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温暖真谛 挖深刻立意
——“温暖”写作教学设计
2021-02-10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冯淑娟北京市特级教师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冯淑娟(北京市特级教师)
理想的作文教学,应该从生活中来,向生命里去。写作教学的真谛应该是教师借助教学引导学生在自我观照中向着善和美进行心灵的追寻,最终找到生活里客观存在的“真”,实现写作的真情实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第四学段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求是“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基于以上要求,本人尝试以命题作文引导进行了教学尝试。这次写作教学实践,我根据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问题,设计了指向明显的审题任务。在此基础上,借助“九宫格”为学生安排写作素材的收集。在文章的立意上,我提供两个写作片段,安排学生比较段落结尾的点题方式,收获挖掘文章立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以延伸情节的方法,从正向和逆向两个角度去思考情节的发展,思考深挖立意的途径,形成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
年级 八年级 教科书版本及章节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学习领域/模块 命题作文引导课课题 “温暖” 命题作文课型 新授课 ▊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1.教学内容分析审题立意是本节课写作训练的主题,本节课是为下一个写作训练主题“谋篇布局”做准备的,本节课要引导学生掌握审查题意的方法,明确题目的要求和确立文章的思想内容。在写作中养成认真审题和恰当立意的好习惯,确保写作不跑题、不偏题,进而有效组织材料和合理安排文章结构。本节课的写作任务的安排,引导学生从身边故事出发,挖掘温暖的深意,从而感悟出道理,然后试着从深刻的角度去思考立意。本节课的命题作文“温暖”这个题目,引导学生从审题入手进行正向立意。在掌握审题和立意方法的基础上,体悟 “温暖”的内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续表
续表
续表
二、学案的设计
悟温暖真谛 挖深刻立意
——“温暖”写作引导课学案
【写作任务】 温暖是一种温度,更是一种心理感受。同学之间的友善,带给班级以温暖;亲人之间的体贴,带给家庭以温暖;身边人伸手相助,带给社会以温暖;明媚阳光,会带给你来自大自然的温暖…… 请你以“温暖”为题,结合自己的认识和感受,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出真情实感;(2)文章主旨突出,力求有创意;(3)600字以上。
【提纲作文】 温暖
班级: 姓名: 时间:2021-5-12 自学写作知识知识一:写抽象词语命题作文,用化抽象为具象的方法进行转化,选择具象的载体,有助于作文的选材和构思。1.我选“温暖”载体:(至少写出3个)2.我写“温暖”片段:温暖感受或认识 (立意)知识二:写故事先确定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天气、情节(因—过—果),然后运用想象和联想的方法,选择合理的记叙顺序,组合故事要素,有助于写出完整的故事。3 深挖“温暖”立意(二选一)正向延伸写温暖:知识三:选择包含情感和阐述道理的句子写在故事的结尾,有助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作文的主题也会凸显出来。逆向延伸写温暖:知识四:用反复或对比的写法,可以深挖作文立意,具体做法是沿着情节的发展进行正向或者逆向延伸,深入“温暖”感悟和认识,以此强调对人对事的态度,进而突出主旨。
三、教学反思
本节我执教的“温暖”是一节命题作文指导课,在本节课上,我主要从以下四个层面解决学生的写作问题——意愿层面、内容层面、技能层面和认知层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让阅读和写作形成有效互动,将读、写作为学生能力提升的契合点,帮助学生解决写作兴趣、作文选材、写作方法和写作立意的多个问题,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从下面三个角度进行反思,以求今后让自己取得更多的进步。
(一)基于语文素养提升设计写作内容
作文教学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同时指向人的精神、思想、情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的生成和提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对学生做人的引导,例如,在写作小组的分组阶段,我引导组长要学会担当;在素材的选择上,我引导学生要选择身边表现真善美的素材,感受身边人的美德,要学习他们的精神和品质,还要把这份美德传递出去。再例如,我引导学生将母亲给自己过生日的素材进行升格,改变温暖的方向,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注入自己给母亲过生日的情节。这样一来学生的立意就深刻了,在这个引导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感恩。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我注重将学生培养成为知识丰富、思维深刻、人性善良、品格正直和心灵自由的个体,与此同时还在教学中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基于语文能力提升设计写作环节
这节作文教学指导课,我的教学活动围绕“听、说、读、写、思”语文能力培养展开。教学过程不仅包含了写作方法的运用、语言实践,还包含了写作思维启迪和学生品格塑造。在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上,我主要安排了三个环节:观察并发现温暖,走进并体察温暖,回顾并感悟温暖。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在每个环节的背后隐含着对学生写作思维的训练,也包含对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安排。
