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改下的物理课堂教学策略
2021-02-12曾丽琴
曾丽琴
摘 要: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开始重视学生的素质,开始转变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教师要培养学生喜欢提问、勇于提问的意识、应强化物理实验的教学、提供多样的教学形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为学生终身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中物理;新课改;物理教学
引言
新教育改革的实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会,挑战是因为课程改革没有新模式,都是教师在不断探索,没有定数。机遇意味着所有的学习者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意味着新旧教师的经验差别不大,换句话说,成功或失败主要是自我管理。
1 高中物理教学现状
新课程在给高中物理教学提出要求之后,教师改变了以往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满足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条件,但实际上教学没有得到很有效的改善,教师教学方法传统。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让学生先理解物理,需要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在考查学生学习状况时发现学生的知识掌握的不好,特别是知识的理解力,物理问题的解决力,创造性的思考力没有达到物理教育的目标。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与教师没有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密切相关。物理课学习困难,教师花了大部分时间教学生理论知识,通过练习和课后的作业,来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教师只是批改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完成状况,并没有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就在短时间内结束课程。教师通过采用这个模式,可以达到解决学生学习问题的目的,但学生实际上掌握知识的效果无从得知,影响教育的效果。
2 培养学生喜欢提问、勇于提问的意识
教师经常问学生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讲了这么多遍你们还是不会?实际上,学生们并没有学过几次,只是教师说了几次,学不学习也是学生自身的问题。不管教师讲了多少次,学生们都难以消化,不能抓住学习的重点,不能使用好的学习方法。因此,高中物理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给予学生在课堂上更多的提问。例如,教师在讲解“重力基本相互作用”,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根据学生对物理的感知和实际生活经验,进行课堂表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提问,每个人都能开始深入思考物理知识。之后,学生可以积极讨论与教学相关的物理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学生对重力相关知识的理解。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在实际学习中的表现,进行适当的评价,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物理学科的核心竞争力[ 1 ]。
3 利用物理实验“创造条件”,提高学生的参与性、研究性和创新能力
物理课上,理论知识点的学习很枯燥,但是物理内容应该更好地实践,应加强探索实验的内容,充分发挥物理实验的效果,通过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物理知识探究的过程,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加强了对教科书物理知识的理解,为学生提高学习水平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的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来提高课堂上学习知识的兴趣,为学生能够自主进行物理实验准备合适的实验设备,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得良好,充分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热情。利用物理实验“创造条件”提高学生的参与性、研究性、创造力。课改之前,更多注意知识规律的应用,忽略知识形成过程中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这其实在浪费很好的教学资源,所以在执教的过程中,通过实验设置,知识形成过程更加生动、深入。如斜面上重力的分解,以前往往通过一道例题,通过教师讲解,引导学生解题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课改后,在“力的分解”这节课公开课上,先展示在斜坡上的车突然后滑的视频,引出问题:(1)为什么汽车会向后滑?(2)运动与力之间有什么关系?(3)重力的作用效果只有让物体向后滑吗(4)重力应怎么分解?(5)分解的结果是什么,大小如何计算?(6)要用什么实验去验证结论?(7)在验证实验中用什么方法测分力的大小?(8)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注意什么问题?(9)这个实验误差在哪?(10)如何减小实验误差?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积累的知识进行相关的物理实验研究,学生可以直接观察实验现象,促进学生向更高水平的学习发展。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的内容,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规律。教师应该为学生深入研究物理知识,创造一个积极探索的空间,让学生也从不同的角度学习,探索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竞争力,改善课堂氛围,提高教育效果[ 2 ]。
