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地球减负的老人

2021-02-09香菱

新天地 2021年1期
关键词:小溪老伴孩子

香菱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要给子孙留房子、留车子,我觉得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最应该留给子孙后代的,是美好的环境。”说这话的是现年65岁的张运和。

身为环保志愿者,张运和在长沙小有名气,与他一样有名的,还有他随身携带的那只白色布袋,袋子上印着显眼的五个大字“为地球减负”。

一条小溪引发环保情怀

张运和是湖南省浏阳市农业局的一名退休干部。他与环保结的缘分要从家乡的那条小溪说起。年少时,那条小溪的水清澈见底,张运和每次去抓鱼都满载而归。到湖南农大上学后,张运和发现因农药、垃圾等污染,小溪里的鱼虾越来越少,而等他大学毕业分配到浏阳市农业局工作时,这条小溪已变成了臭水沟。

这一切让张运和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他开始呼吁身边的人们注意环保,并以身作则,尽可能地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因为一直不能释怀村里小溪的惨变,张运和很想了解家乡以外的河流是什么情况,决定利用业余时间去实地勘查浏阳河水系的污染情况。家人担心他的安全,都劝他不要去,张运和耐心说服家人,独自开始了自己的考察之旅。

有一次,张运和了解到一条河流岸边的一家塑料颗粒厂污染严重,其排出的废渣、废水、废气让附近村民苦不堪言。劝说无果后,他拍下照片,做成了视频,向当地环保部门反映。3天后,这个违规的厂子被取缔了。当地村民们得知这个好消息,纷纷对他表示感谢,说他为大家造福。

一路调查走访下来,张运和得到的结果比自己想象的还要严重。痛心之余,他撰写了万余字的《浏阳河生态环境现状与保护对策调研报告》,用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形式真实记录浏阳河两岸支流的污染情况以及植被現状等问题,得到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的高度重视。

2014年退休后,张运和一家从浏阳移居长沙。空闲下来后,张运和突发奇想,自己长期践行环保行动,积累了很多与环保有关的知识和故事,何不通过宣讲的形式,动员更多人加入到公益环保志愿者队伍中来呢?

让他高兴的是,家人都很支持他的想法,女婿还帮他做好第一个《环保知识讲座》的PPT课件。然而,万事开头难,在人生地不熟的长沙,自己又不从事环保职业,张运和不知怎么迈出宣传环保的第一步。

零门槛的环保课也坎坷

一次,他鼓起勇气,去一所小学 “推销”。谁知,他还没说几句话,保安就将他拦在门外,满脸质疑地问他:“你长沙话语不纯,普通话腔不正,找校长却连校长的姓名和电话也不晓得,还说自己免费为学生讲课,真有这等好事吗?莫不是另有目的?”张运和有口难辩,只好垂头丧气地打道回府。

回家后,想着保安说自己普通话不好,张运和很灰心。是啊,自己连拼音都没学过,一开口就是浓重的地方口音,就是去给孩子们讲课,孩子们也不一定能听明白。想明白这点后,张运和开始给自己“充电”:他天天仔细学习电视上的人物发音,用普通话读报纸,说不准就请教外孙。他的普通话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不久后,张运和又去另一所学校,结果人家也不信他会免费讲课。“也正常,人家没搞清楚,以为讲课是为了拿点讲课费,或者要推销什么。”张运和嘴上这样说,心里的失望还是掩饰不住。出乎他意料的是,几天后,外孙的班主任打来电话,邀请他去给班上的学生讲环保课。这是咋回事呢?

原来,是老伴在暗中帮他。老伴在外孙就读的滨江小学做义务图书管理员,见他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却没有用武之地,她就找到外孙的班主任,说出他自愿义务为学生讲环保课的想法,班主任也向来重视环保,便来联系张运和。

“那时的我犹如一个久等出征的士兵听到出发的军号声一样,兴奋不已。3天后,在周老师帮助下,我走上讲台给孩子们进行了一次环保启蒙教育。”时至今日,说起这事,张运和还是很激动。

第一次上课,张运和通过丰富的照片和讲故事的形式,增强孩子们的环保意识,给他们科普知识。临近下课,他和蔼可亲地问:“同学们,张爷爷刚才都讲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啊?今后要怎么做呢?”

