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下滇西北体育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2021-02-11季文
季 文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体育与健康学院,云南 丽江 674199)
1994年10月,“滇西北旅游规划现场办公会”上提出的“发展大理、开发丽江、带动迪庆、启动怒江”的发展思路开启了云南旅游的“黄金二十年”。2019年3月,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阮成发在“怒江州脱贫攻坚专题调研现场办公会”上提出,要建设“大滇西旅游环线”,以旅游业发展助力怒江州脱贫攻坚。从2019年4月开始,“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成为云南省继“旅游革命”和“一部手机游云南”建设后,推动云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打造“生物多样、生态优美、文旅融合、路景一体、智慧友好”的世界独一无二旅游胜地的重要战略举措[1]。
2020年5月7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以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和推动全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为契机,以“旅游观光+户外运动+赛事体验”为实现路径,积极引导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持续培育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到2022年,力争打造全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10个、体育旅游徒步精品线路10条、体育旅游精品赛事20个、体育旅游精品目的地5个。搭建各类体育旅游资源推介平台,提升体育旅游产业交流合作水平,推动云南省体旅融合发展[2]。
1 相关概念界定
1.1 大滇西旅游环线
大滇西旅游环线是云南省基础设施“双十”重大工程之一,包括西北和西南两大环线,其中,西北环线沿大理、丽江、迪庆、怒江、保山、德宏,西南环线沿昆明、玉溪、红河、普洱、西双版纳、临沧、楚雄,打造“8字形”3 200公里大环线[3]。目前,西北环线的建设目标已经确定,西南环线的具体路线方案暂未确定。本文研究的主要范围是西北环线,即滇西北地区的“四州两市”。
1.2 体育旅游
体育旅游是旅游者较长时间离开生活地以旅游和体育为主要目的,以休闲、娱乐、健身、探险等为主要动机,以欣赏、观看或参与体育运动为主要形式的旅行游览活动[4]。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5]。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离不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体育旅游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必要条件。
2 滇西北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现状
2.1 自然资源丰富,青山绿水待融入
滇西北自然资源丰富,除沙漠和海洋以外,囊括了全部体育旅游风景,具有雄、险、秀、奇、幽、奥等各类体育旅游景观[6],如“三江并流”世界奇观、梅里雪山等山峰与冰川、高山草甸及高原大小湖泊等(见表1)。
表1 滇西北体育旅游自然资源汇总
体育旅游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的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是体育旅游的重要阵地,体育旅游活动在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中开展,才能使人们真正地感受到体育旅游所带来的放松和愉悦[7]。徒步、骑马、登山、攀岩、漂流、山地自行车等户外体育旅游运动项目,可以使人们亲近自然、感受自然、探索自然,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大滇西旅游环线”规划课题专家组组长葛羿提到:在旅游产品的选择上,应紧紧围绕云南自然资源的特点,更多的提供户外旅游服务和户外运动产品[1]。
2.2 气候舒适宜人,旅游人口待增长
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太平洋东南季风和青藏高原气团的综合影响,滇西北地区为典型的内陆性季风气候,冬春季长,夏秋季短,日温差和年温差均较大,干湿季分明,降水集中于夏季[8]。滇西北地区除迪庆州外,其余地州温度很少低于0 ℃,相较于我国北方及中部城市的冬季可以说温度刚好、气候舒适,地暖、空调等暖气设备在这里都不常见;夏季温度常年在30 ℃以下,几乎没有高温天气,气候凉爽,其中,丽江更被评为“全国十大避暑胜地”之一。
鉴于滇西北“夏天凉爽、冬天不冷”的气候特征,以及“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是云南省最受欢迎的旅游路线,因此,每年从全国各地前来旅游、度假、避暑、避寒、避霾、短住、定居的人非常多。再加上“让云南人健康起来 让想健康的人到云南来”宣传口号的提出,要求促进高原体育与健康生活方式融合,发展健身休闲运动产业,那么,因为参加体育赛事到云南旅游、到云南旅游而进行体育运动或是直接参与体育旅游的人群也会越来越多。
