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油葵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2021-02-10王祉诺张雷于学鹏刘壮巴桑平措张曼牛庆杰刘婷婷冷静文李国成程微娜李慧英
王祉诺,张雷,于学鹏,刘壮,巴桑平措,张曼,牛庆杰,刘婷婷,冷静文,李国成,程微娜,李慧英
(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吉林 白城 137000)
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为菊科(Composite family)向日葵属(Helianthus)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葵花,是雌雄同花异花授粉作物。根据向日葵的用途,栽培向日葵主要分为食用型(亦称嗑食型或食葵)、油用型(油葵)和中间型3 种。其中,食葵含油率较低,一般为25%~30%,蛋白质含量15%~20%,可烤焙或卤制作为干果直接食用;油葵含油率较高;中间型介于食葵与油葵之间,主要脱壳生产向日葵籽仁,用籽仁做食品添加剂。
吉林省栽培向日葵历史悠久,常年播种面积为20 万hm2左右,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向日葵适应性强,具有耐干旱、耐盐碱、耐瘠薄等特性[1-4]。但是近几年向日葵菌核病大暴发,该病主要是环境湿度大而引起,尤其开花期连续阴雨会严重影响向日葵结实,造成大幅度减产[5]。
播期和种植密度是影响农作物生产的2 个重要栽培因素,适宜播期配合最佳密度是实现作物高产优质的必然条件[6-8]。向日葵生育期相对较短,适宜的播种期限较长,适当调整播期可以避免开花期与雨季重叠;种植密度对田间环境具有重要影响,适宜的密度既可以降低菌核病的发生,又可以提高向日葵产量。研究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油葵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筛选油葵优质高产的适宜播期和密度,旨为油葵栽培制度的改变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试验田(东经122°、北纬45°,海拔130 m) 进行。土质为淡黑钙土,肥力中等。
1.2 试验材料
试验油葵品种为YK18-1。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设计 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其中,主因素为播期 (D),设 5 月 15 日 (D)1、5 月 30 日(D)2、6 月 14 日 (D)4和 7 月 1 日 (D)44 个水平;副因素为种植密度 (M),设 8.3 万 (M)1、6.7 万(M)2、5.6 万 (M)2、4.8 万 (M)4、4.2 万 (M)5和3.7万株/hm2(M)66 个水平,在行距60 cm 条件下对应的株距分别为20、25、30、35、40 和45 cm。小区面积9 m2(长5.0 m,宽1.8 m),随机排列,3 次重复,小区两侧设置2 行保护行。油葵采用人工点播方式播种,田间管理措施同大田常规。
1.3.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2.1 田间生育性状。油葵播种后,调查出苗期、开花期(开花,舌状花张开)和成熟期(葵盘背面变黄,苞叶变为黄褐色)。生育期标准为各小区有75%以上的植株达到该阶段指标。
1.3.2.2 产量。取整区植株葵盘,自然晾干后脱粒,称重。
1.3.2.3 室内考种。油葵成熟期,在每小区的中间行连续取样5 株,进行室内考种。依据NT/T 4—1982,采用抽提法测定籽仁粗脂肪含量;采用常规方法,测定籽仁率、结实率、百粒重和单盘粒重。
1.3.2 数据处理与分析 利用Microsoft Excel 软件绘制图表;采用DPS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播期处理对油葵田间生育性状的影响
试验播期处理的油葵全生育期为84~97 d,差异较大;随着播期推迟,油葵的全生育期逐渐缩短,且不同生育阶段的历经时间也呈缩短趋势,7 月1 日较5 月15 日播种的油葵播种到出苗、出苗到开花、开花到成熟历时分别缩短了4、8 和1 d(表1)。表明播期推迟会导致油葵全生育期明显缩短,其中播种到出苗、出苗到开花历时缩短得较为明显,开花到成熟历时缩短得较少。也就是说,随着播期推迟导致生育期缩短的主要阶段为播种到开花,开花到成熟阶段受播期影响较小。
表1 不同播期处理的油葵生育期Table 1 Growth period of oil sunflower with different sowing dates
2.2 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处理对油葵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方差分析结果(表2)显示,播期对籽仁粗脂肪含量、结实率、单盘粒重和产量具有极显著的影响;密度仅对籽仁率具有极显著的影响;播期×密度对油葵品质和产量指标影响均不显著。
表2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油葵品质和产量影响的方差分析(F 值)Table 2 Variance analysis of effects of sowing date and planting density on quality and yield of oil sunflower
