然状态、自然法论证了国家的产生。在他看来,在自然状态下,人人在身心能力和享有同一事物的权利方面都是平等的,人人都享有保全自己生命的自由。当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能同时占有或分享某物时,就势必引起争斗,加之自然状态没有公共权力和法律,因此,自然状态必然形成“人对人是狼”的战争状态。于是,出于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对舒适生活所需事物的欲望,人的理性为人们寻求实现和平的条件而发现了自然法。自然法是理性的一般法则,它促使人们去做有利于生命保全的事情。在自然法中,霍布斯尤为强调和平的重要性,并指出,只有每一个人对和平作出承诺并签订契约,和平才有保证。但是,自然法本身无法保证和平契约的履行,需要一个掌握权力的公共权威,这个权威就是国家。不仅如此,霍布斯还明确指出,“主权是国家的灵魂,灵魂一旦与身躯脱离后,肢体就不再从灵魂方面接受任何运动了”(30)霍布斯《利维坦》,第172页。。主权包括立法、决定战争与和平、司法、官吏的甄选、各种学说、书报的检查、统帅军队、征税、依法对臣民颁赐爵禄以及施行体刑、罚金、任命教会的教职、规定宗教教义的权利等,主权是至高无上、不可分割、不可转让的。霍布斯还分析了主权者的职责,在他看来,主权者的职责是“为人民求得安全……这儿所谓的安全还不单纯是指保全性命,而且也包括每个人通过合法的劳动、在不危害国家的条件下可以获得的生活上的一切其他的满足”(31)霍布斯《利维坦》,第260-261页。。具体而言,主权者应当教育人民热爱自己的政府形式,不得以服从主权者的方式服从于其他地位显赫的臣民和主权会议以外的其他会议,不能非议、议论或抗拒主权者的权力;主权者应当让人民学习正义之德;主权者应当对所有人民平等施法、公平征税;主权者还应当制定良法;此外,统治者还应正确地执行赏罚、甄选良好的参议人员、给具有良好军事素养的指挥者授予军权;等等。根据主权者的不同,霍布斯将政体形式区分为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对三种政体形式进行了比较,进而主张实行君主制。此外,霍布斯还讨论了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要素以及导致国家衰败和解体的因素。霍布斯指出,领土、私有财产制度、黄金、白银和货币、移民区或殖民地是国家的营养要素,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基础。与此相反,导致国家衰败甚至解体的主要因素包括:一是人们在建立王国时,掌握的权力即使不足以保卫国家和平与防卫也感到满足;二是一些蛊惑人心的谬论,如“每一个平民都是善恶行为的判断者”,“信仰和圣洁之品不可能通过学习和理性获得,而只能通过超自然的灌输或启示获得”,“每一个平民对其财物都具有可以排斥主权者权利的绝对所有权”,“具有主权的人要服从民约法”,“主权可以分割”等。此外,国家在有必要的用途时尤其是战争时难以筹款,国家的城市过大,贪得无厌的领土扩张欲等,也是国家衰败或解体的重要因素。

(二)研究方法

尽管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都拒斥古希腊以来的伦理政治传统,但是两人采用的具体的研究方法是不相同的。马基雅维利阐述政治思想主要是以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为基础的,通过归纳总结历史经验形成自己的政治观点。在他看来,人性是相同的,古今一样,因此,可以从历史中吸取智慧,借古知今。对此,乔治·萨拜因曾经指出,马基雅维利的思想是一个真正经验主义者的思想,是建立在广泛的政治观察和对政治史广泛的阅读基础之上的(32)乔治·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卷,第25页。。无独有偶,中国有学者将这种方法归结为“历史经验主义”的方法(33)周春生《马基雅维里思想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5页。。与马基雅维利不同,霍布斯受到近代自然科学发展以及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影响,他将政治研究建立在数学、几何学、物理学的基础之上,强调逻辑论证、机械力学和唯物主义的方法。16、17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是牛顿力学对霍布斯产生了重要影响,为霍布斯研究政治提供了新的视角。霍布斯曾担任培根的秘书,深受培根思想的影响。同时,霍布斯在游历欧洲期间曾拜访伽利略,高度赞赏伽利略用数学演绎和经验归纳研究事物的方法。霍布斯和唯理论的开创者笛卡尔也有过交往,笛卡尔在数学、物理学、生理学等方面的成就尤其是演绎方法深深影响了霍布斯。具体而言,霍布斯从唯物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立场出发,运用数学、几何学、物理学的方法研究国家。在他看来,国家和其他物体一样受因果规律的支配和约束,而通过探寻国家产生的原因,就能找到国家运行的基本规律。他从人性恶出发,采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论证了国家的产生、特征、类型、职责、衰落等问题,形成了严密的逻辑体系。

