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传统建筑物群落实现地域活性化研究
2021-02-10杨金虎YangJinhu
杨金虎/Yang Jinhu
一、引言
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大同市云冈石窟考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情况时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他强调,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要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要深入挖掘云冈石窟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总书记的讲话阐明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也为我们如何发挥历史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指明了方向。作为一项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传统建筑物群落承载着历史的发展脉络,彰显着文明的无限魅力,体现着独有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是实现地域活性化的重要载体。
在建设“美丽乡村”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进程中,传统建筑物群落的保护任重而道远。聚落生产演化出了建筑物群落,形成了人类生存最原始的场所。其形成之初带有自发性和庄严性。随着现代文明的急速浸入,传统群落地域性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民族性在城市化和被城市化的双重压力下更迭演化,其物质及非物质生存环境也经历着现代化的激荡和割裂。传统建筑物群落正逐步都市化,而我们的相关研究对于其全方位的生态、聚落形态、社会经济、文化脉络等综合性问题却涉及很少。[1]
滇西北传统建筑物群落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景观价值和旅游价值,是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对象。实现地域活性化,一方面要保留传统建筑物群落原有的空间布局和结构形态,使建筑物格局继承原有的民族文化内涵;另一方面须借鉴当下文旅融合的发展成果,在“民生为本、多元参与”的设计原则基础上,坚持“原生态建筑物优先、因形就势、凸显落地亮点、一村落一业态”的发展理念,以保护传统建筑物的人文形态、科技形态、功能形态、结构形态、环境形态、艺术形态等。同时,考虑与现代互联网的融合,引进新技术、新思路,提高村民的合作意识,完善规划设计方案,统筹配套系统设施,以便有效地将人与环境、传统建筑物群落与空间、村落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以此构建传统建筑物群落数字文旅战略,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提高村落经济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传统建筑物群落活性化的可持续发展。[2]
二、保存良好的农村历史人文景观建筑物群落
传统建筑物群落活性化的一个硬性条件是要有原生态的历史人文景观建筑物群落。滇西北农村历史景观建筑物群落分布较多,保存良好,层次细腻,在我国少数民族建筑物群落中独具特色。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滇西北远离汉文化圈,其民居建筑在空间、形式、结构及审美方面都呈现出滇西北独特的人文风貌(图1—图4)。作为传统建筑物群落的一员,民居建筑成为最具代表性与说服力的物态呈现。云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主要有向外开放的竹架结构和向内封闭的土木结构这两种形式。滇西北民居建筑以向内封闭的土木结构为主。其中,西北地区的香格里拉、丽江、宁蒗、维西、兰坪、漾濞、贡山等地以闪片房、汉式合院民居建筑为主,德钦地区以土掌房、汉式合院民居建筑为主;滇中大理、洱源、剑川一带的白族、纳西族民居以与汉文化建筑融合的合院民居建筑为主。滇西北建筑物群落的整体风格呈现出崇尚自然、尊重自然的构造理念,这成为其走生态发展路线的坚实基础。
图1 丽江纳西族民居土木结构“土砖垒筑”
图4 丽江傈僳族民居木结构“闪片房”
在传统建筑物群落活性化过程中,保留原住居民会使村落具有更深的人文底蕴。协调处理好原住人口、关系人口(与原住人口结婚的外地人、外来亲戚等与原住居民有一定关系的人)、流动人口之间的关系,是实现传统建筑物群落活性化的第一要素。如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原住居民大多为藏族群众,藏族群众坚定的信仰对保护城市风貌和城市历史氛围,以及维持“活”的独克宗起到了积极作用。[3]
当地政府或旅游机构、团体、组织可以通过举办讲座或培训,让原住居民更多地了解流动人口,从内心里接纳他们。此外,乡村还可以考虑实施“旅游培训种子工程”,创新传统建筑物群落原住居民人才培养方式,积极培养传统乡村旅游经营者、乡村旅游带头人、熟练工匠、传承人、乡村旅游创作者,以及乡村导游、乡村文化宣传者等各类人才,依靠人才支持和智力投入促进传统建筑物群落旅游发展,提高原住居民旅游服务能力。同时,乡村可探索传统社区建设的新型旅游模式(如企业+农户型),通过资金、技术、经营管理与资源的合作,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活力,更好地弘扬传统建筑物群落的文化价值。