不同播期的油葵品质和产量指标中,除籽仁率和百粒重差异不显著外,其他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表3)。其中,D3播期处理的籽仁粗脂肪含量最高,其次是D4和D2播期处理,三者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D1播期处理,表明D2~D4播期下籽仁粗脂肪含量较高;D1播期处理的结实率最高,其次是D3和D2播期处理,三者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D4播期处理,表明D1~D3播期下结实率较高;D3播期处理的单盘粒重最高,其次是D2播期处理,二者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D4播期处理,而D1播期处理与三者差异均不显著,表明D2和D3播期下单盘粒重较高,其次是D1播期处理;D1播期处理的产量最高,其次是D2播期处理,二者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其他2 个播期处理,表明D1和D2播期下产量较高。
表3 播期对油葵品质和产量的影响Table 3 Effects of sowing date on quality and yield of oil sunflower
不同密度的油葵品质和产量指标中,籽仁率、结实率和产量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而其他指标均差异不显著(表4)。其中,M2密度处理的籽仁率最高,显著>除M1外的其他密度处理,表明M2密度下籽仁率最高,其次是M1密度处理;M6密度处理的结实率最高,除显著>M4密度处理外,与其他密度处理差异均不显著,表明除M4外的其他密度下结实率均较高;M1密度处理的产量最高,除显著>M5和M6密度处理外,与其他密度处理差异均不显著,表明M1~M4密度下产量较高。
表4 种植密度对油葵品质和产量的影响Table 4 Effects of planting density on quality and yield of oil sunflower
不同播期与种植密度组合的油葵品质和产量指标中,除百粒重差异不显著外,其他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但各指标达到最高值的播期与种植密度组合不同(表5)。D3M2组合的籽仁粗脂肪含量最高,为62.35%,除与D1M3、D1M5和D1M6组合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外,与其他组合差异均不显著;D4M2组合的籽仁率最高,为 70.08% , 除 与 D1M1、 D1M2、 D2M2、 D2M3、 D3M1、D3M3和D4M1组合差异不显著外,与其他组合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D2M6组合的结实率最高,为86.03%,除与 D4M1、D4M2、D4M3和 D4M4组合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外,与其他组合差异均不显著;D2M6组合的百粒重最高,为5.29 g,与其他组合差异均不显著;D3M5组合的单盘粒重最大,为93.15 g,除与D1M3、D4M1、D4M2、D4M4、D4M5和 D4M6组合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外,与其他组合差异均不显著;D1M3和D2M1组合的产量最高,均达到1 888.89 kg/hm2,除与D1M1、D1M2、D1M4、D1M5、D2M2、D2M3、D2M6、D3M1、D3M4、D4M3和D4M4组合差异不显著外,与其他组合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综合油葵品质和产量指标进行分析,认为D2M1组合效果最好。该处理下,产量达到最高水平,除籽仁率显著低于最高值外,其他指标与最高值差异均不显著,其中产量为1 888.89 kg/hm2、籽仁粗脂肪含量为59.54%。
表5 不同播期与种植密度处理的油葵品质和产量Table 5 Effects of different sowing date and planting density on quality and yield of oil sunflower
3 结论与讨论
调整播期是协调作物生长与光热水资源的有效手段,适宜的种植密度可以使作物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并促进群体与个体的协调发展,因此,探索播期与种植密度的交互作用可以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播期对油葵生育期有显著影响,随着播期推迟,油葵各生育阶段的历经时间呈缩短趋势,其中播种到开花历时受播期影响较大,开花到成熟历时受播期影响较小。籽仁粗脂肪含量是评价油葵品质的重要指标,播期对籽仁粗脂肪含量具有显著影响,其中6 月10 日~7 月1 日播种的油葵籽仁粗脂肪含量较高。在不同的播期与密度组合下,百粒重差异不显著。籽仁率、结实率和单盘粒重对产量具有一定影响,密度对籽仁率具有极显著影响,其中M2密度下籽仁率平均值最高。播期对结实率、单盘粒重和产量具有极显著的影响,其中5 月15 日~6 月14 日播种的油葵结实率较高,5 月30 日~6月14 日播种的油葵单盘粒重较大,5 月15~30 日播种的油葵产量较高。不同播期与种植密度组合处理的油葵品质和产量指标中,除百粒重差异较小外,其他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
综合油葵品质和产量指标分析认为,播期5 月30 日、种植密度8.3 万株/hm2组合效果最好。该处理下,产量最高,达到1 888.89 kg/hm2,籽仁粗脂肪含量为5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