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陆游:铁马冰河入梦来(七)

2021-02-09靳国君

新青年 2021年12期
关键词:高宗琉球宁德

靳国君

秦桧病死后三年,1158年,陆游34岁,因祖荫出仕,终于走出山阴,进入仕途,获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正九品。主簿,是下属,从事文墨与出纳官物等具体行政事务。这是他首次离家赴任,摆脱困境,未来可期,他驰书奉告陈之茂。

吴兄和李迪满怀喜悦,送其赴任。沿途所见远山近树、墟里炊烟、城镇人家,时闻山上畲族姑娘唱山歌,这山唱,那山應,清新,脆亮。吴兄、李迪闻歌驻足,欣然。陆游言道:“音美、韵美,国人多族,多族必多音、多才。”

过罗源县走马岭,山路逶迤,林木繁盛,百草丰茂。陆游三人,举目四望,绿满山崖,各色山花远近点缀,飞鸟鸣叫,斑鸠“咕咕-咕-咕”的叫声,似是迎人。白鹭、苍鹭、黑鹳翔集,见人而飞,振翅声声。

走至一山弯,见荆棘丛中一棵大榕树,气根如排,绿荫蔽天,下有一巨石横卧,上横刻“树石”两大字,石奇,字好。陆游走近,他跷足举手,上下摩挲巨石,感觉似仍有字,李迪移步左右,用野草除垢,“才翁所赏树石”六个斗大字赫然在目。

陆游的书法作品

陆游说道:“才翁者,乃诗人苏舜钦之兄苏舜元也,其字才翁。其人精悍,任气节,歌诗豪健,尤善草书,曾在此地任职,官至尚书度支员外郎,身负掌管国家收支和事役、粮仓、账目的重任,是财政总管的佐官,权利了得。他与弟苏舜钦,是范仲淹好友。”

吴兄听来面有喜色,对陆游说道:“赴任遇此景,乃吉兆也。”

陆游笑问:“何来此说?”

吴兄笑而答曰:“才翁者,陆公也。陆公才高,谁人不知?此番赴任,必受赏识(石)也。”

陆游仰天大笑道:“明公期我仕途得人助,谢你祝愿。”

陆游又说道:“苏舜钦善诗,名句颇多,他有诗云:‘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此句如何?”

吴兄笑而答曰:“好诗,妙哉!似写陆公此时心境!”

路上,他们交谈甚欢,遇有山水佳胜、旧庙古寺,陆游常给二人讲一段稗史逸闻,意趣横生。

这宁德,临海,清风湿润,海鸥鸣叫,白鹭云下翱翔,村野四季常绿,陆游在诗中描绘:“飞飞鸥鹭陂塘绿,郁郁桑麻风露香。”陆游到来,并无异乡之感,自谦求教,忙于政务。遇假日休息,读书、写诗、习字,时与闽县县令张仲钦、县尉朱孝闻过从,情投意合,随意而谈。有时和张仲钦、朱孝闻微服出行,近逛市井,远去登山临水。

早秋一日,雷停雨霁,桂树飘香,银杏初黄。三人带两门人乘船去海上。陆游问船工可有罗经(指南针)?船工说出海必备,大宋独有,外蕃皆无。

陆游首次出海,远望,海阔天空,诗兴迸发,引吭高歌:“……悠然云海中……浩气荡肺胸,歌罢海动色,诗成天改容……”众人听陆游诗豪气激荡,喜而叹曰:“陆公此首《航海》,令我等情壮意扬!”

行百里,船工遥指东南,说道:“船行五日,可到琉球,是在泉州之东,其侧有小岛曰彭湖,烟火相望。”

陆游说道:“这岛孤悬海外,多年难兴。三国时,吴国孙权派将军卫温和诸葛直,率甲士万人,进入此岛,开拓辟荒。那时称其夷州,已入版图,至今九百年,代代有人去岛。现属福建路。”

张仲钦说:“开荒辟野,贸易经商,陆海来往不断,福建人居多。”

陆游问船工可有海上故事?船工讲起妈祖的故事。他说妈祖实有其人,是福建莆田人,林姓姑娘。她自幼聪颖,随父学天文、气象和医术,善驾舟,经常海上救人,惠及琉球。她在一次海难后死去,传说人见她凌驾彩云,空中仙乐阵阵。乡民不忘她的善行,建起了妈祖庙,是为纪念,亦求保佑,福建有,琉球亦建。

陆游远望琉球,胸襟舒展,联想翩翩,吟诵曹操《步出夏门行》一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朱孝闻应道:“曹公远征乌桓,凯旋,过昌黎,上秦皇岛,登碣石山,观海抒情,志在九洲。”

