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02-08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创新直达实体经济金融产品的主要路径
当前,我国金融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创新直达实体经济金融产品的主要路径。金融科技的发展应该紧密结合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题,通过科技手段改进金融服务的结构和质量,促进金融产品更加精准服务于乡村振兴、绿色发展、产业数字化等关键领域,实现金融科技助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实现重点领域“精准滴灌”
农村数字基建能力持续提升,助力农村金融精准扶贫。随着我国网络强国建设进程不断推进,截至2020年底,全国农村宽带用户总数达1.42亿户,农村宽带用户占比达29.3%,全国行政村通光纤和4G比例均超过98%,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地区平均下载速率超过70M,农村和城市实现“同网同速”。农村数字基建能力的不断提升,为农村金融的精准扶贫奠定了坚实基础。例如通过大数据平台,构建起贫困户的跟踪机制,精准提供小额信贷、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创业担保贷款、助学贷款、康复扶贫贷款等金融服务,满足建档立卡贫困户生产、创业、就业、生活等多方面合理贷款需求。又如用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对人、地、作物进行关联,依托卫星遥感摄像、光谱识别技术等进行大数据风控和预授信服务,为玉米、小麦、水稻、棉花、大豆等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提供个性化贷款服务。用科技助力农村金融精准扶贫,充分体现了金融科技在推动共同富裕中的作用。
金融科技嵌入农业生产全流程,促进农村供应链金融深度创新。近年来,我国农业呈现出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参与主体逐渐多样的特征,对产业链、信息链、物流链的有机整合与利用的需求不断提升。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的应用,可有效嵌入农业供应链的各环节,基于数据的采集、挖掘、存储、分析,为农业供应链的资金流、商流、物流、信息流深度融合提供支持。例如以农业园区为主要载体,对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种植养殖商、加工制造商、批发零售商以及农业协会等主体深度分析,对技术、信息、资源、物流、销售等多环节进行关系挖掘,在此基础上提供多样化的融资产品,如园区建设融资、“企业+企业”的组合融资、“企业+基地+农户”的组合融资等。
科技助力民生金融系统打通,提升乡村民生保障水平。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农村60岁以上人口占比约为23.8%。农村老年人口、务工人员、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等弱势群体的社保、医疗、交通、缴费等公共服务需求日益突出,“就近办、线上办、异地办”的适老化、特殊化民生金融服务成为刚需。目前,各地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建立农村民生服务平台,集政务服务、档案管理、基层党建、生活缴费、村民办事、数字信贷等服务功能于一体,在强化民生服务的同时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能力,为农村弱势群体提供便利化的民生服务,以及更加适应农村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
金融科技提升绿色金融供给,形成低碳经济“绿色共识”
金融科技拓展绿色金融服務,助力各行业绿色发展。传统绿色金融多聚焦交运、能源行业。随着金融科技的引入,绿色金融呈现多元化推进趋势,并向各行各业拓展。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传统产业如电力、热力、交通运输业绿色信贷余额占比为58%,绿色农业、绿色制造、绿色建筑等非传统产业绿色信贷余额占比升至42%,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这其中,金融科技发挥了重要作用:金融机构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高效采集行业环境效益数据并实时监测,为不同行业提供精准化、特色化绿色金融支持。在此基础上,金融机构联合企业建立管理信息平台,完善各行业绿色金融需求数据,从而解决绿色金融供需错配问题。
金融科技提升绿色金融资产规模,促进绿色金融工具创新。以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为主的传统绿色金融产品,在科技赋能下实现了快速的规模扩张和模式创新。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我国绿色信贷余额达13万亿元,同比增速高达25%。