针对流动人口,当地政府或旅游机构、团体、组织要加大有关传统建筑物群落的文化宣传,让他们在游览前便可以通过网站、移动客户端等渠道知晓当地文化,以便在游览中避免产生文化冲突及交流障碍。
三、传统建筑物群落与国土空间布局一体化
虽然针对传统群落建设的国土空间规划技术还在不断摸索中,但保护原生建筑物群落是规划的基本原则,规划好缓冲带是基本的技术手段。对传统建筑物群落的开发须合理利用土地空间规划技术,根据不同项目布局建设用地。
高原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村落建设宜采用“多规合一”的原则。因此,滇西北传统建筑物群落便具有了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针对研究范围内的用地,应开展“土地适宜性评价”,坚守以生态为底线的大原则。在此基础上,综合研究范围内的实际情况,进行“空间管制”。控制村庄用地,划定红线、缓冲带、预留区空间,严格保护生态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对传统建筑物群落的规划活动进行合理安排。[4]
图2 香格里拉藏族土木结构“闪片房”
图3 丽江白族民居土木结构“粉墙黛瓦”
对于重点建设的文化旅游项目,要优先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确保重点项目的规划空间。要优化文化旅游的资源配置,保证重点项目建设,活化现有土地,实现土地集约开发。大理古城、独克宗古镇、束河古镇、丽江古城、白沙古镇等都具备作为独立城镇单元的所属功能,在空间上要完全与新城分离。作为曾经的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云南驿、剑川、石鼓、奔子栏、维西、三川坝、六德乡这些小城镇而今已成为当地具有一定辐射力和集聚力的区域中心城镇,是今后提升该区域城镇化的重点所在。[5]
在缓冲带外围,围绕农村宅基地流转新政策,可发展一部分微型房地产,采取“旅游+地产”的模式,因地制宜确定各村落旅游建设发展类型。微观房地产可以提供丰富的创新资源和良好的创新环境,如专业人才、风险投资、技术信息、优惠政策、配套服务等,从而形成企业集聚。[6]乡村可引入第三方小微地产,形成乡村、微型地产商和入园生态微企三方参与的开发模式。乡村可根据区块的产业分布和土地资源情况确定小微园的区位和入驻企业的审批,微型地产开发商则根据入园微企的设计需求进行地产开发。
微型房地产使得传统建筑物群落中的居住人口增加,这样乡村就拥有了更大的消费人群。新的融资方式和途径可促进城市与村落空间布局一体化,从而加快推进传统建筑物群落与新的国土空间规划的融合,为建筑物群落发展乡村旅游提供更有力的资金支持,增强村落村民和城市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旅游建设应充分利用原有建设用地,不占用或少占用耕地,严禁占用永久性基本农田,且应突出农村特色和田园风貌(图5、图6)。
图5 乡村微型房产规划节点设计
图6 乡村田园观光规划节点设计
乡村应遵守传统建筑物群落规划红线,综合开发架构,规划建设便捷、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业态、文化、医疗、信息、物流等公共服务设施,实现集多种产品、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空间布局(其中包括核心村落区、旅居区、综合体、特色产品等的空间规划)。在传统建筑物群落内应着重规划好慢行交通系统,以此拉近游客与环境的距离,增强旅游者的体验。树顶廊道和生态栈道被认为是对环境影响最小和最具趣味的固定交通设施。[7]
依托传统建筑物群落的旅游发展战略,土地空间布局应规划邻近的重点景区、公路服务区和交通干道客流分布点。优先支持拥有特色传统建筑的村落利用现有资源,规划、实施“一村一店”“旅游扶贫村+乡村馆”等,布局立体空间,有效保障传统建筑物群落的活力(图7)。
图7 乡村入口空间适应性规划节点设计
四、传统建筑物群落与农旅、商养一体化
自国家发改委发布《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至今,我国把农村集体经营建设用地直接推向市场,允许农民妥善处理财产权和集体补偿的关系,依法收回闲置宅基地和农民自愿放弃的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按照国土面积规划确定商业用途,启动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应当明确界定工业、商业和其他经营性用途。依法登记的集体经营建设用地,可以出让、租赁等方式移交给单位或者个人使用。这样就为传统建筑物群落的活性化发展提供了可行的政策保障,同时也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1.田园养生
在传统建筑物群落区,无论是生产生活方式、信仰还是风俗习惯,都维持着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传统建筑物群落活性化发展应在保障农民家庭基本需求的基础上,规划出田园、村庄和自然三部分,以田园为主、村庄为次、自然为补充,实现田园村庄化和村庄田园化。以此为依托,发展可循环利用的智能农业,以实现乡村的现代化发展。