2.3 历史文化厚重,文化旅游待开发
滇西北地区历史文化悠久深厚、宗教文化神秘深邃、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民族习俗丰富多彩。大理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著名的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在此交汇,被称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早在1982年就被定为全国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丽江是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记忆遗产三项桂冠的历史文化名城;德宏是中原文化和边地文化、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中华文化和南亚文化的交汇地;以及迪庆香格里拉的宗教文化、保山的抗战文化、怒江的独龙族文化等。
滇西北各州市积极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的建设,注重历史文化开发,推进文化旅游融合。丽江聚焦文化旅游资源,强化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培育东巴文化、纳西古乐、摩梭风情等知名文化品牌;云南省唯一传统工艺工作站的成立、杨丽萍大剧院的建设以及沙溪古镇的开发等都是大理文化充分挖掘的体现;“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云南省2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也都在滇西北[9];德宏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采取超常规举措,全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10]。
2.4 旅游发展成熟,体育旅游待融合
2015年和2020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对旅游文化发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云南旅游资源丰富,要大力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云南省是著名的旅游大省,旅游业发展时间长且后劲十足,自“十三五”进行旅游革命以来,全省旅游环境日趋优化,产业体系更加完善,旅游收入迈上万亿元台阶。2019年,全省旅游业直接增加值达1 777.69亿元,增长14.2%,增速比2018年提高0.8个百分点[11]。
云南旅游最经典线路当属滇西北地区,即“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滇西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为支柱产业,但大众体育基础差、休闲体育意识薄弱、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不够等原因使得“体育 + 旅游”缺乏双向互动,融合度不高。如今,滇西北地区正迫切寻求产业转型,以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并构建新产品、新业态和符合现代旅游者需要的产品和内容,体育旅游无疑是转型升级的最好方式之一,体育与旅游的融合不仅可发展体育,向云南体育强省的建设迈进一大步,更能促进旅游业的成功转型,实现双赢。
3 滇西北地区体育旅游存在问题
3.1 经济基础薄弱,体育投入力度小
滇西北地区位于我国西部高原边疆,区位的劣势及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其一直是云南省最贫困最落后的地区之一,甚至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整个滇西边境山区早在2011年就被国务院划定为我国连片特困地区,是国家农村扶贫工作的重点扶持对象[12]。由于地方经济基础的薄弱,能够投入到体育发展的经费非常有限,投入的项目较为集中,如丽江市蓬勃发展的足球项目,青少年足球训练、校际足球比赛、成人业余足球联赛等,甚至曾经举办过全国甲级联赛,但市级游泳馆的建设由于经费不足自2011年规划至今仍未开工。
3.2 交通设施落后,基础建设周期长
受气候、地质因素等地理条件的限制,滇西北地区交通建设难度大、成本高、起步晚、周期长。航空方面,四州两市都有民用机场,其中,丽江是云南省第三大国际机场,飞机远距离出行相对方便,但滇西北地区各地州互通主要还是依靠铁路和公路;铁路方面,仅大理和丽江有火车站,大理站1999年开始运营、2018年开行动车组,丽江站2011年投入使用、2019年投入运营动车组,其余四地的火车站尚在建设中,出行还是以公路居多;公路方面,滇西北地区高速公路仅有大丽高速(大理—丽江)和保腾高速(保山—腾冲),2020年底香丽高速(香格里拉—丽江)即将通车,其余地州高速公路或正在建设或已规划还未开工。
3.3 群众意识淡薄,大众体育起步晚
