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兰花:群众心中的“活雷锋”

2021-02-08王一蕾

新青年 2021年10期
关键词:活雷锋热心勋章

王一蕾

王兰花深入社区家庭宣传党的政策

王兰花,1950年6月出生,1995年11月入党,宁夏吴忠人,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金星镇王兰花热心小组党支部书记、王兰花热心小组慈善协会会长。

2021年6月29日10时,“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在雄壮的《忠诚赞歌》乐曲声中,习近平总书记为“七一勋章”获得者颁授勋章,全场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王兰花被授予“七一勋章”荣誉称号。

王兰花是群众心中的“活雷锋”,她把解决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作为毕生事业,十多年如一日坚持志愿服务,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称号。

2004年,干了一辈子社区工作的老党员王兰花从吴忠市利通区金星镇裕西社区居委会主任的岗位上退了下来,可干了一辈子居委会工作的她却总也闲不下来,“虽然人退了,思想不能退,趁着还能动弹,一定要为邻里再做些什么。”2005年初,王兰花和6位老姐妹一起,成立了利通区首个社区志愿者服务队——王兰花热心小组。

在金星镇裕西社区,“王兰花热心小组”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大挑战;邻居节、百家宴、唱响民族团结歌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播撒“民族团结”种子;实施20多个社区公益创投项目,动员引导居民群众积极、主动参与社区管理、志愿服务,增强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助意识和凝聚力。王兰花她们用实际行动感动了社会,得到居民的拥护。她们每天奔走在社区的各个角落,照顾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帮助邻里解决琐事、化解纠纷,渐渐成了邻里们的“贴心人”。

王兰花和热心小组的成员们悉心照顾孤寡老人马秀英、马玉霞,让老人感受到温暖,直至老人离世;坚持帮扶支援宁夏建设的老人孙银官、潘文香、洪梅芬等;救助120个患病的孩子 ……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王兰花迅速组建起一支50余人的志愿者防疫队伍。党员志愿者带头值班,手提小喇叭奔走在大街小巷,一栋楼一栋楼地宣传,劝导居民不信谣不传谣;积极助力社区做好排查和公共卫生消毒,防止疫情输入。

“吴忠有个王兰花,我们吴忠市民都知道她。”马晶以前是名幼师,疫情期间,她在新闻中看到这位七旬老人仍然在志愿服务一线抗疫,深受感动,也以此为契机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在王兰花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志愿服务队伍。

“有群众求助我们,我们都尽力去帮助他们。我们愿意为他们跑断腿、磨破嘴。”

王兰花高兴地说:“现如今,我们的队伍日益发展壮大,许多曾经受助者成了志愿服务队的骨干,越来越多‘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老党员加入其中,他们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发挥作用,示范带动一批在职党员和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起初不理解我的家人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的团队感动,都主动加入到志愿服务行列。一路走来,所有的付出都得到了回报,得到群众的赞扬、社会的认可,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支持和关怀。”

王兰花说:“我希望‘王兰花热心小组的老同志发挥好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传承好我们的服务精神,希望新加入的伙伴们尽可能多地参与到我们的日常志愿服务工作,从一次次的活动中,感受、领悟我们的服务精神。也希望大家都能够明白,志愿服务工作不能坐着等,要主动走到群众身边去。”

多年来,“王兰花热心小组”共帮扶近万人次,联合社区开展灭火和疏散演练72次,为一千三百余名社区孤寡老人、近一万八千名群众宣讲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帮助三十余个社区发现和整改火灾隐患六百八十余处。同时,募集爱心慈善资金近九十八万元,参加各类公益活动九千多次,为居民解决生活中各类大小事情七千多件。

“有群众求助我们,我们都尽力去帮助他们。我常说‘帮成帮不成是一回事,幫不帮又是另外一回事,我们愿意为他们跑断腿、磨破嘴。”王兰花说。

谈起被授予“七一勋章”,老人很有感触,她说:“我是一名与共和国同龄的基层工作者,也是新中国建设发展的亲历者。坐在天安门的观礼台上,捧着沉甸甸的‘七一勋章,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深深地知道,这份荣誉,并不是我个人干了多么了不起的事、成就了多少了不起的功绩,而是在于广大志愿者无怨无悔的辛勤付出。勋章和荣誉,属于我们每一个为群众服务的人!”

兰花飘香。热心大妈王兰花依然每天奔波在大街小巷,把“雷锋精神”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让志愿服务的红旗高高飘扬。

编辑·李军

猜你喜欢

活雷锋热心勋章
身边的活雷锋
共和国勋章
意外的勋章
勋章闪亮映初心
热心的叮当猫
热心的奶奶
延伸阅读:『洋女婿』热心且盲
生活中的“活雷锋”
“五老”都是活雷锋——献给中国关工委成立25周年
热心帮教传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