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壮族农民画的题材分析与艺术性表现
2021-02-10陈依佳ChenYijia
陈依佳/Chen Yijia
20世纪50年代,陕西成立“户县城关区美术组”,成为农民画开始出现的先声,之后农民画经过几起几落,随着一批批“画乡”的建立,农民画事业蓬勃发展,靖西农民画作为其中的一分子展示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面貌。
一、靖西农民画的题材
靖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处于西南边陲,边境线长,壮族人口占99.4%,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素有气候“小昆明”、山水“小桂林”之称,如此人间仙境,影响着靖西农民画的面貌。农民画由于其特殊性,与传统绘画有所不同,这种不同主要体现在题材表达上。农民画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用农民的视角,以第一经历人的眼光描绘脚下的这片土地和身边的人。靖西这片土地,孕育出靖西农民画的独特特点。靖西农民画的题材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壮族风情
靖西的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4%,故此,农民画画家笔下的劳动人民形象、日常生活场景和传统节日活动,都带有浓重的民族特色。农民画的题材就来源于这些场景,如壮族的传统节日“壮族三月三”,许多地方举行歌圩活动。过节期间,男女老少到村边的山坡和草坪赛场树下用山歌对答,歌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年轻男女以歌会友,以歌曲寻找到意中人,最后通过抛绣球的方式表达爱意。有的地方还会做五色糯米饭祭祀祖先。这些场景经常出现在画家的作品当中,他们用自己的双手表达对传统节日的理解,描绘节日场景。除了“壮族三月三”之外,还有“花王节”,花王又称花婆、百花仙子,是壮族虔诚敬奉的一位女神。传说花婆是专管人类生育的,又是儿童的保护神。壮族的传统节日除与汉族相同的节日外,还有“牛魂节”“中元节”等。这些生活场景是画家最好的老师,图1描绘的便是请月娘场景。
图1 黎程学 请月娘
(二)山水景色
靖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部,这里风景优美,素有小桂林之称。清朝时有一首诗《归顺州后八景诗》描述的便是靖西的景色。“星汉流珠落九天,江眠狮子壮山川。鹅泉跃鲤三层浪,虎寨腾烟四野绵。紫璧樵歌苍荫雨,伏石牛鸣吹月旋。凤凰山势呈奇瑞,龙潭随饮马投钱。”这首诗描写的就是靖西有名的八个景点。这里有最美的伤痕通灵大峡谷,有天下第一泉鹅泉,有一漂穿三峡的传奇古龙山,一个“水上桂林”画廊渠洋湖,有一个风景如画的仙境叫旧州。同时在这个地方,孕育了靖西农民画,画家们描绘着旧州的山水。
(三)边关情谊
靖西处于中国和越南的交界处,靖西的方言也与越南语有相似之处,与越南进行文化交流、贸易活动和跨国联姻等,这些友好的交往也是画家创作的重要题材。
(四)历史文化
在绘画创作中,画家不仅着眼于眼前的生活和风景,同时也回望过去,描绘历史中的英雄人物,靖西历史中英雄人物,如瓦氏夫人,作为明朝抗倭的英雄人物,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典型,通过对历史英雄的描绘,不仅让作品表达的思想有深度,同时也促进爱国思想的宣传,和对英雄人物的缅怀。如图2描绘的便是瓦氏出征的场景。
图2 黄新腊 瓦氏出征
(五)时代主题
农民画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农民幸福生活的描绘是时代发展的最好证明,画家们用手中的画笔,描绘着时代的发展,讲述着靖西人民的美好生活。丰富的生活增加了创作的多样性,宛若世外桃源般的环境给予作者创作灵感,深厚的历史文化为作品增加了厚度,富足美好的生活让艺术创作更好地发展。
二、靖西农民画的艺术表现
题材的多样性表达需要借助不同的艺术手法,靖西农民画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创作出一幅幅动人的画卷。这些画面通过不同方面展示出农民画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画面抽象概括