张仲钦有感:“登山观海,气势雄浑。陈寿《三国志》中的曹操,政治、军事、文学才华兼具,乃超世之杰,一世之雄也。”

陆游说道:“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文治武功,对统一中国有功,彪炳史册。”

张仲钦:“只是横槊赋诗,有骄矜之气,量难容才。”

朱孝闻曰:“故有枭雄之称。”

又说起妈祖故事,三人慨叹民知感恩,从不忘情。当晚,陆游吟《感昔》一首纪行:

行年三十忆南游,稳驾沧溟万斛舟,

尝记早秋雷雨霁,柁师指点说琉球。

此后写的《步出万里桥门至江上》一诗中,他又写到琉球:

尝忆航巨海,银山卷涛头。

一日新雨霁,微茫见琉球。

他的琉球之思,深意存焉。

在宁德任上,陆游尽职尽责,颇受佳评。受县令和士绅所托,他挥洒成文的《宁德县重修城隍庙记》,言简意赅,妙语迭出,仅用三十字,即写出宁德山水独特之处:“宁德为邑,带山负海。双岩、白鹤之岭,其高摩天,其险立壁,负者股栗,乘者心掉……”

众人高声诵读,大呼写两岭之峻险,神来之笔,过目若身临其境。县令称,是观止之文;朱孝闻称,传宁德世代也,陆游拱手而拜,言曰不敢承受,只纪实尔。

不久,调任福州决曹,掌管刑事诉讼。张仲钦、朱孝闻饯行。临别,张仲钦馈赠收藏多年的杭坑紫端石砚台,朱孝闻赠湖笔。

陆游婉辞道:“我等情谊深笃,万勿相赠。”

张仲钦言道:“陆公书法用此砚台,是物得其主,我用則废也。诺,勿却!”

朱孝闻言:“睹物思人,勿相忘。”

陆游揖谢,言道:“还望与公从游。”

宋时,廉明有为之官,包拯、欧阳修诸人,体察民间疾苦,不惧权贵,不畏险难,严惩贪官污吏。欧阳修贬官夷陵时,“取架阁陈年公案,反复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以无为有,以枉为直,依法殉情,以私害义,无所不有。且夷陵荒原偏小,尚如此,天下固可知也。”他们秉公执法,为民做主,清官奉为师表。陆游读包拯、欧阳修等人办案先例,抽丝剥茧,领悟胆、智、谋。他在福州任决曹,凡有讼,必亲听,多方搜证,有罪必惩,不枉不纵。遇有申冤者,则必广搜街谈巷议,多方兼听,辨证鉴别,不以个人好恶与推测为准,他说:“胆、智、谋,不可或缺。一案判决有错,恶于十次犯罪。”

他夜读五代后晋的《疑狱集》、唐代《唐律疏义》、本朝的法律法规和增补汇编的《折狱龟鉴》等律例,明法理,温法条,析疑狱,习之益深。

有一衙吏对他说:“决曹,权重俸薄,何费其力哉?”

陆游先谢后曰:“有一流传楹联,姑且听我诵来:‘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陆游为之书写民间流传联语:

“与百姓有缘,才来到此;期寸心无愧,不负斯民。”

陆游勤于行政,文事亦服众。这年初春,大旱,知州命陆游写《祈雨文》,依古来风俗,知州率官民跪地祈雨。几日,甘霖普降,实乃巧合。同僚庆于廷,商贾歌于市,农夫欢于野。知州又命陆游写《谢雨文》。谢雨后,全州传诵《谢雨文》:“……云兴东山之麓,雨被千里之内;雷发而不怒,风行而不疾;祁祁脉脉,如哺如乳。起视四野,莫不沾足,愁叹之声,变为欢谣……”此文,短而精,情如注,读书人奉为圭臬,塾学定为必读。

1160年5月,陆游出仕刚两年,调入朝廷,任敕令所删定官,负责编纂、颁布法令和起草国书、文告等事。官品不高,职责重要。

陆游赴任途中,月季、杜鹃盛开,高大的香樟树,枝叶繁茂,密密层层,溪水绕山流转,黄鹂鸣叫,不由得吟起老师曾几的绝句《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山林气息,诗中意趣,令陆游心旷神怡,目不暇给。