回顾自己教学的全过程,我始终是以提升学生语文能力为目的,推进写作教学每个环节的。反思自己在选材环节对学生的细心指导,感悟到作文的当务之急是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让学生乐于写作,有写作愿望。与此同时,发现学生如果没有具体的生活做依托,这种愿望也只是一种毫无现实根据的冲动。只有立足于现实,立足于生活,才可能产生出写作素材来。
学生选择素材的能力,是写作的一种基本能力,也是初中八年级学生写作过程的先决能力,是学生完成习作的基础。反思本节课我的教学过程,在解决学生的写作素材上,我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四个地点出发,学生审题之后,我提示他们关注试题材料中“班级”“自然”“社会”“家庭”四个词语,以此为出发点激发学生选择素材的范围,为学生选材打开一扇明亮的窗子。在选材过程中,我没有把学生限制在一个地方,而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思维载体”,让学生从“植物、动物、静物、人物”的角度,寻找温暖的载体,这样一来,学生的选材又推进了一步。不仅如此,我还将自己的下水文作为学生选材的“催化剂”,推动学生深入思考自己的生活,激活学生沉睡的素材,此刻学生的眼神中充满了惊喜,落笔写出来的片段是丰富的。反思这个环节,我发现学生在一定的情感、感受的统领之下进行选材,他们的素材就会变得丰富了。
回顾并反思自己的教学环节,这一刻学生的“温暖”的故事不断在脑子里涌现出来写在学案上。有了这个教学结果,究其根本是基于学生能力提升的设计。
(三)基于动态生成的写作教学追求
动态生成是我追求作文课堂教学的一种佳境,在多次写作教学的摸索中,我摸索了如下的操作流程,并按照这个流程进行操作和实施,取得了一定效果。
1.预先估计:失误 盲点
这个环节是对学情的准确把握,因为是借班上课,对于自己不熟悉的学生,我采用询问的方式,让学生提出在写作中经常失误的地方,或者自己迷茫的地方作为自己学习本节课的需求,以此来了解学生。这样在教学中就可以有目的地去调整教学方向,以“学”定教,解决学生的写作问题,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
2.准确分析:现象 表象
在写作教学中,学生的片段写作和口头表述,是我们辨别学生学习效果和真实情况的参照。反思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对于学生的发言和片段写作,我在聆听过程中不仅关注了学生片段文字本身,且还准确分析学生片段写作背后的原因。将表象和真相结合起来综合分析,最后做出准确的判断。例如,学生在描述自己坐公交车的经历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女孩给自己让座,学生将温暖放在了让座的那一刻。我做出判断:学生的生活经历是真实的,但是缺乏艺术加工。接下来,我在片段之后为学生加入了第二次温暖:“当我抬眼窗外,看着女孩远离的背影,我的心中又一次温暖涌起来,那温暖中包含着感谢。”
3.巧妙捕捉:生点 资源
写作教学使教师与学生在写作中“相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直觉感受与情感体验上与教师建立起心灵和思考的共同体。教师的角色是写作的先行者、引导者,学生是学习者,也是教学的同行者。教师和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着一种“共建”行为,在共建过程中实现“用写作教写作”,前者的写作是写作活动,后者的写作是侧重于写作知识的传授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在共建活动中,实现作文内容与作文形式教学的兼顾。
基于以上思考,在本节课教学中,我抓住学生片段作文的素材,及时捕捉帮助学生挖掘深刻立意的机会,以学生的素材为基础,对学生素材的立意进行突破和提升。例如,学生选择路边的鸽子孵蛋的画面作为写作素材,后面还联想到自己所经历的生活,然后感受到母爱带来的温暖。对此我抓住了延伸学生材料和提升素材立意的机会。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然界的生命与生命的关系,最后学生将写作材料的温暖进行升格,文章的立意定位在:自然界弱小生命能“温暖”我们的,往往是母亲的责任和爱的坚守。
(四)基于目标达成和有效评价进行设计
1.教学目标清晰,突出重点
教学目标是上好一节作文课的重要因素。本节课我确定了两个目标。一个是指导学生在审题的基础上,结合生活经历选择写作素材,通过启发学生思维确定温暖的写作要素。第二个目标是通过片段阅读和分析,从“情和理”两个角度认识温暖内涵,学习从正向和逆向角度挖掘作文立意的方法,描写温暖片段。纵观以上两个教学目标,从学生完成一篇作文的一般过程出发,涉及审题、选材、立意、写法等几个重要内容。教学目标的设计,指向学生“学”的过程,体现出目标设计的层次感。同时,教学目标的设计符合学生写作实际,目标表述清晰,可操作性强。
2. 评价内容明确,易于操作
在以往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在作文课上进行教学评价的时候,往往拿中考作文的标准评价教学,或者说拿一篇完整作文的评分标准来评价某一写作环节。其实,中考作文评价标准,只有在进入总复习的阶段,才适合使用以上的评价方法。而一般单元习作练习或者是片段专项练习,是不适合用的。中考作文标准内容宽泛,具有大而广的特点,评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在这节课上,我借助大屏幕展现教学评价量表,量表的内容分了三个等级,学生非常容易操作。学生完成写作之后,对照表格的等级和内容,评价自己的作文,这样就完成了作文的自我评价。这是我们今后作文评价的一个趋势,教学中让评价看得见,让学生的进步看得见,久而久之,会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会喜欢上作文课。
总体而言,在本节课的写作教学实践上,我还有一些不足和瑕疵。在未来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的路上,继续从单元主题出发,挖掘文本写作知识,在“读写链条”的设计和读写任务的摸索上深入思考。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