田园养生是新时期休闲农业发展的新理念、新途径,农村自然环境的合理使用是休闲农业未来发展的良好途径。这必将催生一系列新的经营形式,并成为新时期传统村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以及传统建筑物群落活性化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在项目引进中需注重项目的质量。要从外部景观、产品、设施建设等方面入手,融合各种元素,从根本上增加项目的内涵,以达到吸引游客和提高休闲农业价值的目的。
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不断加强,有利于生态、生命与健康的生活方式越发受到推崇,田园农耕体验与郊区休闲旅游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应运而生(图8)。田园农耕不仅包括农村的农业活动,还包括一系列反映生命本源的要素,结合了果蔬种植、农业观光、乡村休闲活动、“流动养生”等理念。以农业生产为导向,可打造出不同于周边景区的乡村形象,组织生产高参与度、高需求的生态健康产品。
图8 乡村空间规划节点设计
2.长期租赁
生活式假日的出现并成为常态会使得长期性民宿租赁成为一个重要的业务项目。传统建筑物群落可根据旅游群体的差异性进行有针对性的升级改造。传统建筑物群落的活性化发展和升级改造将使其具备游客长期居住所需的条件,进而以长租的模式使游客实现由旅游向旅居的过渡。民宿产业应重视增加旅居人群的体验感、归属感,给他们以“家”的感觉。长住下来的游客由此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慢慢体验田园生活,从而真正达到康养的目的。这一模式无疑是发展传统建筑物群落民宿产业的一种新模式。
3.康养
康养是旅游度假的核心产品,是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提升后出现的更大需求。近年来,具备康养条件的人群逐渐将目光从都市转向具有传统建筑物群落的乡村。因为传统建筑物群落所在地多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他们以这样的乡村田园为居住空间,以农耕、农事和农活为生活内容,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为生活目标,可以实现回归自然、自我修养、健康休闲的生活理想。将康体养生带入传统建筑物群落的活性化发展,不仅给传统建筑物群落赋予了新功能,而且也开拓了乡村发展的新途径。
康养与传统建筑物群落的融合,给传统建筑物群落活性化发展带来了新机遇。目前传统建筑物群落存在原住居民人口流失严重、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只有通过一系列创意研发、产品开发、宣传推广,推动传统乡村旅游实现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把传统建筑物群落变成“单位的疗养院”“学校的实践基地”“社区的活动中心”,才能解决上述问题,使传统建筑物群落保持持续健康发展。
五、传统建筑物群落与现当代艺术乡建一体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地方文化和传统乡村旅游逐渐成为推动微观区域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力量。而艺术与建筑有着天然的耦合关系,它们在发展中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图9、图10)。传统建筑物群落同样体现着现当代艺术。一方面,传统建筑物群落与乡村旅游的融合为本土文化传播提供了载体,是本土文化交流与扩散的有效渠道,拓宽了本土文化产业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地方文化是提高传统乡村旅游质量的重要因素,能给旅游产品赋予丰富的内涵,为传统乡村旅游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图9 丽江古城纳西族民居手绘图
图10 德钦藏族土掌房民居手绘图
传统建筑物群落所具有的本土文化与乡村旅游的融合,不能把交流人群局限在国内,还要把目光投向国外,让全世界的人都来了解滇西北传统建筑物群落所具有的本土文化。要把入境游客作为一个重要服务人群,开发一些能够吸引外国游客审美的艺术产品。就传统建筑物群落本身而言,虽然应尽量保持原貌,减少人为改造,但还要在此基础上与现当代艺术相结合,体现出独具特色的本土文化,彰显出艺术气息(图11)。
图11 丽江永胜边屯文化符号手绘图
传统建筑物群落各区域间存在着本土文化的差异。这样的差异可与现当代艺术乡村建设深度融合,因地制宜,用艺术照亮乡村;可采取文创IP营销、事件营销、VR/AR体验营销、综艺营销、圈层营销、“网红+短视频+直播”营销、自媒体营销等形式,进行宣传推广。在宣传上,要大力推广传统群落区节日生活理念,在社区、高校、企事业单位等开展传统乡村旅游主题活动,以促进传统建筑物群落文化的传播。同时,可以现代艺术品为媒介,实现传统建筑物群落地方社会的繁荣。将地方社会固有的文化资源用现代艺术的形式加以展现,借以提高区域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六、结语
传统建筑物群落活性化发展必须依托“田园综合体+全域旅游+宅基地流转+微型地产+康养+长租+商租”的顶层设计模式,围绕“农旅、商养一体化”这条主线,增强村落内部的联系性;在延续传统的同时与时俱进,打造传统建筑物群落全域旅游田园综合体,实现传统建筑物群落与国土空间布局一体化。从当代艺术乡建的角度而言,应使不同民族的传统建筑物群落呈现出差异性,突出特色,强化价值,最终实现传统建筑物群落地域活性化和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