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受美学视域下大学文学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2021-02-08李茂叶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接受美学教学方法改革

摘 要: 本文探索作为大类平台课程的大学文学课的教学方法改革。论题以接受美学为视域,提出要注重以学生“接受”为核心的阅读与教学法改革,要将书册阅读与细读法相结合的阅读策略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书册阅读针对当下阅读的碎片化倾向,倡导整部作品的阅读;细读法是在书册阅读的基础上,以书册文本为核心,将局部语义分析置于整个书册大语境中,从而理解文本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加深对书册的深入接受。该方法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效果比传统的“讲一听”模式更好。

关键词:接受美学 大学文学课 教学方法 改革

目前,各高校文科的非文学专业新闻学、广告学或一些艺术类专业,大都会开设文学课。各高校各专业的文学课课时量虽不同,但将文学课设为文科类非文学专业的一门大类平台课程,近几年已成为各高校课程改革的共识。如果说《大学语文》兼顾语言与文学两个方面,那么许多文科专业的文学课往往会弱化语言的学习,强化对作品的审美与鉴赏,甚至将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作为两门不同的课程来开设,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为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文学基础。

作为大类平台课程的文学课与文学专业开设的文学课、也与非文学专业的主干课不同。大学文学课堂的课时有限(一门文学课多则54学时,少则36学时),课堂上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将教材所列篇目全部讲解,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已无法满足大学生的认知需求。这样,只能选部分篇目作为案例引导学生如何赏析文学作品、教给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方法,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习惯和文学鉴赏能力。如何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审美想象、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并做创新性解读,进而取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是目前大类平台课程中文学课堂面临的一大问题。在当今融媒体高度发达、大学生认知途径多元化的背景下,探索大学文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而接受美学就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启示。

一、接受美学的核心是阅读

接受美学产生于1960年代中期,但我们往往把接受美学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方法,鲜有人将其与大学文学课的学生阅读与课堂教学联系起来。接受美学的创始人罗伯特·姚斯说:“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在阅读过程中,永远不停地发生着从简单接受到批评性的理解,从被动接收到主动接受,从认识的审美标准到超越以往的新的生产的转换。”a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的一切功能,无论是审美功能还是教育娱乐功能都必须在读者的阅读中才能实现,而实现的过程就是作品获得生命力和最后完成的过程;因为读者的阅读,才将一部经典文学文本创造为具体的文学作品;同时,读者在阅读中可以发掘作品的种种意蕴,完成审美实践意义上的“接受”,在阅读中也从一个普通人变为特定的读者甚至批评者。可见,读者的接受是接受美学关注的重点,重视读者的阅读是接受美学的核心。

学生作为读者对文学文本的阅读和接受,对大学文学课堂来说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没有大学生积极主动的阅读作为审美经验,仅靠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学生对作品的接受是被动的,这样就不会对课堂产生期待与共鸣,师生之间也就难以形成互动,对作品接受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反之,当学生提前阅读课堂教学的相关文学文本时,至少已简单接受了作品;当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对教师的讲解产生共鸣时,就是在积极主动地接受作品。显然,这无论对课堂教学效果还是学生对作品接受的深入程度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美国当代著名的阅读和推广专家、《朗读手册》的作者吉姆·崔利斯从另一个角度强调了阅读在教育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他说:“阅读是教育的核心……是教育的关键所在。”b为什么阅读如此重要?崔利斯以大量的调查数据得出结论:“如果就学生而言,上大学是对时间和金钱最好的投资,而在学校中取得成功的最佳途径就是成为一个善于阅读的人;那么就父母而言,最佳的财务投资就是花时间和金钱去培养一个閱读者。如果孩子不想上大学,但是热爱阅读,那么他一样可以在个人生活和经济生活中做出明智的决定,而且肯定能够成为见多识广的选举人和陪审员。这对整个社会都将有益。总之,培养阅读者是一个双赢的举措。”c可见,善于阅读作为一种主动接受文本的行为,无论对课程学习、个人素质还是对社会发展都会产生巨大影响。

