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开展纪检监督工作的难点和途径

2021-02-12曹立兵

时代人物 2021年34期
关键词:思想素质激励机制纪检监察

曹立兵

(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主体,国有企业被认为是国家资金的重要来源,在维护社会稳定与提供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也开始向现代化企业进行转型,过程中,很多长期存在的发展顽疾被逐渐暴露出来,其中贪污腐败问题最受关注。如何在新形势下营造一个风清气正、干净创业的良好环境,为企业良好的发展保驾护航,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这无疑对国企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纪检监督工作意义

新形势下,努力开展基于反腐倡廉的纪检监督工作对我国国有企业实现长久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深刻理解并认识纪检监督工作职能与重要性,才能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纪检监督是国企实现稳定发展的基本前提。纪检监督在国企经营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些年,因企业党员干部受贿、腐败行为所引发的无法正常经营问题比比皆是,很多企业最后不得不选择破产,或面临重组。新时期下,加强国企纪检监督工作刻不容缓,也被看成是实现企业稳定、长久发展的基本前提。纪检监督的过程是纠正和重塑党员干部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过程,有助于调动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热情,营造稳定、和谐的工作氛围。

纪检监督是杜绝贪污腐败的有效手段。国企纪检监督工作不是具有某一种特征的独立性活动,是企业运营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规划性、现实性、实效性。工作内容与行为会渗透进其他各项工作进程中,并发挥着监督、纠正、预防等功能。纪检监督不是盲目的跟随,它需要有独立的、完善的、科学的结构框架做支撑,并且更为重要的是,监督人员要严格依照框内容来完成工作。纪检监督工作被认为是企业党建工作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不仅可以有效预防贪污腐败行为的发生,以肃清企业内部不正之风和不良之气,同时也是制止和消除贪污腐败行为的有效手段。

纪检监督有助于化解企业内部矛盾。企业部分党员干部的贪污腐败行为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如投资失误、经营决策错误等,从而直接导致企业亏损,造成资产流失,轻则财产减值,重则破产,而“反应”的最终受害者便是普通职工。新时期下,确保国有企业在一个健康稳定的状态和环境下运营,是企业内全体党员干部和职工共同努力的目标。优化纪检监督结构,合理化监督机制,完善监督制度,提高工作实效性,对实现“奋斗目标”有着积极促进,并且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够有效缓解企业在追逐和创造利益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内部矛盾。

国有企业开展纪检监督工作难点分析

现阶段,我国国企经营环境正在发生巨大改变,整治不正之风,消除不良之气,是每一家国有企业都需要努力完成的任务。结合企业发展现状,纪检监督工作所面临的问题有很多,有些问题较容易解决,有些则很难在短期内看到成效。通过对我区15家国有企业纪检监督工作问题进行分析,现总结以下三个难点。

思想素质不足。思想素质是指思想道德与综合素质,亦可理解成工作品质或能力。对于纪检监督工作人员来说,具备良好思想素质是顺利、高效完成纪检工作的前提保证。思想素质不仅要具有正确性,也要有科学性和先进性,确保对企业运营与发展行为作出准确判断。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发现,很多纪检监督人员并不具备良好思想素质,缺少判断界定模糊行为的能力、方法、手段,有些甚至直接做出错误判断,从而阻碍了纪检监督工作的落实。对此,企业党组织或党委应引起足够重视。

激励机制不健全。激励机制是国企纪检监督工作一项组成内容,但在实际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却十分有限。原因在于,很多企业领导认为,完成好纪检监督工作是每一位纪检监督人员的责任和义务,不应通过“激励”来激发和保持工作热情,因此并未将健全激励机制视为重要内容。但事实上,任何一名纪检监督人员在长期从事相同内容的工作中都会产生疲劳和倦怠,若不加以针对性刺激和强化,工作效能自然会降低。当前国企纪检监督工作激励机制缺陷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第一,现行激励机制无法充分激发纪检监督人员工作热情,员工的努力得不到及时的、相应的回报;第二,纪检监督人员工作行为无法被实时监管,无法对工作质量进行合理评价;第三,基于第二点影响,纪检监督人员工作质量有所下降,对自身工作要求也有所降低。

干部队伍业务能力不足。面对日益严峻的贪污腐败形势,新时期下的国企纪检监督工作任务也越来越重,对纪检监督人员工作能力,自身素质,以及忠诚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很多企业纪检监督人员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很难达到标准要求,且年龄结构不合理,人员数量有限,致使纪检监督队伍整体质量和队伍业务能力无法得到提升。具体表现为:

第一,法学专业类人才少,大部分工作人员专业内容与工作内容不匹配;