滇西北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受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影响,交通闭塞,民族传统意识浓厚,生活水平标准较低,人们对体育的需求不高,再加上体育硬件设施的匮乏、体育宣传活动的缺位、体育训练比赛的不规范、体育管理部门的政策引导不积极等,使得体育没有完全融入生活,只是少部分人的业余爱好和消遣。目前为止,四州两市中以德宏州大众体育发展最为迅猛,自2018年起所有体育场馆免费开放,相继组织了一系列影响较大的群众体育赛事,如“七彩云南·运动德宏”2019体育文化旅游节系列赛事活动,承办滇西赛区网球俱乐部联赛等;积极举办当地特有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和文化展演,将体育赛事活动充分与民族节庆相结合,如在傣族泼水节期间举办“少数民族传统武术展演”。德宏州积极发展群众体育,致力于推动“运动德宏”品牌赛事的打造,不断提升城市影响力。除德宏外,滇西北地区的其余地州大众体育发展明显滞后。
3.4 专业人才匮乏,高等教育培养少
滇西北地区也是云南省教育最落后的地区,高等教育方面仅有大理和保山两地拥有公办本科院校,分别是大理大学、保山学院、滇西应用技术大学,丽江仅有1所民办本科院校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德宏、怒江和迪庆三地还没有本科院校。体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大理大学设有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两个专业、保山学院设有体育教育专业、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珠宝学院设有休闲体育专业。总的来说,现设置的体育专业主要是以培养体育教师为主,与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所提倡的“旅游观光+户外运动+赛事体验”的实现路径完全不相适应,珠宝学院的休闲体育专业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联合办学,以户外运动专业人才培养为主,但办学时间短,第一届学生还未毕业。很显然,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理念在滇西北地区、在体育旅游领域的践行是任重而道远的。
3.5 旅游产品单一,管理服务意识差
“十三五”以来,云南省深入推进“整治乱象、智慧旅游、提升品质”旅游革命“三部曲”,全省旅游环境日趋优化,但仍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首先,单一观光型为主的旅游产品结构尚未得到根本改变,门票经济特征依然显著;其次,传统旅游目的地产品老化,温冷地区缺乏大项目大企业引领,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培育不足,旅游转型升级进程缓慢;最后,旅游市场秩序问题时有发生,市场整治压力依然存在等[11]。滇西北地区的体育旅游也存在着产品单一问题,以体育赛事参与为主,如丽江老君山户外节、德宏户外休闲文化节、怒江皮划艇野水世界杯等。组织比赛的同时管理服务问题也接踵而来,如丽江金茂半程马拉松赛,缺乏专业裁判员而从昆明聘请团队执裁等。
3.6 协同发展不够,区域一体形成难
滇西北地区四州两市在地理位置上是相连的,但是由于复杂的地质条件使得交通建设难度大、进程缓慢,州(市)际间的往来车程最少也在两个小时以上,所以他们之间的距离又是比较“远”的。同处于滇西北地区,但区域协同发展的机制尚未形成,联系不够密切,携手合作共赢的局面还未完全开启。体育旅游交流与合作甚少,七彩云南格兰芬多国际自行车节是将赛事融入滇西北旅游中的优秀案例,现有大理、丽江、芒市、瑞丽、腾冲共五站。但其他运动项目的区域业余赛事较少,连高校体育联赛滇西赛区的比赛都往往因为报名不足取消比赛,要知道,国际或全国赛事固然重要,是打响城市知名度最有力的举措,但区域业余赛事的组织更能加强民间体育合作与交流,推动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
4 滇西北地区体育旅游发展路径
4.1 加大政策支持,增加体育资金投入
发展体育旅游,政策支持是前提条件,经费充足是基本保障。2020年,《健康云南行动(2020-2030年)》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建设体育强省的意见》两个文件的相继出台,表明云南省已将体育工作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健康云南”和“体育强省”的大环境下,滇西北地区应乘势而上、把握规律、积极主动地融入体育发展大方向上,制定科学的考核指标、落实体育发展政策、制定具体工作计划、监督计划实施情况等。滇西北地区要发挥自身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成熟的优势,推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增加体育旅游经费的投入,打造“体育+旅游”“旅游+体育”的衔接发展模式,不仅能推动滇西北体育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拉动体育消费,更能促进滇西北旅游经济全面发展。
4.2 推进交通建设,提高互联互通水平
交通便捷是发展体育旅游的必要条件。一方面,继续推进滇西北交通基础建设,云南省政府在大滇西旅游环线基础工程建设中将新建香格里拉—泸沽湖、云龙—永平—昌宁、丽江—维西、弥渡—巍山、古城—宁蒗高速公路共计690 km;新建保山—六库铁路(94 km)、丽江老君山全景观光列车环线(117 km);新建大理、丽江、瑞丽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约156 km[10]。另一方面,在交通相对不发达的现阶段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发展构建“全自由行、路景一体”的“大滇西旅游环线”自驾旅游的服务体系。滇西北各地州应加强体育交流与联系,在交通全面升级、新基建正建设的期间探索、建立起完善的体育旅游发展协调合作机制,为推动体育旅游一体化进程奠定扎实的基础。待交通设施完善后,滇西北各地州行程缩短、达到互联互通时,体育旅游必将成为打造区域品牌、推动区域发展的最有利的手段之一。
