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的意义与构建途径

2021-02-12庞敏英

时代人物 2021年34期
关键词:法治化法治监督

庞敏英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46)

对于高校来说,依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是重要支点,大学生是我们国家以后的栋梁,对于我们国家以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加强大学生法制、法律、法规的素质教育、提高自我的保护能力,需要注意校内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本文便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的一些问题和构建途径做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的内涵

对于高校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是指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在其制度上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并且与高校内相应的制度进行结合,进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就要使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平等,以前学生对老师的指令总是唯命是从,在实行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后,便要相互平等,老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在学生面前没有任何特权。并且,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律知识的教育,让大学生能够明白在做事时必须要依法办事,在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基础上加强大学生自身的道德规范。[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的意义

第一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是高校依据法律法规进行管理治校的基本,也是我们国家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高校在实行依法治国后可以为学校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为学习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也可以对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进行规范,这样便对高校内每个师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校实行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是高校依法治校的根本,高校实行思想教育活动后可以使高校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有操作性,更具有公平性。在实行后,可以改变高校中一些弊端,例如人治。进而可以推进依法治校,实行更公平的教育环境。

第二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能促成教育主客体间建立平等的新型关系,对于以前的高校来说,校内存在着一些不公平的现象,老师和学生来说,就是行政上的关系,双方地位不够平等,学生需要去服从义务。在我们看来,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种义务型教育,需要强迫学生去做什么,学到或者是领悟到什么样的思想。而我们国家在最新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高校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的过程中,需要以学生为根本,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让学生在教育中能够占到主体,使用更多的教育模式,让学生能够自我反思自我完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的基础便是要师生关系平等。[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的构建途径

随着我们国家依法治国方略的制定和落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从一开始的摸索到现在的逐步深入,不断探索的阶段。但是高校在法治建设和救济制度以及法治建设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对于高校来说,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到上述的问题。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建设。自从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便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代。在1995年,我们国家新颁布的《教育法》,这一法规的颁布代表了我们国家的法治教育进入了正轨。而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更是说明了依法治校的重要性和紧急性。因此,关于如何加强高校教育法治建设,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点,要构建完善的教育体系。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建设过程中,应该有着完善的教育体系,必须要使内容和形式完全一致,在模式上必须相互照应,要给学生充分展示我们国家为什么要这样立法,这样立法对我们这个时代有什么要求,这样做既可以给大学生普及相关的法律知识,也可以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都能有法可依。虽然对于各个高校来说,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校规和管理规定,但是其中一些规定的合法性、适用性、实用性、是否人性化都做的不够好。因此,要及时纠正一些不合理的校规的管理规定,在合法的前提下,可以把一些校规上升到法律的层面,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的规范。

第二点,便是要求高校进行完善教育法治的监督。教育法治监督使指我们社会中的普通公民还有一些教育组织管理部门可以依据宪法对高校制度的进展和教育方面进行合理的监督。有效的监督可以促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的建设进度,是高校在实行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一制度可以有效的解决一些问题,例如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并且,在立法上建立这项规定,是为了加强教育法治监督的重要办法和措施,也使公民或者管理机构对高校进行监督有着合法性和权威性,不存在任何人都可以监督或者很盲目的去进行监督,这为监督提供了保障。人民法院的法律监督是在有具体案件发生后进行的监督,这种监督是法律监督中最直接最合法的一种形式。社会上的监督包括民众的监督和一些社会舆论的监督,但是社会上的监督方式过于分散,因此可以将该项制度进行组织化,并且规定相应的监督制度,能让其发挥最大的作用。[3]

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救济程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救济体制是针对学生,并且主要是针对在处分学生时一些不当行为和不当理由进行纠正和处理,进而可以维护学生的自身权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权和学生的权力有着一定的冲突,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便在于理解高校和大学生之间的各种关系,应该根据相关法律制定相关合适的救济方式。并且,学生的权力救济是属于正当程序中的一部分,应该在相关的校规和法律中加以规定,而实行的办法和内容也应该遵循该规定。而有些法律法规制定的模糊不清,说一似二,进而使学生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因此,大学生的救济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在法治的角度下进行完善,这是十分紧张迫切的。

对于高校来说,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以公正、透明、科学为基础,因此,听证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便尤为重要。高校应该总结经验,在一些可能会造成学生权益损害的事情上建立听证制度。首先,应该在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时,引进相应的听证程序来听取一些受到权益损害学生的发言。其次,在高校推行各种制度的时候,应该广泛听取意见,进而使高校制定的各种措施能够合理合法且更加完善。最后,对于一些犯事较重的学生进行处分和对一些优秀学生进行表扬或者荣誉称号授予时,加入听证程序,可以让学生有着知情权,而这样做也是在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表现。

对于高校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全面开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国家的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对我们国家以后未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的管理环境必须要公平且需要法治,进而为培养人才创造更好的条件和人身权力保障。健全的法律体制和校规能够使学生从心里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进而能够全面的推动思想教育工作的进行,并且使该项制度能在学生群体中有着足够的权威。

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各种因素的推动,而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便是加强法治教育的宣传工作。对于高校来说,应该把法治教育和法治宣传列入同一等级的工作中,在宣传中进行教育,进而能使学校中的每个师生都能透彻的了解到相关的法律规范,从而使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全面的普及,也为师生打下了教育法治化思想的基础,形成法治化教育的教学氛围。而这样做便要做到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老师的法律知识和法律素养,让他们能够熟练地运用一些与学生相关的法律法规,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本,做到依法授课,进而来确保学生的权力得到保障。在另一方面来看,学校也应该加强学生的法治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法律知识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加强学生的法律知识也是响应我们国家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要为我们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进而能够更好的建立我们国家。因此,在依法治国的环境下要对我们国家的大学生进行相关的法律知识教育,加强大学生的法律知识培养,要使大学生能够意识到要依法办事,要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简而言之,对于高校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可以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体化、科学化,能够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到法律知识,进而让学生意识到依法办事的重要性,也要根据法律来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是要响应我们国家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的实现尤为重要。因此,对于高校来说,应该按照科学的方法治定相关的校规规定,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授课老师进行专业化培训,使老师本身有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大学生的法律知识储备,进而提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水平。

猜你喜欢

法治化法治监督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云南省农村基层治理能力法治化路径探析
法治化营商环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器
反腐败工作法治化的重要里程碑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家庭教育法治化的几点思考
夯实监督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