一方面,传统绿色信贷一般以点状形式投放,服务难以覆盖全产业链。而金融科技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区分各企业特征,将集中化的产品体系转变为可针对不同企业的多元产品服务,满足融资主体的多样性需求。目前我国已形成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ESG投资、碳金融产品等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体系,绿色金融资产规模得到快速提升。另一方面,在金融科技的推动下,诸如绿色融资租赁、碳中和债、绿色REITs、绿色建筑保险、碳中和指数收益互换等创新产品不断涌现,逐步走入金融市场。例如,已有公司开始尝试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交易,将能源资产标记化在房地产领域进行探索,加速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投资者精准投资。
金融科技助力绿色金融风险防控,实现绿色风控能力全流程覆盖。金融科技加强绿色企业的评级和征信,降低信用风险。通过金融科技技术的引入可有效降低企业“伪绿”“漂绿”的信用风险。例如通过建立绿色金融信息平台,金融机构收集、分析绿色数据后上传并进行一定范围的公示,可提高数据透明度,实现绿色信息资源的有效监督和共享。
金融科技简化绿色企业贷款流程,推动绿色金融市场交易高效发展。区块链技术的引入和使用可极大提升绿色贷款流程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例如,通过信贷流程线上化,并利用区块链建立绿色资产服务平台、绿色产业金融服务平台等,引入分布式账本技术记录贷款每个步骤并上链,通过智能合约实现即时交易结算,可去除冗余线下流程,构建高效、透明、可追溯的贷款新模式。
金融科技构建绿色金融评价追踪体系,实现贷后高质量保障。一方面,保险机构基于大数据收集整合客户周边交通、水体、工厂生态系统等数据,建模量化评估企业环境风险,个性化定制绿色保险方案。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利用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建立绿色金融使用效果评级模型,用于追踪企业对绿色金融产品的落地使用情况,作为后续对其评级和增信的参考。
金融科技与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完善数字经济内生动力
金融科技赋能金融业更好服务于产业数字化转型。金融科技助力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归根结底是为了促进金融业更好服务于国民经济各行业高质量发展,产业数字化转型是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出表现,金融科技赋能金融业服务于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和模式已初步形成。
一是通过金融科技手段,促进金融服务更广泛和更深入地嵌入到各产业数字化转型场景中。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的驱动下,数字化金融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产业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有机组成部分,如多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嵌入了基于区块链的金融服务方案,可以对上游供应商、下游采购商信用和信贷数据进行上链管理,将进一步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服务能力,增加产业链黏性,尤其是对解决工业互联网平台上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有明显作用。
二是金融机构以其技术经验的积累,直接为多个行业提供数字化升级的方案。在多年技术布局基础上,一些金融机构尤其是大型机构已形成一定技术积累,这些机构将其对金融业务数字化赋能的经验向其他行业复制,对外部行业提供数字化方案。例如,工行云平台提供“行业+金融”综合化服务,截至2020年底已覆盖6大行业和19个细分领域,实现行业用户“即租即用”;平安集团在金融和科技经验基础上,在智慧城市领域发力,提供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园区、智慧三农等行业数字化方案。
產业数字化规模落地为金融科技注入创新要素。“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各产业将持续采用新型数字化技术,并产生丰富的数据,这些将为促进金融科技持续创新发展提供核心要素。
一是为金融科技助力金融产品创新注入丰富的数据要素。随着“上云用数赋智”行动的规模落地,各传统行业的研发、设计、生产、流通、服务等各环节都实现了数字化,从而产生大量实体经济运行数据,这些数据作为重要的输入,通过金融科技手段进行挖掘、分析、处理,将形成各种创新的金融服务。二是为金融机构科技体系布局注入成熟的技术要素。各行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也是对技术体系深入应用的过程,在其他行业数字化转型中已形成的成熟数字化解决方案基础上,金融机构也在提炼相关技术应用经验,丰富自身金融科技体系。以物联网为例,多家大型银行在其他行业实物资产管理经验基础上,引入物联网相关技术,建立起涵盖感知技术、物联专网、应用平台等在内的物联网技术体系,赋能内部贵金属管理、安防以及对外提供动产融资、动态风控方案。
编辑:张程 35676727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