二、接受美学视域下的阅读策略

接受美学将读者分为三类:普通读者、批评者和作家。阅读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怎样的阅读策略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接受作品,并在接受过程中从一般意义的读者提升为批评者?笔者认为书册阅读法和细读法相结合是行之有效的阅读策略。

(一)书册阅读法

书册阅读(whole-book reading),就是将一个个书册作为阅读对象的阅读,也就是对整本书的阅读。这是国内近几年提倡的一种阅读方法,2012年以来北京师大吴欣歆与徐艳开始在不同学校做书册阅读的教学实践,2016年以来将该方法作为教师培训项目加以推广。这几年书册阅读已成为语文教育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在国外,英美等国家高中尤其是大学,都将书册阅读作为平时作业与课程论文的基础。可见,书册阅读是当今许多国家教育界提倡的一种阅读方法。书册阅读其实是一种古老而传统的阅读方法和教学方法。我国古代教学方法就有讲诵法、辩难法、覆讲法、实践教学法等,除最后一种多用于医学等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外,其他所有教学方法都建立在学生熟记和背诵整篇、整部经文的基础上。魏晋时期以来这些教学方法已被广泛运用。可见,我国古代教学法的根本就是书册阅读,书册阅读自古以来就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阅读方法和教学方法。

我们为什么要倡导书册阅读法?这并非只是回归传统之意,主要还与当下的阅读现状相关:一是多媒体时代,电子阅读与网络阅读虽大大提高了阅读的方便性,但阅读的碎片化倾向越来越明显:这不但表现在阅读内容的碎片化,即读者更喜欢阅读短平快的小文章或以书册局部、不以整本书册为阅读对象;而且阅读的时间也碎片化了,这表现为一部书册的阅读往往几次读完,甚至根本读不完。但这种碎片化的阅读却大为流行,这使得阅读沦为一种单纯的消遣或娱乐,阅读的神圣性、艺术性和思想性被消解。当此之时,书册阅读的重要性就进一步凸显出来。二是凸显大学文学课的独特价值。中学语文课适应中学生认知及知识点学习的需要,侧重短篇或节选篇目的学习,难以顾及中长篇的书册阅读。大学生已经成人,各类知识的学习和融会贯通能力、社会经验、审美经验较高中生都会丰富,文学作品的节选篇目与碎片化阅读已不能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要,书册阅读恰恰是对中学时节选篇目和孤立篇目的还原性阅读,不但可以避免中学语文学习中知识点各自为政的缺陷,还将各知识点融会贯通,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社会经验、情感体验、审美经验和期待视野,从整体上对书册进行深入理解。笔者认为,书册阅读对中学生以上的阅读群体非常必要,并且是一种基础的阅读方式,每个年龄阶段和教育阶段的读者都可以找到与其年龄、教育程度及其文化水平相适应的精品书册,对上文学课的大学生来说,更要阅读经典文学书册。这对大学生的阅读和欣赏能力、想象能力、审美能力、文字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人文素养的提高非常有益。而这几方面能力的提高既是高校培养专业人才和综合人才的一个目标,也是每个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和以后生活中应有的素养和能力。

以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以下简称《等》)为例,学生课前的准备工作就是对该部戏剧进行书册阅读,以把握书册整体内容,并对书册的风格、语言、意义等做初步把握。书册阅读后,学生发现第一幕与第二幕的内容都可概括为“爱思特拉冈和弗拉基米尔在无聊地等待戈多”,该剧的风格、语言等也与传统戏剧明显不同,至于如何不同,还可以通过书册阅读进一步感受。这时学生因首次接受作品得到粗浅审美体验而成为一个普通读者,学生越是积极地阅读书册、阅读的遍数越多,学生越会得到连续的和变化的审美体验,当更多的审美体验积累为经验视野时,学生对作品审美价值的判断就会更加丰富和充实。这会在课堂教学效果中得到验证,也会积淀为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修养。

