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

2021-02-13李红

健康之家 2021年10期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股骨颈骨折综合护理

李红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在老年股骨胫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老年股骨胫骨折患者84例,均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组和乙组,各42例。甲组给予常规护理,乙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乙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与髋臼前倾角大于甲组,而髋臼外展角小于甲组(P<0.05);乙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低于甲组的21.43%(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老年股骨胫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预后。

关键词: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综合护理

老年股骨颈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且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措施,可纠正患者关节畸形,促使其功能恢复,减轻患者疼痛感。但该手术对患者创伤较大,再加上老年患者身体各项机能减退,术后易产生多种并发症,甚至影响关节功能,不利于康复。因此,为提高手术的有效率及安全性,在治疗期间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改善预后,促使患者尽早康复尤为重要[1]。本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在老年股骨胫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老年股骨胫骨折患者84例,均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组和乙组,各42例。甲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56~78岁,平均(65.29±4.23)岁。乙组男21例,女21例;年龄55~79岁,平均(65.43±4.22)歲。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护理方法

甲组给予常规护理,术前辅助患者进行疾病诊断及手术适应证等相关检查,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指导等。乙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综合护理。(1)情绪疏导: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及其家属熟悉病区环境,说明手术治疗的必要性与目的,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如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认知水平,分享临床成功案例,提高其治愈信心,促使其保持积极乐观态度,积极配合治疗。(2)体位指导:术后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患肢体位摆放对预防假体脱落的重要性,可适当抬高患肢,保持中立位,且为外旋状(角度约15°),有助于医师观察切口恢复情况,且益于关节功能恢复。(3)功能锻炼:依据患者恢复情况,鼓励其尽早进行康复锻炼,行踝泵与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等运动,辅助进行足跟移向臀部锻炼,然后进行床边坐起、床边站立等运动,以患者耐受度为准,循序渐进,锻炼时间与强度由弱至强过渡,定期按摩患者患肢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切口愈合、关节功能恢复。(4)并发症预防:总结临床常见并发症,给予针对性预防护理,如指导患者家属定期按摩患者皮肤,辅助翻身,密切观察皮肤的温度与颜色等变化,从而预防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指导患者正确深呼吸方法,由上至下拍打胸部,促使痰液排出,预防坠积性肺炎发生;若患者出现异常,需及时告知医师,并配合医师进行有效处理。

1.3 观察指标

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髋臼位置与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情况。(1)关节功能恢复: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估,包含疼痛、日常活动及步态等10项,满分100分,得分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呈正比。(2)术后髋臼位置:对髋臼外展角与前倾角进行测量,其参考值分别为45°、10°,若测量角度与参差值存在误差,则表明其位置不正确。(3)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深静脉血栓、压疮、感染、便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Harris评分、髋臼外展角与前倾角比较

乙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与髋臼前倾角大于甲组,而髋臼外展角小于甲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乙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甲组(P<0.05)。见表2。

3讨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常用手段,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促使关节功能恢复。但老年患者由于自身年龄较大,各项身体机能减弱,手术常造成患者预后恢复不佳。且手术恢复与患者术前配合、术后康复锻炼等因素有关,因此治疗期间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患者预后改善有重要意义[2]。

本研究结果显示,乙组Harris评分较甲组高,髋臼外展角与髋臼前倾角更接近参考值,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甲组(P<0.05),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促使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确保髋臼位置正确,减少并发症发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分析其原因,综合护理可积极疏导患者负面情绪,帮助其正确认识及面对疾病,提高配合度,尽早开展康复训练,有效促使关节功能尽早恢复,缩短卧床时间,对积极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与压疮等并发症发生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髋臼位置,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菊红.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2):9-10.

[2]陈敏,蔡文智,谭静,等.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20,39(28):125-127.

猜你喜欢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股骨颈骨折综合护理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并发症预防及其护理措施探讨
股骨颈量化截骨在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自理模式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
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