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青春电影男性气质构建研究
2021-02-10孙炜峰
孙炜峰
(安徽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近年来,我国观影人群日趋年轻化,电影的制作方在创意、制作电影的过程中,总是有意无意地向年轻人靠拢,以希望能够通过影片和这部分受众群体产生共鸣,从而获取更大的收益,由此青春题材类电影在这一时期愈发受到各方的关注,每每新片上线,都能带动一波收视热潮,并在青少年群体中成为热议的话题,著名电影人戴锦华曾指出,青春题材的电影“在于表达了青春的痛苦及其中诸多的尴尬和匮乏、挫败和伤痛。可以说是对‘无限美好的青春’的颠覆。‘青春片’的主旨,是‘青春残酷物语’”,这类影片在关注了青春美好的同时,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塑造出一个又一个符合时代特征、鲜活立体、受青年受众关注的角色个体。而这些角色个体在受到青年追捧的同时,也在对青年的言行进行着再生产,尤其是影片中男性气质的构建对当代青年群体的影响更是值得关注的主题。
一、青春题材电影男性气质的构建溯源
青春题材电影男性气质的构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创作的影片中就在进行着书写,只不过彼时的书写是隐匿于国族的宏大叙事篇章之中,很少有进行青春个体叙事的作品,即便以“青春”命名的影片,诸如《青春之歌》(1959)等,也都是将个体融入集体叙事,其中青年个体的男性气质塑造也都呈现出积极向国族靠拢、服务社会的“支配性男性气质”。例如《青春之歌》中的卢嘉川,这个习惯于严肃地与女主角谈论国家大事的男性角色,在影片中被塑造成为了革命牺牲自我爱情直至付出生命的男性形象。这与当时的政治需求有着直接的关联,并且这种书写方式一直持续到20世纪末期。即便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电影大发展之中,在思想解放、经济发展等多元因素的影响下,青春题材电影的男性气质构建虽然开始逐步个性化、鲜活化,但青年人物的塑造依旧未能脱离小集体“支配性男性气质”,大社会“共谋性男性气质”的编码方式。这种男性气质的编码方式,对于当时的青年群体产生着非常大的影响,极大地激发了青年群体保卫祖国、投身革命的热情。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第六代导演开始大量关注青春文化,创作出一批具有广泛影响的青春题材电影,如《阳光灿烂的日子》(1995)、《东宫西宫》(1996)、《十七岁的单车》(2001)等等。青春题材电影的盛行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银幕中的男性气质开始多元化,同时也更好地呈现出了男性气质的变量存在。像《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主人公,成长于部队大院中的马小军,被编码为“边缘性男性气质”却一心向往能够具备“支配性男性气质”,最终在混沌中长大的青春少年。多元化的男性气质编码方式,与彼时的舶来文化冲击有着密切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受到港台流行文化的冲击,大批港台明星进入内地市场,一改往日单纯的硬汉男性形象,受到了观众的追捧,这也直接导致了内地影视制作人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基础上,开始在编码的过程中,刻意让男性气质多元化。当然,除此之外,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也使得银幕中的男性气质构建更加多元化,在此笔者就不一一赘述。
进入新世纪后,受到文化观念转变和消费社会转型的双重冲击,青春题材电影男性气质的构建更加凸显人物的个性特征。他们中既有符合传统认知、积极向上的“支配性男性气质”(如《无问西东》中的沈光耀等),也有生活于社会底层、一事无成的“边缘性男性气质”(如《夏洛特烦恼》(2015)中的夏洛,《少年的你》(2019)中的小北等),更有在以往青春题材电影中并不常见的“从属性男性气质”(如《失恋33天》(2011)中的王小贱,《夏洛特烦恼》(2015)中的孟特等),这些角色的男性气质编码方式都带给青少年群体不同的认知,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对于自我性别意识的构建。
二、新时期青春题材电影男性气质的嬗变探原
在中国电影发展过程中,青春题材电影中男性气质的塑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支配性男性气质”独占银幕,如《英雄儿女》(1964)中的王成、《闪闪红星》(1974)中的潘冬子、《庐山恋》(1979)中的耿桦等,虽然这些人物的工作环境、社会地位,甚至年龄层次都有很大的差别,但都展现出了符合主流价值取向的“支配性男性气质”,都在引导着彼时社会对于男性气质的构建。尽管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演员唐国强因为在出演电影《小花》时因为皮肤白皙而又喜欢吃奶油蛋糕而得名“奶油小生”,并在神话剧《孔雀公主》上映后使得这一称号广为流传,但彼时这种男性气质的编码并不被广大受众所接受,而被称为“奶油小生”的表演艺术家唐国强先生也在当时不断通过塑造具有“支配性男性气质”的角色(如《高山下的花环》出演军人赵蒙生)来摆脱这一称号。
近年来,青春电影在男性气质的构建上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小鲜肉”的盛行,这种男性气质构建方式在以往非消费社会中几乎是不会呈现的,因为在非消费社会中,除了“支配性”之外的男性气质类型都是不被社会公众所认可的,并不能通过大众媒体进行传播。消费主义思潮在中国的蔓延,也是青春题材电影男性气质构建产生变化的重要原因。在消费社会中男性气质的表征越来越多元化,原有的在父权制下内化于人们思想中的对于男性气质一定是支配性的观念也跌落神坛,社会中的男性气质开始进入复数形式迅速增长的阶段。正是在消费主义的思潮影响之下,电影银幕中的男性气质表征方式也开始循着社会中男性气质的发展方向进行编码,并使受众在无意识状态下默然接受了这种编码方式。
