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战略丰富中欧芯片合作选项

2021-02-10昭东

环球时报 2021-02-10
关键词:中欧半导体芯片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昭东

“欧洲欲打破美国技术壁垒!”德国《经济周刊》8日报道称,作为技术高地,欧洲曾发明了内燃机、显微镜、无线电等新生事物,但在半导体领域,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市场占比都比较小。为此,欧盟19国近日公布新的芯片战略,准备投资500亿欧元,打造欧洲本土完整半导体生态系统。“这个战略旨在提升欧洲芯片产业的竞争力。”德国慕尼黑大学经济学者特劳菲特尔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对于中国投资者来说,欧盟芯片产品越独立于美国,中欧企业的合作可能性就越大。”

与经济地位不相称

欧洲早在2012年就提出大型芯片发展项目。不过,由于德国的英飞凌、荷兰的恩智浦、瑞士的意法半导体等企业兴趣不大,项目不了了之。2013年,欧盟委员会又推出“欧盟新电子产业战略”,其中芯片研发也是重点。但由于该计划过于分散,对于加强欧洲芯片产业竞争力效果不大。

“到了这两年,欧洲才发现,与美国和亚洲相比,自己在芯片产业上的竞争力越来越弱。”经济学者特劳菲特尔指出。首先,欧洲企业体量较小。2019年的数据显示,欧洲半导体企业的销售额为400亿美元,仅占全球的10%,与欧盟在全球的经济地位不相称。同一年,美国高达47%,韩国19%。其次,欧洲在技术上也逐渐落后。麦肯锡公司去年底发布的报告显示,欧洲半导体仅有传感器领先世界,处理器、存储器、人工智能芯片等领域至少落后美国和亚洲10年,晶圆代工落后亚洲5到15年。再次,依赖美国的知识产权。过去两年美国制裁中国企业,让欧洲企业利润大幅度下降。

此外,全球车用芯片近期供不应求,导致德国汽车工厂减产。再加上中、印、韩、美等国最近都发起振兴本国半导体的产业计划,让欧洲有了紧迫感。为此,去年11月,作为欧盟轮值主席国的德国和法国、意大利等国家一起向欧盟提交了一项“欧洲共同利益重要项目”方案,要求欧盟支持其成员国开展芯片研发和制造项目,并已得到19国支持,预计未来会有更多成员国参与。德国经济部长阿尔特迈尔上周与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长勒梅尔在“欧洲2021”会议上也表示,欧洲芯片产业必须得到更多投资,才不至于落后美国和亚洲国家。

中欧目标一致

欧洲芯片战略对中国投资者意味着什么?特劳菲特尔认为,中国的长期发展计划中包括一系列旨在加强半导体产业的措施,如税收减免以及投资激励。由于美国的制裁,中国正在大力提升芯片的自主发展水平。中欧的目标是一致的,即减少对美国技术的依赖。

从目前来看,中国投资者参与欧洲芯片产业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并购欧洲企业。尽管欧盟各国都把芯片视为关键产业,防止被非欧盟企业收购,但是中国企业最近几年并购欧洲企业的案例也不少。比如,2019年和2020年中国最大的手机原始设计制造商闻泰科技先后以

268.54亿和63.34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荷兰半导体公司安世集团的全部股权。后者原是恩智浦的标准产品事业部,拥有60多年的半导体行业经验。

二是中欧或可在“第三代半导体”实现“弯道合作”。中欧由于目前受到美国技术限制而无法合作,但尚没有哪个国家在“第三代半导体”处于主导。一旦中国科技企业具备竞争力,它们将仅仅因为背靠庞大的国内市场就可制定全球标准。

汽车芯片也是一个可以合作的领域。一辆车所需车用芯片约400多种,中欧可以在驾驶辅助系统、自动驾驶汽车、人工智能芯片等方面合作。

三是在欧洲各大“硅谷”投资。比如,位于德国东部“萨克森硅谷”的各大芯片企业正纷纷加大投入,这里集结了330多家制造商、供应商、服务商、高校、研究机构和萨克森州的公共机构。荷兰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也有超过150家企业入驻,汇集来自85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名高科技人才,平均每天产生4项专利。

美国仍是最大难点

特劳菲特尔认为,对欧洲政府和企业来说,中国投资者有两大优势。首先,中国市场大。中国已经是国际半导体产业最重要的市场,占全球芯片销售额的1/3,且呈上升趋势。因此,所有芯片生产商都依赖与中国的良好关系。其次,中国有资金。在新的芯片战略中,欧洲投资银行、欧盟委员会和欧盟各国政府将给予资金援助,但是六成资金需要从私人处募集。这给中国投资者带来合作的可能。

不过,中欧合作现阶段仍有两大难点。一是美国因素。过去两年,美国已经对通信巨头华为、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等中国多家企业实施制裁。许多生产芯片和芯片制造设备的欧洲企业都受到美国制裁的影响。欧洲科技企业高管和各国外交官去年12月指责美国利用制裁机制将它们挡在中国市场之外,同时对美国公司提供豁免。

二是欧洲各国的“国家安全”审查。特劳菲特尔指出,目前几乎所有的欧盟国家都将芯片列为关键行业,收购相关欧洲企业困难重重,技术合作也要报批。2016年,中国福建宏芯基金收购德国半导体巨头爱思强就因为“国家安全”被德国政府否决。但特劳菲特尔认为,随着中欧投资协议完成谈判,未来双方在芯片合作上的法律依据会更加明确,企业可以更放心申请合作。▲

猜你喜欢

中欧半导体芯片
全球半导体行业1月份 销售额同比略有下滑
安森美半导体收购Quantenna COmmunications
装错芯片的机器人
中国半导体产量将占世界2成
植入芯片变身“超人”,挥手开门不再是传说
中欧班列运营及发展情况
建筑师行迹中欧
什么是AMD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