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没骨花鸟画写生

2021-02-09苏国强

书画世界 2021年12期
关键词:白线神韵蔬果

苏国强

苏国强,笔名流原。2001—2005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专业。2016—2019 年,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师从吴山明先生,获博士学位。出版有《中国历代经典绘画粹编 · 清代恽寿平》《苏国强水墨艺术》《中国绘画史图鉴》《中国历代精品 · 梅兰竹菊》《画室探访》《历代经典绘画解析》《画室必备·中国画技法图典》,以及《师古与师造化·恽寿平没骨花鸟画研究》(获国家出版基金)等大型图书。

从2013年开始画没骨花鸟,今年是第七个年头。最初,因为编辑出版工作,我无意中看到清代恽寿平及金农的没骨花鸟画作品,受其启发,便试以冬心之笔意与南田没骨花鸟画法写生东湖盆景荷花。这虽为首次没骨花鸟写生,有生涩之笔,却有通畅之感,很是意外。这是从未有过的感觉。此后,我便迷恋其中。从2013年至2015年,我又以此法持续画了一批荷花,并扩充花鸟画题材,不断完善其法;在此基础上,又以此法表现没骨人物与没骨山水,通过艺术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深入分析、探索和挖掘没骨画语言的可能性,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艺术语言。平时,我基本是以没骨花鸟写生的方式作画,没骨法写生成了我最重要的作画方式。

以下谈谈我近几年在没骨花鸟画写生过程中的一些浅显体会与认识。

一、“写生”的意义

中国绘画自古注重“师法造化”,从五代两宋的黄筌、徐熙、徐崇嗣、赵昌到元代钱选、张中、王渊,以及明代孙隆、沈周、文徵明、唐寅,再到清代恽寿平等历代没骨画大家,其没骨画作品基本以写生的状态完成。这不仅体现出他们对自然的亲近与观照,更是体现了写生在历代没骨画家中的重要意义。

清代画家恽寿平曾言:“壬子新秋,在南田草堂,对花临写,草衣客寿平。”恽寿平喜好在自家园林中种下树木与花草,方便日常写生作画。他提出:“必进而师模造化,方能开辟奇境,创发丽思,神明于法度,为大雅之宗。”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当代,写生是在艺术创作中向自然学习,与自然沟通最好的方式。这也是我绘画中的日常状态。在生活中,我遇到自己喜欢的花卉、禽鸟或蔬果,便动笔记下。在2020年至2021年疫情期间,逛菜市场买菜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见了新鲜的蔬菜、瓜果,色彩鲜艳、明快而沉稳,很有画意。于是,买回先写生再下厨。每天画自己喜欢的蔬果,一段时间下来完成了一组蔬果长卷,以记下当时的生活状态。所以,写生的重要意义是可以记录画家当时的真实状态。

二、神韵

万物都有自身内在的结构逻辑与规律,都有自身的“灵性”与“神韵”:人物有神韵,草虫、畜兽、水禽有神韵,蔬菜、瓜果也有神韵。绘画的重要意义便是抓住物象的“神韵”,进行美的表达。北宋黄休复在他的《益州名画录》中记载:“六法之内,惟形似、气韵二者为先。有气韵而无形似,则质胜于文;有形似而无气韵,则华而不实。”这里的“气韵”即是“神韵”,要表达物象的神韵,首先要形似,只有在形似的基础上,才够有神韵,二者缺一不可,即“有形似而无气韵,则华而不实”。

自然界每一物象都有其独特性:花叶、花瓣与花蕊有着独特的形态及色彩,蔬果有

其独特的造型与味道。写生的意义不仅在于捕捉物象的造型、色彩与动态,更重要的是抓住花卉的芳香、蔬果的味道,以及内在的特质与神韵。

三、线性

“没骨”一词最早出现在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徐熙以墨笔画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筌恶其轧己,言其画粗恶不入格,罢之。熙之子乃效诸黄之格,更不用墨笔,直以彩色图之,谓之‘没骨图……”《辞海》对“没骨”的解释:“中国画技法名。不用墨线为骨,直接以彩色描绘物象。五代后蜀黄筌画花勾勒较细,着色后几乎不见笔迹,因有‘没骨花枝之称。”清代恽寿平谈道:“写生有二途:勾花范叶,细染细开,黄筌神矣;不用笔墨,全以五彩染成,谓之‘没骨,徐崇嗣独称入圣。后世写生家稍能操觚者,悉祖述黄法,大谛以华赡工丽为宗,而徐崇嗣没骨一宗无闻焉。盖不用勾勒,则染色无所依傍,学者殆难为工,故研精其法者鲜也。”以上对没骨画的记载,其特征是先勾后染,其线在渲染的过程中逐渐为色所掩盖,隐藏其后,以至“殆不见墨迹”。所谓“墨迹”,是指墨线。削弱线在没骨画中的作用,不是不用线,线依然是画面“骨”的支撑,只是如何运用与运用到何种程度的问题。