与印象中的农民画一样,靖西农民画也是采取以概括性的手法描绘真实的场景,通过画面,观者可以清楚明确地感受到画中的内容。正如很多看展的农民所说:“这些画中的内容都是我们见过的,看得懂。”这也是农民画与现代抽象画的不同。农民画不仅是因为作者是农民,同时也因为这是画给农民的画,要符合农民画的审美,通过画面唤起对平时就存在于身边事物的共鸣。这个事物不需要有多像,只是要能够使用一个符号,比如日常生活中的卫生间标识,男性的标志是一个短装人的剪影,女性则是一个穿裙子人的剪影,虽然它表达得不够具体,但是已经概括出男女的特征。农民画也是如此,通过简单的服饰描绘,概括出壮族的符号。在靖西农民画中常见的农民形象大都一样,这已经形成了一种符号用于表达具体的形象,同时,画面还出现常见的生活元素,如绣球、壮锦等,已经作为一种符号用于装饰画面而不是具体的含义表达。在对具体形象的塑造中,进行了概括提炼,表达共同的情感,而不是局限于一个固定的场景。所以,在表现手法上,简单概括又清楚表达内容是它的特点,其背后所展示出来的寓意才是农民画家真正要表达的情感。农民画的审美魅力,“不仅来自视觉形象,更主要的来自它所唤起的心理期待和联想。相比之下,真相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所蕴含的唤起因素。因此表现出的象征新特性。”①正是它的这种审美特性也造就了其在艺术表达时的抽象概括性。
(二)色彩丰富大胆
在欣赏农民画时,映入眼帘的除了饱满的构图,就是满眼的颜色,如颜料倒在了画面上一般。靖西农民画色彩丰富,一幅画面中可能会有多对互补色,或者会有十几种色彩出现,颜色虽多而却不杂,画面和谐,充满活泼快乐的气息。在唐家路和潘鲁生所著《中国民间美术学导论》中提到:“民间美术设色讲究色彩明度的对比,更讲究色相、色彩冷暖以及面积的搭配与对比。明度的对比使画面疏朗、透气,色调清新,而多种色彩冷暖的不同和面积大小的对比则易产生丰富、绚丽、热闹红火的气氛,这种色调风格也正是民众喜爱并表达思想情感的最恰当的形式。”②农民画作为民间艺术中的一种形式,对颜色的审美也是如此,热情、绚丽、丰富、饱满的构图和绚丽的色彩使人心情愉快,充满激情,这也是劳动人民在忙碌的劳动生活中所需要的。正是这种审美需求,促进了画家对颜色的运用。靖西农民画中粉色、黄色、蓝色出现较多,这主要与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有关。审美需要耳濡目染,美丽的壮锦、颜色鲜艳漂亮的绣球和好看的五色米,在靖西人民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颜色汇聚在一起五彩斑斓,清新而热烈,画面颜色随心所欲,并不为客观世界所束缚,可能有绿色的牛或红色的鸡。在画面中,颜色不再是为了还原事物,而是用于情感表达,通过画面就能感受到人们精彩的生活、活泼开朗的性格、热情洋溢的生活态度。这些颜色中,我们似乎能看到色彩大师“马蒂斯”的影子,艺术是无国界的,画家们用颜色描绘自己眼中的世界。靖西农民画正是用它多彩活泼的颜色带我们走进勤劳热情的壮族人民的生活和情感中。
(三)构图独特饱满
农民画画面基本为满构图,这与民众的审美分不开,如上文所说,热闹红火的氛围是民众所需要的,枯燥的农忙生活需要满满的填充感,才会引起幸福的共鸣。农民画的构图没有固定的“S”“L”型和“三角”型等构图方式,观察方式也多以俯视为主,创作的随意性使画面充满装饰性与意外感,具有不拘一格的构图方式。当我们看到一幅农民画时,脑海中固定的思维模式被打破,画面不是固定的,没有透视关系,出现在眼前的可能鸡在天上,可能只看到人的头顶,可能人体的比例奇怪,画家以自己的主观思想为主,不受事情或事物的客观限制,独立于时间空间之外,创造一个自己心中的场景。但正是这种大胆没有规则的构图,将心中所想随意绘于纸上,却表现出了独特的创造力和原始的生命力。
靖西农民画通过构图、色彩等画面元素表现出的艺术性,以不同的题材,讲述着靖西的自然风光,表现着勤劳和富有艺术情怀的靖西人民,向人们展示着他们家园的幸福生活,表达着他们的希望和思想。
注释:
①郑士有、奚吉平:《中国农民画考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45页。
②唐家路、潘鲁生:《中国民间美术学导论》,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2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