(二)细读法

细读法是1930年代英美新批评提出的一种文学批评方法,其核心观点是将文本各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作为自足的批评对象,并对文本语义做细致分析,新批评首先将细读法应用于诗歌的语义分析。其实,细读法不仅是一种文学批评方法,其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可应用于任何文学文本、书册。国外布鲁克斯与沃伦曾在《怎样读诗》与《怎样读小说》中对诗歌与小说做了细读法的经典案例研究,国内细读法的典型案例莫过于陈思和教授所著《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该书第一讲便是“文本细读的意义和方法”d,以作为方法论指导读者。作者不仅将细读法作为自己阅读文学名著的基本方法,一种深入理解、研究经典书册的方法,还将此法推荐给年轻人作为阅读经典书册的方法。

对大学生来说,细读法不仅是对书册局部的反复阅读,更是建立在書册整体阅读基础上的对章节、段落、语句甚至词语的反复、细致、比较式的阅读分析。在《等》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并比较第一幕和第二幕许多事件是否“雷同”,以及“雷同”事件细节之处的不同。例如二人等待戈多等得无聊,要上吊打发时间;同样是要上吊,第一幕和第二幕的细节不同。只有在细读中,学生才会发现作品的奥妙,并深思该剧的意蕴,这时学生就由普通的读者转化为带有批评意味的读者,对作品的接受也就深了一步。没有书册阅读为基础的细读,对文学的审美体验是支离破碎的;没有细读的书册阅读,其审美体验是囫囵吞枣式的,任何单一的阅读方法都难以生成完整深入的审美活动,学生在接受中也就无法产生独立的见解和思想,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就会沦为单纯的知识积累而无法积淀为素养和思想。因此,大学文学课堂应该将书册阅读与细读法相结合,使书册局部在书册整体语境中凸显意义,也加深对书册整体的情感体验和全面深入理解,这样学生对课堂的期待视野和参与意识才会更强。我们继续以《等》为例,谈谈课堂教学如何运用上述阅读策略来促进学生对作品的接受。

三、接受美学视域下的大学文学课堂教学

任何一个堂课都要经过三个环节,对教师来说是课前备课—课堂授课—课后督促;对学生来说是课前预习(书册阅读)—课堂听课(讨论、发言、讲课等)—课后小结、作业等。其中,课堂教学是核心,课前准备是基础。课堂教学前师生都通过书册阅读与细读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教师还可在学生书册阅读前布置一些方向性的大问题,以督促学生在书册阅读与细读时深入思考。《等》的问题可以是:什么是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精神,怎样理解第一幕与第二幕许多事件的“雷同”以及“雷同”事件中细节的绝不相同、该剧与现实主义文学或戏剧的不同、该剧是如何体现后现代主义文学精神的,等等。课堂教学既可以检验学生对作品初步接受的程度,也可以引领学生合理深入地接受作品,使学生在师生接受经验的碰撞与交流中激发对作品的新解读。

(一)引导学生对作品的初步接受

教师以提问等方法检查学生书册阅读的效果,学生回答对书册的直观印象与故事概要,不同学生可以将这些问题加以完善,教师根据学生对作品初步接受的结果做总结与评价:因该剧情节没有一般戏剧所具有的起因、发展、高潮、事件重复化,没有环环相扣的因果逻辑关系链,且人物身份不定、关系不明、形象模糊、性格不典型,场景与道具也过简,造型模式化,所以该剧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戏剧。这就触及了后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

其一,传统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的情节、人物、因果逻辑关系在这里被统统解构。在传统文学中情节是根据因果逻辑关系串起来的一系列生活事件,显然该剧中每个事件都是独立的,与前后事件都缺乏逻辑关系,人物亦没有典型之说。其二,解构了文学的神圣性、崇高性。文学不再作为一种形而上的艺术被人们崇拜,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模糊,艺术泯灭于日常生活中,艺术生活化了。该剧内容由无聊的脱靴子事件开始,结于等待过程中无聊得要上吊。作家以此表明,神圣的主题与思想不再是作家的刻意追求,文学如同生活一样琐碎无聊、庸俗,没有新意。这样的生活与艺术不是荒诞的吗?荒诞性是该剧最大的艺术成就,也是该剧之所以成为荒诞派戏剧代表作的原因。在书册阅读的基础上,学生已触及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精神并有了初步体会。