“张爷爷,我知道!”“我也知道!”见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举手,站在讲台前的张运和皱纹里都笑开了花。孩子们参加完互动后,他像变魔法般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拿出一块崭新的手帕或小文具奖励他们。于是,孩子们都像中了大奖一样高兴,张运和也跟着乐呵呵地笑。

首战告捷,张运和在滨江小学的名气大增。大家都知道他不仅践行环保,还喜欢给孩子们讲有趣的环保故事,还给孩子们买小奖品。

备受鼓舞后,张运和精心完善宣讲内容,又制作了《我们正在犯的10个环保错误》、《听张爷爷讲环保故事》等22个PPT课件。因为他讲的都是自己所见所闻,小故事也是亲身经历的,还有有趣的情景剧、猜谜语等环节,因此深得大家的喜爱,社区和其他小学也纷纷邀请他讲课。

2015年,滨江小学将他的环保课安排在学校的课程表中,让全校的孩子都能学习环保知识。他的环保课还受到当地环保局的重视,局领导还请他一起研究岳麓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讲工作,并抽出专人陪同他宣讲。

全家坚持做环保

虽然名气大了,张运和仍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掏钱坐公交去上课。日积月累中,车票钱都成了一笔大开支,再算上他免费开展的1000余场环保宣传讲座所需费用,还有自费发放的500万份环保宣传资料,以及他一直助学、助贫、献爱心,这些费用加起来已将近40万元。让张运和感动的是,家里的“财政部长”——老伴从没因此怪过他。

“从结婚那天开始,我就把工资全交给老伴管理,要用的时候再找她要。有一次搞一个环保活动,我要将300多张照片制作成环保展板,需一次性拿6千块钱,老伴都没反对,还帮我背七八十斤重的大背包,里面都是我要用的资料和展板,她老怕我受累。”谈到老伴对自己的支持,张运和的感激和骄傲溢于言表。

在老伴的支持下,张运和坚持做纯粹的公益。每次出去讲课,他都严格遵守自己定下的规矩:不喝对方一杯水,不抽对方一支烟,不吃人家一餐饭,不收别人任何礼物,更不收一分钱。在他看来,人性是贪婪的,如果这次自己收了别人五百,下次就可能想要八百、一千,所以他从来不要,如果别人给他微信红包或转账,他也不领。

有一次,他去一家企业讲课,老板提出派车接他,张运和当场拒绝,坚持自己坐公交前往。结束后,老板夸他讲得好,硬把红包往他兜里塞,张运和推不过,急得“要挟”道:“环保不是一两天的事,我们以后还要合作,如果你不听我的,那我们以后就不要合作了。”见他态度坚决,老板只好依他。

新媒体兴起后,张运和宣传环保的方式又有了新高度。他跟着女儿玩转微信,先后建了10个环保群,在群里给大家讲环保知识。有人说微信群里潜水的人多,很少有人听课。他却说:“一个群能有10个人听进去有了环保意识,我就很满足。”

张运和的辛苦和用心没有白费,在他的宣传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注重环保,还有2000余人成为坚定的环保志愿者。与此同时,他的行为也获得人们的认可和赞扬。仅去年,他就荣获“长沙市第一届星星火炬奖”和“长沙市第四届十佳少先队志愿辅导员”称号。

2019年,张运和还创立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发布日常活动、科普环保知识。去年,他在公众号上发起“绿色银盆拒塑提篮打卡活动”,号召志愿者们不用塑料袋买菜,改成菜篮子。为调动大家积极性,他每天记录志愿者们每天少用塑料袋的个数,及时评论、鼓励大家。自己也带头打卡,不仅买菜用篮子,老伴儿还带上了碗,肉和豆腐都直接装进碗里,一个塑料袋都不用。

2020年1月,张运和带着家人回老家过年。为了在家乡宣传环保,张运和别出心裁,和弟弟们筹办了一台极具环保特色的家庭春晚。晚会以实际行动践行环保,将增添喜庆气氛的鞭炮换成了电子炮,大家自始至终用瓷杯和玻璃杯泡茶,还有环保知识抢答游戏,最让大家叫好的是张运和编的环保快板:“滴滴答,滴滴答,竹板一响闹喳喳。讲环保,道环保,环保意识要强调。垃圾分类举手劳,循环利用废变宝,节约资源为子孙,绿色拒塑品位高……”

从青春到白发,张运和的环保之路已走了30多年,谈及未来时,他仍一脸坚定地说:“只要还能走动、能讲话,我就会坚持做环保,争取让更多人参与到环保队伍中来。”

猜你喜欢

小溪老伴孩子
莫让老伴变成“老拌”
老伴,幸福相伴
春天的小溪
小溪上有桥了
爱“多事”的老伴
“同居”养老伴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