(三)思想的现代性程度

马基雅维利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其思想难免受到所处时代的影响。文艺复兴的显著特征就是复兴古希腊、罗马的文化,摆脱中世纪宗教神学的束缚,以此实现人的解放。马基雅维利提出政治也要效法古人,从古希腊和罗马的历史中吸取智慧。马基雅维利指出,史书记载了古代的王国与共和国、君王与将帅、公民和立法者等创造的丰功伟绩,它们虽表面上受到赞扬,但并未有人进行效仿。在他看来,世人鲜有从历史中吸取政治的养分,缺少真正的历史知识,即使阅读史书也是自娱自乐,不得要领。因此,人们需要学习古希腊、罗马的历史传统,效法古希腊、罗马的政治人物、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以历史传统为基础进行改造,实现政治的现代转换。对此,约翰·麦克里兰曾指出:“马基雅维里的政治思想很法古。他毕竟是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者相信,被重新发现的古典与过去,对他同时代的人能有重要启示。甚至可以说,马基雅维里对古典,尤其对西塞罗与李维的倚傍,相较于基督教政治思想家对《圣经》与早期教父的倚重,更近于奴性。”(34)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第181页。与马基雅维利不同,霍布斯认为人们为学习古希腊、罗马的传统付出了沉重代价,引发了政治冲突和混乱,因此要跟传统进行切割,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政治哲学。霍布斯指出:“人们由于读了这些希腊和拉丁著作家的书,所以从小就在自由的虚伪外表下养成了一种习惯,赞成暴乱,赞成肆无忌惮地控制主权者的行为,然后又在控制这些控制者,结果弄得血流成河,所以我认为可以老实地说一句:任何东西所付出的代价都不像我们西方世界学习希腊和拉丁文著述所付出的代价那样大。”(35)霍布斯《利维坦》,第168页。霍布斯立足于现代自然科学,对传统进行了批判,运用数学、几何学、物理学的方法,分析了国家的产生、政体形式、职能等问题,建构起了自己的政治哲学。因此,从思想的现代性程度来看,霍布斯高于马基雅维利。

(四)是否包含自由主义思想的成分

从权力(power)和权利(right)的关系看,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都强调权力的重要性,但是在霍布斯的思想中包含了大量自由主义的成分。例如,霍布斯指出,公民自由不仅包括人身自由,而且包括“买卖或其他契约行为的自由,选择自己的住所、饮食、生业,以及按自己认为适宜的方式教育子女的自由等等”(36)霍布斯《利维坦》,第165页。。霍布斯尤其强调经济生活的自由,将经济自由看作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主张自由贸易,反对封建的专卖制度。他还指出,自由不是无限制地随心所欲,而是“在法律未加规定的一切行为中,人们有自由去做自己的理性认为最有利于自己的事情”(37)霍布斯《利维坦》,第164-165页。,充分说明了自由要受到法律限制并以法制为保障。霍布斯还在西方近代政治思想史上第一次全面贯彻了个人主义的基本原则。他将自我保存视作个人最基本的自然权利,视作第一条自然法,个人在逻辑上先于国家,国家产生于个人之间的契约。这种彻底的个人主义立场为自由主义的产生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诚然,马基雅维利政治哲学中也有大量关于自由的论述,例如“自由的国家是无法让朋党成为朋友的,自由的生活方式提供荣耀与奖赏……从自由的生活方式中产生的共同利益,当人们拥有它时,对它习焉不察:他们能够自由地享受自己的物品,不必有任何猜疑,不必为妻儿的名誉担心,也不必为自己担惊受怕”(38)尼科洛·马基雅维里《论李维》,第92页。。但是,马基雅维利的自由具有多重意义,有时指通常意义上的自由,有时指意志自由,有时指法人自由,有时指国家内部的自由,等等(39)Marcia L. Colish, “The Idea of Liberty in Machiavelli,”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32, no.3 (July-September 1971): 323-350.。总体而言,马基雅维利对自由的理解更多地属于共和主义的自由观的传统,强调公民美德的重要性,提出公民要积极参与政治,为城邦的公共利益而奋斗等(40)参见:卢少鹏《马基雅维里的共和主义自由观》,《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2-7页;刘训练《马基雅维利与古典共和主义》,《政治学研究》2011年第4期,第77-84页。,和自由主义语境中的自由存在较大的区别。

四 结论

通过比较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的国家观可以发现,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哲学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他试图以历史传统为基础,对其进行改造,实现政治思想的现代转换,具有一定的复古倾向;而霍布斯则要跟历史传统进行切割,在批判传统的基础上,试图立足于现代,尤其是利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政治,实现政治哲学的开新,这很可能是霍布斯在自己的著作中避而不谈马基雅维利的主要原因。当然,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的政治哲学都受到了时代发展和所属国家现实政治的影响,对他们的政治哲学进行比较研究,不仅要研读他们的文本,使文本的意义充分展现和不断生成,而且要联系其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进行历史的分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准确理解其政治哲学的内涵和本质,进而厘清西方政治哲学发展的脉络。

猜你喜欢

马基雅霍布斯维利
法治对当代中国的价值
契约精神中的共同体与个人
契约精神中的共同体与个人
《权力艺术:马基雅维利评传》
论施特劳斯视野中的霍布斯*
维利床下有鬼
论阿伦特的霍布斯*
君主之鉴*
——《君主论》献词隐义的分析
对马基雅维利的重释:基于《曼陀罗》的文本分析
一穿衣服就昏厥 二十二岁仍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