过桂树巧遇一人,有风仪,年齿相仿,互道姓名,原来是秘书省正字周必大。入住官舍,竟又与周必大邻墙而居。

那时,城镇房价昂贵,京城寸土寸金,绝多朝廷高官和地方命官无力购房,皆租住宅,或租住家乡会馆,或租住僧舍。宋时首都设立官舍,只供朝官本人居住,奉旨进京的官员也可进住,按月付房租。

陆游与周必大、史浩、陈俊卿、芮晔、冯方、范成大、邹耘、刘凤仪、查籥等皆住官舍,时相过从。这十多人,从童年起,都经历二十几年日夜苦读,学富五车,人文修养深厚,出类拔萃,陆游在词中曾写道:“青衫初入九重城,结友尽豪英。”日后,他们为官数十年,时有交集,宦海沉浮,皆有起落,饱经磨炼,忠于社稷,心系黎民,矢志不移,为治国安邦之能臣。

他与周必大都是低职文官,邻墙而居,逢旬日休,常长谈竟夜,相知尤深。 周必大,纯笃忠厚,少时,父死,鞠于母家,母亲督课甚严,令其苦学。二十五岁进士及第,任地方官,后入朝。两人以身许国,终身相厚。

1161年7月,陆游任职刚过一年,调任大理司直,兼宗正簿,是重用。大理司直,负责司法;宗正簿,负责王室宗亲事务,不受信任难获此用。陆游出仕两年,即调入朝廷,两年两重用,德才获众誉。

几日,陆游听闻,高宗拟任杨存中为江淮宣抚使,多人以为不宜,陆游有同感。他认为此事关系重大,不避风险,上疏详陈己见。他说:“杨存中久在殿前,不谙地方事务。江淮现为攻守枢纽之重地,官、军、民等诸事纷繁,非杨存中所长,乞圣上改任他人。”杨存中是备受高宗信任之人,任殿前指挥使已二十五年,李浩等早有谏言,阅过陆游上疏,高宗又仔细考量众臣所议,遂纳谏,改任他地。

事后,有人对陆游说道:“高宗器重杨存中,称其为当代郭子仪。你竟敢逆鳞而动,要小心。”

陆游说道:“兄意为好。然我为国谋,非为私也,圣上知我。”他那时的官品是正八品,不顾品低,却敢拂逆鳞。

宫中规矩甚严,却非人人守规矩。历来“中贵人”,即太监,往往谄媚皇上,以谋其私。有一太监,常买北方珍玩玉器,进献高宗。陆游看此事,究其心,不可测。陆游启奏高宗,他在奏折中说道:“陛下自经史典籍翰墨外,对其它任何玩赏消闲之物,应摒弃不用。那小宦不体圣意,随意私买珍玩送陛下,是亏损圣德,乞陛下严行禁绝。”高宗阅后,赞陆游为保圣德而进言,是忠国之心,批道“明令禁绝”。

高宗虽为误国之君,亦有其长,他读书,每日不辍;草书,为一代宗主。高宗凡不碍其“主和”大事,常纳大臣之谏。侍御史汪澈,推荐陈俊卿、王十朋、陈之茂可为台(谏)官,高宗曰:“德才超群,名仕也,次第用之!”

一日,高宗下诏,问国政之得失。周必大上条陈,直言:“陛下练兵,以图恢复,而数次更换主将,是用将之道不稳;择人以守郡国,而频繁更换郡守,是难尽其责。婺州四年换五任,平江四年换四任,而秀州一年竟换四任,吏治无可察考,百姓疾苦何由可除!”周必大实言,尖锐入木,高宗不以为忤,知其刚正,心怀社稷。

又一次,高宗欲上球场蹴鞠,周必大知高宗好此已久,脚法自有特技。但他却轻声劝说道:“仇耻未雪,不该逸乐。上好此道,下必甚焉。请陛下慎行。”高宗驻足不语,片刻点头,转身而回。

周必大在反腐、监督、去弊、储才、强军、兴农、恤民等十多方面有建言,皆发公论,高宗感其识见全局,策论精洽,人才难得,欲与之日夕论书。

猜你喜欢

高宗琉球宁德
宁德:撑起脱贫攻坚“半边天”
琉球的领土地位与自决权
The wave absorption efficiency of multi-layer vertical perforated thin plates *
Effect of the PTO damping force on the wave pressures on a 2-D wave energy converter *
ON GROWTH OF MEROMORPHIC SOLUTIONS OF NONLINEAR DIFFERENCE EQUATIONS AND TWO CONJECTURES OF C.C.YANG∗
悲愤琉球
基于电流矢量和开关表格控制的异步电机控制方法
破译《琉球国书》碑
一字之师
清朝赏赐琉球国王及其来华使节制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