当然,书册阅读不是浏览一遍作品即可,还要求学生进行较深的书册阅读,其基本要求是将书册内容概括为连续的事件。尽管不能以现实主义戏剧标准来评价该剧,但仍可以一个个“事件”来概括它的内容。这个步骤无需技巧甚至原始笨拙,但却是书册阅读中最踏实的一个环节。因为这是学生“外化输出对文本的理解……又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实现内化、外化、深化的立体化阅读过程,促进阅读效果的最优化”e。这样,第一幕可概括为二十一件事,第二幕可概括为二十五件事。对比两幕戏中的雷同事件时,学生细读的效果已初现,课堂也转入对书册接受的深入探讨了。

(二)引导学生在细读中深入接受作品

当学生意识到该剧的荒诞性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细读作品的事件或通过分组表演加深对书册局部的理解。如第一幕中的第三件事——等待戈多的不确定性。二人与决定自己命运的重要人物戈多的约会存在诸多不确定:地点是否是这里?时间到底是哪个星期六?他们现在等待的时间是星期六、星期天、星期一,还是星期五?二人都不确定,可他们从昨天就在这里等着。如此重要的约定连当事人都无法确定。引导学生对比生活中的约会经历,学生发现“不确定性”是该剧人物行为的关键词。这种不确定性在其他事件中反复出现,如第二幕第二十三件事戈多是否存在、孩子是否见过戈多等。细读之后,引导学生思考这种不确定的等待是否还有意义、是否荒诞因而具有悲剧性?不确定性意味着什么?这又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精神另一个方面。当把这些细读的事件置于书册的整体语境中时,意义从遮蔽中逐渐呈现:人的存在是确定无疑的吗?西方理性一直坚信的“我思故我在”是否就打消了现代人对存在的焦虑?当人存在的确定性和存在的意义被消解,人存在的孤独感、荒诞感、悲剧感由此生成并得以体现。细读之后,我们发现该剧提出的问题已经深刻触及西方哲学的核心。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书册阅读的基础上关注其他细节,如舞台布景中树的变化体现的象征意义、二人要上吊的细节等,还可以就专题方向细读相关内容,进而撰写阅读心得乃至研究论文,也可以通过学生自主设计舞台或表演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接受的积极性,将学生对该剧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转换为理性思考,还可以引领学生思考怎样活着才能赋予我们的存在以积极意义?总之,口头的、书面的、艺术创作的形式都是学生深入接受作品的方式,都会受到鼓励。这也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还体现出文学对学生人文情怀的塑造作用和精神成长的引领作用,从而将局限于文学小视野的赏析引领到人的价值、人生的意义、人类的大图景上来。

四、小结

总之,在接受美学视域下,以阅读为核心、将书册阅读与细读法相结合,辅之其他教学手段会促进大学生对作品的接受。任何人文专业书籍皆可以此方法来阅读,此方法对大类平台课程中最具普遍性的大学文学课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亦可为文科类大类平台课程教学乃至其他专业书籍的阅读提供参照。

a 〔德〕H.R.姚斯、〔德〕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4页。

bc〔美〕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沙永玲等译,新星出版社2016年版,第21页,第23页。

d 参见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第一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e 吴欣歆、许艳:《书册阅读教学现场》,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6页。

作 者: 李茂叶,博士,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影视批评、文艺学方面的研究。

编 辑: 张晴 E-mail: zqmz0601@163.com

猜你喜欢

接受美学教学方法改革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戏剧翻译
英伽登的“具体化”理论研究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美人鱼》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接受美学视角下Mulan的翻译研究
改革创新