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学子怎么过寒假
2021-02-09林林
林林
又是一年寒假到,古代学生要怎么放假?古代的学生也休寒暑假,只是名称不一、内容不同罢了。
古代寒假是“授衣假”
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官方创办的学校就出现了,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太学”。太学相当于国立大学,就读的学生称作“太学生”。太学生就有假期了。隋唐时期,太学逐渐发展为“国子监”,成为那个时代国家投资创建的最高学府,在国子监里就读的学生称为“监生”。在明清一些小说中,经常可以见到“监生”一词。据史料记载,在国子监里就读并不是一件舒心的事,监生们抛家舍业、不远万里聚到京城就读,非常辛苦,于是朝廷就为这些古代的大学生们设立了休假制度。他们的假期有三种——
第一种是旬假。这是一种常假,规定每10天休息1天。有点近乎于我们现在的双休日休假制度。10天休1天,离家较近的学生可以匆匆忙忙到家里看一眼,而对于老家在外地的学生们来说,根本不够回家的行程时间,所以国子监干脆规定:旬考之后休假1天,外地学生不许回家。
第二种是“田假”。也即我们现在俗称的“农忙假”。《新唐书·科举志》中明文记载:“每年五月有田假。”即每年农历五月,学生们可以休假——此时麦子成熟,学生回家下地割麦,所以称作“田假”。田假大体相当于现在的暑假,假期为一个月左右。如果学生离家较远,往返时间较长,可以向校方申请延长假期。不过,这一个月的假期是“净假期”,不包括路程上花费的时间。所以古代学生的暑假“待遇”还是较好的。
第三种是“授衣假”。《诗经》中有“九月授衣”的记载;《新唐书》中也有“九月有授衣假”的明确记载。所谓“授衣假”就是指时令进入九月(农历),已近秋天,气温渐凉,学生可以回家去取过冬的衣服。“授衣假”大体相当于寒假,假期也是一个月时间(不包含路上花费的时间)。为防止学生因长假而荒废学业,校方规定:凡逾期未返校者,一律开除学籍!这招挺管用,按史书记载,国子监的学生们极少有“超假”不返的。
那么,学生平时如果遇到了紧急事,如家中老人去世,而又未赶上“旬假”“田假”和“授衣假”,该怎么办?也好办,学生可以直接向皇帝请假,皇帝金口玉牙,准几天假便休几天假。
古代人寒假也游学
既然有这些假期,那么学生都在假期干什么呢?
首先是学习。清嘉庆年间的《义学条规》专门写道:“长不辍耕,幼不辍读,暑日休务者,薄其饩廪。”大人到了夏天不能停止劳动,小孩到了夏天也不能停止上学,私塾先生如果胆敢给小朋友们长期不学习,家长可以扣他的工资。
其次是劳动。《新唐书·选举制》:“(国子学)旬给假一日……每岁五月有田假……”田假是为了让学生参与劳动而设置的假期,学生们放假是为了能帮助大人一起劳作。
最后,古人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生们还要去游学。《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年轻时也游过学。他从长安出发,先渡过长江到长沙,然后坐船在湘江和浣江流域考察;然后去江西,登庐山,考察大禹疏通九江的遗迹;又抵达汉高祖刘邦的故乡江苏沛县,向父老们请教汉高祖发迹前的轶事;又来到鲁国旧地,参观了孔子的故居和礼器,随后在山东邹城学习先秦的乡饮之礼和宴射之礼;他又先后来到孟尝君和春申君的故地,最后经过魏国旧都大梁,搜集了夷门监者侯嬴与信陵君的交往经历,再从大梁返回长安。
司马迁这次游学,时间很长,路线很长,去过的地方很多,不仅向名师大儒请教学问,更向江湖野老追寻口述史,为他以后写成《史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没说这次游学总共花了多长时间,更没有记载花了多少钱。他那时候还不是汉朝的官员,但却是汉朝官员的后代——他父亲司马谈是太史令,为他供应了游学所需的全部经费。
汉代学子为了向经学大师学习,不远万里,前往求教。其中“邴原戒酒”就是游学中学子苦学的一个典故。被世人誉为“国之重宝”,以品德高洁著称的邴原学派创始人邴原原本嗜酒。他希望通过到外地游学求知修身,并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因为怕嗜酒会耽误学业,整整八九年间滴酒不沾。
邴原的典故是那个时代游学兴盛的个例,两汉“游学增盛”之时,太学生甚至多达3万余人,其游学者涉及地域之广,班固《两都赋》以“四海之内”加以形容。当时游学几乎遍布各郡,许慎、周举、蔡玄、张兴、丁鸿等人被史籍誉为“五经纵横”“五经无双”,均有过游学切磋经学,开阔视野的经历。
假期游学有讲究
游学“求知与求仕”的主题贯穿中国传统游学活动的始终。在科举制度的推动下,唐代士人们往往自发前往京城达官贵府穿梭游走,以结交名士为荣。“诗仙”李白早年隐居深山读书,年轻时仗剑任侠,游仙问道,漫游蜀中。为实现人生理想,他又“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漫游途中,认识了比自己大11岁的孟浩然,至洛阳与杜甫相识,后又与杜甫、高适一起畅游。雍容的盛唐气度在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一代士人们漫游名山大川、寄读寺庙道观,结交友人,干谒权贵,出府入幕等人生中尽显风流。
唐朝以降,选官制度越来越公平,科举制度越来越严密,魏晋的名士品评和隋唐的官员保荐都退居幕后,科考成绩成为平民进入仕途的第一个瓶颈。于是,大唐诗人“骑驴冲剑门”“仗剑游天下”的雄奇奔放之风偃旗息鼓,儒生们真的做到了“十年寒窗”和“目不窥园”,中国文化从此进入了内敛的时代。
但是,这并不代表游学之风完全消失。明清时期也是如此。各地的官学、书院甚至乡野私塾,原则上都有招待“远方游学之士”的义务,就像大多数寺庙都有义务招待远道而来的挂单僧和行脚僧一样。但是这种招待不是没有条件,为了筛选掉那些假冒儒生招摇撞骗的江湖人,当官学、书院和私塾的负责人见到游学者时,往往会做两件事:第一,问他们有没有携带原籍教官颁发的“游学呈子”,也就是官方批准游学的证明书;第二,跟他们盘盘道,讨论讨论诗词,探討探讨经书,看这些号称游学的家伙到底有没有真才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