除了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之外,多种男性气质在银幕中的盛行,也被众多学者认为是女性主义运动带来的影响,是女性对男色的窥视在影视作品中的反馈。其实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劳拉·穆尔维、玛丽·安·多恩等学者就对女性主义观影做出过相应的研究,他们都提出了女性受众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其位置是流动的。随后伊丽莎白·考威提出,在以电影幻想理论为依据的观影过程中,女性观影主体能够进行观影的认同,使自身处于观影的主体位置。但这些理论多数都是以女性身体视作为被观看的主体。近年来受到社会进步、女性地位提高以及思想的解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影片中,男性的身体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被观看和欣赏的对象,使得青春题材电影在编码的过程中,为了迎合女性观影主体的需求,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多种类型的银幕形象纷纷呈现,而这在另外一方面,也不断地催生着“妈妈粉”“姐姐粉”“迷妹粉”以及“同性粉”等不同的粉丝群体出现,并以此出现了两者相互促进、循环发展的局面。
除上述两点之外,外来文化的冲击也是导致新时期青春题材电影男性气质产生变化的一个主要原因。进入新世纪后,日韩及港澳台文化对中国的青少年一代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2001年4月21日电视连续剧《流星花园》在台湾首播,创造了平均收视6.99的电视剧收视记录。刚刚触网不久的内地青少年群体则通过网络观看了这部电视连续剧,并掀起收视热潮,众多大中专学生和中学生群体甚至熬夜通宵在网吧追剧。其中花美男“F4”成为当时很多年轻人效仿的对象。除台湾的影响之外,成立于2005年的韩国男子演唱组合super junior也成为当时年轻一代集体追逐的偶像,很多青少年群体在服装、发饰、行为举止等方面纷纷效仿偶像团体的成员。这些文化冲击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在随后中国的全媒体视听节目中出现了大量与之相似的“花美男”“小鲜肉”,例如上海东方卫视的综艺真人秀节目《加油好男儿》、湖南卫视的综艺真人秀节目《快乐男声》等,都出现了众多类似男性气质的偶像明星。反馈在银幕中,则呈现出了方文(2008《李米的猜想》)、老三(2010《山楂树之恋》)、林静(2013《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刘峰(2017《芳华》)等不同的男性气质类型。
三、新时期青春题材电影男性气质构建对青少年群体的影响
当代美国著名的儿童审美心理发展研究专家加德纳概括出儿童从出生到青年期(即20岁)审美感知发展的五个阶段的特征,其中指出,在13到20岁的阶段,属于审美专注的危机期,青春期的青少年审美评价标准具有相对性。他们会对以往的单一美好认可发展为对各种事物的认可。正是在这种审美感知的影响下,备受青少年群体关注的青春题材电影会对青少年产生深远的影响,而男性气质的构建就是其中之一。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多元化男性气质在银幕中的出现表现出社会的包容度越来越高,对于多元文化接纳度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过分追求视觉效果,导致部分青春题材电影在男性气质的构建上呈现出异化趋势,对青少年一代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例如,部分影片中对于“同谋性男性气质”的夸张塑造(如《西虹市首富》中的柳建南),导致部分青少年的价值观发生变化,部分人为追求利益最大化,攀附权贵以谋求父权红利,认为“左右逢源”才是人生赢家。同时,部分青春题材电影在特定情境下的“支配性男性气质”的构建中也在夸大消费主义,如《小时代》系列电影中所构建的顾源、宫洺等男性形象,家境优渥、挥金如土,会误导部分青少年的消费观念,使其超前消费,甚至进行网贷、校园贷,从而引发其债务危机。
新时期青春题材电影中男性气质构建的另外一个问题则是“从属性男性气质”(即男同性恋群体和阴柔异性恋男性)的妖魔化。部分影片或明或暗地展现出一些gay里gay气的男性角色,例如《非诚勿扰》中的建国、《夏洛特烦恼》中的蒙特等,这些男性角色的最大相似点就是“娘娘腔”的形象,他们举手投足间十足的女性化。此种编码方式导致的两种直接影响就是在青少年期审美评价标准相对性之下产生的两性特征混乱以及对同性恋群体的刻板印象。如前文所述,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审美标准具有相对性,在缺乏正确审美引导的情况下,在银幕中进行异化编码的男性气质也被一部分青少年认可并效仿,部分年轻人更是为博取关注,在缺乏规训的自媒体平台乐园中以夸张的方式进行着自我表达,无节制地放大“从属性男性气质”,导致青少年群体出现了性别认知模糊。而另外一部分青少年群体通过对影片的解码,将影片中表现出的娘娘腔和同性恋划上等号,认为娘娘腔就是同性恋的标志,并将这种刻板印象带入到日常生活中,对生活中表现出女性化的男性进行贬低和指责,甚至由此产生校园霸凌事件。
习近平同志指出,“青年时代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十分紧要,不仅要树立,而且要在心中扎根,一辈子都能坚持为之奋斗”。但是我们却看到,“在逐利目的的驱动下,一些娱乐方式和娱乐内容出现了违规和过载的现象,比如在野蛮生长期的网络娱乐新工具被用来传播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违法内容;一些不太成熟的艺人被包装为流量明星并成为青年偶像,利用饭圈误导青少年的价值取向等。”因此,青春题材电影制作方在对其中的男性气质进行编码的过程中,不能单纯以利益为最终导向,更应注重对青少年带来的长远影响,在肯定多元化男性气质的同时,合理引导青少年审美观念,确保青少年群体能够拥有正确的性别认知,更可借鉴近几年的主旋律影片男性气质的构建模式,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积极的民族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