4.3 加强体育宣传,推动群众体育普及
群众体育是体育旅游的发展基础,只有热火朝天的群众体育才有体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可能。因此,应大力推动全民健身,加强体育宣传推广。如滇西北地区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体育事业大力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和组织队伍建设,逐渐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全民参与的体育赛事机制。“运动德宏”系列活动贯穿全年,春节期间的“运动德宏·和谐边境”体育文化活动、泼水节期间的“运动德宏”机车音乐节、国庆节期间的“七彩云南·运动德宏”体育文化旅游节等成为规模大、参与面广、知名度高的赛事活动。德宏的秀美风光与民族文化有机融合为一体,以专业赛事带动群众赛事,变群众赛事为旅游项目,将赛事与旅游完美融合[13]。在组织赛事的同时,统筹宣传工作,通过召开赛事活动推介会等方式,依靠“运动德宏”等平台面向全社会推广,“运动德宏”品牌已经做大做强,是滇西北地区体育旅游的活招牌,影响深远。
4.4 重视人才培养,培育高等专业人才
专业人才是体育旅游发展的技术支持。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正式印发,国家层面已将学校体育工作放在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上;云南省教育厅在2019年就已在全国率先提出中考体育100分的政策,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更应积极主动响应国家号召和地方学校体育工作整体规划。滇西北地区高等教育的落后和体育专业设置的不相适应,使得专业体育人才匮乏,直接影响到包括体育旅游在内的体育领域的发展。一方面,区域内还未有本科院校的地州应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全力扶持地方有条件的专科或职业院校积极升本。另一方面,本科院校应拓展体育专业,积极申报社会体育、休闲体育等涉及群众体育发展的专业以及2019年才在全国设置的、与旅游相融合的、符合滇西北旅游现状的体育旅游新专业;同时,完善体育人才培养方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兼顾校内教学与校外培训,培养出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体育专业人才。
4.5 提升基础设施,完善旅游服务体系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发展体育旅游的硬件条件,良好的旅游服务则是不可或缺的软件条件。因此,滇西北体育旅游的发展不仅要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还要不断改善旅游服务环境、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升旅游服务质量。首先,体育方面应推进滇西北各地州体育场地场馆建设、保障基础运动场所普及、加大场地开放使用力度、加强场馆日常维护保养、开发体育旅游运动设施、建设山地户外运动营地等;其次,新建或改扩建观景平台和停车场、增加并提升旅游厕所环境、提高游客服务中心和旅游景区的服务水平等。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体育与旅游的高质量融合,还应当打破两者之间的隔阂、加强联系,如在举办体育赛事期间提供旅游产品的配套宣传、在旅行社或相关旅游APP上增加体育旅游项目、开发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并完善相关服务产品等。
4.6 推动区域协作,构建“体育旅游带”
大滇西旅游环线西北环线的大理、丽江、迪庆、怒江、保山、德宏,这四州两市虽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但同属一个区域,即滇西北地区。虽自驾行程较远,但地理位置相邻,应主动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的建设,加强各自间的联系,推动区域协作。体育旅游是云南体育产业的重点,也是云南旅游转型升级的重要领域,滇西北地区作为云南旅游最受欢迎的区域更应大力发展体育旅游,加强交流合作。第一,以体育赛事促体育旅游。既要举办精品赛事分站赛(如格兰芬多国际自行车节),也要组织滇西北地区民间业余赛事。第二,以民族节庆促体育旅游。如大理白族三月街、丽江纳西族三朵节、迪庆香格里拉赛马节、怒江傈僳族阔时节、德宏傣族泼水节等,可在节庆期间同时组织体育旅游文化节活动或体育比赛。第三,以高原训练基地促体育旅游。尽快落实丽江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的建设,承接相关项目训练团队、吸引体育旅游爱好者。总之,滇西北在体育旅游方面既要自身发展又要互相协作,努力构建“滇西北体育旅游带”,达到共同发展、携手共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