在清代恽寿平的没骨花鸟画中,墨线用于表现叶脉或枝干的结构关系,而花瓣则主要以色造型,很少出现墨线。我在处理没骨画写生时,会根据花、叶及枝干的结构和纹理,留出白线代替墨线,表现其结构与转折空间关系。这种作画方法虽加大了难度,但是如果运用好,会产生非常奇妙的视觉效果。画面中看似不经意的白线让人产生轻松之感,有无限的遐想。我在没骨花鸟画写生中,不喜打草图,直接从某一局部开始,笔笔生发,以色造型,并根据形体结构与特征留出白线。因留出的白线不能修改,每幅作品基本是一遍完成,这对没骨花鸟画写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写生过程中,我试图保持一种生涩与新鲜的艺术状态,这种状态让艺术家很难形成概念化的作画习惯。在设色过程中,通过平染法来简化物象的结构关系,这种平面化的处理与留出的白线互为依存,通过平面化把物象琐碎的凹凸转折关系加以概括处理,通过线条的组织、概括来表现其内在的结构、空间、质感与体感,通过留出白线的疏密、粗细、深浅(白线两边颜色深浅)的对比等关系来表现物象的转折与空间关系。

四、色法

关于没骨画,恽寿平说:“不用笔墨,全以五彩染成,谓之‘没骨。”可见没骨画主要以色来塑造形体与空间关系。关于色法,他又说:“前人用色,有极沉厚者,有极淡逸者,其创制损益,出奇无方,不执定法,大抵秾丽之过,则风尘不爽,气韵索矣。惟能淡逸而不入轻浮,沉厚而不流为郁滞,傅染愈新,光晖愈古,乃为极致。”他在学习王翚的同时继承了前人之法,如元代钱选没骨画中追求沉厚、淡雅之韵的审美特点。在写生和创作中,这种色彩审美也自然成了我的追求方向。不仅如此,我追求画面的色彩关系既是传统的,又能符合当代的审美追求,即所谓的现代性。我常用的中国画颜料有藤黄、花青、赭石、朱砂、胭脂等。如何在有限的这几种颜色中表现出鲜艳、丰富,而又沉厚、稳重、淡雅的色彩关系,其关键在用水和色彩关系的搭配。色彩的深浅及细微变化主要在于用水,如水用到极佳处,能表现出通透而又沉厚的色彩效果。画面的整体色彩关系则在于色彩搭配。我作画通常会设置一个主色调,在主色调的基础上,再根据物象的固有色加以调整。设色时,笔中蘸色,加水渲染,色彩变淡,缓和色彩关系。在《蔬果写生》长卷创作过程中,为了表现各种蔬菜特有的质感,在同一作品中,不同的蔬菜使用不同的颜料。画中萝卜、白菜、南瓜、笋、土豆等题材,根据质感不同,使用不同的渲染法、笔法,甚至使用不同颜料。萝卜、白菜新鲜、素净,表皮稚嫩并充满水分,则以大白云蘸水分饱满、透明的植物色渲染,表现出蔬菜新鲜、稚嫩、光滑之感,而为了表现表皮较为粗糙的南瓜和冬笋,则使用我专程从敦煌带回的黄土,经过反复过滤而制成的赭石色,设色时根据物象结构关系行笔,其颗粒粗糙的颜色通过明显的笔痕带出,恰到好处地表现出南瓜及冬笋的皮质与结构关系。

在没骨画写生与创作中,我在尊重固有色的基础上,根据需要,确定整体基调,主要以灰色、淡雅、沉厚的绘画风格为主。通常,把画面设置在灰色、淡雅的意境中,在画面关键部位,再以点睛之笔,重墨点提。色虽淡雅,但不能轻浮,须沉厚,须保持鲜艳、明快,有通透、舒畅之感。造型与用色,虽简,但不简单,而是简练,画面更充满意蕴,耐人寻味。为了提炼画面关系,根据画面需要,再以浓墨渲染其背景。在渲染过程中,根据画面整体关系,微调画面,整理外形,使其更为协调、简洁与整体。再根据画面空间需求,在背景关键处施以破墨法,以清水破之,使之留白,营造画面的空间关系,形成呼应,使画面不仅色彩淡雅、沉厚、稳重,同时又有强烈的视觉效果。

在没骨画写生过程中,从审美上,我追求简洁、沉厚、淡雅之韵。在没骨花鸟写生过程中,我尝试在表达艺术情感的同时,集中时间与精力解决没骨花鸟画中所遇到的艺术问题,在“师古”与“师造化”的过程中,創作出具有时代精神的艺术作品。

2021年10月6日

苏国强于海淀西山林雨

约稿、责编:史春霖、金前文

猜你喜欢

白线神韵蔬果
珠峰神韵
蔬果们的七七八八
青丝与白线
在失败中奋进
白线
7月,色彩斑斓,青春涌动
青丘白线线
续风流,扬神韵
分蔬果
风之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