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方寸,重逢中的眷村
2021-02-09姚佳南
姚佳南
1
看戏有时要讲个时机。看《宝岛一村》,正值小雪节气。演出结束后的上剧场大厅,满是取包子、递包子,以及拿着包子与巨幅海报合影留念的观众。戏里的包子,是钱老奶奶带去眷村的手艺,让台湾太太朱嫂习得、养家糊口,是萦绕眷村小巷几十年的风味。戏外的包子,是编剧、导演王伟忠在眷村的“女大大”包的包子,早些年《宝岛一村》在台湾嘉义演出之后,时年八十多岁的“女大大”给全场观众包了两千多个包子当作谢幕礼物。①
而演出后匆匆下楼的我,惦记的是那顿错过了的小雪日涮羊肉。身为一个南方人,提起时令饮食风俗,总会产生这样偏颇的印象:十二个节气里,春夏季的,属于南方,时蔬野草,染色大米,生机又温润;秋冬季的,属于北方,面团白菜,红肉白肉,冷气包着升腾的暖气。北方朋友来上海,小雪夜,按北方习俗三五好友约了一顿涮羊肉,中场休息时告知我,已经酒足饭饱,准备打道回府。在剧场里“穿越”至台湾已两小时的我,此时才闻出戏中那些食物的滋味:如云送给周宁的湖南腊肉,钱老奶奶的北平饺子和天津包子,还有那些端不到饭桌上、只得念想着让李飞官“飞”去王府井置办的“北平的醋”、北平冰镇酸梅汤、山东大萝卜、成都小花椒……
戏内戏外的人,倒也不至于饥肠辘辘,只不过借着时节,“惦记”罢了。
赖声川说,《宝岛一村》是要“让这些故事说自己的故事”,是别一样的历史叙述,是要借人类的共同情感,来连结剧场内外的异乡异客。这出戏要怎么评?往大了说,是政治纠葛、族群融合、身份问题和集体记忆;往小了说,不过一树,方寸,一“村”而已,私人情感与地理诗学相互交织,容纳进了虚实相生的舞台空间里。
2
宝岛一村故事多。
刨去序幕,统共三幕四十五场,比易卜生的长篇诗剧《培尔·金特》还要多。同时,全剧分为两个部分,第二幕第十四场“毁约”之后中场休息,第二部分,由第二幕第十五场“蓝天使”启幕。蓝天使酒吧,这是全剧第一次出现非台南地区置景,眷村的第二代人,长大、飘零出去了。或许可以将《宝岛一村》称之为“长篇情景戏剧”,比起诗剧,它更朴素,比起老舍《茶馆》的卷轴式,它更私密。它更像我们熟悉的“情景剧”,客厅、卧室、水门汀,鸡零狗碎的小事串起了几代人的生命。
赵汉彬,本姓杨,领了死去战友的姓名,带着赵嫂钱燕子和丈母娘钱老太太,住在宝岛一村99号。飞行官周宁,独居98号,后来与下落不明的战友李子康的“遗孀”冷如云重组家庭。山东人小朱和他说着一口闽南语的台湾太太陈秀娥,在赵家和周家之间的空地上,就着一根电线杆,支起了他们的家。各家的子女叽叽喳喳,快乐总比苦涩多。比起上一代,孩子们的故乡不再是对岸,而是台湾;他们的烦恼不再是“何时回去”,而是如何放置自己的身份。
周宁娶了冷如云,让我想起了《一把青》。飞行官“摔飞机”去世,兄弟要帮忙照顾遗孀。白先勇的小说里,“仁爱东村”的周太太嫁了四次,“她现在这个丈夫和她前头那三个原来都是一个小队里的人。一个死了托一个,这么轮下来的。”② 电视剧中,周太太改嫁给了副官小邵,在和师娘、朱青的合照里,笑靥如花。主角朱青的丈夫郭轸死后,我没敢再看。
眷村文化就是乡愁。眷,家眷、女眷、眷恋,“眷”是血浓于水的情感羁绊。或许要过几个世纪,这份对故土的眷恋才会随着亲历者的去世而逐渐洗干滤净。我们没有办法苛求他们能有成型的“文化”,甚至“文明”,因为眷村居民来自动荡和浩劫。1949年国民党退居台湾,百万军人及眷属迁居到全省,住在“竹篱笆”内,过着“守望相助”的生活。眷村出生的孩子往巷子里一钻,往树下一站,就能收获好几篓来自天南海北的故事。——也难怪戏演了三个半小时之久,纵使有与序幕照应的探亲尾声作结、收束,情节安排整齐,却让人有种没完没了的感觉。剧中的每个人,他们的来处、安处、去处,都要交代得干干净净……太密了,太“编剧”!艺术的“奥卡姆剃刀”碰到如此浓稠的生活,仿佛失效了。
现代话剧的“观后”,逃不过手术般的演出分析,而一台故事至上的戏,容易让情感钻了空子,替代逻辑和理性的判断。但是《宝岛一村》戏在坦诚,求故事但不求“情节”,有微瑕但“真挚”不脱。
我相信赖声川、王伟忠是难以割舍,参与集体创作的第一批演员们也难以割舍——他们三分之二都是眷村出来的人③。但对于看戏的人来说,尤其是那些受过学术训练的“专业观众”来说,这根刺儿必然是非挑不可的。每到这种感性与理性两难的时刻,我都要问自己:你能否给情感多一些耐心和好奇心,就像你已经习惯用解谜的理性心态去对待实验戏剧一样……?
