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校外补课说不!

2021-02-08云中

新青年 2021年10期
关键词:机构学科培训

云中

一、“双减”带来教育界的大地震

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重磅文件《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21年7月24日由新华社全文刊发。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双减”政策。

《意见》开篇提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意见》指向明确,一个是减轻作业负担,一个是减轻校外培训负担。

关于减轻作业负担,《意见》要求:要减少作业总量;要提高作业质量;要强化教师职责,同时也要减轻家长负担。

另一指向,则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校外培训做了明确的要求。

《意见》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作为一条准则着重提出。

要求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对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释放了营造良好教育生态的信号。其中明确提出,线上培训机构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

2021年7月30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的通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

2021年9月8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坚决查处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问题的通知》。

2021年8月11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专门通知,对各省“双减”工作落实进度每半月通报一次。通报重点是各地作业时间达标学校情况、课后服务时间达标学校情况、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情况、违规培训广告查处情况和群众举报问题线索核查情况等。

一场校外培训教育的变革正在进行。

二、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

校外补课,是当前普遍的教育现象。客观地说,校外补课的问题,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造成的,其根本原因来自于教育焦虑。

但不可否认,校外补课已经成为横亘在教育良性发展路上的絆脚石,其危害性十分严重。

目前全国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十分巨大,已基本与学校数量持平,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不仅增加学生课外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还扰乱了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由于违法违规成本较低,导致无证无照机构屡禁不止,虚假宣传、超前超标、乱收费、与中小学招生入校挂钩等违法违规行为依然存在,机构倒闭、卷款跑路等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大量资本涌入培训行业,展开“烧钱”大战,广告铺天盖地,对全社会进行“狂轰滥炸”式营销,各种贩卖焦虑式的过度宣传,违背了教育公益属性,破坏了教育正常生态,甚至有的家长发出了“教育内卷是最大的内卷”的声音。

为此,《意见》针对这些突出问题,提出了以下举措:

第一,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对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改为审批制。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各地区分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类别,明确相应主管部门,分类制定标准、严格审批。

第二,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学科类培训机构资产。已违规的,要进行清理整治。

第三,培训机构主要采用的是自编材料,一些英语培训机构使用境外教材。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依法依规坚决查处超范围培训、培训质量良莠不齐、内容低俗违法、盗版侵权等突出问题。教育部将出台《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管理办法》,对培训材料管理提出要求。

第四,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第五,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后,对其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管理,由各地政府科学合理确定计价办法,明确收费标准。

这一切的目的正是为了让教育回归本质。

三、去除“教育焦虑症”

关于校外补课,很多家长都有自己不同的意见。有些家长认为校外补课的确是有效果的,孩子的成绩提上来了;也有些家长说,校外补课,其实作用不大,孩子成绩还是一样糟糕。甚至还有家长说,孩子参加了校外补课之后,连校内的课都不好好听了,成绩反而更糟了……

但无论如何,校外补课已经绑架了大多数的家长和学生,成为当今的流行。

校外补课有其存在的基础,需要从多个方面去分析。

对于家长来说,有从众的心态,但更多的是陷入“别人家的孩子都在补习”的困境心理,即使有些家长对于校外补课不很情愿,也没有办法,只能被裹挟其中,不能自拔。

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中,特别是中考和高考中,分数依然是进入好学校的“刚需”。为了让孩子考入好的高中、大学,家长们情愿多花钱也要想方设法地把孩子送到各种补课班去学习。究其根本,在于学校内部活力不足,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客观上迫使家长和学生产生补课的需求。

学生大概是这一链条中最无奈的一环,“唯分数论”的风气迫使他们早早就背上了沉重的负担,开拓发展空间、全面健康成长被一堂堂的补习课压榨成奢求。

如何破解这一“怪圈”,还要从教育的基础抓起。确切地说,要摆正一个观点:校外补课只是校内学习的一个补充,不能本末颠倒主次不分,把校外补课当做正课上。校内加上去,校外才能减下来。因而,要想有效实现“双减”,需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校学足学好。

要提供高质量的专题教育资源和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使用率和覆盖面。

学校要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严格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做到应教尽教。

学校不得有提前结课备考、违规统考、考题超标、考试排名等行为,注重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发展。

严肃查处教师校外有偿补课,严禁校外培训机构聘用在职教师。

从根本上为校外补课去火降温,去除“教育焦虑症”。

更关键的是,在这次“双减”中,我们要深刻地反思,加强教育理念的宣传,在舆论宣传上,要破除“抢跑文化”等功利现象,不炒作考试成绩排名和升学率,营造良好社会育人氛围,这才是治标又治本。

四、斩断校外补课之手

日前,市场监管总局集中公布一批校外培训机构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典型案例,对新东方、学而思、精锐教育、掌门1对1、华尔街英语、哒哒英语、卓越、威学、明师、思考乐、邦德、蓝天、纳思书院等13家校外培訓机构予以顶格罚款。“双减”政策的实施,也让教育行业大洗牌,大浪淘沙下,不少培训机构纷纷转向。近日,新东方旗下的“东方优播”也宣布将关停K12阶段学科类培训业务,并启动对家长的退费及对员工的安置。

同时,“双减”意见出台后,许多教育界人士也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成都西川中学老师们写了一封致家长们的公开信,对校外补课谈了自己的认识。他们说:“对于常年在外进行复习补差的孩子,我们也希望家长们明白:在校每周五天的课堂学习、自习和辅导才是孩子们成长的主战场,不要把本该系统学习的事碎片化,在该吃‘正餐的时候,心里想着‘零食,而‘零食又是没有多少营养的‘压缩饼干。”

北京十一学校丰台小学校长曹君更是反对校外补课等现象,提出了“为孩子重塑教育”的口号。

2021年9月14日,教育部官网发布消息,教育部办公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近日联合印发了《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教育部在对其解读时表示:出台《管理办法》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意见》精神的重要举措,将进一步加强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管理,提升行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保障“双减”改革任务落实。

《管理办法》指出,校外培训机构的从业人员指的是按规定面向中小学生及3周岁以上学龄前儿童开展校外培训的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分三种不同的类型,包括教学人员、教研人员和其他人员。

《管理办法》指出,从事学科类培训的教学、教研人员须具备相应教师资格证书,从事非学科类培训教学、教研人员须具备相应的职业(专业)能力证明。从为人师表的角度,从业人员还必须思想政治过关、守法意识过关、品德行为过关以及职业身份过关。

新出台《管理办法》还明确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资质:非中小学、幼儿园在职教师,从事学科类培训需具备教师资格。

斩断校外补课之手,就是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还教育一个清朗的环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习能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以后的学习和终身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教育的根本。“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不是拔苗助长、急功近利。为了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我们对校外补课说不!

猜你喜欢

机构学科培训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超学科”来啦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