又如:在力的分解中,劈尖上重力的分解是这节课的难点,难点主要体现在如何引导找出分力的效果。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就是简单用两句话交代一下就过去了,很多学生在这个地方疑惑不解,所以在很多变式练习中就不能很好的迁移运用,于是在这节课上,我们这样去设计:先用三块泡沫做成拱桥模型放在地上(如图1),先让两个学生用脚顶住旁边的两块,不让拱桥滑动。提出问题:现在让一个同学站在中间的劈尖上,桥会断吗?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判定说会,这时让一个学生站上去,發现结果与他们的想象不同,这个时候引导学生从力的分析上找原因。引出重力分解问题。可以让站在两边顶拱桥的同学讲体会,引导学生将重力沿垂直接触面上分解,这时再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来验证,用弹簧放在劈的两侧,当劈往下运动时,就会发现弹簧被压缩。最后拿出自制的该教具,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同时自制教具是通过实验让学生体会自制教具的巧妙之处,用放大法及转换法使效果完美展现,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并用数学知识进行劈上力的分析,这种教具的演示实验让学生对知识理解更加透彻,印象更加深刻,并学会使用推理思维与物理方法去解决相类似的问题。
4 提供多样的教学形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兴趣
高中阶段是学生重要发展阶段,学生自信强,但自我控制能力低,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如果他们不知道或者没有注意力的话,他们不会提问。物理理论本身的知识是非常难以理解的,考虑到抽象的物理知识,学生在这种情况下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课堂是教学实践的主体地位,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多媒体工具和网络资源,积极研究教育改革的新理论,作为教育准备和教育实施的理论基础。同时,为了配合考试改革,以新教育改革后的大学入学考试评价机制为基础,正确开展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实际作用,提高教育效率,积极总结必须开发一些独特的教育方法。
在平抛运动教学中,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时,可以让学生通过破案的方式熟练应用平抛运动的规律,通过三个条件的背景设置,提出平抛运动三个基本问题:(1)分析位移求速度;(2)平抛运动临界问题;(3)利用平抛运动轨迹的一部分求抛出点坐标。具体设置如下:利用香港九十年代警匪片的片段,通过警察诺曼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建模,而后通过学生模拟警察角色破案的方式让学生寻找解题方法,学生很容易推出只要测出水平距离和垂直高度,就可以用一把刻度尺测出水平初速度的方法。再用一段视频,通过追踪肇事者的过程,让学生揣摩分析物理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让学生对物理课产生极大的兴趣,最后让学生寻找5G技术拍摄高空坠物的原理,让学生感觉学科技术离我们并不遥远,以及物理知识的实用性。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有必要抓住学生的思想,释放学生的本性,鼓励学生参加学习实践,提高学习信心,提高学生的生存感和参加教育活动的能力。教师说明物理知识的时候,不是根据教科书,而是用不同的方法改善授课,用不同的方法刺激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物理感兴趣,扩展学生的物理性思维,提高教育的质量,让学生理解知识,并通过实验验证知识,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学生能够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例如,当教师说明“量子世界”课时,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用他们的想象力来说明他们对量子世界的看法,然后教师说明相关知识,播放相关视频并可以根据材料进行授课,以便学生容易理解。
5 教育应确保学生的兴趣
在物理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教师要激发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对课堂上的物理学感兴趣。在教育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学习特性,理解学生的能力,学生有兴趣的话,就有充分发挥学生潜力的内在动机,教师要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创造性的思考,保证学生的一切思考活动都是积极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他们提供无限的活力。人类的创新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人类的心理动机,也就是说,以心理动机和需求为中心,以兴趣和感情为内容,因此,物理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斗志。例如,以“电流”相关的知识为例,学生可以和其他知识相结合,发展对物理知识的新理解和感知,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发言,让他们记住生活中的物理知识。通过这种形式,学生可以积极参加课堂学习,积极学习知识,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加强对学习过程的理解。生活化的教育語言可以加深对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扩大学生的学习空间,为学生的学习奠定基础,便于学生学习理论,增强知识应用能力[ 3 ]。
参考文献:
[1] 罗彦.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的有效实施策略[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0(2):153-154.
[2] 余志勇.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的有效实施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19(31):83.
[3] 陈淑丽.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情感教育的实施探索[J].科普童话,2019(3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