反问永远存在,因为大家都是活生生的人。
3
为了在舞台这方寸之地讲好故事,舞美设计落得朴实。三台空屋梁子摇摇欲坠,鸟笼似地盖在舞台上,构架散,不对称,没有什么美感,但别扭也正别扭得合适——“临时居所”嘛,不讲究。拥挤不堪、陈设简陋的房间,加上性格鲜明的人们,构成了《宝岛一村》的“实”处。实,实在历史。
在这并排的三间房之外,虚的是最重要的公共空间:巷子。“全省的眷村,差不多都像这个样子,然后都有这么一棵大榕树。”④大榕树呢?哦,在闲散的“政论”时刻,或人们相聚相会的场次(如第一幕第一场“发地址牌”和第二幕第二十五场“要下雨了”),有一丛树枝凭空吊在舞台上,树下是几把破椅子。这是“一树,方寸”,既是各自的门前空地,又是大家的温馨里巷,有点像老北京的弄堂口儿,南方村镇的拱桥边。舞台上红蓝色的背光转换,象征着季节变换,看戏时我有意识地去数变了几次光,过了几个年头,但架不住场上的冷暖世情将思绪完全带偏,以失败告终!后来再去查看了剧本,才搞明白,数数是没用的。
第一幕,1949年至1950年;第二幕,1969年至1975年;第三幕,1982年至2006年。
五十多年,下落不明、谣传“通共”的李飞官回到眷村时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那些民谣老调、劲歌金曲,也放了一遍又一遍。好在结局是热闹的,老赵写给台生的信是温暖的,那些颠沛流离和哭哭啼啼都能暂时“再见了”,消失在历史里,随着再次迁徙而放下了,就像推土机将那些“临时居所”的砖瓦敲碎了,挪走了,又浇筑在新的砖瓦里。恍然大悟,所谓舞台的虚实效果,在写意的境界之外,还有情感上的“岁月流逝”这一层。“神秘优雅的年长女士;岁月流逝,但没有更老。”这是在舞台上静静踱步的鹿奶奶的人物设定,也是眷村的历史。
4
惭愧,在看戏之前,我没有好好读过剧本,也没有找到旧版的录像用以预习。知道是讲故事了,便好好听故事。如果要标榜一下,就是为了制造一种“陌生感”。惭愧,在看戏中途,因为得知自己错过了一顿涮羊肉,下半场看得心焦,觉得舞台上团聚的筵席也不太迷人了。回到家里,才想了更多。
上剧场五周年,赖声川用自己在上海的班子,排了一出“专属版”《宝岛一村》。不知道他和王伟忠是如何向那些年轻的演员讲述眷村的故事的,那些演员们又是如何看待他们所扮演的“角色”的,倘若无动于衷,只钻研案头人物,便是不能融入这个“村”的吧。观众和演员,其实是一样的。
2019年,北京南苑机场停运。我对北京素来没有感情。看完戏后,我翻到王伟忠和许戈辉的对谈,他说:“1949年我父母是从北平的南苑机场跟着国民党部队撤退到青岛的,然后到了台湾,住在嘉义眷村。所以这故事从北平出去,再回到北京,对我个人来讲当然意义不一样。”⑤于是我兴致所至,搜看了许多与南苑机场相关的故事。那是出发地,眷村住着“来了”的人,还有很多“走了”的哀愁,被我们忽略。戏,毕竟是“宝岛一村”,虽有第三幕的“回大陆”情节,但思绪的来向总是海峡右岸。当时相逢的对方,来自相反的方向。故事里是大陆和台湾,在剧场里,是演员和观众。
观众和演员,其实是一样的。 (作者为上海戏剧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注释
①⑤ 見中国台湾网:《王伟忠:眷村是个小中国》:http://www.taiwan.cn/tsh/zxyd/smtw/201111/t20111123_2175134.htm。
② 白先勇《台北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③ 林婷.时间、媒介、身份:《宝岛一村》与台湾“眷村言说”[J].文学评论,2013(05):212-220。
④ 见纪录片《伟忠妈妈的眷村》: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ErKnh_0H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