第二,从交流换岗角度看,缺乏严谨、详细的岗位交接和交流制度是影响纪检监督工作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形式上的交接行为还存在,但无法产生实质性帮助,特别是在纪检监察岗和非纪检监察岗轮换上,交接人员需要经历从不熟悉到熟悉的过程,若没有严谨、详细的章程和制度来做支持,业务能力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提升,更加无法收获到好的工作效果;第三,多数国有企业纪检监督干部数量与纪检工作量不匹配。纪检监督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开展初步核查和案件调查等工作至少需要2人同时去完成,但由于纪检监督干部数量偏少,导致他们在查办案件的时候为了凑够人数以符合办案条件,需要从其他部门临时抽调人员组成办案小组。以我区XXX集团为例,该集团纪检监督人员共5人,却负责管理863名党员和非党员干部,人员配备不足和工作任务繁重的矛盾制约了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

国有企业有效开展纪检监督工作的途径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将思想素质列为工作难点,是因为其很难在短时间被解决,人员素质和能力也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提升。面对这一现实,国有企业纪检监察队伍需要不断增强责任担当,坚持信念教育,强化“四个意识”,这样才能使其更加自觉地和正确地履行职能,提升纪检监察职能发挥的效果。同时要注重提高纪检监察队伍的纪律审查的政治能力和政治水平,要用理想信念教育挽救审查对象,帮助违纪同志进一步提高认识,忠诚组织、勤勉工作。

完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监督机制,健全的、完善的、科学的、人性化的激励机制和激励手段会成为纪检监督人员高效完成工作任务的驱动力。基于任何工作内容和性质来完善激励机制,其目标始终指向两个方面,一是物质激励,二是精神激励。显然,过分侧重于某一个方面进行激励,无法收获到较好激励效果,在健全激励机制过程中,领导者们应着重关注“物质”与“精神”的关联性,要同时满足员工生理层面和精神层面的需求,比如增设人员职位上的提拔,这种激励行为本身就具有双重性,具有物质和精神激励双重含义。

考核是实施激励的前一个环节,若要保证激励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就必须首先确保考核行为与制度足够科学、客观、正确,以避免提拔后因人员能力不足而产生负面影响。

完善选人用人制度。国有企业纪检监督干部是顺利开展和高效完成纪检监督工作的主力,加强国有企业纪检监督干部队伍建设,要从完善选人、用人制度方面入手:

第一,将德才兼备视为人才选拔重要标准,并严格准入制度。选拔标准和要求不能因候选人整体素质和能力不足而降低,要把纪检监督队伍建设放在干部队伍建设的大盘子中通盘考虑,将真正优秀的人才充实进队伍中。不仅要考量候选人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更要看重忠诚这一可贵品质,要保证每一位被选择人才都能做到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第二,要注重提高专职纪检监督人员比例,强化基层国有企业纪检监督职能和队伍建设,以建立梯队保持纪检监督队伍的稳定性,也可进一步强化纪检监督干部的带头作用。要适当引入或有倾向性地选择相关专业,如法律、审计、财务、计算机等专业人才从事纪检监督工作,以调整队伍的专业结构,且都要求纪检监督干部需要有其他业务或者基层从业的相关经历。

第三,实行人才交流机制,打破地域和层级限制,加强横向交流、相互沟通、借鉴和学习彼此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建立纪检监督人才库,将人才库中的人员外送到中国纪检监察学院等单位开展专题培训,切实提升履职能力。同时还要畅通纪检监督队伍的“出口”,把“一池水走活”,增强队伍的生机活力。如可以考虑将纪委书记安排到敏感重要的业务岗位就职,既为关键岗位带来了廉洁气息,也打通了纪检监督领域和其他业务领域的横向干部交流渠道。

纪检监督工作在我国国有企业运营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直接决定了企业经营品质,新时期下,只有充分提升企业内部纪检监督工作质量和实效性,才能满足现实发展要求,将纪检监督工作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发挥出来,从而获得较好工作效果。实际发展中,企业纪检监督工作会遇到很多问题,不少工作难点需要有针对性地去解决,当然,不同企业情况不同,难点内容和困难程度也会有所区别,但无论如何,唯有端正工作态度,正确思想,严格标准,才能促进纪检监察工作质量提升,彻底消除企业内部贪污腐败现象,为国有企业稳定发展提供良好支持。

猜你喜欢

思想素质激励机制纪检监察
攀枝花纪检监察院四川省纪检监察干部培训基地
《四川省乡镇纪检监察工作规程(试行)》
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纪检监察工作也要“高质量”——安康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5年探索
健全少先队激励机制 助推队员们幸福成长
论企业青年员工思想素质的培养
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必备素质
如何加强基层干部的思想素质教育
班主任素质与学校思想素质教育的关系
浅议中小企业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